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8.23KB ,
资源ID:186582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582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倪海厦讲伤寒论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倪海厦讲伤寒论Word格式.docx

1、假设病久了,变成沉脉,或加上一点“涩、“微、“弱、“弦这是阴脉,代表阴病;就是病势在进、在恶化中。假设反之,原来是阴脉,后来变成阳脉,那么是病势在退,在恢复中。正常人的脉是“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就是常脉。张仲景的脉诊只是辅助,望闻问切中,有些中医假设单用切法只是巧匠、下工。结果开药方出来七、八十味药。这不是正统中医,治不好病。张仲景很擅长于望诊、闻诊、问诊,不是只有诊脉,因此不需要把脉法分的很细。张仲景的观念中,认为阳有病,不可以看到阴脉,有病当见阳脉。只有经方的力量,才可以很快地把阴脉的病,才几天就变成阳脉。在一些感冒或者心脏病的案例,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为什么头项强痛而恶寒?人身上的

2、穴道,风池、风府、风门,都在背后,后脑是受风的地方,所以有一句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不要脸对着冷气孔吹,第二天会面部中风口歪眼斜。脖子后面对着吹,第二天项脖子强硬,因为这个地方就像免疫系统的开关一样,这地方一受到寒,温度就低,温度低,寒那么缩,缩那么血管、神经就被绑到了,血管变小了,血过不去,病人就会感到酸痛,痛在皮肤外表,在经络学上可以看到。张仲景当年虽然不知道有冷气,但是处方是一样的,理论是一样的。所以经方还是能够通用。为什么恶寒怕冷?恶寒就是一直发抖,因为人身上的水道系统,皮肤外表上都有一层水气在上面,人身上的汗水,是经过汗腺到皮肤毛孔的,如果汗水已经离开汗腺了,但是还没到皮肤毛孔,这时

3、突然碰到表寒,毛孔都闭起来,水出不去,只好停在皮下,水一离开汗腺,汗水就变成冰的,所以会有恶寒的现象。只要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些病症,就是太阳证。我们不管他里面是什么病不管是肺癌、肝癌,就以太阳证来处方用药就对了。如果病人原来是厥阴病,治疗了以后,最后变成太阳证,就是快好了。如果反过来,太阳证的病人,治疗后变成厥阴证,你当医生的就要反省检讨了。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的中风证,就有下面的病症,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如果肠胃功能很好,体力很好,也会有得到感冒的时候,如果不动,不会得,如果运动后,汗大量流失的一剎那,突然受风、受寒,感冒了,就会摸到很浮的脉,浮的

4、脉,就是有外证,有表证。所以如果摸到很浮,很紧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很好。所以如果摸到浮缓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素虚。为什么会发热,免疫系统产生相抗的时候,会有热能散发出来。这里的汗出是主证,是一种“病汗,平常没事,天气很好,大家都不流汗,只有他一个人流汗,也是一种“汗出的病症。这里的发热,有时候会发热、有时候没有发热;中风证的发烧,一般不是高烧、温度不是很高。所谓的风,并不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寒,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会引起病人的皮肤毛孔收束起来,病人完全没有汗,嘴巴讲好冷,摸身体是滚烫的,热能散不出来,但是病人感觉是冷的,这种就是。有一种是病人会流汗,但是汗流出来,

5、病人的病症并没有抒解。怕风,就是不喜欢吹到风,就是恶风。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暂且不管,“必,就是一定有的病症,一定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这就叫作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人,得到伤寒会发热,体质不好的人,看不到发热,病直接进到里面了,但一定有的病症是恶寒,怕冷的现象。水停在外表上,会感觉到冷,水停滞,造成温度下降。人的神经,血脉系统,都是一直在循环,突然这部份被寒束到,产生障碍,神经没有好的营养去供给,病人会感觉到痛,这个痛就是因为压力而

6、且冷。所以要把水排掉,如何把水排出去,同时把病毒排出去?因为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水份,如果攻的太过,结果感冒好了,人也脱水了。所以在排水的同时,要把丧失的津液同时补足。为什么会呕逆?一般来说,当病情进入少阳的以后,会有呕逆的现象,但在这里并不是进入少阳,而是病人本身肠胃有问题的人才会产生的现象,或平常肠胃很好,而大饱大饥之后或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的时候,感冒进来,才会呕逆,呕逆就是东西吃不下去,并不是每个人得到伤寒都会有呕逆的现象。脉阴阳俱紧,阴阳脉,过去有两派说法,一说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左手为血,右手为气。一说轻轻摸到外表上跳得紧数强,重按到骨边,跳的更强,表是阳,里是阴,这二说法皆可。现在我

7、们来做个总结,所谓阴阳脉,所谓寸为阳、尺为阴,这在临床上是最有用的,所以临床上摸到寸脉与尺脉都是又浮又紧,就是脉阴阳俱紧。太阳病,有一种会流汗,没有恶寒,但风吹的很难过,病人会发热、发烧中风,有一种没有流汗,恶寒,怕冷,全身骨节酸痛,这是因为水排不出去伤寒。中风为什么不会骨节酸痛,因为水排得出去,所以滤过性病毒千百种,只分这两种就好了,按症处方,就是辨症论治。假设以节气来看,“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所以在霜降到春分这段期间,被寒气所伤,就称为伤寒。因为寒气乃是冬天的正气,所以被冬天的正气所伤而产生的伤寒,并非疫病,所以不会传染。在南方一样有伤寒证,在美

8、国佛罗里达很多,例如长时间在冷气房工作,或是游泳突然跳进冷水中,都可能出现伤寒证。如果是身体很强的人,吹了冷气,可能只是皮肤痒一下就好了,所以平常要保养身体,除了食物选择以外,就是要把肠胃保养好;人体要清灵,天是虚灵,人是清灵的意思,就是食物进入身体,二十四小时就要排出去,新陈代谢很好,就是“清而能够“灵动。我们临床使用麻黄或桂枝,就是看病人有汗或是无汗,就是中风与伤寒这两种病症的区别。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假设脉数急者,为传也。一开始初得病,是在人体的外表,也就是太阳,如何知道病有没有入里,如果是进入阳明,就是肠胃,阳明无死证,也就是病进入阳明就停住,不会再进,到此结束。

9、如果是进入少阳,就可能继续进入太阴、少阴、厥阴。一日,是一候,差不多缺乏七天,正确算起来,足足六天。为什么六天?人和大自然是相通的,中医的观念是天人合一,在风水地理上,有节气,从立春到雨水,这中间相隔十五天,如果把十五天当定数,每十五天分成上元、中元、下元,如果把四十五天定数,每四十五天分成上元、中元、下元,如此累积起来,在易经八卦来讲,这是宇宙间的东西,在节气上也可以看到,台风来的时候,没有连吹五天的台风,也没有连热五天,到第六天还没改变节气的。大寒,也没有连冷五天的,到第六天一定会热起来,阳会回复过来,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在转变中间,超过六种转变,所以易经是六个爻,所以一候,

10、是阳六,人的阳数回复回来了,人也是这样反响。脉静者,为不传也,脉静就是脉没有变化,如果摸到脉是浮缓,到第六天还是浮缓,这病不会传经,一直停留在太阳上面,不会再进入里面了,静就是脉没有变。假设脉数急者,为传也,如果脉本来是浮缓的,突然跳的很数很急,就是往里面传了,传到少阳或阳明或少阴,不一定的,为什么不一定?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心脏受到影响而使病情传经,例如情志受到影响,因为人的情志不一样,如果正好感冒,却遭小偷,被吓一跳,恐伤肾,就进入少阴了,如果正好感冒,跟老公吵架,怒伤肝,就进入蹶阴了;这就是传经,传到那一部位不一定的。还有一种是被西药所伤,例如吃了抗生素,结果舌苔变成地图舌,就是心脏功能受

11、损了。所以保持平常心,不要吃西药,就算病进来了也只能在表,百病风之始,所有的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风引起的。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假设烦躁者,为传也。太阳病症,分中风和伤寒。太阳病进入身体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进入少阳再进入阳明,有的时候是进入阳明再进入少阳,阳明证主要的病症是但热不寒,在太阳少阳的时候,有时候还会觉得冷、寒,进入阳明的时候就看不到寒证了,全部是热证。少阳,就是往来寒热,好似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一下冷一下热,这是主证。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一进入一条经的时候是一候,就是六天,如果经过了二三候,本来是伤寒无汗关节酸痛,看不到阳明证和少

12、阳证,代表表证还在,并没有传经。很想呕吐、烦躁,少阳证的时候,胸胁苦满,如果想呕吐,有吐的病症、恶心感觉的时候,这就是少阳证才有的病症。阳明证,因为是但热不寒,病人一定会烦躁,烦就是心情郁,心情很不好,压力很大的感觉,躁就是情绪很不稳定,看到人就很火大,很容易发脾气,动作上没有方法定下来,情志上没有方法安定下来,晚上失眠反复,通通可以称为烦躁。所以看到颇欲吐,就是少阳证,看到烦躁的,就是代表阳明证。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温病跟时疫有关系,譬如夏天的霍乱、疟疾,在中医再推衍到因此冬天伤于寒,冬天本来是要保护收敛的,结果不小心伤于寒,病没有好,到春天

13、就变成温病,这是内经上讲的。如果我们用二十四节气来计算,从霜降到来年的夏至之前,这一段时间发出来的有热证的病,是因为伤于寒所产生的温病;如果是夏至以后所发出的有热证的病,才能算是热病、或湿热病。临床上看到,如果大量汗流失的时候,例如运动完或工作环境大量流汗的,在这身体水份很少的时候,得到的感冒都是温病,像小儿感冒多是如此,因为病的来源就是太皮了,小儿好动所以津液流失很多。所以张仲景治疗温病的处方,一定都加上很多生津液的药、把津液补足,病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自身津液本来就不够了,滤过性病毒进来的时候,剩余的津液都跑到外表上去了,而津液就是我们的抵抗力,为什么发热而渴?因为津液跑到外表来和病毒相

14、抗的时候,体内津液不够就会令人觉得口渴。为什么不恶寒?人的身上 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和百分之三十的血,人的体温都是在血里面,所以如果失血过多的时候,会发冷,所以血量缺乏的时候,会怕冷,如果血里面的水不够,病人会发热,就不会恶寒了。所以太阳病分三种,一为中风,一为伤寒,一为温病。七:假设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如果人一直流汗,体液一直在丧失,摸他的身体很烫,这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就是风温。过去环境不同,是因体力透支造成,例如在我在佛州有一个案例,一个木工在伤寒快痊愈的时候,结果因为工作出汗很多,于是得到风温。现在看到的风温,多是医生开给病人发汗去水的药太重了,补足津液的药太少了,才会看到这种脱水的现象

15、。八: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假设发汗者,小便不利;假设被下者,直视,失溲;假设被火者,微发黄色,剧那么如惊痫,时瘈疭;假设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阴阳脉都浮起来的时候,代表病在表,是风温。病人津液本来就比拟少,血比拟多,在水份少的状况,病人会出现表热,所以阴阳脉俱浮的时候,左右手的脉都浮缓,病在表上面,而且是热;人的水源,当吃了食物到胃里面去的时候,因为胃很热,所有的水会气化掉了,胃是土,土生金,肺主皮毛,水气到了肺,马上就发到外表了,所以喝水、喝热汤的时候会流汗。另外成形的食物会到小肠去,食物中的水到达小肠之后,才能被吸收

16、成为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养分。身重,为什么身体感觉到很重?脾脏主四肢、主肌肉、身重是脾脏受到影响了。水和血是同源的,身体里面的水有一定的比例,要由水来带动血里面的营养,到身体的关节组织末稍去,如果水不够,血的循环速度就会减缓,人就会感觉到身体很沉重,精神下好,睡觉会打鼾,话都懒的讲了,这就是为什么多眠睡。西医只有验血报告,没有验水报告,所以光看验血报告不是很准。中医如果看验血报告来看病,也是不对的。伤寒论里有汗、吐、下三法,当病在表的时候,属太阳证取汗法,如果病在里的时候,取下法,吐法用的不多,一般病在膈上,就是胸膈以上的时候,才会采用吐法。假设发汗者,小便不利,如果这时候再发汗,病人的水本来就已

17、经不够了,汗流太多,当然津液缺乏,尿就少了。假设被下者,直视、失溲,张仲景伤寒论的精神是,病人有表证的时候,一定是先解表再攻里,发表发太多的话,津液会伤到,攻里攻太快的话,津液也会伤到;没先解表却先攻里,结果把胃、小肠、大肠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清出来,营养顿失,一下子身体里面的营养都没有了。保持在身体的食物一直在消化,一直在提供我们能量,人的身体在慢慢用它的能量,一下子清出来,源头没了就会没有体力,病人眼睛就直了,小便流出来,失溲,这小便,不是小出来的,是漏出来的,肝主血,肝藏神,肝在管眼睛。我们有五分之一的血在肝里面,这血不是固定在里面,而是一直在循环的,突然源头没有了,肝血就枯掉了,眼睛能看到

18、,都是靠肝脏的血供给的,结果眼睛就直直的不会转动了,很危险的。假设被火者,微发黄色,北方的人睡在炕上,如果生病了没有用药,用火烤一烤让汗出来,烤出来的汗和用药攻出来的汗是不一样的。用火烤出来的汗,只有津液出来了但是病毒还在里面,所以不要用烤的,火一烤,病人的皮肤外表发黄色,看起来是黄色,其实是血的颜色,血管里看血液是红的。经过一层皮肤,看到的血液的颜色会是黄的,这就告诉你血里面的水没有了。透过皮肤看到的是血的颜色?所以这种发黄,不是肝胆病的发黄,不要弄错了,这种是失水导致的发黄。严重的话,津液丧失太多的时候,脑里面得不到正常的血来滋润,会发惊痫。肝主筋,筋也靠血来养,没有充份的血来供给,就会抽

19、筋,会时瘛瘲,抽搐一下又松开来,抽搐一下又松开来,瘛就是筋松开来,瘲就是收紧。假设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错了也罢,还可以救,如果再用火去烤他,血里面的水如果完全没有就完了。打点滴,只能暂时缓解,水还是会从小便流失,一定要从嘴吃下去食物中的水,由肠胃吸收后人体才能受用。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如果白天得到的病,就是发于阳,过一个晚上,就是第二天了,所以如果足足六天之后,也就是第七天的白天会痊愈,所以说“七日愈。如果晚上得到的病,就是发于阴;到白天了,才开始算天,所以得病的隔天才算是第一天,足足六天之后,也

20、就是第六天的半夜,会自己痊愈,所以说“六日愈。不管是阴病或阳病,得到感冒,正常的话,六天一定会好,所以如果感冒不吃药,一个礼拜会好。阴阳二字释义颇泛,以寒热分阴阳,寒为阴,热为阳。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以上下分阴阳,上为阳,下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实虚分阴阳,虚为阴、实为阳。其它以身体组织之内分泌液、水份、血浆等有物质者谓之阴,身体之抵抗力、细胞之新陈代谢力、各脏腑之自然机能等无形者谓之阳。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假设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那么愈。头痛,如果自己会好,一个星期

21、就好了,感冒到第七天还没好,就要赶快去看医生了。太阳病,有时候传阳明或少阳,或从阳明进入少阳,或从少阳进入阳明,不一定的,如果太阳病,在还没到足阳明之前,先扎足阳明本穴足三里就不会传了,在还没到足少阳之前,先扎胆经的本穴临泣就不会传了。如果到了第六天满第七天还没好,可能传阳明或少阳了。如果小孩到了第七天还没好,变成恶心呕吐就是传少阳了。阳明热就是大肠经,因为津液干了,大便会堵在大肠里,如果小孩变成烦躁,不吃,东西乱丢,晚上发狂奔波,捻衣摸床,就是传阳明了。阳明壮热其实就是大便的浊气跑到脑子里面去造成的。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因为病在阳,六天足尽,到第七天的中午,事实是足六天,就是巳时

22、到未时,中午的时候解掉。所以开给病人处方的时候,如果是太阳病,晚上九点吃药下去,十点的时候,病症都去掉了,还有一点头昏,到了明天中午的时候,精神完全恢复回来,就是病完全好了。如果是病在阴,譬如少阴证,到晚上三更半夜,开始找东西吃,就是好了,如果是病在阳,到第二天中午,胃口大开猛吃,就是好了。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如果得到伤寒中风,吃了药,表证去掉了,病人还不了了,也就是精神萎靡,很不爽,精神还没完全恢复,如果不吃药,十二天会好,如果吃开心汤,心情好,病马上就好了,所以情志上要注意一下。十三: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23、此条就是中医在辨症寒与热,如果摸病人,身体很烫,病人还要穿衣服,就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这是“真寒假热,外表上是热,其实里面是寒,表示病是往里面走的。人的身体里面是纯阴,纯阴里面有阳,六天以后,阳会复出,所以纯阴中间还有阳在里面。如果滤过性病毒跑到很深的身体里面,元阳就会往外散了,造成里面会更冷,因为体力往外散,外面就成为热的。人的身体能保持一定的恒温,就是阴和阳协调,简单说阳多阴少就会发热,阴多阳少就会发寒,这是阴阳的观念。如果寒在里面,里面的阳会往外走,因为阳被挤出来了,所以热在皮肤,寒在骨髓,所以这时候摸病人会身体很烫,而病人还要穿衣服,这是因为冷在里面。如果身大寒,摸病人的身体是冰的,

24、而病人不要穿衣服,要脱掉,就是热在里面,这就是表寒里热,热在骨髓,真热假寒的现象。鉴别真寒假热:面色:两颧色红,界限清楚,红部虽鲜艳,而不红部那么白中带青。口鼻气:呼出气不温,且不急促,气亦不臭。舌形:舌虽干而质淡,或红而质润。脉象:脉虽浮数,按之那么无力。按胸腹:胸腹部按之不蒸手,初按似热,久按不如平人,不觉甚热。真热假寒:面色表虽冷,面色虽滞,两目那么炯炯有神。呼出气必温,且急促,或有不臭。舌虽干而质燥,苔虽薄而根必厚,或黄而疏松,或润而齿枯。脉虽沉细,必兼数急。四肢虽寒,胸腹必热,久按且蒸蒸有热气感。以后我们会常看到上寒下热,而不用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看到上热下寒,就是告诉你去热和去寒

25、的药必须同用。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谈阴虚内热,他用的是阴盛、阴亡,阳盛、阳亡,所谓的阴盛就是阴实,阳盛就是阳实。温病派的医生看到每个人都是阴虚,都想到用补药,但是张仲景治病的时候不用补药。他治病的时候小补的时候用炙甘草,中补用大枣、白芍,大补的时候加人参,补阴的药顶多就是这样。反而阳药用的很多。所以治病的时候不用补药。那什么时候吃补药?身体健康的时候才吃补药。这与温病派的观念完全不同。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第一方,这

26、个汤方是古代圣贤历代相传的经方,张仲景将它归经到治疗太阳中风来使用。读伤寒金匮的时候,会遇到三种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什么时候用汤剂、散剂、丸剂?汤者荡也,就是说扫荡的力量很强,取它的迅捷之性。当我们要涤荡五脏六腑的病邪的时候,通关活络的时候、阴阳不平衡的时候,这些情况都用汤剂。怎么知道阴阳不平衡?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很好,就是阴阳不平衡;或者是你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也是阴阳不平衡,例如十个人吃虾子,结果九个人没事,一个人有事,那一个人就是阴阳下平衡。如果倒过来,吃了虾子,九个人都拉肚子,一个人没事,那就是虾子有问题,或者是那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学中医跟侦探一样要有 common sense

27、。还有,病情沉重的时候、病人有痿症、肌肉枯槁的时候、皮肤枯槁的时候、要增益气血的时候,都用汤剂。例如桂枝汤,如果做成桂枝丸,结果桂枝丸吃下去等很久才会发汗,桂枝汤一喝下去就发汗,不一样的效果。煮汤也有技巧,大火煮取其“气,小火煮取其“质,发表的药,例如桂枝汤要用大火煮,所有发表的药方都用大火煮。攻里的药、温里的药用小火煮,取其“质。散剂用在久病、或病在四肢,像是风湿的痹症、或者表里游走的病,都可以用散剂。丸剂最主要的可以逐破积聚,或者不进饮食的人,胃口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用丸剂,丸剂药缓力专,效力缓慢但力量专一,可以集中于一处病灶。所以如果病邪扩散全身的时候,就要用汤剂才有方法。例如要打虫的时候

28、,用到乌梅丸,集中攻击一个定点,引诱虫来吃,如果做成乌梅汤,乌梅是用醋泡过两天,乌梅汤又酸又辣又苦,怎么喝?勉强喝下去结果虫没吃到,只有你吃到,虫没事只有觉得很爽。以后会慢慢介绍方剂的运用,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代表病在表,脉浮在外表上就是热自发,代表身体的免疫系统出来和病毒相抗。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身体素虚的人,本身身体常年不好、瘦瘦的、肠胃不好,身体的固表能力不够,就不能保持身体的津液,而一直往外散,流出来的就是汗,汗是从血里面的水出来的,血因为有水,可以很容易的在身体里面跑,来供给身体里面的能量,表不固的时候水散出去了,相对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病人就感觉到啬啬

29、恶寒,一阵一阵的冷,淅淅淅恶风,风吹得很难过,翕翕发热,一阵一阵的热,要发烧也是一阵一阵的热,鼻鸣、干呕者,这些副证,桂枝汤主之,张仲景的第一个方剂。为什么设计这方子?因为仲圣知道病人津液不断的在丧失,所以桂枝汤证一定有汗,桂枝汤的主证是病人有汗而且恶风,如果无汗,病人感冒发烧高热且完全没汗,就不是桂枝汤证。因为有汗,所以体液一直在丧失,要赶快利用红枣补足,肠胃里面有很多黏液,体液一直在耗散的时候,胃、小肠、大肠的黏液都会跟着出去,红枣外表是红的,里面是黄的,火生土,而且红枣煮出来的汤液黏黏的,所以喝之后,等于是肠胃的津液。举凡在肠胃的津液快干掉的时候,要赶快用红枣补足。为什么用甘草?本草里面

30、写甘草解百毒,但解释不清楚,病人得到伤寒可能已经一段时间了,在感冒的这段时候里,胃口一定不好,因为本身的能量跑去抵抗外邪,能量减少了,肠胃的蠕动就减缓,有很多食物就会坏死在里面,而甘草可以解百毒,可以把食物分解掉,好的留下来坏的分解掉。为什么用生姜?因为肠胃蠕动的能源都跑到外表了,生姜下去马上刺激肠胃所以生姜有发阳的功能,阳就是动能,它能让肠胃马上蠕动,这三种大枣、甘草、生姜下去,跟感冒没有关系,只是固本。桂枝这药可以壮心阳,所以心脏病的药一定会用到桂枝,桂枝一下去的时候,心脏的阳,也就是心脏的动能会加速,血一加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全部出去了,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但是不能光让动脉加速流动,还要让静脉加速回来,所以为什么用白芍,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白芍轻用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