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3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类,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65s。 3、采用的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 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4-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
2、程(JGJ107-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其它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等。三、工程概况 1、区间概况: 该工程位于济宁市中区管辖范围内,梁济运河东临,线路自华能济宁电厂220kV升压站由南向北第三四间隔向西南方向出线,沿规划路西侧敷设,至新建电缆终端杆。电缆隧道管线途径现状地形为苗木、田地、
3、村庄、道路及工业园区,全线采用电缆隧道形式,在220kV宁厂变内及过车站西路处,采用顶管形式。本次设计内容为顶管区间隧道,A段220kV宁厂变内顶管区间隧道长115m,B段过车站西路处顶管区间隧道长92.5m。 2、顶管始发井、接收井及顶管区间隧道结构: A段顶管始发井平面净空尺寸7.5mX4.0m,竖井深度8.2m; A段顶管接收井平面净空尺寸4.0mX4.0m,竖井深度约10.0m; B段顶管始发井平面净空尺寸7.5mX4.0m,竖井深度约11.0m; B段顶管接收井平面净空尺寸4.0mX4.0m,竖井深度约15.0m; 顶管区间隧道内净空尺寸2.2mX2.2m,A段顶管覆土厚度3.5-5
4、.4m,B段顶管覆土厚度6.3-10.5m。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采用格栅钢架喷射砼加内支撑体系;始发井与接收井间的区间隧道采用顶管法施工。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 1、地基土的分布和性质: 钻探揭示拟建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黏性土组成,根据其类别及性质,自上而下分为8层(含亚层),分别描述如下: (1)层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以砖头、石块为主,局部较多,混有大量黏性土,松散。钻孔16#-20#,以回填运河开挖扰动土为主,埋深厚度不一(原因现场在施工进行中),渗透系数:K=5.6210-3,具中等透水性,压实系数e=0.86,边坡容许值(高宽比)为1:2;钻孔21#-2
5、2#,分布在车站西路两侧,钻探揭露杂填土埋深6.00-7.00m,主要以建筑垃圾及废石块、砖块等为主,跨路有地下管道及电缆,施工应查清分布位置,渗透系数:K=7.8310-2,具强透水性,压实系数e=0.82,边坡容许值(高宽比)为1:2.5;由于该段采用顶管形式,地层杂填土埋深不一,建议下阶段进行钻孔加密勘探。钻孔23#-28#为工业园区,上部为部分地基填土,松散,渗透系数:K=3.5610-3,具中等透水性,压实系数e=0.88,边坡容许值(高宽比)为1: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6.20m,平均1.26m;层底标高:33.2136.70m,平均35.24m;层底埋深:0.406.20m
6、,平均1.26m。(1-1)层耕土(Q4ml):黄褐色,以黏性土为主,见植物根茎,松散,湿。分布在场区钻孔29#-32#,厚度:0.400.50m,平均0.43m;35.1435.23m,平均35.20m;0.400.50m,平均0.43m。渗透系数:K=5.3510-4,具中等透水性,压实系数e=0.89,边坡容许值(高宽比)为1:2。 (2)层黏土(Q4al+pl):灰褐色,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局部粉粒较重,可塑,湿-很湿。1.602.80m,平均2.08m;32.4334.90m,平均33.37m;2.203.50m,平均2.66m。10-6,具微透水性,压实系数e=0.90,边坡容许值
7、(高宽比)为1:1.5。(3-1)层中细砂(Q4al+pl):黄色,以石英-长石为主,见黑云母,级配较差,局部混有大量黏性土,松散-稍密,饱和。呈透镜体分布,厚度:0.702.60m,平均1.38m;31.2934.20m,平均32.74m;2.905.60m,平均4.25m。K=3.6510-3,具强透水性。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N=7.0击。 (3)层粉质黏土(Q4al+pl):灰褐色,灰白色,切面稍光滑,韧性一般,偶见小颗粒姜石,可塑,局部偏软,很湿。0.806.10m,平均4.34m;27.0631.08m,平均28.85m;5.4010.20m,平均7.49m。K=4.252.0。 (
8、4)层黏土(Q4al+pl):黄褐色,切面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少量姜石,可塑,很湿。1.204.10m,平均2.57m;25.1529.88m,平均26.49m;7.0012.20m,平均9.80m。10-4,具中等透水性。(5-1)层中细砂(Q4al+pl):土黄色,黄色,以石英-长石为主,见黑云母,级配较差,局部混有大量黏性土,稍密,饱和。0.901.50m,平均1.20m;22.8826.80m,平均24.42m;10.3014.00m,平均11.98m。K=3.23N=14.7击。 (5)层粉质黏土(Q3al+pl):黄褐色,褐黄色,切面稍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少
9、量姜石,可塑-硬塑,很湿。该层未穿透。 2、地下水: 根据该区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赋存形式,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主要储藏于砂土、粉土、粉质黏土、黏土层中,地层透水性差,地下水运动滞缓。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河道渗漏,以人工取水为排泄途径。本次勘察在勘察深度内揭露地下水埋深2.50-3.70m,稳定水位标高平均值33.88m。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河道渗漏影响较大。根据当地以往建筑经验及水质分析试验,场区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环境类型为类,长期浸水(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五、工程材料 1、顶管始发井、接收井
10、、顶管区间隧道混凝土强度等级: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初衬喷射混凝土:C2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二衬混凝土: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顶管始发井、接收井锁口圈梁:顶管区间隧道:C40 防水砼,抗渗等级P8 2、钢筋种类: -HPB300、 -HRB335、 -HRB400 3、钢结构构件:Q235钢 4、大管棚:%C1596mm热轧无缝钢管 5、螺栓:强度等级为4.6级、性能等级为C级的钢材。 六、结构设计 1、顶管始发井、接收井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为矩形断面,井口设置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 (1)锁口圈梁采用C30模筑钢筋混凝土,以满足井圈外荷载和施工荷载的要求。
11、(2)始发井、接收井初衬结构的主筋净保护层厚度:迎水面40mm,背水面40mm。 (3)始发井、接收井采用倒挂井壁方法施工,井内设置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采用圆形钢管支撑,竖向间距0.5m。井壁设置锚管注浆,井底采用钢格栅+喷射混凝土铺底封闭。井壁及井底初衬厚300mm,初衬结构设置双层钢筋网,格栅内外侧各一层。初衬结构施工完成后,从下至上施工井内二衬。 2、顶管区间隧道二衬隧道 顶管始发井二衬施工完成,砼达到设计强度后,从始发井进行始发,进行顶管施工,从接收井进行顶管接收。 3、二衬结构钢筋的锚固与连接 (1)除图中注明以外,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E见下表: (2)钢筋材质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3)钢筋接长一般应采用焊接和机械连接,焊接长度为10d(单面),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受压钢筋不限制,钢筋焊接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当采用机械连接时纵向受力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在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较大处设置机械连接接头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13、。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钢筋连接接头做法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有关要求, 当钢筋接头区段无法错开时,采用级接头连接。 七、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及顶管段采用坑外轻型井点降水,在开挖前1015天开始降水,降水后水位标高应低于结构开挖底标高不小于0.5m;降水应适当控制降水速度,防止降水过快导致管涌、流沙、地面沉降等,具体详见图纸。在箱涵顶进过程中,严禁带水作业。 1、顶管始发井、接收井施工 (1)开挖上部基坑,整体浇注井口钢筋混凝土圈梁,并预埋好各种预埋件; (2)自上向下开挖土方; (3)倒挂
14、井壁法施做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挂钢筋网、架钢格栅,格栅间距0.5m、焊竖向连接筋,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再向下开挖,重复2、3工序,直至井底并封底。每次开挖步长同格栅间距。开挖同时应加强量测,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竖井底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可设置集水坑,以对隧道的渗漏水等进行集中排抽。 (5)在顶管始发井初支结构落底后,沿顶管外轮廓500mm范围打设15m长大管棚。管棚施工完成后,从下至上施工井内二衬,并预留顶管空间。 2、顶管区间隧道施工 (1)顶管顶进前,先对始发井马头门范围箱涵的顶部及两侧部分采用大管棚进行加固,采用159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长15
15、m。管棚注浆按固结管棚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5m,注浆前应进行注浆实验,注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按实际情况确定,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导致地面隆起的情况发生。 (2)在滑板上设置好润滑隔离层后,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砼刃角及钢刃角,同时将箱涵外表涂以石蜡及机油(4:1)熬制而成的润滑剂。熬制温度夏季为120度150度,冬季为150度180度,趁热涂刷,时期渗入砼孔隙内以保证不易擦掉或剥落,从而减小摩擦力和将强砼的防水性能。施工时必须保证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以上并且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后方可顶进施工。 (3)启动顶进时,需逐渐加压,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等进行检查。启动后腰掌握好箱涵的顶进方向。顶
16、入路基时,应尽可能安排在车辆较少期间进行顶进,随挖随顶。同时用一起对顶进方向及高程进行观测,并注意及时纠正偏差。 (4)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挖土,由上向下挖土,两侧均匀挖土,左右侧切土时钢刃角要保持吃土10cm以上,严禁超挖,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严禁逆坡挖土,同时严禁扰动基底土层。发生偏差可采用偏顶纠正,要逐渐纠正,不可急于求成。严格控制顶进箱涵的搞成,顶进结束后搞成误差控制在2cm以内。每次挖土进尺应控制在20cm以内。箱涵顶进启动时逐渐加压,并对顶进设备及滑板、后背梁等进行检查,随挖随顶,严禁超顶超挖。 (5)施工时,应采用相应的交通限行措施,设置施工标志牌,避免超载重车经过
17、此处,同时可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对车站西路采取半幅通车的方式,先封闭南半幅,待南半幅顶管施工完成后,封闭北半幅道路,施工北半幅顶管,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6)顶进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顶进过程中发生左右偏差箱体台头箱体扎头等现象的发生。 (7)框架骨架钢筋采用双面焊缝,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当必须采用单面焊缝时,其焊缝长度不得下雨10d(d为较细钢筋直径)。 (8)施工前应对该区域内的地下障碍物进行物探调查,在确认对工程及管线均无不利影响后方可施工。对未发现的地下管线等设施及时与建设方和设计沟通,做相应处理。 (9)顶进施工时,需要进行地下结构和路面结构的监控量测
18、,在地面设置监测点,当地面沉降超过2cm时应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后采取可靠补救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要求施工完毕后,地面沉降值不超过3cm(该沉降值应由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10)施工的各阶段要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安全施工,保证质量。 (11)防水层应采用优质材料,并经过使用证实性能稳定的防水材料,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12)施工时要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和冬季;同时做好施工组织计划;挖、运土工序与顶进密切配合,措施应得当,组织合理。 (13)应选择具有技术与设备实力的、具有成功业绩的队伍进行顶管施工。 (14)由于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需要破坏部分路面,施工前必须取得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5)本工程地下障碍物不明,施工前应对顶管区间隧道区域内的地下障碍物进行物探,在调查清楚后,确认对本工程施工无影响后方可施工。否则应联系地下障碍物主管单位协商解决;若需动迁,应由各专业公司处理。 (16)A段顶管区间无地勘资料,参考临近地质钻孔进行施工。 (17)设计中未尽事宜,请及时与设计联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