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7.06KB ,
资源ID:186969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969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备战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备战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答案】D同学们开始答卷是因为听到的铃声,在这里铃声就是一种信息,同学们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故本题中主要是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应选D5山西民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着历史的足迹代代传唱。如图是某歌手在台上演唱晋北河曲民歌走西口的情景,关于歌手的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手停止演唱时麦克风还会传出她的歌声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D优美的歌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答案】C(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

2、停止,发声停止;(2)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A歌手停止演唱时,即声带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则麦克风不会再传出她的歌声,故A错误;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故C正确;D歌手们动听的歌声,如果影响了他人的休息或学习时,就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C。6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

3、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答案】B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选B7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A钢轨的长为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C钢轨的长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答

4、案】ABAC设钢轨的长度为L,由知道,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是:故解得钢管的长度是:故A正确,C错误;B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故B正确,D错误。8在人与山崖间有一条铁路穿过,一列火车在人与山之间拉响汽笛,人看见火车冒出烟1s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2s后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距离多远?【答案】680m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声音从鸣笛处人,传播用时1s;声音从鸣笛处山崖人,传播用时:(1+2)s3s设人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340m/s1s+340m/s3s得出:s680m答: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是680m9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

5、到在20时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小王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小李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温度()物质速度(m/s)20空气340水1450铜3750铁4800(1)小李同学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要求说明判断理由)?(2)如果听到的第一次敲击声和听到第二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67s,则这根直铁管长约为多少米?【答案】(1)见解析;(2)1392m(1)小李同学能听到3次敲击声;理由: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铁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

6、)设这根直铁管长约是L,由题意可知,听到的第一次敲击声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敲击声是由水传来的,水传播需要的时间等于铁管传播需要的时间加上0.67s,可得到解得。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如果听到的第一次敲击声和听到第二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67s,则这根直铁管长约1392m。10长沙市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

7、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多少米?(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85m;(2)17m;(3)20m/s(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8、s=s1s2=85m68m=17m;(3)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0m/s。(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米;(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17米;(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11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

9、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答案】空气 能 强 (1)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2人看见闹钟,是闹钟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4)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12下图中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知识,做过的一些探究性实验:()其中可用来探

10、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_(填序号)图实验中在抽气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实验结论是:)图实验中将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其研究方法是:)图实验探究的是:_的关系)图实验说明:_【答案】 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转化放大法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 声音具有能量 钟罩实验探究的内容为声音传播的条件;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探究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水中敲击石块能听到声音,探究的是水能否传声;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探究的是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探究的是声音与能量的关系;故其中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在图中向外抽气,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说

11、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图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动幅度不同,因鼓面的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放上纸屑将其振动放大,故称为转化放大法;在图中用不同的速度划过木梳,由于运动快慢不变,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探究的是音调的高低和物体的振动快慢关系;在图实验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3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1)如图甲,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此实验是用来探究_(选填字母代号);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_,

12、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_(3)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答案】A 减小 真空不能传声 变大 幅度 小 频率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

13、水花四溅,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故选A;(2)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减小,若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幅大,小纸片跳动的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4)67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14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信息 响度 利用超声波给金

14、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点睛】本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声波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15在音乐会上,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其中音调高的是_歌者,响度大的是_歌者(选填男、女).【答案】女 男 1我们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都是指声音的高低,即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的是女高音;2我们所说的“放声高歌、轻声伴唱”,都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发出声音的响度,故响度大的是男低音。二、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6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

15、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 B21,40C35,56 D35,36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了,即;那么当示数为41时,从20到41之间有21个格,用21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求。当温度为41时,实

16、际温度: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17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冰块吸热熔化成水,A项不合题意;B雾淞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B项不合题意;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C符合题意;D寒冬

17、,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衣服上的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D项不合题意。18下列关于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不变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错误;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内能大的物体温度可能较低,那么热量就可能是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B错误;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还和质量、状态有关,C错误;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不变,比如说0的冰熔化为0的水后,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是吸收了热量,内能变大,D正确

18、。19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正常。用酒精消毒后,忘了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就直接依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是37.6,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A37、38.4 B37、37.6C37.6、38.4 D38.4、38.4因为甲的体温正常,所以用体温计测完甲后,体温计的示数应该是37左右,不会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忘了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那么液泡会收缩,液柱不会下降,还是37左右,依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时,乙的体温是37.6,这说明液柱上升了,乙的真实体温是37.6,丙的体温为38.4,这也说明液柱也上升了,丙的真实体温是

19、38.4,所以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37.6、38.4,故选C。20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答案】40 -22 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b=2,故方程可变为: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

20、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2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所有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比较_烧杯的实验记录(选填烧杯号),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析比较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结合(1)(2)中的结论,然后

21、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有关系。【答案】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的种类 质量 升高的温度 (1)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种类有关,保持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的种类不同,分析比较哪两个烧杯;(2)比较两烧杯,同种物质,质量不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分析吸收的热量与哪个因素有关;比较两烧杯,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分析比较吸收的热量与哪个因素有关;(3)根据(1)(2)中的结论,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1)1杯

22、的质量是300g,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min,杯的质量是300g,升高10用的时间是6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2两烧杯,同种物质,质量不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3两烧杯,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3)456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概念,需要知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

23、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2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另一个的位置(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关于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的说法中,不必要的是_A食用油和水的质量相等 B两套装置中的烧杯相同C两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 D两酒精灯内酒精的质量相等(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从20升温至45,_(水/食用油)所需时间较长,_(水/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

24、多,由此可见, _(水/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4)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_(大于/小于/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水/食用油)升高的温度较多,_(水/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答案】B D 水 水 水 等于 食用油 水 (1)在安装、调整如图(甲)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B,再调整固定A,因为底部的距离应是固定的,而上部可以根据下部的情况进行灵活调节;(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水和食用油(水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度、烧杯等,酒精灯中的酒精多少不一定相同,D错误;(3)食用油和水从20升温至45,水所需时间较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25、,由此可见,水吸热能力较强(4)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升高的温度较多,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2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中的a所示。若用相同的热源,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这个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_(选填“b”“c”或“d”);(4)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来“探究水的沸腾”,还需要一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_。若正确操作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分析图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