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书中,作者对课程定义的方式做了一番探讨,使读者了解了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好几种转换。事实上,有些课程定义关注的是某一层次上的课程,而有些则把焦点放在另一层次上。当然,关注不同层次上的课程,本身也反映了定义本身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我们在探讨课程时应注意到,既然课程存在于不同层次,若如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忽略其他,则不但见不到课程的全貌更有扭曲课程的危险。作者在此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精确的课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
2、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决策。二、课程的基础作者指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课程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是说,要确定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种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础学科,是大家
3、比较公认的。“这些基础学科能使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仔细地分析所提议的或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并更好地为之辩护。它们为在课程领域中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观念。”事实上,每一个课程工作者不论持什么观点,也不论自己意识到没有,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概念、观点、方法等来充实自己的课程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课程研究工作。(一)、课程与心理学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持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心理学历来对学校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
4、 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心理学发展成果与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知道,心理学自发初起,从来就没有形成过一个大一统的体系,而是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当今学校课程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与各种心理学流派结下了不解之绿。其中,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1、行为主义与课程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B.Wtson)提倡, 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行为主义分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 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他们把人的意识和精神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5、, 用简单的动物行为研究的结果来解释人的行为。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赫尔(C.L.Hull)等人,不再坚持行为只限于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反应, 也不再坚持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唯一的行为建立和改变的过程,而是把行为动机和认知的研究与行为研究结合起来, 开创了行为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后人将之称为新行为主义。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其中,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行为分析学派,而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社会学习学派。这两个学派的理论有些不同,从而对课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行为分析学派的观点基于两个基本假定:
6、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斯金纳继承发展了古典行为主义理论, 把行为分成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认为前者需要刺激,而后者不需要刺激。行为不只是遗传的结果, 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的行为是由学习而来。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斯金纳建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由刺激引起, 对反应进行强化,则可以使某种行为继续出现;人的行为由学习而来, 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分为外显示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可控制测量, 内隐行为不可控制和测量; 研究分析行为主义理论, 对于课程建设与发展,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课程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体,
7、而且要可控制和测量;课程实施过程应有序,循序渐进;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充分照顾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要重视个别化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与教学效率,正确运用条件控制和强化原理, 改变和调节儿童的行为, 加强儿童学习行为的管理等等。 2、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自20世纪50年代中起,由于米勒(G.Miller)1956年关于信息加工酌论文、纽厄尔与西蒙(ANewell and HSimon)1956年对“逻辑理论机器”的研究、布鲁纳等人(JSBruner)1956年的思维之研究、乔姆斯基(NChomsky)1957年的句法结构、皮亚杰在美国被“重新发现”,以及最后奈瑟(UNe
8、isser)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的问世,从而导致了一场认知革命。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择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工作者使用“认知发展阶段”、“认知结构”、“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等术语。当然,有那么多人以认知为取向,是由于一些人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有些人甚至把学校学习与认知发展视为同义词。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
9、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例如,布鲁纳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础。“对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比它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事情。” 鉴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菜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而奥苏贝尔则认为,在设计课程时,员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尽管布鲁纲与奥苏贝尔都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课程如何设计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和建议,
10、但是他们各自关注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布鲁纳强调归纳法,奥苏贝尔注重演绎法。因此,根据他们的课程设计原理,会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教材体系。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课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反对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之上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理念而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提出的理论对我国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而忽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教育观,以及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师生关系、教师角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1、人本主义课程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的必要性,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课程中如何把学生个人生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许多课程研究者目前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作者在此指出,由于心理学在对课程的表述、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整个课程编制过程都与心理学原理发生一定的关系。事实上,人们在设计课程或安排教学内容时,心目中都会对哪些内容、如何组织员适合学生学习持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都有其心理学基础,只不过没有明确阐述出来罢了。通过对课程心理学基础的考察,有利于课程工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依赖的是何种心理学原理,它们是
12、否相互矛盾,以便少走弯路,更有效地解决课程问题。 (二)、课程与社会学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现代教育社会学三种理论流派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是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受不同的社会观支配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1、社会系统诸要素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社会系统诸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它们是制约和影响课程系统的宏观因素。课程受特
13、定历史、社会条件所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是从广泛的知识中进行选择,在现时点被视为妥当的教育知识。从政治角度来讲,政治权利决定课程的权力系统,政治权利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影响课程的价值系统。从经济的角度讲,它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课程,一是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利等中介因素影响课程;二是直接影响课程。从文化角度讲,文化因素则是影响课程系统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它往往跨越时代,绵延不绝,一般观点认为,文化影响课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只能在社会文化发展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它所负载的文化质量是由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决定的;二是文化对课程类型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分
14、科与综合与否起到相当重要的制约作用。2、课程的社会功能分析课程一方面受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与控制,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课程往往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分配、评价等过程以及通过不同的课程载体、课程实施等环节和形式执行着为社会选择、培养、鉴别、输送人才的社会任务,并由此影响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一是对社会个体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个体社会化。二是对整个社会和社区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促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3、课程系统内部的社会学分析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知识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15、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课程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的分配问题,它们都打上了社会学的性质与痕迹。选择什么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就课程类型来看,潜课程的社会功能就在于社会控制;就课程知识来看,社会如何选择、分配、分类、传递、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既反映了社会权力的分配状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就课程实施来看,教学中知识授受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灌输,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要进行着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结构;就课程评价来看,课程评价是维持社会现状、强化社会制度、准则、价值体系的强有力的机制,隐含着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往往带有文化偏见和阶级色彩,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三)、课程与
16、哲学就学校课程理论和实践而言,离不开其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基础,而在这二者中,最重要的当推哲学基础。因为不仅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与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导引、支配的。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哲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四种哲学流派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从中可以透视出哲学对课程的制约作用。可以说,所有课程观都与哲学观存在某种联系。离开了哲学的基础,学校课程就无法竖立起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源于哲学,都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心理学思想还是社会学思想,都是从某种哲学观念出发的,背后都
17、有哲学假设作为其支柱。 第二,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模式,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第三,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的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第四,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和门类。哲学上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探讨,导致人们去分析知识的形式与分类。此外,哲学上对认识过程的看法,也影响到课程实施的问题。三、课程编制的原理本书论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是目前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或称为课程目标模式,因为后面
18、三个步骤都是围绕课程目标而展开的。这种模式主要来源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是在美国本世纪初课程编制科学化运动推动下, 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 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而逐步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美国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一)首先,关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编制工作,这是课程工作者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9、。这也是作者在本章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章首先分析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以便对课程目标有一个明确的看法,接着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最后介绍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作者指出,考虑不同的制定课程目标的取向,如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不同的取向导向不同的制定目标。如此,我们要区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的关系和区别,教育目的是国
20、家宏观层面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学校微观层面的目标,而课程目标是在学科内容上的具体化,而教学目标则是在具体的课堂上的深化。在制定课程目标的同时,需要对学生、社会和学科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是泰勒模式的主要要素。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使用需要评估模式,其主要采用以下几个阶段:系统阐述试验性的目标、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确定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和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二)其次,课程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
21、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断,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虽说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于段,但由于内容直接指向“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因而导致一些人以为内容是课程工作者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人甚至是在没有注意到课程目标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教的情况下,便对课程内容问题发表议论,这样做难免会有偏颇。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人们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往往是与各自对课程所下的定义联系在
22、一起的。 作者在本章主要探讨四个问题: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以及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在考虑课程内容时,需要相互联系得考虑以上几个取向,从而更好的兼顾学科体系、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在组织课程内容的时候,要相应得考虑课程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以及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制原则。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泰
23、勒的课程组织方式可以把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完全未分化的结构四大类;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虽然分类的方式很多,但是在实际中需根据实际需要来寻求更好的课程分类方式。对于课程的结构,该书主要分析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在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主要以必修课为住,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活动课与社会活动。课程内容此章节主要围绕对各学科知识、原理的选择和编排来阐述。(三)再次,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过程的重点。课程实施是指把课
24、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船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尽管有经验的课程工作者都意识到,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但只是到了70年代以后,课程实蘑才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是由于50、60年代花了巨额资金设计出来的课程,大多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实施。目前,汉程实施作为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基本阶段的重要性,正在为大家所认识。 本章首先探讨课程实施的界定与三种不同取向;然后论述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变革与教学,采取何种实施方式,与政治体制和教育制
25、度有关;最后分析影响36程实施的因素。关于课程实施的概念的界定和课程的实施的不同价值取向,还存在着分歧。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其实课程实施的对旧的课程计划的变革,实施新的课程计划,要求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要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适应。课程实施通过教学这个中介来贯彻执行。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始考虑课程与教学二者的关系。其实有效的课程计划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转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信息加工类教学模式、个性发展类教学模式、社会交往类教学模式和行为系统类教学模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模式或者
26、教学策略,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原理、方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教师的培训(因为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阶段,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如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等。(四)最后,关于课程的评价,在此简要地介绍相关理论,因为课程评价的理论,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
27、本目的评价其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的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如此等等。 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知。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一种比较正规的评价活动。然而,教育评价,尤其是课程评价,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系统研究,则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在1934年至1942年进行的“八年研究”,标志着课程评价领域趋于成熟。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课程评价领域发展迅速,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者在本章主要论述三个问题:(1)课程评价的取向,这涉及对评价的一些
28、基本看法。不同的评价观会导致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技术和方法。(2)课程评价的模式,介绍几种主要的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分析各自的特点。(3)课程评价的过程。不同的教育者对课程形成不同的评价,必然反映出一定的取向,如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采用着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等评价模式。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基本延续着关注课程现象、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与报告结果的五阶段。四、课程探究的形式上一编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章,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展开的。尽管在这几章里也分别介绍了其他各种观
29、点或取向,但从体系上来讲,还没有摆脱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应该说,泰勒课程原理并非他个人“首创”或“独创”,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泰勒本人也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这个原理是慨括和综合了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其中主要是博比特、查待斯、拉格、杜威和波特等人的学说。在这数十年来,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课程专家。有人甚至认为,“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也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所以,美国教育研究百科全书把它视为“课程研究的范式”。事实上,大多数课程专家所做的工作不论他们自己意识到与否或者是致力于使精致化、机械化,扣它转化成操作手册;或者是对它进行补充修正,以求使它更趋完善。这在许多课程论专著的体系上得到了清楚的反映。但近年来,目标模式受到了各种挑战。尤其是从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原有课程原理的修补工作,而是试图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探讨课程问题。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的过程模式,美国学者施瓦布(J.J.Schwab)提出的实践模式,以及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批判模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