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17.01KB ,
资源ID:186372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372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对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对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1、“社区养老”模式,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缓解机构的“床位”之急,又能很好地解决子女外出工作时老人独自居家无人照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绝大多数社区各方面建设,尤其是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致使社区养老在我国一直处于理论状态而无法普及。针对社区内养老服务资源短缺以及低龄老人数量激增且渴望“补差”的两大现状,笔者力图开发出“以老养老”这样一种新型互助式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既解决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需求发生脱节等多项长期存在于社区养老服务业的问题,又为低龄老人提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场所,开创同时满足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老人需求的双赢局面,促进人口老龄化

2、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1 我国社会老龄化现状分析世界卫生组织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的标准2。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3.28亿,60岁及以上人口1.60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2%;65岁及以上人口1.10亿,占总人口比重为8.3%3。对比国际标准,很显然,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总体上看,我国社会老龄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空巢老人数量大、未富先老以及低龄老人数量多四大特征。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尽管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但和大多数发

3、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要快得多。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升至10%所需时间为例,法国用了75年;美国用了30年;日本用了15年;我国则用了16年时间。4该比例从10%上升至14%以及从7%上升至14%所需时间也都论证了相同结论(见图1)。不仅如此,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可达18%,将超过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届时将超过普通发展中国家45个百分点,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要高出34个百分点5。图1 各国老龄化进程时间比较图(资料来源: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5)如此之快的老龄化发展速度直接导致了我国老年社会抚养比的快

4、速升高。2008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为11.3%,与1998年的9.9%相比,10年间增长了1.4%6。而快速上升的老年抚养比必将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养老保障事业因发展滞后而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大、缺乏责任心、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1.2我国老龄化发展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人口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很多。西方国家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甚至超过1万美元时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而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

5、均GDP按当年比例换算仅仅为860美元左右7。这种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老年群体本身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其经济压力不言而喻。1.3 空巢老人数量大所谓“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和无子女的老人家庭8。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数大幅下降。这一人口政策虽然有效抑制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但也直接导致了如今新一代独生子女夫妇沉重的抚养负担,他们在抚养自己子女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即双方父母,形成了当下十分普遍的“四二一”家庭结构。这种情况使得子女很难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加之居住条件改善、上下两代人生活习惯差别大、年轻人工作繁忙等诸多因

6、素影响,决定了当前会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必须独立生活从而形成“空巢家庭”。据资料统计,近十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比例仅为16.7%,而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25.8%9。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直接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很多空巢老人面临生活无人照料、精神空虚等一系列养老问题,而这些问题亟待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予以解决。1.4 低龄老人数量多人口学界定,年龄在60-69岁阶段的老人为低龄老人。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5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1%,其中6069岁的低龄健康老人占到这部分人群的70%

7、以上10。这其中的很多老人都是刚刚退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有一定受教育经历或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人,并且很多人都有强烈的愿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热。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我国的利用率明显偏低。2002年底,我国仍在从事工作的低龄老人仅占总数的35%左右,远远低于同时期的日本低龄老年人就业率60%和印度低龄老年就业率58%11。 如果可以将这部分“低龄健康老年人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使其投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去,不仅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了发挥余热、增加经济收入的工作岗位,同时弥补了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方面的缺口,可谓一举多得,使整个老年群体共同受益。2“以老养老

8、”型社区养老服务概述2.1 “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定义“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以低龄健康老人为主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养老服务机构,为本社区内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包括日常起居、简单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有偿的生活服务。该种养老服务模式,是以目前被各方广泛认同的社区养老为基础,经过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等方面改良和细化后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介于完全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2.2 “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福利性与营利性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也就是说,这种养老服务本质是福利性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最终目的是实现“老有所养”,

9、使社区内的老人都能得到全面、贴心的照顾,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但这种服务模式的供给方式是产业化的,采取政府补贴和接受服务者自主负担相结合的办法从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当然,这种养老服务绝对是低盈利性的,绝非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并且笔者建议政府能承担(报销)一半以上的服务费用,使有需求的老人无负担地享受养老服务。2.3 “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的意义由于此种养老模式是以社区养老作为基础的,因此具备社区养老模式的所有优势。包括具有地缘上的归属感、参与感,并有心理上的认同,可以解决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可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和劳动负担12;还包括可以利用已有社区资源提供服务,弥补家庭照顾的不足,更

10、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需求13等等。通过引入“低龄健康老人”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既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社区养老缺乏专业服务人员、队伍不固定这一棘手问题,使社区养老更具可行性、便于推广,又为低龄老人提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场所,创造同时满足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老人需求的双赢局面,促进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3 “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设计3.1 社区养老服务组成人员“以老养老” 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从事服务的工作人员以“低龄健康老人”为主。这部分老人大多是刚刚退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且主观上有很强“再就业”意愿的老人。这部分老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由于和被服务者处于同一年龄

11、层次所以更能设身处地为被服务者着想,因而更适合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3.1.1 服务人员年龄范围关于低龄老人的年龄界定,不同国家、不同领域有着不同标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将60-74岁划归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4。在近期召开的第五届全球老龄大会上,新提出的划分老龄段的方案将65-85岁之间的老人称为“低龄老人”,并称这一阶段的老人“是整个老龄人群中的活跃一族,他们在生活上可以自理,有独立的社交能力,能够参加社会活动、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我国学者杨新科在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思考中根据刚刚离开工作岗位、身体健康、能继

12、续从事社会工作或主持家务等特点,认为男60-69岁,女55-69岁为年轻老人15。表1各年龄组老年人继续参加社会活动的比重调查年龄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岁及以上比例85.1%65.2%45%29.3%17.9%10.1%(数据来源:王树新,杨彦.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构想J. 人口研究,2005,(03)表1数据显示,年龄在60-69岁区间内的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年龄在60-64岁之间的老人参与比例高达85.1%,这说明该年龄区间内的老人无论从客观身体条件还是主观意愿来说,都是愿意并且能够胜任一定社会工作的,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老人拥有很高的社

13、会活跃性。从我国来看,研究表明在我国60-69岁的老人,思维判断能力还保持着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16。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17,有数据显示,仅在2004年,我国65岁以前退休的人口数及6574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口的劳动储备量就达到了15678.541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2.06%18综合以上年龄划分方式及各年龄阶段人群特点,结合研究视角和社区服务工作的特点,本文将服务人员年龄定于60-69岁之间。3.1.2 服务人员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及与之对应的机构开发战略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虽然在体力、反应力、记忆力方面处于劣势,但在智能储存和经验阅历方

14、面要远胜于年轻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老年人与知觉速度和形象思维有关的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与知识积累和抽象概括有关的智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加强19。此外,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而言,责任心和稳定性更强,不会出现年轻劳动力不安于现状、流动性大的问题,有利于保持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稳定。再有,由于“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吸纳本社区和在附近居住的低龄老人为主,而服务对象也限于居住在本社区以内的老人,这就使得从事工作的低龄老人没有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路程消耗,既节省体力,又方便工作的老人弹性工作,有充裕的时间工作和休息。相比之下,老人体力的下降是制约工作效果最主要的因素。对此,机构可以采用弹性工作制

15、予以解决,这样既可以保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又可以确保从事服务的老人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和享受晚年生活。优势(S)劣势(W)知识、经验、阅历丰富体力、反应力、记忆力下降责任心强、稳定性高传统思想制约就近工作、时间充裕机会(O)威胁(T)养老事业人力缺乏受传统观念束缚市场需求量大市场竞争激烈SO战略:充分利用当前的市场来发展和开拓“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并且鼓励有能力的低龄老人利用自身知识、经验储备丰富的优势,从事管理和协调工作,在给予老年人施展平台同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WO战略:在老人上岗前对其身体状况、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作为

16、依据为每一位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老人量身制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工作的老人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并享受晚年生活。ST战略: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比较优势和积累优势,以低龄老人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和自身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被服务者的理解、同情心以及强烈的责任心,来保证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以弹性工作制来弥补低龄老人体力上的相对不足。WT战略:加大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发“低龄健康”老年人力资源的社会氛围与政策环境,使退休在家的低龄老人及其家人都能意识到适当的工作量不仅可以提高老人的健康指数,而且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感,更利于老年人拥有一个“积极的晚年生活 ”。3.2 服务需求分析

17、现代社会,老年人对于晚年生活的需求是多样的,既存在生理性的,又存在社会性的;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次由低到高20。老年人同样有这五方面的需求,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对于这五方面的需求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层次人群的侧重点。经过对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地区几个社区老人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在社区服务方面,老年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与健康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需求这三大方面,其中医疗护理是老人们最重视的需求(详见表2)。表2 所需服务大类调查统计结果服务种类有需求绝

18、对人数所占百分比选项为首要需求的人数医疗服务18391.5%16281%生活服务11758.5%2010%文娱服务11055%189%中山门社区养老服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3 服务需求细化调查统计结果项目比例(人数)陪同看病4.5%(9)送餐上门23.5%(47)读报聊天2%(4)家庭病床14.5%(29)老年食堂31.5%(63)陪同散步8%(16)健康护理38.5%(77)代为买菜组织集体锻炼50.5%(101)代为取药3.5%(7)洗衣、打扫27.5%(55)组织文化活动48.5%(97)社区卫生站85.5%(171)上门理发15.5%(31)老年大学32.5%(65)急救热线全天陪护7

19、.5%(15)3.2.1 医疗卫生与健康护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这一点在采访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老人们普遍反映,最关注社区内的医疗服务水平及社区卫生站的医疗条件。首要需求为健康医疗护理的老人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1%,有此项需求的老人比例更是高达91.5%,这说明老年人对于医疗与健康方面的需求显然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高得多。并且很多老人表示,在可能的条件下希望能接受到定期体检等健康护理服务,并希望在生病期间可以得到类似家庭病床的服务。针对此情况,笔者认为应在“以老养老”型社区服务机构内,组建以退休医务工作者为主的专门性“医疗保健中心”,与社区卫生站开展合作,为社区内的

20、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可以包括:定期上门体检、陪同看病、家庭病床等,同时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有需要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医疗与健康方面的养老需求。3.2.2 日常生活照料步入老年阶段后,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因而老年人对于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需求会随之增加。调查统计结构显示,70.5%的老人在做家务事时会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其中58.5%的老人表示需要一项或一项以上的生活服务,排在前两位的服务项目分别为送餐上门(老年食堂)和洗衣打扫。针对此情况,社区服务机构应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社区老年人需求,开设老年食堂、送餐上门、洗衣打

21、扫等服务项目,切实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使老年人度过一个舒适、安心的晚年生活。3.2.3 精神慰藉和文娱需求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但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很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处于孤独的状态。即使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在子女白天工作的时间也会感到无聊或无所事事,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67.5%的老人希望有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53.5%的老人参加过社区内老人自发组织的锻炼娱乐团体,其中包括唱歌、健美操、唱戏等。针对此情况,社区服务机构应牵头组建老年文化娱乐中心,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应辅助提供上门聊天读报、陪同散步等服务,帮助身体

22、状况欠佳的老人降低孤独感,满足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3.3 老年人力资源调度方案由于“以老养老” 型社区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年龄大多集中在60-69岁之间,其本身也属于老年人的范畴,对于这部分老年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需要充分考虑低龄老人自身的体能状况、精神状况和能力水平。因此,机构要设计出既符合工作老人自身情况与需要,又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体现效率的专门性老年人力资源调度方案。3.3.1 建立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库图2 数据库结构每一位申请进入社区服务机构工作的老年人都需要进行身体状况、反应能力、专业背景和工作意愿等项目的测试和调查,然后机构须将这些信息准确如实地录入数据库,为参与社区服务的低龄老人

23、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档案。在此之后,数据库会以不同的项目对录入的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如将同为退休医务工作人员的老人归为一类,以此作为任务匹配的依据。同时,数据库会在日常期间负责记录单位时段内,每位老人已工作的时数及工作内容,为任务匹配提供参考。3.3.2 任务分解及按要素进行匹配图3 任务配流程当接到任务后,系统需要依据任务所需技能、工作量、工作人数等要素对任务进行分解,然后与数据库中的工作人员信息进行匹配,制定出若干套子调度计划供管理者和服务对象参考,经过择优组合,制定出最终的人力资源调度方案。3.3.3 反馈与综合评价虽然低龄老人普遍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但在实行人员管理和调配的过程中还是

24、需要辅之以相应的评价鼓励机制。在每次任务完成后,系统将收集服务对象对于此次服务的满意程度和需要改进之处等信息作为反馈,并以此为基础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予以评价,以求提高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3.4 机构整体运作模式图4 整体运作模式“以老养老”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运营和具体操作方面与普通的企业组织有许多相似之处,机构内部的运营和管理主要包括招聘、岗前培训、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四部分。外部则主要通过信息反馈平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收集市场需求等信息,并结合政府相关政策来调整内部运营方式和工作方法。3.4.1 内部管理3.4.1.1 招聘机构会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社区规模等实际情况,以网络、海报等

25、多种形式在社区内发布招聘信息、介绍岗位特征,以吸引本社区的老年人到机构应聘。并且,机构会主动联系街道、居委会等单位寻求帮助,收集本社区的老年人力资源信息,搜索并主动联系符合条件的老人。3.4.1.2 岗前培训进入机构工作的老人在正式上岗前,都会被安排接受与岗位相应的培训,目的是帮助老人熟悉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自己的工作内容,并掌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3.4.1.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等绩效管理过程。同时,绩效管理还负责适时地为工作人员的绩效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对工作人员的绩效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等。3.4.1.4 薪酬管理

26、薪酬管理主要包括:薪酬福利体系的设计、薪酬的核算及发放。同时,薪酬管理系统还负责综合参考人员的绩效状况和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实施一系列体现在薪酬方面的奖惩措施。3.4.2 外部运营机构的外部运营,主要指通过信息反馈平台、入户走访等方式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收集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扩展服务内容;同时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对机构的运营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4 结语老龄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口发展的总趋势,这一点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但与发达国家渐进式和处于高水平经济时期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又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空巢老人数量大、未富先老以及低龄老人数量多这样的四大特征。这就决定着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养老经验的同时,必须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社会养老模式。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质量的普遍提高,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人力资源构成的重要组成,这就为“以老养老”这样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提供了客观可能。加之知识阶层这样有着相当自我意识的人群步入老年阶段,“老有所为”更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如此看来,“以老养老”这样一种创造“双赢”局面的新型养老模式,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养老的新选择。参考文献:1 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52 戴艺,刘素珍. 中国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