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73KB ,
资源ID:1864021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4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doc

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 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阶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置换反应,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从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的时候已经初步接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只从物质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这方面的知识总体来说不陌生,而氧化还原反应是建立在初中学过的知识之上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上手应该不难,

2、但需要教师做好导引工作,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认识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才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初步掌握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4).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5)、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6)、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3)、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划

3、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4)、在原有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理解氧化跟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教学难点: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五、教学策略:1, 复习巩固

4、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范围。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升降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 在化合价升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4, 综合四种分析结果,得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这个规律 五, 教学程序:复习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带领学生回顾并总结初中所学的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

5、课堂。并遵循由旧入新、由浅入深的课堂教学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作如下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列举几个反应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达到回忆知识的目的。)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化合反应2H2O22H2OCaCO3+CO2+H2O=Ca(HCO3)2AB=AB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CaCO3CaOCO2AB=AB置换反应Zn+2HCl=ZnCl2+H2H2CuOCuH2OABC=ACB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NaOH + HCl=NaCl + H2OABCD=ADCB1,思考交流以下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6、Fe2O33CO2Fe3CO2归纳小结经过分析,Fe2O33CO2Fe3CO2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任何一个,说明上述分类方法不能包括所有反应,因此,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引出话题,并且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的正确定位,掌握好新课改下的课堂气氛。回顾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我们怎么定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初中时的定义是:如: 2Cu +O22CuO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如:2CuO+C

7、2Cu+CO22,思考交流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独立进行的吗?举例:2CuO+C2Cu+CO2 CuO Cu: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 C CO2:得到了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讲解在反应2CuO+C2Cu+CO2 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由此可见,在一个反应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一,通过这步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3.思考交流请分析这个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2CuO+C2Cu+CO2 分析反应1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

8、是+2价,反应后是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4价。再举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带领大家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2价,反应后是0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这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有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总结由此可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说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这两个对立的过程相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同时发生而且不可以分离。总的来说,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

9、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这个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再深入拓展,元素化合价与电子之间的转移有什么关系呢?【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中是否必须有氧元素参与?举例:分析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从得失氧的角度来看,反应中没有得氧失氧的情况,但其与上面三个得失氧的反应有共同的特点: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提出基本概念: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10、的化学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4,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及时到位的练习更好地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和应用。) Zn+2HCl=H2+ZnCl2 2Na+Cl22NaCl 2KClO32KCl+3O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OH+HCl=NaCl+H2O分析从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5,【思考交流】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

11、新组合。从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化学反应有密切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看电子的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以2Na+Cl22NaCl为例,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氢原子也易得到电子。分析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反应中,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成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成为氯离子。此时,两种微粒都达到了8电子稳

12、定结构。在这个反应中,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钠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即发生了氧化反应。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即发生了还原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有电子的得失。以反应H2+Cl2=2HCl为例,展示HCl的形成过程。分析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形成2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的能力相差不大。因此,在反应中它们都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

13、电子对。这对共用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在氯化氢分子中,由于氯原子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稍微强一点,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偏离氢原子。由于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即发生氧化反应;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即发生还原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偏离和偏向)。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

14、(或电子对偏离)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过程。三,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得氧失氧观点化合价升降观点电子转移观点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氧化还原的关系得氧失氧同时发生化合价升降同时发生(且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同时发生(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得失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1,从电子的转移来分析(本质)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15、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六字真言:升失氧还 降得还氧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1、先标化合价,双线桥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2、线上标明电子得失数。 (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2)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教师总结):由上面的练习,可以得出下列规律:氧化剂 价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