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力资源(16岁及以上):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现役军人非经济活动人口:在校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者、离退休人员、无就业意愿、无劳动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具有可开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定义为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总和。劳动力资源总量是个时点数据,包括经济活动人口数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数。又称劳动力,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经济活动人口数是就业人员数和失业人员数之和,军人是特殊就业群体,直接隶属国家,统计上只能计入全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之中,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包括军人。就业人员:所
2、以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一定时期:就业人员指标的参照期,一周。社会劳动:国民经济核算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性的,以取得收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生产和服务劳动。时间:从事了有收入的劳动一小时以上失业人员:年龄在16岁及以上, 具有劳动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有就业意愿并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有机会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的人。年龄在16岁及以上,没有年龄上限。1、国际劳动组织没有上限;2、有利于全面反映劳动市场供给实际状况;3、以退休年龄为上限不合适:退休年龄的不同、退休后继续就业不被禁止。具有劳动能力:体力上和智力上一周有意愿:去职业介绍所
3、、人才市场等找工作。时期3个月马上:两周内能上班工作。就业不足人员:又称不充分就业,非个人意愿周内累计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正在寻找或愿意应聘更多工作的人员。有酬就业人员:为某一经济活动单位或他人工作,并按事先约定按期从工作单位或雇主处领取工作报酬的人员。包括:1、单位雇用的就业人员;2、个体户雇员;3、其他(保姆、家庭教师、帮工)特征:1、为他人工作,工作成果为他人所有2、对工作成果不负完全责任,不承担经济风险3、靠其所付出的劳动取得劳动报酬。自营就业人员:直接从事或参与经营,并直接从经营利润中取得经济收入的人员。1、农村承包人;2、私营企业主;3、个体经营;4、合作经营;5、无薪家庭工人;
4、6、其他1、为自己工作,拥有经营决策权2、承担全部经营风险3、经济收入与经营利润密切机关。职工:单位有酬就业人员指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指所有在各类单位及其附属机构中工作,并由工作单位按期支付工资的就业人员。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应为其他就业人员。职工人数统计原则:1、 本着“不重不漏”前提统计:谁发工资认统计、谁发基本工资谁统计、职工档案所在单位先统计2、 新招收人员,从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了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劳动力统计调查特点: 1、 范围广;2、关联性强;3、指标不多,但分组很多;4、某些指标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劳动力统计调查:全面报表制度、抽样调查、人
5、口普查、行政记录全面报表制度:由政府统计部门制定统计报表、按级下发到基层单位填报、再逐级上报汇总的一项制度。1、统统表式、统计指标由国家统一制定;2、实行逐级布置,直到基层单位;3、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统计原则;4、工作程序的时间性要求较严5、统计尽可能全面。优点:1、充分利用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因素,降低直接统计调查成本;2、最适宜反映现象发生过程和计量时期指标3、采用逐级汇总方式,各级汇总单位能得取得本单位本地区的数据缺点:1、人力物力财力所耗巨大2、受管理权限和管理水平制约,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3、对资料的全面性要求强,调整的难度也大4、对一些时点现象不太适宜,容易造成较大误差。劳动
6、力抽样调查:1997年由统计局和劳动部联合制定,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1、从总体中按科学方法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而不对全部劳动者进行调查;2、调查对象是劳动者个人,而不是单位;3、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面对面个别询问,而不是由调查对象填表;4、调查资料不是逐级汇总而是超级汇总,能提供多种交叉分组资料;5、计算方法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按一定办法由样本数值推算出总体的各项指标数值;6、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行政记录:不是统计调查的一种类型,但经常详细的特点,可以为统计调查提供大量资料,是统计调查的基础和补充。主要有:1、单位人员名册; 2、单位考勤记录;3、发放劳动报酬等费用记录; 4、参加社会
7、保障记录5、劳动力方面的记录。第三章劳动力统计名2简1计320分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是劳动力统计中口径最大的一个指标,也是人口与劳动力之间的一个衔接指标。劳动力资源占人口的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100%比重低,未来发展趋势增长,比重高未来总量是减少劳动力参与率(又称经济活动人口参与率)指标有三种:以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以劳动力资源为基数的劳动力参与率、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100%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100%分年龄性别=某年龄组或性别/同年龄级或性别人口*100%劳动力参
8、与率指标主要反映一定人口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比率,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个总指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关,呈U字形变化。年龄由低到高参与也由低到高,25-50为高峰。失业率:反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失业程度,亦被用来说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的指标。失业率=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或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敏感的先导性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水平和供求状况,还间接反映市场经济活动的景气状况。青年失业率=16-25岁失业人数/16-25岁经济活动人口*100%长期失业率和长期失业发生率是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二个长期失业指标。长期失业率:某调查时刻的长期(一年或以上)失
9、业人数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长期失业发生率:长期失业人数占同期全部失业人数百分比年失业率:将失业发生水平和失业持续时间状态结合起来进行测量的时期型失业率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失业的发生与持续对社会及失业者个人的平均伤害程度。年失业率=(年内曾经失业的人数/年末经济活动人口数)*(年内平均失业时间长度(周)/52周)*100人口就业率:反映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人员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水平。人口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6岁及以上人口数)*100失业原因分析:1、供需不协调2、结构不合理3、观念需更新4、信息不灵通5、技术进步快6、市场机制不健全,劳动力不能
10、及时有效流动。我国的就业弹性降低,因为:1、经济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2、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减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不讲经济效率过分吸收的劳动力。就业弹性的经济含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就业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当年就业人数增加数/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力: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劳动力的绝对数,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一种客观联系。劳动力变动分为增减变动和流动两类。增减变动又分为自然增减(自然规律,国家或地区内的主因)和机械增减(人为原因,单位内部的主因)。劳动力净增减率=劳动力新增率-劳动力减员率我国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1
11、、从区域流动看,中西 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2、从城乡流动看,从农村流向城市3、从产业流动看,第一流向第二、第三,主要是第三4、从单位间的流动看,从国有集体流向私营个人外资。我国经济分为20个行业,三个产业第一产业(农):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行业和产业:共同点: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划分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组织和单位。行业是由所有具有相同行业特性的企业、单位构成。依据所工作的企业单位的性质划分世界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动趋势大体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上升后稳
12、定,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占总计的比重往往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职业:是对人们所从事工作性质和种类的定义和划分。职业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1999年5月职业分类大典颁布,职业分为8大类。岗位: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时所具体承担的工作,岗位是职业的细化或具体化。确定统计哪一类岗位:1、看哪一个是主岗,哪一个是副岗;2、按劳动时间多的岗位统计;3、按他的工资类型统计。劳动力性别结构分析目的是观察研究性别歧视问题。反映就业人员性别构成的指标有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和就业人员中的性别比。劳动力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劳动者所具有的文化
13、程度和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再进行累加并计算平均数。技术素质:即专业素质,指企业职工应具备的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它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或实践锻炼才能具备。计算工人的平均技术等级是分析员工技术素质的通行做法。身体素质:劳动者的体能状况。15-29为青年;30-44为中年;45及以上为老年。思想素质:劳动者的爱国心、事业心及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作风。客观指标:党团员的比重、先进分子的比重、迟到早旷工率。第四章劳动时间统计单1多1劳动时间统计包括:社会劳动时间核算、企业劳动时间核算。劳动时间统计:工业企业工时;建筑业工日社会劳动时间以社会劳动力统计为基础核算。又分法
14、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指标和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指标。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总量,一定时期内法定工作时间总和(365天-节假日-周末-休假),可分为三指标:1、经济活动人口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法定劳动时间。2、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就业人员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反映一定时期为社会所利用的法定劳动时间总量。3、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失业人员平均人数*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时)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未被利用浪费掉的法定劳动时间总量。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全社会所有就业人员一定时期内(一
15、周)实际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时间总和。反映社会所实际利用的劳动时间总量。以就业人员工作时间为调查依据。企业工人劳动时间1、日历工作时间2、制度公休时间:企业工人应享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企业自行规定的带薪休假也包括在内。3、制度工作时间:工人应当工作的时间,考核企业时间利用情况的基准指标。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人平均数*制度规定工作日数=日历工日数-公休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作日规定长度(小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4、出勤工作时间和缺勤工作时间:正常工作规定时间内5、停工时间:正常出勤,企业或客观原因停止工作情况。6、非生产时间:政治学习、工会开会、社会公益活动。7、制度内实
16、际工作时间:制度时间内出勤并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休工日数-缺勤工日数-停工工日数-非生产工日数=出勤数-停工数-非生产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数*工作日规定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非全日停工工时数+非全日生产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8、加班加点时间:制度工作时间之外额外有酬劳动。9、全部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与制度外加班总和。劳动时间利用分析:一、社会劳动时间利用分析1、就业不足分析:一周工作不足20小时2、超时工作分析:过量就业,超过法定每周40小时3、实际工作时间分析:大于100%表明超量工作严重,
17、小于就业不足普遍。实际工作时间比率=就业人员实际劳动时间总量/就业人员法定劳动时间总量*100%4、完全失业率计算:反映劳动力市场失业程度及供给状况。5、平均失业时间长度计算:反映失业强度。二、企业劳动时间利用分析1、出勤率和缺勤率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受非生产活动和停工影响3、制度时间利用率:受缺勤、非生产和停工影响4、标准工作日利用率 5、劳动时间平衡表编制6、对工时浪费原因分析 7、对加班加点工时合理性分析8、劳动时间浪费所造成损失的分析第五章 劳动生产率统计 单多名计 30分经济增长来自二方面1、劳动力增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生产率: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是指生产中全部
18、投入的产出效率,是最综合最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产出总量与相应全部生产投入的比值,即全部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边际劳动生产率: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额。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劳动的效率,是一个反映劳动质量的概念和指标。产出总量与相应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仅从劳动这单项的角度来考察产出效率的指标,是全部产出与单项投入之比。劳动生产率=产出数量/劳动消耗量产量指标表现形式:实物量表示:实物产量和标准实物产量指标;价值量表示:总产值、增加值、净产值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某产品实物产量/相应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实物劳动生产率:把种类相同而型号、规
19、格、品质不同的产品产量按各自相应折算系数折合为同一标准规格,可以直接相加的标准实物产量。标准实物产量=(各种规格产品产量*折算系数)标准化实物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产量/相应劳动消耗量总产值:企业全部产品的完整的价值形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总产值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劳动消耗量企业较稳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小的前提下用。增加值:又称附加值,是从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费用价值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价值后的产品价值。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劳动消耗量企业净产值和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之和。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和生产技术装备先进程度对生产的影响。净产值:本企业工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
20、从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和折旧等转折价值后的产值,是本企业工人的劳动成果。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净产值/劳动消耗量受产品价格与价值产生的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净增总增加值劳动生产率=总产值生产率*增加值总产值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净产值增加值生产率*按企业人员划分: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和其他人员。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基本生产工人平均人数直接从事生产的人,指标受企业装备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因素影响。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生产工人平均人数=基本*基本占全部之比=基本*(1-辅助占全部之比)生产工人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服务于生产的辅助生产工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
21、/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生产工人生产率*生产工人占全部人员之比=基本生产工人生产率*基本占生产工人比重*生产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以全部从业人员为范围。反映了生产工人生产率水平和生产工人比重的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内的全社会总产出与劳动的总投入之比,是综合反映全社会各类劳动者平均的劳动生产能力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计算题 题型一、全员及生产工人生产率,全员变动的原因项目基期报告期报告期比基期变动额指数 %报-基报/基从业人员数生产工人数生产工人比重%2 基生/基从2 报生/报从全员生产率1 基总/基从1 报总/报从5 3+4生生率指
22、*生比指生产工人生率1 基总/基生1 报总/报生1 基全=基总/基从 基生生=基总/基生1 报全=报总/报从 报生生=报总/报生2 基生比=基生/基从 报生比=报生/报从3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报生产工人生产率-基生产工人生产率)*报生产工人比重4 生产工人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报生产工人比重-基生产工人比重)*基生产工人生产率5 全员变动额=生产工人生产率变动影响+生产工人比重变动影响检查验证:报全-基全=全员变动额题型二 固定资产总值,固定资产利用率从业数固定资产原值基总/基从报总/报从均指*利指人均固资原值1 基原/基从1 报原/报从固资利用率 %2
23、基总/基原2 报总/报原1 计算人均固定资产原值 基均=基原/基从 报均=报原/报从2 计算固定资产利用率 基利=基总/基原 报利=报总/报原3 技术装备程度变动影响=(报均-基均)*基利4 固定资产利用率程度变动影响=(报利-基利)*报均5 劳动产率变动额=技术装备变动影响+固定资产利用变动影响按不同时间计算:可采用小时、日、月、季、年。小时劳动生产率包含加班加点工时数,纯工作时间内劳动效率,核心。小时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实际耗用工时数日劳动生产率=产出总量/实际耗用工日数=小时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小时)月、季度、年劳动生产率=时期内产出总量/时期内平均人数=日劳动生产率*实际
24、工作月(季、年)平均长度(天)=小时劳动生产率*实际日*实际月、季、年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实际工作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日数实际工作月、季、年长度=实际工作工日/月、季、年平均人数题型三 小时 日期 年长生产工人生产率基1报1时指*日指*年指小时生产率基2报2实际工作日长度 工时基3报3实际工作年长度 工日基4报41 小时生产率变动影响=(报2-基2)*报3*报42 实际工作日长变动影响=(报3-基3)*基2*报43 实际工作年长变动影响=(报4-基4)*基2*基34 生产工人生产率实际变动额=小时+日长+年长=1+2+3题型四 结构影响单位生产率产量人数增长额增长率 %Q0T0Q0/T0Q1T1
25、Q1/T1一产/人报人-基人报人/基人二总1 结构影响指数=(Q0/T0)T1(Q0/T0)T0100%T1T02 人员结构变动影响绝对额=3 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Q1/T1)T14 纯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绝对额=5 生产率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题型五 生产率对产量、耗用量影响总/从1 对产值的影响=(报生-基率)*报从2 对耗用量影响=报从-报总/基生第六章 工资统计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是有酬劳动的劳动报酬,是企业或雇主支付给有酬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工资特点功能:1、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2、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均衡时的劳动力价格3、生产的成本,企业的投入4、管理和激励的手段5、合理配
26、置人力资源的杠杆工资调查途径:1、向支付方企业单位雇主;2、向收入方劳动者调查方式:除重点调查外如统计报表、普查、抽查、典型调查。计划经济时期以统计报表为主,市场经济时期应以抽样调查为主。灵活性、多样性、及时性及科学性工资统计指标:职工工资总额指标、工资总额构成指标、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工资总额: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范围:全体在岗职工、包括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人员、外籍雇员不作为职工统计。工资总额是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为基本元素进行统计。独生子女费、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补贴不是工资总额。不能计入总额项目:创造发明奖、重大赛事中的重奖;劳动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