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73.71KB ,
资源ID:186480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480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宏观经济学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T”,错误的标为“F”)1.许多经济学家一直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2.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间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数据的分析,发现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从而得出了菲利普斯曲线。3.总需求指的是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4.总供给曲线绝对不是一条直线。5.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6.古典二分法认为货币供给增长在长期中影响失业。7.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8.菲利普斯曲

2、线表示高的失业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相反。9.经济中的投资量是存量,资本量是流量。10.凯恩斯理论实际就是需求决定论,认为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1.T ; 2.F; 3.T;4.F;5.T;6.F ;7.T;8.F ; 9.F; 10.T(四)名词解释题1.宏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政策 3.宏观经济模型 4.经济周期 5.产出缺口 6.总需求 7.总供给 (五)简答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考察,特别是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宏观

3、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及其后果,如居民户与厂商,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研究;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由于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可以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2.简述宏观经济模型及其特征。宏观经济模型往往以理论假设为前提,用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进行简化反映。其特点有:第一,简化的市场参与者;第二、强调市场间的相互作用。3.试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如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变脸个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和商业周期之间的

4、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4、简述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付的总量。总需求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简称AD曲线。它代表经济中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假定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上将要购买的数量。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

5、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厂商所生产的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称AS曲线。它代表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假定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对西方学者而言,整个宏观经济学可以被归结为对两个问题的研究:第一,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的问题,如果二者不平衡,就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第二,用什么样的政策来对付波动。5、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结论是什么?(1)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公民的生活水平;(2)在长期中,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

6、务产量;(3)在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它不影响失业率;(4)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 (六)论述题1.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有两本划时代的名著。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另一本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1776年国富论出版,宣告了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而160年后,即1936年通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不仅研究微观经济问题,而且还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如亚当斯密既研究商品的

7、价格与分配问题,也研究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问题。在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已日臻成熟,而宏观经济学则相当薄弱,与微观经济学不相适应。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如马歇尔、庇古等人对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还有他们的一套理论观点,人称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1)价格与工资具有灵活性,当供求失衡时,价格与工资会迅速调整,使供求趋于平衡。因而,总供给曲线大体上是一条垂直线。(2)既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动就不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3)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实际国民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而只能影响通

8、货膨胀率。1929-1933年,西方各国爆发了最广泛、最严重的机关年纪大萧条,整个西方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4千万。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此茫然无知,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难免陷于破产的结局。凯恩斯潜心研究萧条经济学,突破前人的旧框框,创造性的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和就业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一些西方经济学者把1936年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理论的“凯恩斯模式”的基本观点是:(1)价格和工资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在经济不景气,实际国民产出水平较低时,总供给曲线基本山个是一条水平线。(2)在此情况下,总需求的

9、变动不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只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3)调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和失业率。这样,凯恩斯理论也就为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从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

10、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理论风靡西方世界,不仅为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所信奉,而且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府也把它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南。凯恩斯主义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从战后的繁荣阶段步入“滞胀”阶段,经济不景气与通货膨胀两种病症同时迸发,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不能对此做出解释,当然也开不出对症的药方。为研究解决滞胀问题,西方不少经济学派应运而生,纷纷著书立说,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种种修改和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

11、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账( )A.剔除金融转移 B.计量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下列说法中,(

12、 )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特征。 A .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 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C.客观存在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5下列哪一项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7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8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

13、保险费9 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2500亿元和500亿元B .12500亿元和10500亿元C .2500亿元和2000亿元D .7509亿元和8000亿元10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 500美元 B. 480美元 C .470美元 D .400美元1.D ;2.B; 3.B ; 4.A;5.D;6.D;7.A; 8.B;9.A; 10.

14、B 1国内生产总值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_的市场价值。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_。4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我们称为_ GDP 平减指数_。5 消费是居民或个人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_耐用消费品 和 非耐用消费品_。(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标为“T”,错误的标为“F”)1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去。2 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济商的佣金应加到国内生产总值中去。3 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4 在中国,农民生产

15、自己消费的全部食品,所以中国的GDP计算是不充分的。5 无论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住还是自己住,他所得到的或他本应该得到的租金总额都包括在GDP中。6 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高。7 如果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8 若一国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于消费支出,则另一半用于储蓄。9 当增值法被用来统计产出商品的价值时,不存在重复记账的问题。10 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民生产总值。1.F 2.T 3.F 4.F 5.F 6.T 7.F 8.F 9.T 10.F (四)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

16、产总值平减指数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总投资和净投资 重置投资 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出 净出口 间接税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恒等式 (五)计算题1.假设有A、B、C三厂商。A年产5000万美元,卖给、C和消费者, B买200万美元,C买2000万美元,其余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万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万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问:(1)假定投放在生产上的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1.提示:(1)A: 5000-3000=2000(万美元) B: 500-200=300(万美元) C

17、: 6000-2000=4000(万美元) 合计价值增加 200030040006300(万美元) (2)GDP=2800+500+3000=6300(万美元)2.已知某国在某年度的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工资:100亿元; 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 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出口额: 进口额:70亿元。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 2提示:(1)按收入法计算GDP: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 =100+10+30+20+10=170(亿元) (2)按支出法计算GDP:

18、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90+60+30+(60-70)=170(亿元)3.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4800亿元; 总投资:800亿元; 净投资:300亿元; 消费:3000亿元; 政府购买:960亿元; 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提示:(1)资本消耗补偿(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亿元)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4800-500=4300(亿元) (2)NX=GDP-C-I-G=

19、4800-3000-800-960=40(亿元) (3)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所以T=BS+G=30+960=990(亿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4300-990=3310(亿元) (5)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亿元)4.假定某国在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亿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亿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亿元,消费是3800亿元,贸易赤字是

20、100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1)用S代表储蓄,用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C=4100-3800=300(亿元) (2)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亿元。 SR表示国外部门的储蓄,则国外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亿元,因此: 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 (3)从GDP=C+I+G+(X-M)中可知: 政府支出G

21、=5000-3800-200-(-100)=1100(亿元)5.根据统计资料,计算GDP,NDP,NI,PI(个人收入)及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净投资150亿元;净出口30亿元;储蓄180亿元;资本折旧5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企业间接税75亿元;政府购买200亿元;社会保险金150亿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元;公司所得税50亿元;个人所得税80亿元。(1)GDP=个人消费支出+净投资+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50+50+200+30=930(亿元) (2)NDP=GDP-折旧=930-50=880(亿元) (3)NI=NDP-企业间接税=8

22、80-75=805(亿元) (4)PI=NI-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805-50-100-150+100=605(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元)(六)简答题1.如果在A、B两个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他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分析合并前后对GDP综合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如果A、B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则两国贸易变成了一国两地区之间的贸易,从而影响GDP的总和。因为两国未合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这种贸易只会影响A或B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发生影响。例如,A国向B国出口机器,价值50万元,B国向A国出口粮食,价值45万元,从A国

23、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5万元,计入B过的GDP有净出口-5万元。如从两国GDP总和看,两者合计为零。如果合并成一个国家,上述贸易变成了一国两地区之间的贸易,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的角度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95万元。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DI这五个总量中哪些有影响?为什么?.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个人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

24、,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应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3.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1)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高工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当然要计入GDP。(2)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

25、是转移支付。4.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DP?(1) 转移支付;(2) 购买一辆旧车;(3) 购买普通股股票。(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把收入从一个人(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2)购买一辆旧车也不计入GDP,因为旧车在第一次销售时,已被计入GDP,旧车秒度十时度微 只不过是最终经济产品从一个消费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消费者手中而已。(3)购买普通股股票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股票不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行为,而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没有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它不属于投资。5.“如果某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

26、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这一说法不对。购买新机器属于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 (七)论述题1.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储蓄和投资有什么区别?1、 1.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只要遵循定义,储蓄恒等于投资,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或者处于均衡。而实际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进行,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的投资动机不一样,这才会导致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从而引

27、起经济的扩张或收缩。在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要求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或事前储蓄等于事前投资。在国民经济核算时的储蓄等于投资是指从国民收入的会计角度出发,事后的储蓄等于事后的投资。2.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2.(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

28、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2)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状态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3.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福利水平是人们效用的满足程度,而人们效用是由消费活动和闲暇来决定的,所以一种指标是否很好的反映福利水平,以能否准确地衡量消费和闲暇来决定。GDP不是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有以下原因:(1) 它包括了资本消耗的补偿,而这部分与消费和闲暇数量水平无关。(2) GDP包括净投资,而净投资的增加只会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这不仅不会增加本期消费,反而会减少本期消费。(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