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住的本质是满足人性的需求。其深刻意义在于:它能够展示和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并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一个成功的社区规划,必须要体现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把握生活方式的变化方向,满足人性的多层次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既对居住者内心归属感、自由感、身份感以及个人价值视线的尊重。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并促进人性发展的人居环境,为人性的向善和美好提供居住层面的至此。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精神世界交流的最理想最和谐状态。既追求住户与被建造过的自然和谐;寻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使人们自我心灵达到一种安宁平和的境界。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确定了七点规划设计理念:1)“引
2、领性”原则:根据项目总体规划定位意见,在各个方面塑造应始终引领市场,树立领导者的地位。2)“价值性”原则: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不仅面向市场,还要充分考虑团购房的高品质的要求。因此,产品必须具有真正的价值。3)“务实性”原则:结合当今新兴规划学科的最新理念,只有规划设计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康居社区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4)“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设计目的,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宅小区。5)“生态社区”的原则: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尽可能营造生态型的住宅区,
3、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强调绿化空间与居住生活空间的融合,将住宅组群与环境融合为一体,最大限度的发挥绿地的功效。 6)“现代社会”的原则: 以建设文化智能型小区为目标,体现现代新型城市社区的精神内涵,满足居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居住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结合的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方面。4、 规划思想独特性规划设计开创新思路,建筑形式风格颇具特色。均好性使每一户都有好户型,好景观,便利的交通等。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的享受资源,都能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功能性充分满足小区居民和附近居民对各项生活功能的要求。社会性增加居民之间
4、相互交流的机会,营造和睦的邻里关系。舒适性减少城市环境的压力,使人们身心得到轻松,整个社区富于人性味,自然、优美、和谐、有序。整体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5、 规划分析为使本项目成为驻马店市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线,同时又能比较顺利地开展市场销售,为项目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和超越建筑的表现力。在设计中必须遵循:1)在开发中强调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把住宅融合于环境之中,处处体现居住的舒适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并把中原大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新蔡最高品质的住宅小区;2)尽管项目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但仍需尽可能
5、地拓展住区内部的景观环境空间;3)重视项目的平面规划,形成建筑布局上的差异性;尤其重视规划中的地形变化和竖向设计,创造出起伏变化的建筑群体效果;4)重视建筑外立面设计,依靠建筑形体的变化和色彩配置,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5)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重视户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特别要注意当地的居住特点和需求;6)环境设计突出大尺度效过,形成绿地景观、水景、园景和建筑之间空间尺度上的相互呼应。7)完备、合理、实用的公建配套。地块的开发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所以,我在设计中,对沿街建筑采用统一的建筑风格,从而在结构上形成连续统一的界面,将相对分散的空间联系起来,为创造美丽的现代化城
6、市风貌做出贡献;在居住空间设计上,住宅与周边用地相互关联,最大限度提升小区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创造生态宜居的社区形象。6、 总平面规划布局(1)整体布局居住区以一主、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以多层次、半开放式为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形成灵活的空间形态。各住宅由高层建筑组合,形成围而不和、形态各异的空间格局,通过建筑和环境的错落有致,形成灵活有序的空间形态,营造层层递进、庭院深深的意境。而组团之间绿地、道路和公共建筑相互为邻,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创造出统一而富有变化的整体。为达到社区的均好性,小区前期规划设计注重对地块边角的空间组织,试图通过环境的营造,强化边角住宅空间与组团中心乃至社区中心在视
7、觉与空间上的联系,提升小区整体的开发价值,同时用环境来影响建筑组团的布局形态,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2)功能布局本规划按其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分为:公共空间区:即小区中心的水系景观,供居民共同使用。与建筑、广场、草坪、树木、雕塑小品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指公共且有一定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同时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疏散的有效空间。布局较完整的绿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可以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半私用空间:是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健身的场地。其设施具有多样
8、化和完备性,是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表序号名称单位1总用地面积800002总建筑面积2132543住宅总建筑面积2006564公建12598其中商业服务9334幼儿园1315会所19495 地下建筑面积车库、设备间等约500007000人防兼车库约200006住宅户数户1576总数人45167容积率2.678建筑密度18.19绿地率28.510机动车停车位个地上地下149311车位配比1:1 非机动停车位3540主楼周边320车棚3220备注容积率含机房层7、 日照分析(1)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
9、2、受遮挡的居住建筑每套至少有一个居室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2小时。3、居住小区修建详细规划方案(2)参照(3)建筑高度计算方法 住宅:室内外高差0.3米,商业服务层层高5.0米,住宅建筑层高3.0米,电梯机房层高为4.5米。(4)建筑高度计算方法 地块内:住宅内外高差(0.3米)+一层窗台高度(0.9米) 注:本日照分析按参与计算的建筑物室外自然地坪高程一致进行计算。(5)分析 规划范围新建建筑与周边建筑的日照关系见下图(6)结论 本案地块内新建建筑物能满足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不小于2小时的要求。 本案地块周围拟建建筑能满足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不小于2小时的要求。8、 交通组织(1)城市道路结合
10、社区的整体布局,尤其是公共设施的布局,将城市道路作适当的景观及功能变化,弱化城市公共交通性,强化社区的交通服务性和景观性。(2)出入口地块设置两个出入口,其中南面为小区主入口、东面为小区次入口。(3)区内车行交通小区采用人车分流、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小区级道路采用环状,地下车库入口设置在小区内部,在地下形成可环通的机动车交通网路,并在地下组织车型交通,而地面上除主干路以外则以步行为主。小区路网采用“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小区内路网简洁、通畅,在功能方面注重便捷性、均好性与机动性,在美观方面注重层次性、休闲性、景观性。规划将整个小区道路布局以区内周边环路为主连接南面和西面城市道
11、路的路网结构,沿纬九路、乐山路设小区主、次出入口,环路内部设人行景观步道。以住户需求为导向。配套商业服务利用南侧退道路红线采取地上停车,居民主要采用地下停车方式,机动车进入地下停车库后可以直接进入单元梯进户,地上紧留紧急停车位。车行系统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后,连接院内主环路为小区的主车行系统,主路设7米宽,两边设2.5米宽的人行道,连接各楼栋设4米宽道路与主路相联通,平时机动车不进允许进入,仅作为紧急时消防车道使用。机动车道兼顾消防之用,并连接至各栋楼。地上部分停车仅为紧急停车位,其余机动车均进入地下车库停车。非机动车主要考虑地上地下相结合,地面各个楼栋周围均设有自行车停车位。步行系统步行系统以中
12、心花园平台的横向景观轴和一个斜向景观轴展开,一主一副三轴多节点的步行景观轴中心花园平台上有效展开,健身广场、中心绿化自然绵延,各个楼宇间配以景观节点,最大限度地为行人提供生活的方便,精神的享受,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小区内道路曲径蜿蜒,与景观伴行,给人步移景异的休闲享受。停车系统机动车停车考虑地面停车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停车率达到并超过控规要求,满足当前及长远要求。1、地面停车:沿小区主环路两侧设置地上草坪砖停车位。南侧临街及院内设有草坪砖停车位,所有地上停车位均为临时紧急停车使用。 1)机动车停车 住宅组团内的停车位以地下为主,结合一部分地上停车位,停车配比为1:1。地面停车
13、位沿小区主干道的两侧分布。 2)非机动车停车 非机动车采用宅前停车,配备自行车车棚。2、地下车库:小区主环路设置地下停车库入口,所有出入口共同组合均能满足防火及平常使用的要求。 消防车流线小区外部沿街长度大于150米设有连接内外的消防通道,大于80米设有人行通道,小区内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楼宇尽端设有近端式回车场。 道路断面小区内周边主干道断面宽为12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均为2.5米。9、 消防专篇(1)建筑专业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2002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14、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 (2011版)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11年局部修订)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GB50067-972)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驻马店市中心城区边缘,南靠纬九路,西邻乐山路,地块周边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完善,适合作为居住。3)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本工程每栋住宅楼均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幼儿园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4)总平面设计1.消防环道: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米均设有消防通道,两个消防通道之间超过80米时,考虑到到内院与外
15、界的交流设置人行通道。小区道路设置简约,连接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的主环路为小区主要消防环道,组团路至各个楼栋。主环道为7米宽,延伸至各个栋楼组团路宽4米,均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见消防规划分析图)2.登高面:全部高层住宅楼前后均设有登高面且距离建筑物5米以外,南北两侧临济建筑均退后红线距离满足消防登高面的要求。3.疏散点:场地条件比较有利,遍布周边,均能形成疏散节点。4.汽车库:地块设三个双车道出入口。双车道出入口车道宽度为7米。5.建筑间距:高层与高层,高层与多层之间均能满足不小于13米的防火建筑。6.每栋高层住宅楼均设有两个独立的对外安全出入口。5)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防火分区:本工程每栋住宅楼
16、防火分区遵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的表1、住宅楼防火分区:每栋住宅楼单元之间设有变形缝,每层为一防火分区,相互借用贯通。2、车库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地下车库除主楼外(每个主楼地下部分单独划分防火分区),由于设有消防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不超过4000平方米。3、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人行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其中个别借助主楼一部楼梯通至室外地面。6)建筑单体消防设计1、本工程所有住宅楼均为一级建筑,每个主楼部分均设有2部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入口设有前室。分别设有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前室均满足规范要求。在首层均能通过前室直
17、通室外。所有住宅楼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在首层与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了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设明显标志。2、每栋高层住宅楼均设有两个独立的对外安全出口3、地下车库设有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械排烟系统。4、室内装修材料:均采用燃烧性能A级耐火材料。5、车库和住宅连通部位设甲级防火门隔开。单元之间设防火门隔开,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设800高窗槛墙,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间水平间距大于1米。管道井门为丙级防火门。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封堵。7)灭火形式:室内设置消防栓,车
18、库设置自动喷淋系统。8)电梯及消防电梯本工程所有住宅楼每个单元设有一部电梯,消防电梯载重量800KG,与乘客电梯兼用。1、消防电梯设有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2、消防电梯层层停靠,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消防电梯均设有不小于2立方的集水坑。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3、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门时,设甲级防火门。10、 绿化与景观规划(1)设计主导思想:创造自然,享受自然该小区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环境成为当
19、地文化的延续。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内的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3. 小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
20、的绿地体系。(2)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使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生活环境。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和环境设施小品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小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
21、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自然,享受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11、 地下车库(1)地下车库流量分析 1.根据规划,地块内设有三个双车道汽车出入口,双车道出入口车道宽度为7米。 2.根据规划地块内共有1832个停车位,其中地下设有1752个停车位,地上80个停车位。 3.根据目前设计情况,该方案设有地下停车位1752个;根据专业车库公司以往的实际测试情况,车库内的通道保证在5.5M以上;在车辆连续通过的情况下
22、,每辆车驶出的时间为5S左右;即:在车:库完全处于使用状态下,1752辆车可以在30分钟左右驶出车库。 4.根据市区上班情况高峰期也就集中在早上7:308:30,况且完全出车情况很少见,最多一半出行。 5.目前小区内道路设计为环状通道,且道路横断面为12米,其中车行道为7米,可以设计成双向通道或单项循环通道。都可以满足小区将来的交通需求。综合分析,车库出入库能满足车流疏散要求。(2)停车位配建全部机动车停车位1832个,地上80个,地下1752个。住宅停车位标准一车一户,小区共1852户,共需要1852个停车位。能满足上位规划的要求。三 建筑篇1、 建筑设计篇(1)外观效果 1.建筑风格:本小
23、区是一个安置小区,整体风格采用简洁明快的简约风格,三段式的布局,时尚、大气体现现代感。体现了简约时尚的艺术品位。 2.建筑立面:外观颜色采用下深,中暖,上浅的三段式,耐久而不落后,独特而不简单.该风格注重项目开发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承受能力,真实体现安置小区的自身特色,真正做到物有所值。 3.材料颜色:注重色彩、材料、细部等精细设计。立面打破传统的简单式样,清新的三段式,外墙下部采用黄红色面砖,中部采用浅黄色面砖,上部采用灰色檐部收边。配以简洁大气的线脚,形成稳重大气的韵律变化,共同打造中原地区建筑肌理与色彩方面给人的阳刚之气。 4.建筑外观特色:立面色彩使人产生清新的感受,均
24、衡的纯色分隔,力为人们提供连续的视觉兴奋,色彩变化中求统一,深色与浅色的合理配置使整个楼体浑然大气,配以柔美的色调,丰富而又鲜明统一,清新优雅,又不失可别性。 5.鸟瞰效果附下(2)单体平面设计 1.单体户型组合设计从人性角度深入挖掘住宅的功能性,不同种类的户型在保证整体朝向、景观均好的前提下,把每种户型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最少单元的拼接,每户良好的朝向,大户型更好的景观视野。单元之间设置变形缝,更好的发挥结构安全性能。 2.最大限度的利用景观资源,在满足保温节能的前提下加大开窗面率,增大室内外空间景观的互动性。 3.每栋楼均设置2层地下储藏室,以满足结构基础深埋的要求,更大的利用地下空间关系
25、。(3)户型设计要点 1.住宅平面基本空间齐备,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区,避免相互干扰,尽可能考虑入户过渡空间,交通便捷顺畅。 2.户内交通线便捷,节约交通面积,避免户与户之间视线的干扰,满足自然采光和日照要求,户内通风顺畅。 3.通过景观阳台、生活阳台等空间延展室内空间。落地凸窗增加了室内可使用面积和视野开阔感。 4.在平面布置上,各栋及各户型合理规划设计,尽可能体现“均好性”,避免销售难点,优先满足较大户型的朝向和景观要求。 5.针对地区特点,设计中、低档住宅为主,布局独特紧凑。户型布局主要采用一梯四户,户型面积从8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不等。 6.住宅电梯总数适度,公摊小,经济实惠。全部设置两
26、部电梯,其中一部可容纳担架电梯以备急用。(4)单体立面设计 1.立面采用三段式布局,采用下重上轻的样式,外墙下部采用褐色面砖,中部采用黄红色面砖,上不采用浅黄面砖。并且以白色贯穿整个立面,凸出错落感,强化建筑可识别性。 剔除多余装饰,正常的平窗,简单的窗台,透明的阳台,纯色的分隔,突出建筑立面朴素大方,简约而不简单,简洁而不繁琐,体现现代感,耐久而不落后。(5)住宅设备体系 1.住宅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小区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技术,节水型卫生洁具、节能灯具,弱点综合布线系统、周界红外线预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户内燃气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提高住宅品质,倡导绿色环保节能技术
27、。 2.拟采用太阳能路灯(光电板),这种太阳能照明灯主要用在院落的照明和路灯,部分走道可以使用。(6)住宅技术设计 1.剖面设计:南侧商业层高为4.2米,幼儿园层高为3.3米,住宅层高为2.8米。 2.技术方案:落地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技术系统,幼儿园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内墙隔断采用加气砼切块,保证耐火、环保、隔声。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及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3.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计各个建筑入口设轮椅坡道和扶手,根据新住宅设计规范,每栋楼均设有能容纳担架的电梯,中心花园平台设有残疾人坡道,无论在建筑内部还是在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均能体现无障碍设计的缩影,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