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品味文中的诗意语言,揣摩其含义及表达效果。教法、学法分析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由七子之歌导入倾听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二、了解背景走进作家 1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
2、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2作者臧克家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了解背景及人物了解作者积淀文学素养三、整体感知一、展示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一)生字词: 地壳(qio ) 仰之弥(m )高 兀兀(w)穷年 校(jio )补 锲(qi )而不舍 沥(l )尽心血 赫(h )然 炯炯(ing )目光 群蚁排衙(y ) 函(hn )寄 目不窥(ku )园 迥(jing )乎不同 漂(pio
3、)白 警报迭(di)起 气冲斗(du)牛(二)解词: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1、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说和做”,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2、诵读积累: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4、。3、整体感悟:1)从整体上看,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应该如何分呢?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7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2)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先生“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做了再说”、“做了
5、不说”、“说了就做”。)4)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5)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内容 特征作为学者和诗人的 “做”了再“说”,闻一多先生 “做”了也不“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严谨治学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 “说”了就“做”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勇敢无畏、不怕牺牲、言行一致点拨: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
6、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6)作者选取的“作为学者”的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7)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通读课文勾画圈点思考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回答思考按要求回答学生找句子积累字词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四、课
7、文小结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如何运用它。生得其时,死得其所,是生命的最佳状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的正义大潮中,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基于此,闻一多先生的生命是无价的。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则是我们的使命。倾听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五、布置作业1、整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在生字本上。2、朗读课文。课后完成第二课时一、导入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虽只有一千多字,但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Q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赏
8、析课文(一)品味语句,体会表达妙处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2教师提出如下语句让学生讨论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作一
9、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闻一多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10、(二)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可作相应的朗读指导,如对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2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1)生动形象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一词,这就包含了比喻义,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作为学者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
11、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点拨:这两句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这两句中的“说”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部分的“说”有什么含义?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他“说”了,跟着的是“做”。他“说”了就“做”。这几句中的“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这部分的“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品德。(3)富于感情本文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很难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
12、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记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4)富于音乐美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这些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想,
13、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品味语句,体会表达妙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讨论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自读课文,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三总结归纳一多画像这样写道:“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14、”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一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疾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术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唯一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感悟总结归纳的能力板书设计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课后作业1、自读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