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目标任务,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品牌,营造乡村文化发展良好氛围,切实把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最大程度地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 主要任务1.建设乡村文化阵地。继续实施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单位主阵地作用,以十大乡村旅游集聚区为重点,在镇村建立包括历史沿革、文化遗产(文物、非遗、农耕文化、家谱族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化名人(乡贤、能人、好人等)、民风民俗、文艺队伍、文化活动、文旅产品、旅游资源(古村落、旅游景点等)、产业特色等内容的文化档案,通过出版书籍、拍摄宣传片、微视
2、频,在宣传栏(墙)、展览馆或公共文化场馆展览展示;继续提升全市44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效能,按照“八个有”标准要求继续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条件的镇村建立乡村文史馆、民俗馆、美术馆等。2.培育乡村文旅人才。各级文旅部门聚焦乡村文旅活动人才队伍培养,采取“种人才和送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构建“123”的乡村文旅人才培训模式,即与高等院校合作,在镇村设立“乡村文旅讲堂”;组建“文艺志愿队、文旅专家库”两支队伍,采用“走下去、请进来”的方式与镇、村结对;面向“镇村干部、乡村文旅从业者和村民”三个受众,开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建立精准化培训“菜单”,选送基层文旅人
3、才赴长三角兄弟城市和高校进行学习,大力培育本土管理、策划、创作、演出、讲解、书画、摄影等乡村文化人才。3.激发乡村文艺创作。各级文旅部门以“非遗进乡村”、“乡村春晚”、“戏曲进校园”、“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为依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现实题材创作方向,组织创作、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4.挖掘乡村文旅资源。突出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市场转化,将市200多件乡贤名士历史资料、市县非遗项目,通过编辑出版物、打造体验项目、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呈现,引领群众崇文重教、厚德崇善。今年,将开展“书画家画乡
4、村”、“摄影家拍乡村”、“文学家写乡村”等系列活动,组织全市100名各类文化名家与农民书画、摄影、文学创作者共同创作并将作品巡展,激活乡村沉睡的文化遗产,让乡村“活”起来。5.打造乡村活动品牌。打造市、县、镇三级系列文化活动矩阵,以“乡音乡约”主题活动为总揽,市级层面组织“大地欢歌幸福来”全市性乡村大舞台活动,开展“农民广场舞大赛”、“农民歌会”、“农民绝技绝活大赛”、“乡村民俗展演”等活动;县级层面打造以“乡韵无为”地方戏曲展演、“县九十殿庙会民俗文化周”、“守望民俗幸福繁昌”民俗文化展演、“美丽南陵等你来”等为代表的地域特色品牌活动;镇级层面围绕十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按照“一区一品牌”定位举
5、办“村长有约到霭里过小年”、“月上西河民俗文化节”等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差异化的乡村文化活动,把欢快的、流动的舞台搬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乡村“乐”起来。 三、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乡村文旅活动在全市乡村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此项工作与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惠民工程、四级联建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谋划,合理安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2.精心组织发动。充分调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乡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乡村文化、人才资源特点组织受农民欢迎的文旅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
6、良好局面。3.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包括安全保障、经费使用、评先评优等内容的保障措施,与文旅融合示范点评选相结合,评选出工作举措有创新,活动形式有特色、有宣传推广、群众满意见成效的先进单位,通过组织观摩交流、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问题和不足,发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4.广泛宣传交流。充分利用日报、大江晚报、今日APP、广播电视台、欢乐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综合运用政务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在活动前做宣传在活动后报成效;争取在省级、国家级媒体发布信息,致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5.请各县(市)区、局直属各相关单位,按照此方案和任务清单安排,制定工作方案,6月20日前报公共服务与艺术科。联系人:附件:202*年度市文化旅游系统乡村文旅活动任务清单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