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个理念强调课程应力求提供多种选择以适应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个理念,就是要优化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倡积极主动的参与,强调着眼于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四个理念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同时对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课程应强调关注学生情感,强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考虑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考虑评价改革的问题。这也是第五个课程理念所提出来的任务。下面就对这五个基本理念作进一步的简要说明。 (1) 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
2、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普通高中仍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包括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基础,也包括情感态度基础、学习能力基础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可能保证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发展个性,展现才能,追求各种不同的发展目标,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体现高中阶段课程的特点,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跨学科学习作好准备,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 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要满足个性的发展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就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多样化的课程既应反映社会的需求,也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高中课程应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进行选择,学会规划人生,学会自主发展。课程应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
4、标之一。 (3)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4)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情感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自信心会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相反,低落和悲观的情绪会分
5、散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建立。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和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和主动性,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5)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程的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体系的改革。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有利
6、于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评价必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进步、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新的评价机制要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理念1111小学 2010-04-04 17:19:23 阅读6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这个在课程标准里都有。整个课程设计就是按照这六个理念来做的。这
7、六个理念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理念,高中阶段的理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理念还有不同,高中课程的理念要有稍微的变化。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是面向全体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不是一种精英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课程目标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仅仅是一部分好的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应该是非常非常高的让学生够不着的目标,所以它是一个面向全体的教育,基础教育是为所有的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具有普遍性的、基础性的。主要是素质教育,这是第一点理念,不是精英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不仅仅关注那些好的、能上大学的孩子,我们的关注
8、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发展。 第二个理念是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在整体设计目标时改变了过去分年级、分学段的课程设计方案,过去我们对小学是百花齐放的一种方式,没有一种标准。小学往往是开设课程的学校自己设计的目标。初中有初中英语教学大纲,高中有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分年级分段的要求。如:初中有初中一年级的要求、初中二年级的要求、初中三年级的要求。新的课程是按照级别的要求,按照语言的能力的发展设计目标,整体设计目标之后就使小学和中学形成有机的联系,不是再形成过去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教师的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在过去的中小学
9、教学里经常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很多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都要重新从A、B、C开始学习,而且中小学的衔接一直没有直接联系。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不是我们国家的问题,国际上小学开设外语的,到中学衔接都存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整体设计课程目标之后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衔接问题,以便灵活开放,在分级里面我们将允许学生跨级,他们在学校也有个可能性就是可以进行级别调整。如虽然国家规定三年级开始是一级课程,但在有的地区是一年级开设英语,这样他们的级别可以顺延。这是第二个理念。 第三个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我们在过去的教学里面,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被动学习占比较大的比例,没有学生主动思维和参与的
10、体现。在个性差异的问题上我们的课程不太重视学生的差异。学校就象一个加工厂,这个加工厂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按照一个模子来制定出来的,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把学生按中考、高考的模式去设计,所有的孩子的个性都是模型化的。学生没有个性。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次品,为什么呢?很多孩子按照这个模式学习,他的思维被禁锢了,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体突出,个性发挥出来,充分张扬个性。国内的大学生和国外的比,国内的没有创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老师在对人、对孩子的尊严方面一定要尊重,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自尊心,如:有的老师定:小学一年级90分以下为不及格,让89分及以下的站起来,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一
11、个调查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因为喜欢上学而上学的比例:小学:8.xx%;初中:10%;高中:4.3%。也就是说高中有95%多的学生不喜欢上学,是受家庭、社会的压力所致。高三的学生高考后把书烧了,对书本恨到这个程度的学生谈何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条件有二:一是兴趣,二是学习能力。很多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没有作业,不懂得怎么去学习,因为在中学时代总是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学习,所以刚上大学无法适应,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第四个理念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
12、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一句话:让学生去学。 第五个理念是: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往的评价过于侧重终结性评价方式,即考试。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革评价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倡过程性评价方式。也就是说,把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到平常的学习过程之中。根据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更准确、更合理的评价。我们不是要评价学生有多么失败,不成功,而是要评价学生能做什么,帮助、激励学生去发展。在学期初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本学期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对本学期的评价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知道应朝哪几方面努力,具体
13、应该怎样做。 第六个理念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课程资源是学习效果很重要的保障,没有开发资源,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传统的教育过于依赖教科书的作用,对教科书的理解也是十分狭隘的。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英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大量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四、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课程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教学方式、互动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是
14、一连串地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奠定了以人为本的课程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观,它所带来的教学模式,互动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评价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是和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教学是一种探究式的、发现式的,而不是记忆和被动的;是发现式的,让学生去探讨、去发现、去讨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来探讨,合作式的、交流式的,互相学习的。从互动模式上看是多层次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多种的、多项的互动模式。这种的互动模式就
15、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给语言带来变化,不可能是一个模式,肯定是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他所取得的进步,他的成就、自信心的建立,兴趣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所以课程观是对我们整个的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课程观,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2、构建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这个课程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另外,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还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地区、
16、本学校的课程目标。 3、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就是倡导怎么样的学习方式,我们所强调的是以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而不是学生能够背多少词汇,能够背多少语法条目,能够背多少对话,而是学生能不能用英语去做一些事,也就是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4、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任务型”的教学思路,不能为了“任务”而任务,不要走极端,不倡导为了形式而形式的东西,而确确实实是要学生的手参与,让学生在真正的实际语言运用当中去完成任务,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5、注重评价对学生的
17、激励作用,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6、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最后两点不展开,在基本理念里也讲了。)六、英语课程的性质 原来英语教学是一种学习语言的知识、掌握语言的技能,那么我们现在英语课程不仅仅是对语言的学习,既是学生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的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P1) 这里面分为两个层次,上面一个分号,下面一个句号。上面一个层次是关于语言方面的,下面一个层次是关于人文方面的。那么实际上英语不是工具性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它是更多的人文性质的,我们要
18、通过英语的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生活经历,提高人文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在基础英语教育过程当中去分析是主要的。它不是教孩子说几句话就可以,实际上是整个人的素养养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所以老师怎么样能够在课堂教学里面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都来,这是我们今后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在英语课程里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认为英语是工具性课堂,即是教语言、交际、学语言、学知识。其实这些是不够的,那么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呢?(看课标P1)首先是激发兴趣,过去主要是发展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把语言放在首位的
19、。我们现在新课程标准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养成习惯、形成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是第一个层次。因为我们整个英语课程的任务首要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会说英语,而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对这个课程有兴趣,有学习的信心,当然这个自信心肯定要建立在他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学得好,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英语有多么重要,将来我要出国或者怎么样,学生学习有个非常普通的思想,就是我喜欢这个课,我喜欢这个老师。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我们怎么样让学生喜欢我们,怎么样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参与,愿意学。所以我们如果按以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背、念、抄等,学生肯定不会兴趣
20、,这就逼着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在学生这一方面怎么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生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是我们老师所面临的新的课题。第二个层次就是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三个层次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认知方面的。然后是文化的。第四个层次是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任务一共是四项任务,四个层次的任务:第一个层次是兴趣、自信、习惯和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1、第二层次是语言;第三层次是关于思维的;第四个是文化,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这就是我们英语课程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也是现在我们所实施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如何体现我们英语课程的素质教育,它不仅仅是要求只教一些词汇、教一些语法,教师面临新的课程,新的挑战。2、 有的老师上公开课,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课题不热闹,他心里不踏实,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该教师虽然在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让学积极的、主动的来探讨,合作式的、交流式的,互相学习的因。而且新课改的一条评价理念是: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分组讨论
22、固然是好,但只重形式忽略实质。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做了目的,将教师讲课的多少当成了注入式和启发式的分水岭。没有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认识教师讲的问题。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新大纲的推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随之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从大部分教师上的公开课上都可以看到,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法越来越少了,这说明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优秀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能够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但是是不是以读代讲,以讨论代讲就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
23、的需要。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国家级的优质课评比中,有一位教师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没有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学生是活跃起来了,可学生活跃的原因,却是因为教师设立了对回答问题多的学生进行奖励的许诺,而奖品又是几块色彩艳丽的巧克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思考问题上,而是集中在巧克力上,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掩藏着的却是对问题研究的浅尝辄止,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引向深入。这样的课,教师有意无意地只把调动积极性作为了教学的目的,学生既没有会学,也没有学会,把一节课变成了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实质上的平平淡淡,这应该是要尽量避免的。要注重学生的收获。
24、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活动这两者之间的比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的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认识教师讲的问题,课堂上的讲,讲多还是讲少,不是一个老师教学理念落后先进的反映,也不是注入式与启发式的分水岭,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反对的是照本宣读,心中没有学生的讲。另一方面要看教师为什莫而讲,讲什么怎么讲,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讲多讲少以及何种方式讲。因此我们要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当前有些学者建议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所谓文理分科,基本上就是指大概在高二阶段,将学生人为划分为“主学人文科学”的“文科生”与“主学自然科学”的“理
25、科生”的做法。在这种做法下,“文科生不知自然,理科生不晓人文”的评论固然有些过激,但是着实也反映出一些社会实情况。在开始我个人的论述之前,先阐述一个基本逻辑关系:从施教的角度讲,在不应该分科的情况下,学“文”的可以接触到“理”,反之亦然;在分科的情况下,“文”的无法接触到“理”,反之亦然。我主张文理不应分科,其理由有四:第一、“文理不分科”,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受到受诟病的一点就是综合素质偏低、融入社会较慢等等,究其原因,这实际上说明了其受教育的单一化,从而致使其转换角色的速度较慢。而从源头上讲,专业性造就的视野狭窄化,可以说又是其原因之一,大学的专业化是直接原因
26、,但是,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也是“帮凶”之一。在从教育本身来说,缺乏了精确而理性的思想不能称其为人文思维,没有了人文关怀的科学理论也必走向偏执,所以若要想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就不能强迫性地对学生进行“文理分科”。第二、“文理不分科”,是社会大环境的必然。高中文理分不分,实际上取决于大学入学,间接取决于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统一分配,学生的去向有定数,从理论上讲就只需要按照计划,如生产普通商品一样确定方向就行了,那么早早地就在高中阶段对学生施行“文理分科”就是正当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学生就业无法进行精确的“安排”,那么让其学得更加宽泛,能够拥有更强的适应性也
27、就成了必然。第三、“文理不分科”,体现对学生本人的尊重。一般来说,高中生均在18岁以下,属未成年人,基于未成年人判断力不强这一考虑,“分科”在多数情况下更是父母、老师对他们的“判断”或者说是“诱导”,可以看作是“为高中生着想”而代为进行的“人生规划”,但代为行使权力,却不如保障他们的权力,让他们尽量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打好基础,等到他们成年以后自行判断,岂不是更好?无论其他人代为下的判断多“聪明”,都不如让其自己选择更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第四、“文理不分科”,在技术上更为公平。从理论上讲,不分科使得愿意受全面教育者有了机会,而分科反之;而对于愿意接受“单科”教育者来讲,不分科也不制止他们在某一方
28、面专注发展。高中文理分科之所以大行其道,一个最不容回避的因素即是与招摇于世的应试教育大有干系。如果应试教育不死,文理合科又有何益?要想实现取消文理分科后的愿景,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祛除应试教育,施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否则单纯取消文理分科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重学生负担,客观上助长应试教育4、 结合你所申报学科的课例,说说如何达成情感目标。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英语课程本身应有的目标。英语课程不仅包含语言知识这些东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也要关注。在实施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实践进行,不能搞思想道德的说教,应跟英语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
2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例中,通过问题的共同讨论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各抒己见。而且在小组合作等合作形式中,培养同学之间日常融洽相处的感情,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体合作精神在过程中,对学生的反映积极地关注并及时反馈与表扬,使他们建立自信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课文内容的提前预热以及课文内容的讲解,使他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生活经历,提高了人文素养,为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一位学生因为上课“吃不饱”而表现出不耐烦情绪,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如果你是该课老师,你该怎么办?为什么?6、 现代社会,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我们的新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所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首先要热爱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关心学生,像陶行知先生所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