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4)严复:编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3影响(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是爱国的、进步的,具有启蒙作用。(3)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认知提升从封建士人成长起来的康有为等人,虽然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经济利益,但他们的思想并非完全西化,传统的儒家理论影响使他们没能同封建思想彻底决裂,并未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反而从传统的封建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三、走向共和1兴起背景(1)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形成(1)“兴中会”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2、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中国同盟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3论战: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4实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易混易错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主题一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思想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新”在哪里?(1
3、)林则徐、魏源等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睁眼看世界”。(2)他们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主张“师夷长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3)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而且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2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怎样评价?(1)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等措施来挽救江
4、河日下的清王朝。(2)该观念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其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旧制度,注定了以此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序(1)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如何评价这一思想?答案(1)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含义: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2)“师夷”、“款夷”的主张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鄙夷”观念,启迪了思想解放。“制夷”的主张彰显了爱国之心。歌诀法记忆新思潮的萌发昏睡百年
5、,睁开双眼。学习西方,抛弃旧观。师夷长技,则徐魏源。寻求真理,资政新篇。介绍世界,瀛环志略。举办洋务,为解忧患。中体西用,制度不变。自强求富,企业创办。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甲午战败,洋务破产。主题二从维新到共和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对近代社会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2)作用: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
6、的理论进一步传播开来,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1)相同点:主张挽救民族危亡,摆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2)不同点: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一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材料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
7、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政治上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答案(1)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2)方法上主张革命,目的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二、一”数字法记忆维新思想与共和思想一个阶级:资产阶级。两大派别:维新派和革命派。一个转变:“器物”到“制度”。119世纪四五十年代,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B远离社会现实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答案C解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思想的主要内
8、容是向西方学习,故排除A、B,虽然向西方学习,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未变“祖宗之法”,故排除D;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寻求救国之路。2“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可见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是()A军事科技B工业科技C启蒙思想D政治变革答案A解析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属于军事科技的范畴。故答案为A。3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A林则徐、魏源等人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D慈禧、光绪等答案B解析提出此观点的是洋务派,选项中属于洋务
9、派代表的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减少宣传变法的阻力,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决定的。由题干中的“孔子换上西装”可推知是指康有为等维新派从传统的封建思想中为资产阶级学说寻找理论根据,因此C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
10、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解析A、D两项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B项为维新派主张。但是,无论实行君主立宪,还是建立共和政体,都推动了民主进程。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国图志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
11、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答案(1)人物:林则徐。贡献:虎门销烟。(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四:变法图存。(3)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含义: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同:君民共主
12、。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从译四洲志这一信息得出“林尚书”为林则徐,对其贡献要举例说明;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注意用词的简练和准确;解答第(3)问时要注意从材料三中的“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这一句话中总结洋务派的弱点,通过比较得出进步;解答第(4)问时要注意对梁启超所说官制的准确定位,维新派所主张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这与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君民共主思想一致。基础巩固1书评:“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新青年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要想抵御列强的侵略,就必须先了解外国形势,而在题
13、目中的四部著作中,只有海国图志体现了“了解西方的形势,抵御西方的侵略”这一思想。2下图为邱炯的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内部不同政治势力的内讧B清朝皇帝没有实权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D没有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答案D解析A、B、C三项虽都是失败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忠信为甲胄,礼义
14、为干橹”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解析张之洞的主张与维新派有很大不同,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而维新派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项观点符合题意。4史学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其主要依据在于戊戌变法()A触动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B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解析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政治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向近现代转变,故选A项。5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上述观
15、点能够用来评价()A“中体西用”的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解析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打着孔子的旗号。马克思所说的“他们”是指维新派,“亡灵”“受崇敬的服装”是指出借孔子之名。6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内容不包括()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学习西方D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包括三点,即A、B、D三项。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只是学习的政体形式不同。所以选C项。能力提升7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
16、其平。”判断此人的政治派别是()A保皇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洋务派解析根据“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思想,由此分析应选B项。革命派主张推翻皇帝专制;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保皇派主张不进行改变。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解析“有志之士希望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是指“有识之士”希望推翻
17、“帝制”,建立新的现代化的民主共和政体。因此排除A、B、D三项,故选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三请定立宪开国会载:“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1)据材料一,魏源对“夷”有何认识?“制夷”的本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
18、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起魏源、曾国藩,康有为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什么进步性?答案(1)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抵御外国的侵略。(2)先购买,再仿造。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3)实行君主立宪制。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按照题目要求处理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习思考】1(P48)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结合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评价一下这种说法。提示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社会
19、矛盾日益尖锐,但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中国现代化首先从思想上开始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林则徐等人的思想是中国“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是力图改革中国现状的探索。2(P50)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提示首先因为康有为对中国当时国情即中国传统思想之深厚、影响之深远的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而实行;其次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造成的,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再次,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和学问素养也有很大的关系。3(P51)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
20、具有哪些内在联系?提示从背景看,两种思想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从内容看,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体制,进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从性质看,都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从结果看,都因为资本主义的弱小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而走向失败。【自我测评】(P52)康有为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提示康有为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正确的。康有为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仅仅在于武器和一些民用工业,而是政治制度。所以,清政府购买和制造武器,设邮使、开矿务,都没能找到落后的真正原因。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就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看,中国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的确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是学习制造武器,接着要改变政治制度,后来又要接受西方的文化。所以,康有为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材料阅读与思考】(P52)美国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有合理之处?提示有合理的方面。美国人看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发动人民、没有调动人民反封建的积极性,之所以出现了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