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42KB ,
资源ID:187577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7577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下品德第三单元教案华平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下品德第三单元教案华平Word文件下载.docx

1、3师:你知道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地震成因”)4师: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二、学习1.师: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课前大家搜集了自然灾害的种类,现在我们来开一个“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自然灾害的名称和所属类别。师随机板书名称,并点击出示图片等资料。 师:老师也就四大类灾害分别搜集了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播放“灾害种类”) 学生填写教科书第54页“小调查”中的第

2、1题。我们刚才了解了汶川、唐山大地震,深切感受到了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其他灾害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2008年的雪灾。(教师播放“2008年雪灾”)学生讨论: 当看到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大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当听着雪灾报告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台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来看一看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所带来的损失。学生阅读教科书53页“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台风引发山洪的情景。(播放视频“山洪”)学生根据阅读的资料和视频,结合自己可能遭遇过的台风经历,交流感受。(台风来临时,狂风暴雨、河水暴涨情境让我们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台风过后一片狼藉,损失

3、惨重)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我国近30年来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先组内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述,相同的事例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做出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感悟: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4页“小调查”的第2题。5师:灾害的发生有些是自然界的肆虐,如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旱涝往往由气候异常造成,这些都是灾害的自然属性。但有些灾害是因为人类违反客观自然规律造成的,有其社会属性。 搜集“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学生阐述该次洪灾的概况,全班讨论造成该次洪灾的主要因素,其中哪些属于“天灾”,哪些属于“人祸”。洪水过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4、。(教师播放“洪水过后话中国”)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天灾人祸”的其他事例,全班分享,教师和学生可适当做出补充。(教师播放“太湖蓝藻事件”视频) 师:人类对大自然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或加剧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保护环境,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让我们行动起来!三、拓展1.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选择在家乡发生过的一次自然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合作研究。从该灾害的发生情况、成因、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止此类灾害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2.小组搜集其他国家曾遭遇到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国家、情况、破坏力、成因

5、等。3.就上述两项研究内容出一期关于自然灾害的黑板报。反思或后记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和指导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医疗救护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新闻工作者迎难而上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和感人故事,以及自己所在地区为抗震救灾作出的贡献。上节课,我们见证了重大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害。2008年的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世界。请回想在第一时间得知汶川大地震时,你的感受。地震发生后,我们的眼

6、中常常喊着泪水(教师播放“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当灾难突然来临,我们悲痛,我们哀伤,我们在灾难中奋起。我们心手相连,我们众志成城。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我们救援的决心和脚步。(教师播放“相亲相爱”)灾情发生后,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于是,各路救援人员的服装颜色成为了救灾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医务人员的白色、消防官兵橘红色、武装警察的橄榄绿,人民警察的蓝色那亮丽的颜色让人们充满生的希望。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学生小组以颜色为线索,说一说救援人员是如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灾

7、区开展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的。(教师播放“汶川救援”图片)3.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它表达了许许多多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感受。用平凡创造了不平凡这是一首来自普通人极其朴素的生命之歌。志愿者,在救灾大军中这是一支最令人感动的队伍,他们没有职称职位,不分籍贯口音,无长幼之序,无性别之分,不知疲倦,夜以继日,把一条条爱的溪流汇聚岷江两岸。(教师播放“汶川志愿者”)学生交流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的画面。(教师播放“志愿者救援”)4.师:大爱无疆,超越贫富,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从企业家上亿元捐款到拾荒老人的百元小钞,从

8、国际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纷至沓来到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奉献的都是同样的爱心。我们所在的地区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交流。5.师: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现在我们再到2008年年初的雪灾现场去看看那里发生的感人故事。(教师播放“雪灾感人画面”)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故事屋”。交流感想。6.师:这13名农民的举动,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假如要给他们颁发奖状,你会怎么写颁奖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颁奖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适合作为“颁奖词”的语句。 全班朗读,展示颁奖词。全班可评选推出最佳“颁奖词”在“感动中国2008颁奖典礼”上,组委会

9、这样赞扬他们(教师播放“感动中国2008颁奖典礼”视频)7.师:或许你也经历过灾害,在灾害中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许你曾伸出援助的手帮助过受灾的同胞。如果我们再次面临着灾害或是我们的同胞面临着灾害,你会怎么做?8.师总结:面对躲不过的灾害,我们悲痛、我们哀伤,我们更在灾难中奋起。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心都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每一次落泪,每一个微笑,每一缕关注,都是爱的语言。那慌乱中的坚毅、悲恸中的自持、危难中的凛然向前,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上,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教师播放“生死不离”)在刚听到地震消息时,我们为汶川哭泣;现在,我们为汶川骄傲。它让我们在废墟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看到了千古传

10、颂的人间大爱!2008年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段铿锵豪迈的声音,将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永远留存、回荡今天重温这些铿锵豪迈的声音,你有什么感想?课后根据中国人民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写一篇日记。2.班队活动课中组织一次抗灾、救灾的故事会,或出一期学习抗灾、救灾模范的黑板报。生命的突围1.了解一些灾害爆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2.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3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了解一些灾害爆

11、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有关灾害预兆的相关材料及谚语,以及气象预警信号及其相关知识1教师介绍近期国内外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教师播放“莫拉克台风报道”)从刚才的资料中你觉得是什么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人类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吗?2师: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有其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类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预测、预防自然灾害,以减少损失。1(教师播放“海滩上的小天使”录音)学生思考并交流: 在海啸灾害中,这名值得敬佩的英国小姑娘蒂莉史密斯是凭借什么挽救了她全家和泰国普吉岛麦考海滩上全体人员的生命的? 小

12、蒂莉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师小结:故事中的英国小姑娘是凭借海啸前的预兆知识挽救了全体人员的生命,多学习一些灾害预兆的知识,生命就多一分保障。2学生自学教科书第57页中灾害预兆的相关常识,体会灾害的爆发前是有一些特殊预兆的。学生自由讲述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灾前预兆的资料,全班分享,教师随机填写完成“自然灾害来临前的预兆”表格。(教师播放“灾害预兆”图片或视频)如果人类能在灾害前兆阶段产生警觉,做出相应的准备,就能避免或减小灾害的损失。我国民间就有一些谚语归纳了灾害的预兆。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灾害预兆谚语,然后全班分享。(教师出示“灾害前兆谚语”)学生齐读。4.学生讨论: 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3、教师出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片)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主要有哪些?(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14种预警信号)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教师出示“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教师介绍蓝、黄、橙、红四种颜色代表的不同危害程度及防御措施。(教师播放“气象新闻”)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听完这段气象新闻后你会怎样做。5. 师小结:灾害的爆发通常都有前兆阶段,这个阶段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如果人们及时发现这些反常现象,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灾前产生警觉,做出相应准备,就能避免或减少灾害的损失,生命也多一分保障。一旦遇到灾害

14、发生,我们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1.学生交流、分享有关利用灾前预兆知识获救的故事。2.学生就所在地区容易发生的一些气象灾害进一步研究,了解这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四个等级发布的情况和防御措施。3.学生把搜集到的一些预测自然灾害的经验和谚语制作成宣传卡,在社区开展假日小队宣传活动。1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2学生搜集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四川安县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很多学校的校舍瞬间夷为平地,桑枣中学在这场灾难中也未能幸免,成为了一片坍塌的废墟。但全校师生全部生还、幸免于难。(教师播放“英雄校长”

15、)学生观看视频,交流桑枣中学的师生为什么能创造出这个奇迹。2.师归纳: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创造了1分36秒疏散2400多名师生并且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是校长叶志平强烈的忧患意识。持续三年之久的抗震避险演习造就了今日的奇迹。因此,我们呼吁所有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学习自救知识,这样才能在灾害发生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用科学的避险方法帮助自己和他人急中生智,让生命突围。(板书:生命的突围)我们在五年级的语文中曾学过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是残酷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靠着互相坚定的信念,

16、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4名同学。请回想,儿子和他的同学在地震来临时躲在哪里?(“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我们没被砸着。”)教师请一名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上台画一张示意图。房顶塌下来与地面物体架起的大三角即为我们平时所说的“生命三角”。简单地说,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播放“生命三角”视频)学生快速在教室里寻找“生命三角”。(教师出示“家中的生命三角

17、”图片)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是“生命三角。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保全自己,躲过这场灾难,把伤害降到最低呢?大家一起来做一做自救演习。 教室里。靠近门口的同学跑出门外,靠墙的同学紧靠墙根,在中间的同学躲在坚实的课桌或讲台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所有人迅速抱头,蜷曲起身体。 楼房内。首先切断电路和关闭煤气开关,然后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难,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平房里。迅速跑到空旷的屋外躲避,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汇报遭遇其他自然灾害

18、的逃生方法,全班分享。(教师出示“逃生常识点滴”)学生搜集在遭遇灾害危险时可以发出的求救信号。(教师播放“求救信号”)小脊梁大希望1.学习抗震救灾中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在灾难面前机智勇敢、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2.增强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的爱国意识和信念,肩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增强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的爱国意识和信念,肩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学生搜集四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少年英雄的事迹和图片。1. (教师播放“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式”视频片段)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与旗手姚明身高形成巨大落差的小男孩林浩的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一高一矮,一长一幼引领者中国体育代表

19、团进入“鸟巢”。请想一想,为什么年幼、矮小的林浩与姚明一样,在人们的眼中,他也是巨人?面对灾难,无数个像林浩一样的少年儿童,表现出了超乎他们年龄的勇敢和坚强。英雄少年用行动证明:他们会成为中国的脊梁,是能够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一代新人。小脊梁 大希望)1.(教师出示“林浩”图片)师:小林浩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深深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学生讲述林浩在地震中的优秀事迹,教师可适当做出补充。林浩平静的一句话“因为我是班长”意味着什么?在灾难面前,林浩的机智勇敢尽显英雄壮举,他的纯真本色感动天地,他的行动诠释友爱,他的担当让人钦佩。2. 教师讲述温总理到北川中学临时校舍视察,并当场在黑板写下“多

20、难兴邦”四个大字的经过。(教师播放“多难兴邦”视频) “多难兴邦”的含义。左传?昭公四年里,晋侯说,晋国有三个有利条件可以免于危险,谁能和我们匹敌?我们国家的地势险要且多产马匹,而齐国、楚国却多有祸难。大臣回答说,别国的祸难,我们是不能以此高兴的,有的国家正是由于多有祸难才更加稳固,开辟了疆土。这就是“多难兴邦”的起源。“多难兴邦”这个观念发端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原大地,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太长,经历过太多的世事,在历史磨炼中产生的中华文化给了“多难兴邦”思想以萌发的土壤。 温总理为什么要对地震灾区的学生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A. “多难兴邦”不是希望通过灾难来兴邦。灾难的发生对一个国家来

21、说肯定不是好事。自然灾害是躲不过去的,既然灾难临头,我们无法改变这种事实,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接受这个客观现实。面对灾难,我们不是消极低落,而是奋起抗击;面对灾难,我们不后退、不畏缩,不放弃,不抛弃,而是奋发有为。B. “多难兴邦”贵在一个“兴”字。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忍顽强、众志成城的精神,所以越遇灾难越现勇气,越临困境越显斗志。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了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的战斗”。“韧”就是百折不挠,就是锲而不舍。正因为中华民族有“韧的战斗”的精神,所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多难兴邦”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当然逻辑。从灾难中走出来的

22、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更加成熟,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滞,必将更加稳健,更加铿锵有力。温总理在灾区重提“多难兴邦”,令人振奋,催人奋发!他是让我们青少年“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3. 师:像林浩那样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英雄少年还有很多,陈浩就是其中一个。(教师播放“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录音)全班讨论:是什么原因促使陈浩坚定而又勇敢得跑回去了。4. 师: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它的领袖之一梁启超用充满激情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盼。(教师播放“少年中国说节

23、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含义。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的呼声,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抗震救灾少年的优秀事迹正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有力证明,少年肩负这历史的使命和神圣的责任。5.小组先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四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少年英雄事迹和照片,讲一讲少年英雄的故事,然后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演讲,分享英雄少年在灾难面前是如何勇于担当的,最后完成教科书第66页的表格填写。让我们通过画面,再次走近那些熟悉的面孔。(师播放“抗震救灾少年英雄(节选)”视频)6. 师总结:大地震让我们再次直面灾害的考验,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代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接受考验。中国的少年儿

24、童在灾害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闪耀的责任感!危难之际勇于担当、不离不弃。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民族的希望!1. 21世纪,是年轻人的世纪。“少年中国”曾经是梁启超的一个梦想。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每每想起历史上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中国少年,往往嗟叹不已。如何迎接挑战?如何强大中国?如何振兴延续中华民族?如何圆了少年中国梦?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便感到责任的压力。课后阅读梁启超之“中国少年说”,如果原文阅读有困难,可读译文。想一想少年应如何立足于民族主义精神,关心民族兴衰,渴望祖国安定富强,如何做激情昂扬、心系家国的中国少年,发出中国少年的声音,使中华民族长盛不衰、永为少年。(教师播放“少年强”歌曲)2.给灾区同龄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面对灾害,我们共同担当,只要生命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在,未来就在!信中要求表明:准备如何与同学们一起肩负起社会责任,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