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98KB ,
资源ID:186451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451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Word下载.docx

1、ABCD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4、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A起源于明朝中期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5、“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6、战国至秦汉,实行

2、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7、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8、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

3、展品的差异说明了()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A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B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9、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1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

4、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的古代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是当前挖掘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A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B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C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

5、生产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13、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唐代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B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C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逐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带动了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赢得了独立,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4、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6、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15、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作为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明朝王良(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似 “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 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6、“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

7、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17、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18、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读图8,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人也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

8、罚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9、“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里“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里“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本质相同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20、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

9、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21、百科全书是指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但在实际使用中,被赋予了形容的意味或是某种称号的特征。下列的说法准确的有() 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唐璜是讽刺近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BCD22、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23、费正清在中国

10、: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24、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25、

11、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二(材料解释题 共50分 其中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

12、,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材料二 1789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明文规定:“新一届从议员选出之前,任何有关改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任职报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美国总统即使再有权力,也没有给定工资标准、给自己加薪的权利。1990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公务员可比性工资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规定了以私企为参照确定美国公务员工资的

13、制度。法案列出了制定公务员工资标准的四项指导原则:(1)在同一地区,一定要毫不折扣地体现同工同酬;(2)在同一地区,工资等级差别取决于岗位性质和工作表现;(3)联邦政府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4)必须彻底消除任何联邦政府公务员与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不平等的现象。普通公务员不管何种理由所有项目工资之和超过高一级工资标准,该工资不得支付。丁则民欧美公务员制度研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2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

14、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科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材料三 科举制度被外四人称

15、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宋太宗时在科举考试中开始使用糊名法。(糊名法在当今中国各类考试中仍普遍使用。)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思维缜密,格式严整;但它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止。在科举的存废和利弊上,不同学者观点不一。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顾炎武 科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科举,那个时代更坏!疯狂的科举潘剑冰 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钱基博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宋朝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什么表现?(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为切人点,简要叙述宋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并

16、用一句话概括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若请你评价科举制度,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中国历史史实和学术研究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28、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它们或起到促进作用,或起到阻碍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土地被视为最受青睐的财富,大概不仅反映了人们所公认的真理,即土地可以永存不灭,而且还反映了一种实际

17、需要。司马迁有一段详细的讨论,探讨了从事贸易活动的一般理论,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当时的人是将粮食视为基本商品的。因此,对工商业发展所施加的遏制,不仅降低了非农业活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且还驱使资本转而购买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许倬云汉代农业 材料三 万历前后,潞王在湖广有田四万倾,福王在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有田二万顷,其他藩王都占有大量土地。官僚、地主占有土地也十分惊人。江南有的“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大官僚严嵩、徐阶各有田二十多万亩。其他万亩、千亩的地主,数不胜举。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形式”及其在汉代发展的表现,并概述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本目的,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指出中国古代主要阶级力量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综合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