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51.57KB ,
资源ID:185338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53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七电导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14页精选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七电导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14页精选文档.docx

1、实验七电导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14页精选文档2.2 电化学部分实验七 电导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1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等基本概念。 (2) 掌握用电桥法测量溶液电导的原理和方法。 (3) 测定溶液的电导,了解浓度对弱电解质电导的影响,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2 基本原理 (1) 电导、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导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导体,它的导电性是自由电子定 向运动的结果;另一类则是电(解质导体,如酸、碱、盐等电解质溶液,其导电性则是离子 定向运动的结果。对于金属导体.,其导电能力的大小通常以电阻R(resistance)表示, 而对于电解质溶

2、液的导电能力则常以电导G(electric conductance)表示。溶液本身的电阻R和电导G的关系为: (2.7.1)由欧姆定律(Ohms law) (2.7.2)则有 (2.7.3)式中,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U为外加电压。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用表示。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Siemens),用S或-1表示。导体的电阻R与其长度l成正比,而与其截面积A成反比。 (2.7.4)式中,是比例常数,表示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1m,截面积为1m2导体所具有的电阻,称为电阻率(resistivity),单位是1m2。由式(2.7.4)取倒数,并令=1/可得 (2.7.5)称为电导率(eletrolyt

3、ic conductivity),也是比例常数,表示长1m,截面积为1m2导体的电导。对溶液来说,它表示电极面积为1m2,两极距离为1m时溶液的电导。单位为-1 m-1或Sm-1。 对于某一电导池,用来测定的电极往往是成品电极,两极之间的距离l和电流通过电解质时镀有铂黑的电极面积A是固定的,即lA是固定的,称lA为电导池常数,以Kcell表示,单位是m-1。则式(2.7.5)可表示为: (2.7.6)虽然l和A是固定的,但很难直接准确测量。因此,通常是把已知电导率的溶液(常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注入电导池,用平衡电桥法测其电导G,则可求出电导池常数。Kcell已知后,用相同的方法和同一电导池

4、来测未知溶液的电导。 (2)电导的测定:电导的测定在实验中实际上是测定电阻。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有不少测定电导和电导率的成品仪器,这些仪器可把测出的电阻值换算成电导值在仪器上反映出来。如果是用配套固定的电极,可直接反映出电导率值。但其测量原理都是一样的,和物理学上测电阻用的韦斯顿(Wheatstone)电桥类似。测量导体的电导是以补偿法为基础的,即将一未知电阻与一已知电阻相比较的方法,求得导体对电流的电阻值。其原理如图(2.7.1)所示。图2.7.1 补偿法原理线路图 2.7.2 学生型电位差计测电阻时线路图 1振荡器 2 电键 3 电导池 4 耳机 5 电阻箱AB是均匀滑线电阻,

5、沿滑线AB移动接触点c,找出当零点指示仪器指示无电流通过时,即D、C两点电位相等,因此AD区域间的电位降应等于AC区域间的电位降 ;同样,BD和BC区域间的电位降亦相等。自电源出来的电流强度为I,在A点电流分为二支,设沿ACB电路电流强度为I1,沿ADB电路电流强度为I2,此时 (2.7.7) (2.7.8)式中,V为电位降,l为滑线臂长,P为单位滑线长之电阻。因为 所以有 (2.7 .9) (2.7.10) 式(2.7.9)式(2.7.10) 或 (2.7 .11)式中lBC、lAC 、R1均可直接从仪器上读出,由此可以计算出Rx,其倒数Rx即为待测导体的电导G。如果是采用学生型电位计右半部

6、分作为电桥(即学生型电桥),其原理如图(2.7.2)所示。 主要部分是一个电阻为10的均匀金属丝LH,E+点在LH上可滑动接触点,滑线LH分有1000刻度,旋动B可读出与LE+相应的刻度,设计刻度为A,于是可计算出LE+/HE+之比值,亦即 (2.7.12)为了测定更精确,可以将接触点由LH移 到LH,H与H之间、L与L之间各有一个45的电阻,在电桥平衡时 (2.7.13)这样灵敏度提高10倍。 (3) 摩尔电导率、电离度及电离常数:摩尔电导率(molar conductivity)是指把含1mol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m的两电极间,这时所具有的电导,这时用m表示。此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7、 (2.7.14) Vm是1mol电解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m3mol-1。若溶液的浓度为c (molm-3),则 (2.7.15)溶液的m其单位为Sm2mol-1。m随溶液浓度而改变,溶液越稀,m越大。因为当溶液无限稀释时,电解质分子全部电离,此时,摩尔电导率最大,这一最大值称为极限摩尔电导率,以m 表示之 。m要小于m ,弱电解质溶液m与m 之比象征着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或称其为电离度,以表示之,即 (2.7.16)1-1型电解质在溶液中建立平衡时设未离解时AB的浓度为c,其电离度为,则平衡时 (2.7.17) (2.7.18)根据质量作用定律,AB电离常数为 (2.7.19)对弱电解质 (2.

8、7.20)在实验中如能测出不同浓度c时的电导,再由电导求出摩尔电导率,并从文献查出m,则可根据(2.7.20)式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4) 浓度对电导的影响:科尔劳乌施(Kohlrausch)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在浓度极稀时强电解质的m与几乎成线性关系 (2.7.21)式中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一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是一个常数。但对于电解质来说,如CH3COOH、NH4OH等,直到溶液稀释至0.005molL-1时,摩尔电导率m与仍然不成线性关系。3 仪器药品学生型电位计(或其它电桥装置) 1台 压触电键 1个 蜂鸣器(或示波器) 1台 电 阻箱 1个 双刀开关 1个 直流电源(根据配套要求,有

9、的需要交流电源) 铂黑电极 1对 20mL 移液管 5个 电导池管 5个 恒温水浴 1套 电导水:0.0200moldm-3KCl;0.1000molL-1、0.0500molL-1、0.0250molL-1、0.0125molL-1CH3COOH。4 实验步骤(1 ) 连接线路:在阅读并熟悉测电导原理的前提下,对用学生型电位差计作电桥装置者可按 图2.7.2所示方法连接。对用其它电桥装置的可按图2.7.1所示原理图连接(采用示波器和采用耳机作为平衡零点指示器时,在线路连接具体操作上稍有区别,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可开始实验。(2) 温度控制:在连接线路的同时,调节恒温水浴至2

10、98.20.1K。洗净5个电导池管,并烘干。 (3) 电导池常数Kcell的测定:取一个烘干凉下来的电导池管放入298.2K恒温槽中。用0.0200molL -1KCl溶液冲洗20mL移液管和铂黑电极2次3次。然后用20mL移液管吸取40mL0.020 0molL-1KCl溶液放入电导池中,插入铂黑电极并接上电路,使液面超过电极1cm 2cm。恒温15min后测该溶液的电阻Rx。合上双刀开关,蜂鸣器发生嗡嗡声后,旋转圆盘使指针指于500;调节电阻箱,断续压下压触电键,当耳机声音很小后,再来调节旋盘使耳机直到没有声音为止。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电阻R和旋盘上A的刻度。此操作可重复 2次3次。(4) 不

11、同浓度CH3COOH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可以用容量瓶和移液管事先把0.1000molL-1CH3COOH以电导水分别稀释成0.05500molL-1、0.0250molL-1和0.0125molL-1不同浓度的溶液备用。也可以边测定边稀释(见后) 。取出上述实验用的铂黑电极,用电导水冲洗干净,再用0.1000molL-1CH3CO0H溶液洗3次。另取一干净电导池管浸入恒温槽,用移液管移取40mL0.1000molL-1KCl溶液注入电导池管(移液管应先用0.1000molL-1KCl洗3次),放入电极,保持液面超过电极1cm2cm,恒温15min,按上法测其电阻Rx,并重复测定2次3次。 按同样

12、方法测定0.0500molL-1 (将0.1000molL-1CH3COOH取出一半,加入等量电导水,以下类推)、0.0250molL-1和0.0125molL-1CH3 COOH的电阻。实验完毕,倒出CH3COOH溶液,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蒸馏水中,洗净所有用过的玻璃仪器,关掉开关,整理好仪器。(本实验如用示波器代替蜂鸣器,同学们应首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熟悉示波器的原理、应用和操作方法,然后对上述实验步骤略作改动。)5 数据处理 电导池常数Kcell测定数据室温:_ K 实验温度:_K 大气压_Pa电阻Rx()电导池常数(m-1)CH3COOH溶液的电离常数测定数据 CH3COOH(mo

13、lL-1)次数Rx()电导率(-1.m-1)摩尔电导率m(S.m2.mol-1)电离度电离常数Kc0.1000120.0500120.0250120.012512Kc平=(1)由实验步骤(3)的测量数据,用式(2.7.12)(其中R1为变阻箱的读数,A为转动旋盘的读数计算0.0200molL-1KCl溶液的电导G,并由式(2.7.6)计算电导池+常数, Kcell值取几次测量平均值(KCl溶液的值请查本书附录)。(2) 实验步骤(4)的测量数据,用式(2.7.2)计算不同浓度CH3COOH溶液的电导G,并由式(2.7.6)和式(2.7.5)计算各个不同浓度下CH3COOH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14、 (3) 已知醋酸溶液在298K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m =0.0390Sm2mol-1,利用式(2.7.16)计算在各个不同浓度时的电离度。 (4) 利用式(2.7.19)或式(2.7.20)计算各个醋酸浓度时的电离常数Kc,取其平均值,并与文献值比较,计算其相对误差(文献值Kc=1.77210-5)。(5) 以醋酸溶液的摩尔电导率m对醋酸浓度的平方根作图。(6) 结果要求及文献值结果要求:298.2K时CH3COOH电离常数Kc应在1.70010-5 1.80010-5范围内。所列表、CH3COOH的图要规范。 文献值:不同温度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温度(K) 278.2 288.2 298.2 308.2 323.2Kc*105 1.698 1.746 1.754 1.730 1.630 摘自化学便览基础编,1055(1966)。6 注意事项(1)温度对电导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恒温槽温度控制尤其值得注意。并保持换溶液后恒温足够时间后再进行测定。(2)本实验核心是电极,由于铂黑玻璃电极极易损坏,在实验中,尤其是在冲洗时注意不!要碰损铂黑或电极其它部位,用毕后及时将电极洗净并浸泡在蒸馏 水中。铂黑电极的制备和使用:为了预防可能发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