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姑娘们迎接火车3香雪渴望铅笔盒4香雪换回铅笔盒5香雪夜归。 叙述对象随着情节转换了,分别是:火车姑娘们香雪。香雪成为叙事的最后归宿,她自然成为小说的主角。也就是说,小说开始写火车和姑娘们,没有专一的叙述对象,情节呈扇面展开,或者说呈泛情节状态;待到写香雪,笔墨集中到一个叙述对象,想铅笔盒、换铅笔盒、带回铅笔盒等几个情节,逐渐成为单一的轨迹。 二、感受鉴赏 在渐次展开的情节中,人物性格得以显示,人物的心灵美、小说的意境美也得以呈现。所有人物的性格和心灵都是美好的。 香雪身上具有未经世人污染的清纯之美、健康之美。她身上似乎凝聚着作者美的理念、美的理想。文学作品中理想化的女性通常有着美丽的外表,不
2、过香雪身上呈现一种特殊的美丽,像不染纤尘的冰雪一样纯净。她有着洁净的肤色(“要论白,叫他们和咱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她有一双“洁如水晶的眼睛”,还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以及“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这样的外在之美本来就透散着内在之美。 但是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描写她的美好心灵上。我们从香雪对火车上的顾客“那么信任地瞧着”的眼神,从她用四十个鸡蛋与“矿冶学院”的女生交换一个铅笔盒的“交易”,从她在学校被同学奚落却没意识到“笨拙”,从她跳上火车又独自一人走三十里夜路回家的“勇敢”,可以看出她的性格特点: 1外表与内心一致,没有内外不一的双重人格或缺少人格面具;
3、2对人充分信任,纯真地面对世界; 3全无防骗、防范心理,甚至受到奚落而没有心理反应; 4有自尊、自强的信念,并把这种信念化为进步的动力; 5有美好的理想,与其他姑娘们的幻想不同希望走出山村上大学。 香雪的性格不是静态地展示,而是动态地呈现的,她的性格在非常条件下(得到心爱之物却身处荒凉、孤独之中)有所转变,变得更加勇敢坚强,人格得以升华。小说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描写香雪独自一人走夜路的所见所感,可见作者对香雪这段心理活动之重视,也可见香雪这里的性格转变对于展示她的形象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其美,如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似有似无的异性好感,“北京话”在列车上对香雪的关照,“矿冶学院”女
4、生对香雪的慷慨,香雪爸的勤劳,姑娘们之间的友好,组合在一起,形成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氛围。唯独香雪的同学以“城里人”自居,瞧不起香雪,成为这幅人情画中的不和谐色彩,不过这可以说是画面之外的杂色了。 小说创造了美妙的意境,香雪性格美和社会人情美是这美妙意境中的主要成分,不过这一意境还从其他方面体现出来。香雪独自走夜路,身处一种美妙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与人的心情是和谐一致的,你看,“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
5、向前奔跑”“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满月、清风,群山、溪流,这些幽静、美好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美妙的意境,其“意”与“境”的融洽和谐, 是意境美的主要构成。 不过这种意境美是转换生成的,开始自然之“境”并不如人意,“一阵寒风扑来”,“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黝黝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到后来香雪欣赏自己的心爱之物,换了一种心情,意境美才得以生成。可见景物是人情化了的,景物是与人的心境互动的,其中互动的媒介就是那心爱之物铅笔盒,它给了香雪一种新的心境。 三、思考领悟 1小说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如果宽泛地说,小说蕴含多种象征意义。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小说发表于上世纪8
6、0年代初,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冰雪正在融化,禁锢正在拆除,中国人民急切地表达出对现代化未来社会的渴望。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的企求,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涌动着各种欲望浪潮,苦惯了的中国人包括中国农民希望幸福生活,也不乏追逐物欲的时髦,而香雪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稀罕现时的满足,想得到来来的彼岸幸福。“香雪”的名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符号。 小说中的那个铅笔盒,经香雪的凝视和爱护,以及作家的精心点染,也成为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当它远离香雪时,香雪是
7、迷惘的,懵懂的;当它为香雪所有时,香雪精神充实,前途明亮。小小铅笔盒竟然有如此大的神力,有着丰厚的内涵。 小说中的那个“铜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它来自外面的世界,带来外面的消息,也带来了商业的萌芽,还带给香雪美好的心愿。它比铅笔盒更有巨大的神力,分明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2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角度? 小说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既居高临下俯瞰远观,又探幽入微细品细察,一切景象都自然顺畅而灵巧地摆弄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叙述方
8、式既表现出自由性,又表现出精致性。正如前面所说“扇面展开”情节,先整体扫描,后集中叙述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一些远离叙述主体目标的东西粗略叙述,有如远景,可远观而不可细察;一些与叙述主体目标相关的东西正面叙述,有如中景,描写在精与粗之间;而叙述的主要目标或对象(香雪其人形象和她的铅笔盒故事)则精描细绘,有如近景,必须以特写手段处理。因此小说不断调整观察和描写的焦距,有点有面、由面到点地表现台儿沟山村、台儿沟姑娘、台儿沟的香雪和香雪的铅笔盒的既多重又单一的形象。 这样的叙述角度从另一方面拆分又可一分为二,一是从外人的眼光看台儿沟,一是从台儿沟人的眼光来看外面的世界。开篇从大环境写起,逐渐缩小描写的
9、范围,从写大山转到写山村里的姑娘们,再从姑娘们中分辨出特异的香雪,仿佛对台儿沟、对山民、对姑娘们和对香雪从陌生到认知、到亲近,这就是从外人的眼光来看台儿沟。再有,写台儿沟人忽然迎来“那绿色的长龙”火车,遽见不识,惊惧恐慌,好像在黑暗中打开了一扇观看外面世界的明亮窗户,搅起心中一片波澜,生发出对外界的好奇、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从台儿沟人的眼光看外面的世界。这两种视界或两重叙述角度给小说增添了意趣,给读者创造了情境感。 3小说表现了怎样的抒情性? 小说讲究叙事性和含蓄性,通常回避抒情性,如果抒情性强则归入抒情小说之列。哦,香雪)大体上可算作抒情小说。 台儿沟的人是这么淳朴,台儿沟的姑娘是这么秀美,
10、香雪是这么清纯,可见作者对台儿沟和台儿沟人的一片真挚,一片爱心洋溢在心间,流露在笔端。 抒情性从许多优美生动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你看:“背都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表面上是写群山“欢呼”,实则作者的欢快心情隐隐透露出来了。再有,“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作者由第三人称叙事者变为抒情者了。还有标题“哦,香雪”,也有一些情味蕴含其中。 最能表现小说抒情性的是香雪月夜归返的情节,作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香雪的激动而美妙的心境与幽暗而美好的物境相辅相成互为映照,作者情感的溪流暗中涌动起来,用的是散文化的语言,诗意盎
11、然。 4小说表现了怎样的女性味? 小说写了“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其中着重写了香雪的故事,通篇堪称女性故事。其实台儿沟男女老少人口尽全,可作者专选女性来写,而且在台儿沟女性中去老舍小,作者专选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来写,或许作者觉得这样的女性最能体现女性美,当然,作者当时才二十多岁,也处在风华正茂的时段,是否对年轻女性更熟悉、更亲近? 女性作家写女性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优于男性作家,因为她们感情更丰富,感觉更细腻体验更深入,倾向性更强,本篇小说描写一群山村姑娘形象活灵活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四、应用拓展 1指瑕之议 本篇是获奖小说,也是铁凝早期代表作,赢得一片赞誉之声,从来无人发一微词
12、,似乎近于完美。它毕竟出干二十多岁的女作者之手,固然有清丽、雅洁的高品位,却也略显稚嫩,又不能摆脱当时文学创作的时代缺陷。香雪是作者心中某种理念的化身,或许受社会风气和创作风气的影响,当时人们对物质文明极度渴望,广大青年们对文化知识极度渴望,所以一个“富有时代特点”的香雪才应运而生。香雪性格单薄了些,没有显出多样性丰富性,人性的层次没有纵深度,如果不是靠作者特意标明的话,看不出地域特点、区域特点。事实上铁凝后来扬弃了早期写“香雪”式的清纯、清丽风格。 2审美趣味 前面反复提到有关美的话题(女性美、意境美、人情美),在此有必要作一些总结和深化。这篇小说给人的审美感受总体上可用“优美”来概括。优美
13、或称秀美、柔美,在阴阳二极的审美概念里属于阴柔之美。它的主要特征是和谐、纯净,是宁静或终归宁静。它不同于壮美、崇高美、悲剧美,它没有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内部不可调和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你看,小说中的台儿沟的山村、农民、姑娘都和和美美地生活着,即便“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一时搅乱了山村的夜晚,搅乱了姑娘们的心境,但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景象,是由一时的搅乱而达到新的宁静。在香雪这里似有矛盾冲突(个人与外界、愿望与现实的),但是终归和谐、宁静。香雪的性格具有单一性,不显示复杂性,这也是纯净的优美的一种体现。大凡女性作家的风格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优美的趋向,描写女性的
14、文学作品总是显出优美的特色,铁凝是这样,古往今来的女性作家和描写女性的作品大多是这样。 不过在以优美为主的色彩中仍有杂色,那列火车的形象就不能全用优美来形容,在它被台儿沟人接受之前,人们对它陌生而惊惧,缺少亲近感或优美感,这一震天撼地的庞然大物展现狞厉之美、崇高之美。 另外,将哦,香雪与十八岁出门远行相比,审美效果大异其趣,一个具有优美感、欣悦感、和谐感,一个只有痛感、悲感、愤怒感、恐惧感:一个发现人性真善美的一面,一个表现人性丑陋、邪恶的一面;铁凝热情地凝视生活的阳面,余华冷眼注视生活的阴面。 五、发现创新 1铁凝十五六岁读中学时就迷上了写作,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自己的习作会飞的镰刀去拜见作
15、家徐光耀。徐惊异于小姑娘的才华,说:你不是问什么是小说吗,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高中毕业时,铁凝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去了河北博野张岳村当一名知青。其他人当知青是出于无奈,她是主动要求下乡的,因为她听说作家需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在农村苦了几年,她真的最终圆了作家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铁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几乎每年都有力作问世。三次获得全国短篇、中篇小说奖,连续两届获得鲁迅文学奖,作品已由十几种文字译介到国外。迄今出版了铁凝文集五卷,长篇小说三部(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短篇小说集及散文集二十余部,她已成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最有活力、最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铁凝现任中国作家协
16、会的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她懵懂地扎进苦海的底层,又升腾冲跃到九重天上,自古人才事磨难。 2老作家孙犁读过铁凝寄来的哦,香雪之后写了回信,信中有这样一些话: 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老作家慧眼识珠,偏重于审美评价,扭转了当时政治评价论的方向。 3文学编辑家崔道怡说:“虽然1982年获奖作品的第一名,是蒋子龙的拜年;但是,代表短篇小说创作成就与特色的,是哦,香雪。多年之后,时过境迁,拜年或许会被忘记,而哦,香雪则将以其纯净的诗情
17、,隽永的意境,常被忆及,不会忘记。” 新时期以来的许多“闪耀”一时的作品已成陈迹,唯有少数美的佳作仍有恒久的宝石光芒。 4铁凝回忆当初的创作体会时说: 那里的贫穷和落后,那里生活的艰辛和窘迫,那里百姓憨直而蒙昧的面孔曾使我心灰意冷。谁知一天晚上在房东屋里闲坐,我忽然听到一阵女孩子的笑声,一阵无所顾忌、不加修饰、充满活力的笑声。如果不是循声而去,亲眼所见,我不会相信这样的村里能升起这种美好的声音。借着朦胧的月色,我见一群刻意打扮过的姑娘,身上飘散着廉价香脂的气味,正朝村口涌去。是看电影去吧?我截住其中一位,问她今晚演什么。她笑着告诉我,看电影?等到明年山那边过庙会时还差不多,现在是去看火车。 我
18、见过一位姑娘怎样因为没有的衣服而不愿站在人前,只能躲在人后。没有火车,她哪会有这种羞怯?我见过她们怎样憋红了脸,争论着车上一切微不足道的细节。那些不知名的乘务员,更是她们假意嘲讽、真心崇敬的对象。我见过她们怎样把硕大的红枣硬塞进乘务员那警蓝的的确良口袋,也见过她们之中的佼佼者,在看到火车上那些胸前别着校徽的神秘大学生之后,怎样更坚定地背着自制小课桌,去十几公里外的公社上中学 一列列火车从山外奔来,使她们不再安于父辈那种坐在街口发愣的困窘生活,使她们不再甘心把自己的青春默默隐藏在大山的皱褶里。为了新追求,她们付诸行动,带着坚强和热情,纯朴和泼辣温柔和大胆,带着大山赋予的一切美德、勇敢、执著地向新
19、生活迈进,一往情深。 于是,我写了哦,香雪。 现实是粗陋灰暗的,文学是精美亮丽的,其间有着巨大的落差,由此可见作家创作的某些诀窍。 51985年铁凝访问美国,美国朋友谈起哦,香雪时对她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 外国朋友说阿Q表现了人类普遍的焦虑,我们说香雪表现了人类普遍的美好感受。 6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香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前夜,她渴望的是现代文明;“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是现代人的思考,珍惜的是原始文明。当时的铁凝写香雪应该没有这种高贵的“后现代”忧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