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5.58KB ,
资源ID:187435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7435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病理学复习重点精选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理学复习重点精选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细胞核水分脱失,染色质凝集,噬碱性增强,但核膜仍存在。2) 核碎裂:核膜破裂,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散在布于细胞浆内。3) 核溶解:坏死细胞内PH降低,激活DNA酶,水解染色质中的DNA,使其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只留下核的轮廓,最合完全溶解消失。14、干酪样坏死: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主要见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组织坏死,因其肉眼呈淡黄色、质软、细腻,似奶酪。固称为干酪样坏死。15、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 4)包裹、钙化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1、再生性修复:附近原有细胞通过再生来达到修复目的。2、纤维性修复:通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即肉芽组织)来达到

2、修复的目的,并最终形成瘢痕。3、按再生能力强弱分为:1)不稳定细胞,皮肤、口腔处的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被覆细胞,男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造血细胞和间皮细胞 2)稳定细胞:肝、脾及胰腺的实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 3)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4、肉芽组织:是增生旺盛的新生幼稚结缔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1)其肉眼观:表面呈鲜红色、细颗粒状,富含血管,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肉芽。 2)镜下观:A大量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 B大量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密集分布在毛细血管之间 C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浸

3、润,一举使细胞为主,也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5、肉芽组织的作用:A抗感染保护创面 B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C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去及其他异物。6、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经改建后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其利用作用:A长期填补并连接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 B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7、糜烂:发生于皮肤或黏膜组织的坏死,分离排出后遗留的表浅缺损。深达皮下或黏膜下者称为溃疡。8、空洞:肾、肺等实质器官的坏死组织液化经自然管道排出后遗留的缺损。9、窦道:深部组织的坏死经体表排出后形成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盲性管道。10、瘘管:空腔器官之间或空腔器官与体表由坏死组织脱落形成的两端相通的管道。11、机

4、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异物、血栓的过程,亦称为纤维化。12、凋亡:指活体细胞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主动”死亡过程,是细胞在内外的环境因素诱导下激活细胞内预先存在的死亡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主动中止生命过程,亦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血液含量的异常(充血、贫血)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改变(水肿、出血)2.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指器官或局部组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多。3.其病理变化:器官和组织体积轻度增大,充血局部呈鲜红色,局部温度升高,触之博感。4.镜下: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大量红细胞聚

5、集。5.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6.其病理变化:局部组织和器官发生肿胀体积增大,局部皮肤发绀,呈紫蓝色,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体温下降。7.镜下:常伴有组织水肿和出血,可见含铁血黄素细胞。8.结局:长期的淤血,可使局部组织出现:水肿和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以及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淤血性硬化侧支循环的建立及静脉曲张9.心衰细胞:胞浆内含有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其常见于左心衰的病人10.心衰的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有形成分析出、凝聚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成为血栓。11.血栓形成

6、的条件与机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12.血小板的活化是触发凝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表现为:粘附 释放 黏集13.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14.血流凝固性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容下降15.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和再通钙化脱落1)血栓机化:血栓长时间不被溶解则由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自血管壁想血栓内长入,取代血栓,即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的过程。2)再通:血栓部分溶解 血栓内出现裂隙,新生内皮细胞长入被覆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在被阻塞的血管内重建血流。16.血栓对集体的影响:1)可以阻塞血管裂口起到止血作用。

7、2)不利的影响:阻塞血管引起栓塞心瓣膜病出血17栓塞:在血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18.静脉与右心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心的栓子阻塞于主动脉的分支,门静脉系统的栓子阻塞肝内门静脉分支。19.梗死(梗塞):局部组织因血流中断引起的缺血性坏死1)贫血性梗塞: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梗死灶缺血呈灰白色2)出血性梗死:发生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结构疏松伴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血流,又称红色梗死。第四章 炎症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8、具有减轻机体受损程度,限制损伤因子在体内扩散和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的作用。炎症实质上是以损伤起始、愈复告终的复杂病理过程,损伤和抗贯穿炎症反应的始终。2.生物性因子: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炎症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由其因子引起的炎症有成感染。3. 1)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变性和坏死改变统称为变质2)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或抵达体表、黏膜表面的过程:渗出3)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组织细胞的再生与增殖成为:增生4)炎症的局部表现: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及代

9、谢增强、产热增多5.炎症全身性反应:包括发热、睡眠增加、厌食、肌肉酸痛,以及末梢血白细胞数目改变和血沉加快。6.渗出液与漏出液比较渗出液漏出液原因炎症非炎症蛋白量30g/L以上相对密度1.018白细胞脂质素3)白细胞产物:活性氧代谢产物溶酶体成分4)细胞因子 5)血小板活化因子 6)NO 7)神经肽12.体液源性炎症介质: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和纤容系统。13.炎症介质的作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发热、疼痛、组织损伤。1)变质性炎:例如乙型脑炎、中毒性心肌炎、急性重型病毒性炎。2)渗出性炎:一般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常发生于浆

10、膜、黏膜、滑膜、疏松结缔组织和皮肤纤维素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当纤维素渗出过多时,易脏成浆膜的纤维性粘连或大叶性肺炎肉质变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可分为脓肿、蜂窝织性炎、表面化脓和积脓出血性炎:以渗出物中含大量红细胞为特征的炎症。3)增生性炎: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和伤寒病。15.急性炎症的结局:痊愈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蔓延播散16非特异性慢性炎: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伴有以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居室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同时局部被覆上皮 腺上

11、皮 实质细胞也有增生。1)炎性息肉:局部粘膜上皮 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的带蒂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子宫颈和胃肠道黏膜。2)炎性假瘤:由组织慢性炎症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发生于肺和眼眶。17.肉芽肿性炎1)概念:是一种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增生性炎2)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限浸润和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3)分为感染性肉芽肿:指由细胞 梅毒螺旋体 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肉芽肿。如风湿性 结核性 麻风性异物性肉芽肿 痛风性18.结核性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其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多核巨细胞,并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围绕。第

12、五章 肿瘤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2.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即这种差异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3.识别异型性的大小是病理形态学上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及判断恶性肿瘤分级程度的主要依据判断肿瘤命名的重要指标。4.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指肿瘤组织的空间排列上(包括瘤细胞的极性排列结构和间质的关系)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5.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细胞的多形性核的多形性胞浆的改变超微结构的改变6.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常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

13、多极性和顿挫性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7.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8.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外生性。膨胀性:几乎所有的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只极限于其发生部位堆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体积增大时常形成完整的包膜;浸润性:恶性肿瘤多见肿瘤组织像树根扎入土壤一样,不断浸润、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形成境界不清;外生性:良恶性都可见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空腔脏器,常向表面生长形成乳头状、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的肿物9.肿瘤的扩散: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浸润生长,累计临近器官或组织,而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1)直接蔓延:恶性肿瘤不断长大,

14、常常连续不断的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临近的器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2)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浸润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移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有淋巴道、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脱落。10.瘤栓:进入血管的肿瘤细胞通常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粘附成团。11.肿瘤的分类:一般根据肿瘤的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对机体的影响分类。12.肿瘤的命名:见P86-P87 13畸胎瘤:指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一般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多少种成分,分为良性和恶性14.错构瘤、迷离瘤并非真性肿瘤1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良性肿瘤:一般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

15、状。但若发生在腔道或重要器官,也可严重影响,有时可发生继发性改变而内分泌腺良性肿瘤可分泌过多激素而引起症状2)恶性肿瘤:除良性外还易引起并发症或急症发作,肿瘤可因浸润、坏死而并发出血穿孔、病理性骨折和感染,还可压迫、浸润局部神经而引起顽固性疼痛;恶病质,即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出现副肿瘤综合征和异位内分泌综合征。16癌前病变:一类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如长期存在有可能发展为癌。常见有大肠腺瘤、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宫颈糜烂伴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白斑、皮肤慢性溃疡、肝硬化17.原位癌:指局限于上皮全层,基底膜完整,没有间质浸润。18良性

16、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好分化不好异型性小大核分裂象无或稀少,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生长速度缓慢较快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分解清楚,固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或有假包膜,分界不清,通常不可推动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形成等复发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为复发转移不转移常有转移对机体影响见前页19.癌肉瘤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情况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可见于40岁以上成人比较少见,有些主要见于年轻人或儿童 有些主要见于老年人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有增生较多弥漫

17、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肉眼特点色灰白,质较硬,比较干燥色灰白,质软,湿润鱼肉状网状纤维见于癌巢周围、癌组织间多无肉瘤细胞间多有免疫组化表达上皮标记如CK、EMA表达间叶组织标记如vimentian多经淋巴道多经血道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第1节 动脉粥样硬化1.动脉粥样硬化(AS):特征以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为主,主要累及大动脉和 中等动脉,使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2.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膜钙化和细动脉硬化三种类型。3.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和高糖胰岛素血症 其他(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等)4.病理变

18、化 动脉的分叉、分支开口、血管弯曲凸面为斑块好发部位。 脂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纤维斑块镜下:纤维帽: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 白聚糖组成; 脂质区:由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碎片组成,该区较小或不明显; 基底部:由增生的SMC、结缔组织和炎细胞组成。粥样斑块:可见纤维帽玻璃样变复合病变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动脉瘤形成:严重粥样斑块由于基底部中膜平滑肌萎缩变薄,弹性减弱,以致逐渐不能承受血流压力扩张,形成动脉瘤,非肿瘤。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动脉靠近心室,承受收缩压撞击最大,而且冠状动脉血

19、管树受心脏外形影响,有多次方向改变,承受较大血流剪应力,易于造成内膜损伤,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多。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胸骨后部位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肌纤维化心源性猝死第三节 高血压1.舒张压是判断高血压的重要指标。2.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全身性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一、类型和病

20、理变化(高血压分为良性高血压和恶性性高血压)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 功能紊乱期 基本病变是全身性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可伴高级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但没有血管及其他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动脉系统病变期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是缓进型高血压最主要的特征病变。由于细动脉反复痉挛,血管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细胞受损、见习扩大,内膜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渗入内皮下间隙;同时内皮细胞及中膜SMC分泌ECM增多,继而SMC凋亡,导致管壁发生玻璃样变。细动脉管壁呈均质红染,管壁增厚,管腔变小甚至闭塞。小动脉硬化 由于肌型小动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其内膜已有血浆蛋白渗入,内膜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

21、生,内弹力膜分裂;中膜SMC增生,肥大,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增生,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大动脉硬化器官病变期 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心脏重量增加,可达400g以上。左心室壁增厚,有向心性肥大。心肌细胞增粗、变长。核大而深染。 肾: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或细动脉性肾硬萎缩纤维化所致。 脑:脑水肿;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中风); 视网膜恶性高血压病(急进型高血压病) 病变主要累及肾和脑,较早即出现肾衰竭。恶性高血压病特征性病变表现为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计入球小动脉,动脉内膜和中膜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及周围可见核碎片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病变常累及肾小球

22、,致肾小管血管丛发生阶段性坏死。增生性动脉内膜炎,主要累及肾。 肉眼:肾表面平滑。可见多数出血点,切面可见多数斑点状微梗死灶。 镜下:增生性动脉内膜炎主要发生于小动脉,主要表现为内膜显著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胶原等物质增多,并呈同心层状增厚,如洋葱皮样。第五节 风湿病(炎症)1.风湿病:是一种与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常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病变。一、基本病变变质渗出期 病变部位的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和纤维素坏死。病灶中还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增生期(肉芽肿期)1.形成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又称风湿小节或风湿性

23、肉芽肿。2.风湿小体的形成是在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周边围绕数量不等的风湿细胞,它们是由邻近的巨噬细胞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转变而来的。3.风湿细胞体积较大,圆形、卵圆形,胞界清而不整齐,胞质丰富均质,略嗜双色;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核染色质集中于中央并呈丝状向核膜扩散,因而横切面呈枭眼状,长形核的纵切面呈毛虫状。4.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组成的具有特征性病变,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纤维化期(愈合期)纤维素样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成纤维细胞逐渐出现,产生胶原纤维,使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二、各器官病变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炎包括: 风

24、湿性心内膜炎 病变主要累及二尖瓣,其次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为关节滑膜的浆液性炎症。风湿性动脉炎皮肤的风湿性病变脑得风湿性病变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1.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肺、脑膜等构成,可分为导管部和呼吸部。导管不从鼻腔到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呼吸部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组成。2.肺分为肺实质和间质,实质为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直至肺泡;间质即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3.每个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构成一个肺小叶。肺泡是气道的终端部分。4.肺泡上皮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差异分为型和型上皮细胞,型具

25、有维持细胞张力、防治肺泡塌陷的作用。5.相邻肺泡之间的结构是肺泡隔。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性疾病。主要为急性渗出性炎症。一般细菌引起的肺炎往往表现为肺泡的炎症渗出和肺组织实变;由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肺炎病变往往局限于肺间隔及间质部分。1.细菌性肺炎(1)大叶性肺炎:是疾病累及肺大叶的大部或全部的急性纤维素性或者纤维素性出血性炎症 常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理变化(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肉眼:随病变发展,肺叶肿胀,重量增加,呈暗红色,挤压切面有淡红色浆液溢出。 镜下: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散性充血、扩张,肺泡腔内有多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可见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红色肝样变期:病变肺叶肿胀变实,呈红色肝样外观。表面可见纤维素性或纤维素性出血性渗出物。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仍处于扩张充血状态,而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纤维素及其间夹杂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灰色肝样变期:病变肺叶充血消退,但仍呈肿胀实变,外观由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肺泡腔内以纤维素为主,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 溶酶消散期: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