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再好的东西它也有瑕疵。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学生,由于孩子年龄小,又好玩好动,所以在其他同学展示的时候不会倾听;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语言组织上需要要下功夫,有的时候心里一紧张,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跟心里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以后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改进措施: 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
2、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十几减9”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
3、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减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法”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就这一节课,学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
4、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过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十几减8、7教学反思教学时从复习8、7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15-9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
5、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相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
6、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原来有14颗毛豆,剥出来了8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十几减5、4、3、2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而言,学生已经能够顺利迁移,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自主迁移、正确解答,就连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也能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速度稍慢。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渐渐熟悉、掌握了这
7、种类型的题目的思考方式;二是,重视学生对已学减法算法的口头表述;三是,学生 20以内的进位加练习得比较扎实。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不是把”分类“作为知识点来讲授,或者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分类的含义,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食物,如给气球分类。但是本节课没有充足的教具,学生无法动手操作,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分类的过程,只能靠课件播放,学生观察并回答自己的分类想法或方法。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生活,举了一个关于超市的例子:如果超市乱摆乱放物品,你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接着追问买水果如果买水果能不能到服装区区购买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分类
8、后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体验分类带来的方便。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教具的不足,我还是就地取材,让学生用小棒分类、用不同图形分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发展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意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
9、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
10、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
11、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主要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有多少,体会它们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不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
12、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比较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
13、数比较小,后数的数比较大。在练习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观察100以内数的规律,难点是规律的运用,尽管我心中明白,但是在教学时,有的细节却没有体现。再有就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第二、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练习巩固,提升计算能力。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一种亲切感,并让
14、学生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提示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数的组成来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很踊跃参与,都能说出“几个十几个一减去几个十等于多少、几个十几个一减去几个一等于多少及相应的加法计算方法,或是用相同的数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减的方法。这节课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数学课程标准主张: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鼓励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地说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最后我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有,就是:1、语言上还要更加的简练为
15、好。因为我总是习惯于学生说了之后又重复一次学生的答案,所以第二个教学环节里花的时间过多了导致练习的时间过少。2、后进生表现的机会过少,因为总是害怕他们说得慢,说得不完整,耽误时间。这样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提高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3、计算题的练习应该多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算,这样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因为在练习时发现有个别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计算方法:6+70=67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多注意克服不足,继续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今天上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6、因为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学生也都有购物的经历,对人民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这节课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1、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我先让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做准备,分别从家里拿来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较小的纸币和硬币。而1分、2分、5分的面值的人民币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流通,所以我自己准备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和较大面值的人民币。为学生在真实的认识人民币面前认识人民币的探索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
17、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也是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分类、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我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热情高涨,人人抢着参与,都能说得出根据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大小、数字等来辨别,这为后面学习换币和简单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个理念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让我疑惑:1、合作式学习,
18、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个别同学成了观战者,特别是个别后进生,虽然我强调组长要督促好成员,帮助后进生,一起合作参与,但真正动手操作之后就各顾各的,应该怎样落实更好呢2、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感觉活动一旦开始就有点不听指挥了,虽然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没有顺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去探索研究,是否只需顺着学生的生成材料去教学就可以了呢总之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提高。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了解商品价
19、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中挑选了一段内容,通过创设熊二利用气球来实现飞天梦想这一情境,又通过帮熊二买气球这种方式来导出今天买气球的教学例题,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
20、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教和学的时间分配的不恰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
21、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
22、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23、。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
24、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口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引领、同伴互助,我认为取得了以下的成功:一、是努力的创设了一个同学们相对较为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
25、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6-8不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摆互说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三、是加强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在教学中的想、摆、说的三个环节中同学们已经摆出多种方法,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各种摆法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全部板书出来,让大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学们发现书上的那种是利
26、用了已经学过的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口算中相对简单一些。四、是算法升华。就是离开退位点,直接进行计算。五、是优化练习。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习。注重了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人文性等。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在练习中反复过多,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倾听不够。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找规律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
27、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上课的开始,设计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凭直觉做出决定,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带给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忙理解知识。2、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资料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搞笑味性,“找规律”的资料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决定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
28、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决定,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已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个案例从主题图-学生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先包内含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我本想让学生先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利用彩笔设计有规律、美丽、有创新意识的图案,可学生没有带彩笔,这一步就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二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此刻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偏爱用学具而且也没什么新意。三是结束时,没有组织学生有规律的走出教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