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6.39KB ,
资源ID:186252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625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1、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中“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原则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2.循环经济两个层次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

2、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3.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资源利用方式从单向直线式过程向反馈循环式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

3、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1.主要成效(1)“节约降耗”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广使用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全省产值能耗、产品能耗、建筑能耗和照明能耗明显下降,主要设备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06吨标煤,比全国低13.1%,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08吨标煤,比2000年下降27.8%;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87千克标煤,比上年降低11.4%。与此同时,节材、节水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05年,全省推广散装水泥928万吨,节约包装袋1.8亿个;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为522立方米,比

4、上年下降19.7%。(2)减量排放、清洁生产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废水排放状况改善。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53972万吨,比上年减少972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1.3%,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2.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二是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899万吨,比上年增加22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6.9%,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4591万吨,比上年增加450万吨。三是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了全顺汽车厂、亚东水泥厂等一批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3)资源综合利用

5、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省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 299家,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一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我省铜、钨、钽、铌、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的采选、冶炼技术在全国领先;二是废旧物资回收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省物资回收经营企业达到170家,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1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5万辆,形成了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综合回收利用基地。(4)初步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我省坚持“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建设工业园区,园区的土地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省9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70%以上的用地属于荒山、荒

6、坡、荒滩和丘陵,依托园区办工业比过去分散建厂方式节省近6万亩土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一批工业园区在产业集聚基础上陆续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生态系统。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婺源工业园区、靖安工业园区、莲花工业园区、武宁工业园区、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比较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2.主要措施(1)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制度,形成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针对循环经济,出台了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分工方案、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2006-200

7、7年工作纲要;针对节能,制定实施了江西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江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针对节材、节地,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意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出台了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江西省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管理条例;针对政府机构节约,制定了关于加强政府机构节约资源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环境保护,及时修订了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通过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的决议。与此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环保赣江行活动,各地结合实施江西

8、省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移送暂行规定、江西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行政执法暂行规定,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组织了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执法检查。通过加大立法、执法、监督的力度,有效增强了企业、居民、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2)出台配套措施。一是成立了江西省发展循环经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二是下发了关于加强铁矿、煤矿等矿产开发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和江西省林产工业项目管理规定,对全省矿产资源及竹木资源开发实行“项目核准和颁发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三是初步建立了全省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项目库,并启动了国家和省里的循环经

9、济试点工作。四是征集了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专项基金,设立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五是完善了政绩考核体系。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评比中,增加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空气质量”、“地表水质”等考核指标。六是加强了舆论宣传。3.制约因素一是认识约束。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地方与部门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缺乏认识。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建设机制与保障政策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机制约束。缺乏高效的运作机制和价格体系。与全国一样,省内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和

10、完善,存在着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入监管不彻底等问题,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能源、矿产、水等重要资源的价值缺乏充分体现,合理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三是政策约束。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水平。四是规模约束。江西目前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不仅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而且污染监控成本较高,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成本也较高。五是技术水平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

11、用技术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尤其是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循环”的作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以缓解资源约束和加强环境保护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和加强监管为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全民参与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

12、费模式,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围绕省情,科学规划,讲求实效,稳步推进。优先搞好战略资源的综合利用,抓好生态环境最脆弱、破坏最严重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建设要从“企业试点”走向“行业试点”,从“面向企业”走向“面向园区”,从社区扩展到社会。由点及面,在生产、建设、消费、流通各领域加快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2.坚持政策激励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研究制定引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激励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

1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轨道,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3.“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4.整体推动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要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之中。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融为一体,提高经济运行和社会建设的生态化质态,促进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相容。5.科技先导原则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

14、资源”的先导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省战略的紧密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紧密结合。(三)战略定位1.生态农业集聚区以“猪沼果”模式为基础,农业区域发展为前提,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工贸企业为依托,名、优、特、新产品为龙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提高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营养、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立体化进程,营造“绿色家园”,创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2.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企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重大基础

15、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具有时代特征和江西特色的产业结构,显著降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旅游休闲后花园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旅游环境为目的,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并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将旅游开发对当地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实现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化与绿色化;推进江西旅游业接轨沿海,融入“两洲一区”旅游圈,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4.可持续发展先行区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

16、本国策,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如果破坏绿水青山,宁肯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树立全民节约和全面环保意识,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政策、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利废环保型为重要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更趋合理,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示范企业,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和工业园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循

17、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节能方面,到2010年,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至0.86吨标准煤,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其中参与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9家企业实现节能250.8万吨标煤的目标;各设区市城市规划区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执行50%的节能设计标准,建设一批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列入全国车用乙醇汽油试点生产和使用省份。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和节能产品认证全面推广,商业和民用节能取得明显成效。江西省19家重点企业“十一五”节能目标序号企业名称所属行业十一五节能量(吨标煤)(吨标准煤)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电力282002

18、江西新余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500003江西省贵溪火力发电厂300004国电九江发电厂2000005江西丰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铁6000007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500008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500009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煤炭5000010丰城矿务局2500011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石油石化12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13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氨分公司化工14江西第二化肥厂15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建材10000016江西省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年水泥厂17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纺织18江西化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9江西铜业公司有色合计2508200节水方面,

19、到2010年,力争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万元生产总值耗水量下降20%,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15%以下。节材方面,宾馆、酒店、餐饮、洗浴企业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使用和消费。以竹代木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节地方面,全省耕地保有量维持4300万亩,新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达到每亩50万元以上,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加1倍。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消耗每吨资源、铁矿石、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15种重要资源产出的生产总值比200

20、5年提高20%左右。2.阶段目标2006-2007年,以启动六大领域的100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为抓手(一批工业企业、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示范区、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一批绿色建筑、一批绿色社区、一批项技术及产品),着力建设“十个一批”,使全省循环经济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示范区。对全省94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逐步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改造,实现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使用、废物集中处理、热电能源共享,重点选择一批不同类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示范区进行试点。二是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冶金、电力、建材、采掘、轻纺、造纸、医药、石化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

21、的行业为重点,选择一批企业作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三是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粮油、蔬菜、茶叶、柑桔、脐橙、猕猴桃、花卉苗木、食用菌、药材、养殖等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四是建设一批节能示范工程。重点抓好100家高耗能工业企业节能和100个建筑节能工地的建设。到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6%以上;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节约用电15亿千瓦时。五是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到2006年底,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

22、降至496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 六是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建设用地利用率、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空心村”和宅基地闲置现象明显减少。到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提高20%,新型墙材生产60亿块标砖。七是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利用率高的原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杜绝过度包装等行为。推进以竹代木工程。到2006年全省推广和使用散装水泥超过1000万吨。八是建设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围绕垃圾分类拾拣、污水入网处理、太阳能利用和绿色消费等内容创建绿色社区。结合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23、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抓好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2006年,建设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2007年,创建一批绿色社区。九是建设一批节约型政府机构。2006年,启动政府机构(包括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各级行政事业单、社会团体和国防等部门)节约资源试点工作,建设好一批示范项目;形成一批政府扶持和鼓励使用的绿色节能产品;全省政府机构人均能耗、水耗分别比上年明显降低。十是制定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政策法规。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研究制定促进能源、土地、水资源、原材料节约,再生资利用和清洁生产

24、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出台关于能耗上限、取水定额、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生活用水、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一)产业重点1.循环节约型农业(1)种植业。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三元结构的轮作复种、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将其与“猪沼果”模式有效地结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

25、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全省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2)林业。一是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好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疏林补植、造林、抚育等多种途径,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改善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状况,减少各类生态灾害。二是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步伐。发挥我省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商品林基地。严格控制木竹粗加工项目, 加快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

26、造纸、小松香、湿法纤维板、小型木材加工项目,木竹加工企业必须建立与其加工规模相适应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3)畜牧业。一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农牧结合模式。主要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尽可能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二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零排放模式。通过对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确保尽可能少地废弃物排放。(4)水产业。一是建立自净式水产养殖模式。主要针对设施渔业,通过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确保水体清洁卫生,循环使用。二是建立规模化适宜密度养殖模式。主要针对普通规模化池塘养殖,除尽量采用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

27、品种结构等措施外,根据品种特点将养殖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5)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是建立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建立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对于易腐败或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采用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2.循环节约型工业(1)有色金属、冶金。一是合理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杜绝采富弃贫和掠夺式开采等乱采滥挖现象,稳定和调控矿产品生产能力,提高铜精矿自给率,控制稀土、钨矿产品生产规模;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淘汰高耗能的落后生产能力,引导企业产

28、业链向下游延伸;三是加强资源再生利用,鼓励开发废旧资源,实施资源节约替代,降低生产能耗;四是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有色金属工业用水综合集成最优化技术的开发,低浓度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有效处理和利用“三废”和尾矿,冶金行业大力推广钢渣的处理和利用技术,尽快提高钢渣的利用率,扩大粉煤灰和炉渣做建材的产业化规模。(2)石化。加快技术升级步伐,重点提高石油化工加工水平,提升合成材料技术层次,调优农药和化肥品种结构,拓展新型精细化工产品领域;着重提高石油炼制水平、推广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应用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深加工技术,提高石油的深度加工能力;推进石化制品、有机原料、农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精

29、细化学品产业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化工行业的精细化率;重点发展有机硅产品、氟化工产品;削减高毒农药生产,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产品;发展复合肥料、有机肥料、各种植物专用肥料、生物菌肥和稀土肥料等;发展高安全性的饲料添加剂、低污染的胶粘剂、橡、塑助剂、造纸化学品、炼油化学品、水处理剂、医药、农药中间体等。(3)建材。坚决淘汰污染重、生产效率低的小水泥厂和小冶炼厂。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散装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等绿色建材产品;开发采用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质量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开发超细粉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技术;发展

30、石墨的高纯微粉、低硫可膨胀石墨、石墨乳、石墨吸附材料、粘土矿物环保材料制品和非金属矿物纳米材料等。(4)医药。重点抓水资源和药渣循环利用,发展饮用水一级和二级反渗透处理,使后产生的淡水、浓水分别用于多效蒸馏机蒸馏、内包材的清洗、加热、冷却和厂内草坪浇灌等;合理利用废料,推进药渣肥料化、催化剂再利用工程;鼓励使用医药燃气锅炉,减少烟尘排放;更换燃料设备,引进使用 300m3/h至1000m3/h等级的PSA制氧设备 ;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发新的生物工程药物。(5)电力。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大机组比重,发展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火电机组,积极发展洁净燃煤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大力开发以水电、风力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热电联产等;在输、变、配电方面,发展更高一级电压输电技术、紧凑型输电变电技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超导材料应用技术;在废水综合利用方面,建立完整的水务管理制度和水回收系统;在副产品方面,推进粉煤灰、脱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