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18KB ,
资源ID:187657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7657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徽县电教馆度工作总结暨度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徽县电教馆度工作总结暨度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凡建起微机室的学校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享受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两万多人。现有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应用和管理的专兼职教师241名。一、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徽县,使徽县成为重灾县之一,全县213所学校校舍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灾情发生后,电教馆全体人员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抗震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积极投入到全县救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电教馆工作人员拿起照相机、摄像机跟随领导,冒着余震不顾个人安危,分两路在第一时间深入南北两片基层学校灾情现场,记录、拍摄、报道灾情,全面掌握报道学校受灾人员和校舍损毁情况

2、。晚上加班整理素材、制作报道,及时向甘肃基础教育网站上发布,使徽县中小学所遭受的严重灾情在最短的时间为媒体了解和关注。与此同时,按照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在办公楼院内及时搭建了临时值班室和办公室,县电教馆及时移迁架设了16部电话以及网线和有线电视线路,保证了信息的畅通。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县电教馆4名同志分别被编入到抢险救灾宣传组、灾情收集组、后勤保障组中。为了及时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徽县各中小学受灾和复课情况,宣传报道组的电教馆人员制作了四版150余幅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图片展牌,向省、市快速上报受灾影像资料,拍摄上级领导查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以及全县师生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恢复上课的新

3、闻报道25条,分别在市、县电视台播出。“5.12”特大地震造成徽县141所项目校的203台(套)远教项目设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县三中、虞关初中、嘉陵初中、大河初中、嘉陵黄桥小学等项目校计算机、电视机被砸毁或损坏,受灾严重。23所模式三项目校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DVD播放单元教室墙体严重受损。105所模式二项目校的卫星接收计算机教室受损,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县电教馆及时组织力量深入学校维护维修设备,为项目校提供技术支持,全县各项目校共维修电脑主机95台,DVD5台,电视机7台。此外,26所学区(校)利用灾后教学设备重置资金购置电脑800余台,及时缓解了学校的灾情,加快

4、了学校灾后重建步伐。目前,全县绝大部分受灾项目校能正常使用远教设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暑假期间,栗川田庄初中领导组织师生及时将危楼中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设备搬迁到抗震活动板房中开展教学活动。按照省市高考防震安全要求,2008年高考分设在县城的三处学校的活动板房中进行,后勤保障组的县电教馆人员针对考点分散实施难度大的实际,克服高温天气,架设电源线路800米,安装手机屏蔽器120多台,净化了考场内外环境,从技术上杜绝了利用手机作弊的可能,为2008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新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灾情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给灾区奉献一份爱,县电教馆人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踊跃

5、捐款,全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徽县教育局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县电教馆副馆长石磊同志被评为“徽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二、全面总结2006年度远程教育项目各项工作根据陇远教办【2008】1号关于全面总结“陇南市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上报系列材料的通知精神,我县结合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认真回顾、总结各项工作,搜集、整理了“远教工程”实施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系列材料,按时上报市电教馆,为迎接国家验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报送的材料内容及数量:1、选择组织管理、工程建设、教师培训、教学应用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照片32张,并配文字说

6、明。2、基于“三种模式”教学管理、教学应用研究的论文2篇。3、教师优秀教学案例2个。4、我县在“远教工程”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应用、为农服务等方面的典型部门、单位、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等3篇。5、“远教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织管理人员、校长、老师、学生、社区群众等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参与“远教工程”的经历、付出的劳动、取得的成绩等,以及“远教工程”给我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影响与变化,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的文字材料5篇。6、县教育局出台的有关远教项目设备管理、教学应用、服务支持等的相关政策和措施。7、县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组织举办的与

7、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文字材料2篇。8、各学校利用远教设备为农村党员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1篇。9、县教育局、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打算。10、制作8分钟的关于我县实施“远教工程”的电视总结汇报片1部。11、项目学校老师应用远教资源整合制作的优秀课件5件。12、学生计算机作品2件。三、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全面提高全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县电教馆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全县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保证培训效果,县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徽县20072008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规划、关于寒假期间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通知。以“校长懂、骨干精、教师会”为目

8、标,坚持以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培养信息素质为出发点,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考核、定人员、定地点,坚持三结合原则(集中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骨干培训与一般教师相结合,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对教师进行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制定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计算机操作能力竞赛,每学年人均培训达到50课时以上,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仅08年元月份寒假期间,全县45岁以下参加培训的教师1300多名,各校不仅能够做好培训期间的考勤工作,并且对受训教师从作业、笔试、实践等方面进行考评。县四中、泥阳初中、水阳初中、大河初中还利用晚上开展

9、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四、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县电教馆人员及时下乡维修设备,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在项目设备安装期间,下乡帮助、指导安装、巡回指导,今年以来,每学期开学后下乡检修维护设备和技术指导30多次,维修计算机80余台,接收机19台,DVD播放机8台,打印机16台,调节远程教育卫星接收天线20多套,并为远程教育接收终端机安装、升级远教IP接收软件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软件,配合县委组织部,制定村级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为我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卫星接收站点的建设和“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村级信息服务站”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08年

10、寒假期间受县委组织部委托,县电教馆具体承担了为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站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任务,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64人。五、多种形式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开展的自制教具、软件大赛、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一年来,县电教馆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类活动,为08年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报送参赛作品老师论文3篇、学生作品10件;第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作品19件;幼儿信息技术作品5件。由电教馆摄编的县幼儿园教师蔡丽娟主讲的朝鲜娃娃一课在“第二届全国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得课堂实录三等奖。为西街小学摄制的舞蹈准备着入围第四届全国校园文

11、艺暨第九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在陇南市“第二届电信杯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大赛”中,徽县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县电教馆石磊同志荣获课件制作二等奖,文浩波同志获得优秀个人奖。我县选送12件自制教具优秀作品参加陇南市第一届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多个奖项。其中,虞关学区周吉祖老师作品拼音娃娃获二等奖。游龙初中马驰老师作品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演示器,西街小学杨锋老师作品多功能平面几何演示仪,伏家镇架山小学罗仲玉老师作品圆周率演示仪获三等奖。西街小学陈佳琪同学作品多功能图形演示器获得优秀奖。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县西街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和轩同学作品科技博览,赵亮同学作品水获得小学组三等奖,徽县四

12、中初一学生杨超凡、闫晶宇作品成长的足迹获得初中组三等奖。六、服从大局,搞好配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电教馆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树立全局观念,服从教育局的统一领导,积极与其他科室配合,密切协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协助督导室建立全县义务教育管理电子档案,更新学生信息,使我县的义务教育监测管理工作实现了电子化。为各学区(校)下载制作安全教育光盘、形式教育大课堂专题片光盘共计260多张,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宣传、全县教育工作会、全县校长会、学校文艺体育等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电教馆人员还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包学区、联系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和中途下乡检查学校开学工作的教学管理工作,积极配合

13、其他部门参加每年的高考、初中、小学毕业考试考务工作。为徽县教育拍摄教育新闻照片,在徽县有线电视台报道教育新闻30余条。七、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积极创建徽县教育网站为了加快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各校充分及时的利用灾后教学设备购置资金为学校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实验仪器设备、药品、课桌凳、图书、文件柜、床架等共计1650余万元,及时缓解了地震灾害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保证了正常教学的开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全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从2006年初,就对徽县教育网站的建设进行筹建,首先开通局机关各办公室局域网开始试运行,07年底,徽县教育网共开通

14、新闻在线、教育热点、教师风范、政务视野、教改之声、治校方略、职教幼教、师生文萃、考试指南、资料下载、论坛等11个栏目,并联通了中国基础教育知识资源总库。目前,全县12个学区(校)接入“数字校园”(教育城域网),其中县一中、县二中、县三中、县四中以光纤接入。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抓好电教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断提高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参与指导电教工作的意识,更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提高实际工作效益。以贯彻落实甘肃省、市县区电教馆评估标准为契机,狠抓县电教馆的

15、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工作能力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三种模式”应用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校本培训。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电教设备的使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设备、管教学。强化全县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纠正与制度要求相悖的作法,及时总结推广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经验,树立典型,形成学区之间,学校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3、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提高电教设备应用水平以远程教育设备和教育资源应用为核心,加强和完善电教教研指导,抓教研、促建设,抓应用、促效益。深入课堂,根据远程教育模式特点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配合教研室定期

16、开展远程教育与课程整合的说课、授课、评课活动,开展论文交流,课件制作评比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定期召开各种层次的研讨会、观摩会、现场会等,总结积累管理应用中的经验,引导和带动全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向深层次迈进。4、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加强“数字校园”城域网建设加强“数字校园”城域网建设,将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实到“数字校园”城域网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资源库的内容。组织、动员学校积极接入“数字校园”城域网,扩大城域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5、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保障电教设备正常运转县电教馆人员将不断深入学校,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借助远程教育项目县、学区、校三级联合服务体系

17、,为各校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电教设备的正常运转。6、积极配合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学校搞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和设备、教育实验仪器设备、图书阅览、体育器材等教学配套设置的规划指导,及实验教学工作。7、协助县委组织部搞好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点的建设工作,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管理操作人员,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8、及时完成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服从全局统一领导,搞好与其他股室的配合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徽县电教馆一班人深感任重而道远,决心立足本职、勤于奉献,为徽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科学、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二一八年十月十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