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34.93KB ,
资源ID:187426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742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1、材料“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恰好说明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D。3. 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详解】图水排发明于东汉,图司母戊鼎属于商朝,图定窑白瓷孩儿枕属于北宋,图曲辕犁属于唐朝,故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故B正确,ACD排序都错误。故选B。4.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A. 瓷器质量的骤降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 技术创新的停滞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于【答案】

2、C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B。AC两项中的“骤降”“停滞”说法绝对,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5. 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 保护田庄经济B. 发展商品经济C. 维护封建统治D. 限制土地兼并【答案】A在井田制之下每家农民

3、必须先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私田。由于每家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生活,也可以限制土地兼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经济是封建土地度的产物而和井田制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田地的重视是发展农业经济而非商品经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限制土地兼并问题是一老的历史问题,而井田制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地兼并问题。6.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猛烈冲击,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A. 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

4、、新民主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D.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详解】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成于1927年之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D都错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9世纪70年代,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已经开始瓦解,但仍然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中国出现。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的自救运动产生了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

5、济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四种经济都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构成与演变相关知识,学生应该紧扣题干关键词“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时间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 1914一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B. 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 仍然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D. 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

6、经济侵略,故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故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民族工业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不是1914年,故D错误,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14一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特点等方面出发,从逆向思维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8. 现代汉语

7、里的大量外来词来自上海话,如“沙发、卡片、引擎、名堂、马达、加拿大、拷贝”等,这最能说明A. 汉语方言具有极强的包容性B.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发生变化C. 上海是近代对外开放的窗口D. 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详解】大量外来词来自上海话,说明近代上海地区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较深,是近代对外开放的窗口,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汉语方言的包容性,而是强调近代文明对上海话的影响,故A错误;大量外来词来自上海话,只能说明上海地区的变化,不能说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发生变化,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对上海地区的影响,并不能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D错误。故选C。9.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

8、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B.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详解】“蜜月旅行”、“婚礼铁路”反映了西方文化和交通的影响,并不能说明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故A错误;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主要表现在列强对中国交通的控制,材料未涉及这一特征,故B错误;“蜜月旅行”、“婚礼铁路”与民主共和无关,故C错误;“婚礼铁路”反映了铁路对婚礼习俗的影响,说明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故D正确。10. 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

9、,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A.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B.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 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D. 农村被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详解】1960年的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农业机械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的热情,体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故A正确;“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说法过于绝对,图片无法体现,故B错误;1960年之前的三大改造时期农村已经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故C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而且图片不能反映人民公社的公有制规模提高,故D错误。故选A。11. 1993年,受国内钢材供给缺口扩大,价格暴涨的影响,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到钢铁

10、行业中,新建企业往往起点比较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因此形成了大量落后产能。发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C.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D. 实行“包产到户”政策【详解】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于1984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到钢铁行业中,故C正确;“包产到户”政策属于农村和农业方面,与钢铁行业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93年,受国内钢材供给缺口扩大,价格暴涨的

11、影响,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到钢铁行业中”,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时间和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2.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连成一片,京津冀只有北京和天津经济比较发达,京津冀只有北京和天津经济比较发达,并没有形成那种真正的城市片区。从这一角度看,雄安新区(地理位置见下图)的成立A. 改变了中国延续千年的经济格局B. 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C. 使首都专注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D. 有利于京城资源的高效配置【详解】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方,一

12、个雄安新区并不能改变中国延续千年的经济格局,故A错误;中国的经重心在南方,而在北方设立雄安新区,使京津冀形成真正的城市片区,有利于使南北方经济均衡发展,故B正确;城市片区的角度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无关,故C错误;材料是从城市片区的角度而非京城资源的高效配置的角度看待雄安新区,故D错误。13. 国博的展览“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借助文物分八个单元展现了世界历史。下列单元题目中,最适合1500-1800年的是A. 仪式与信仰B. 权力与哲学C. 变革与调整D. 相遇与连结【详解】1500-1800年属于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当时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并进一步拓展

13、,世界各地区的隔绝状态打破,联系日益紧密,故“相遇与连结”符合题意,故D正确;“仪式与信仰”主要反映人类历史的公元1800年,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权力与哲学”主要反映人类历史的公元前700公元100年,故B错误;“变革与调整”主要反映人类历史的公元9001550年,故C错误。14.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A. 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B.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C.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D.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详解】材料“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寻找

14、黄金和财富,体现了经济动因,故B正确;哥伦布发现的是美洲,并没有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故A错误;仅仅凭“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信息,并不能说明世界市场的雏形是否形成,故C错误;材料说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很明确,并不模糊,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黄金遍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和过程、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得出“经济动因”的答案。15. 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 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D.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充满血腥【详解】工业革命

15、发生于18世纪后期,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故A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也属于工业革命的后果,故C错误;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航程,反映了早期殖民者的罪恶活动,也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商品输出等史实的时间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6.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

16、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详解】材料“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反映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反映了18、19世纪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A正确;英国并不是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故B错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不是17世纪,故C错误;英国在16

17、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不是18、19世纪,不符合材料“17世纪下两个世纪”,故D错误。17.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动力的汽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意大料无线电之父马可尼1897年成立无线电报公司。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 注重技术的发明与创造B. 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C.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 仅在通讯与交通上有突破【详解】材料“电话公司奔驰汽车厂无线电报公司”反映了当时科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技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技术的发明与创造,而是反映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

18、故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指垄断组织的形成,材料没有涉及垄断组织,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通讯与交通以外的领域也有成就,故D错误。18. 有些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材料最能直接反映苏联A.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 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C. 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 小农经济仍长期占优势【详解】材料“苏联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牺牲了农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故B正确;斯大林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没有突出“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特点,

19、故A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说法也没有反映农村与农业的问题,故C错误;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而不是小农经济模式,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9. “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A. 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B.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C. 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详解】材料“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

20、,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故A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减少了计划的因素,下放了一部分经济管理权,并没有用市场调节的方式来管理经济,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是戈尔巴乔夫,故B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D正确。20. 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这形象的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 引发政治危机B. 持续时间长C. 破坏性特别大D. 波及范围广【详解】“

21、慢性病”的特点是慢性发展,持续时间长,故B正确;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属于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之一,并不能体现“慢性病”,故A错误;破坏性特别大,强调的是经济危机对社会的严重的摧毁力,与“慢性病”无关,故C错误;范围广,形容经济危机影响的社会领域和地域广,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21. 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就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B. 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C. 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D. 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通过以工代赈,扩大财

22、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有利于缓解失业问题,故D正确;对贫困人群实行救济以及保护劳工权利,并不能“直接”解决就业问题,故A错误;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是针对在岗工人的政策,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故B错误;控制物价与解决失业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22.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A. 强大的国防B. 完善的社会保障C. 劳动安全保护法D. 发达的农业【详解】材料“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反映了英国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贫困和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从

23、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故B正确;国防属于军事、科技方面,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劳动安全保护法,是针对劳动者的安全生产问题,并不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故C错误;农业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23.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A. 对于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B. 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C. 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D. 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详解】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24、地半封建社会,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国力日益增强。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崛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丧失“世界工厂”地位。美国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是唯一超级大国。这说明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故C正确;材料不仅仅反映全球化对美国的影响,还涉及中国与英国,故A错误;材料内容也不限于英国的变化,故B错误;全球化对中国有利有弊,D选项也过于片面,故D错误。24.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说法正确的是A. 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B. 英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C. 欧盟成立冲

25、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D. 1991年“马约”签署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详解】历史上,法德两国积怨较深,二战后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故A正确;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并不包含英国,故B错误;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当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故C错误;1991年“马约”签署,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故D错误。25. 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成立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反映了A. 不平等的国

26、际旧秩序仍然存在B. 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C. 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D. 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详解】材料“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体现了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协商的重要性,故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的问题,故A错误;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并不是制度化体系化的国际组织,故B错误;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国来自于世界各地区,具有世界性,并不是区域合作,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26小题16分,27小题20分,28小题14分,共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代城邑中已有“市”。西周的市场多设在王宫的后

27、面,并由“市司”管理。战国时,商品交换在市内进行,“过午则散”。汉代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市”与居民区“里”是分开的,市场的启闭时间亦有严格规定。隋唐时期,市在大城市和各州、县都有设置,“大小市场皆有专官管理”,对擅自翻越坊市间的篱笆、围墙者处重刑。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镇逐渐增加。根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原来的国内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接轨。在近代海运和陆运工具变革的推动下,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交易成为各贸易口岸城市商品市场的主要内容。沿海、铁路沿线等城市商品流通的主线,已经不限于以调剂本地市

28、场需求和消费,而是洋货、机制品、土货等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土货和洋货并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以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为主的多元的商品流通结构。这就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藩篱,逐渐建立与世界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殖民性质的市场格局。根据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的市场与古代的“市”有何不同?并简析近代市场发展的影响。【答案】(1)趋势:政府逐步打破交易的时空限制(对市场的直接管理逐渐减弱);由大城市逐新向中小城市扩展;由区域性发展到跨区域性发展;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2)不同:与世界市场相联系,具有殖民性质;商品(商品流通结构)更加多元。影响:密切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社会转型:适应了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中国逐步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促进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崛起和文明的进步。(1)由材料“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