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44KB ,
资源ID:184779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779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复习 42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复习 42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像这样的题目就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即找句子主干)便可认定C项是正确的。换言之,这句话是说明肠脑的物质构成的。近年来理解句子的试题有所变化,即在理解句子的基本上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如xx年的一道试题: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加大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

2、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这道题的四个选项都不是来自题干中文句的本身,而是来自文中的其他段落,不过依据“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一标准,也可看出答案是D。因为D项说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灾害“束手无策”,而不是说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害。3筛选、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高考常有这样的分析、综合性的试题,如xx年:“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xx年“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这类试题,不论要求说明“根据”,还是要求分析“原因”,在文中涉及的面都比较宽,都

3、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作筛选和整合,否则难以作出正确回答。其实,阅读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整合,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看法,所获得的信息才会有实际的价值。4能根据内容作合理推断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以得出新的结论,这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这里强调推断的“合理”,主要是指推断的前提正确,推断的过程合乎逻辑,推断的结论在文意允许的范围之内,符合事理。只有这三者具备,推断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譬如xx年第10题D项:“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文中说:“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

4、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据此可以推出“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加“有可能”意味着不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表达准确。可见该项正确。而B项说:“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这样的推断则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欧洲滑雪运动能继续也只是具备了一个条件,还有其他条件呢?推断却忽视了这一点。再则,文中指出全球变暖“使台风将频频涉击日本”,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能减少袭击的次数,而不能使之“远离日本”,可见该项是错的。因此,在判断推断正误时,一定

5、要注意推断的“合理”性。上列四点,归纳起来说,阅读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就是要把握文中所阐释的科学道理,又因为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语言是相当严密的,所以阅读时要十分重视准确理解文章的语言。二、典型试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沙尘暴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

6、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和细砂被吹动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

7、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的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

8、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由此产生。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7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8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

9、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

10、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这篇文章题为“沙尘暴”,而且是围绕“沙尘暴”来展开论说的,那么究竟何谓沙尘暴,这是首先要正确理解的。第7题列出的四种解释都来自原文,最准确的是A项。B项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解释,

11、可排除。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风化物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并没有解释沙尘暴的含义,也可排除。D项也是说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也不算作解释。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选A。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答案是B。“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个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体会。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都有一定的干扰度。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

12、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一定的作用,基本上用的是原文句子,符合原意,是正确的。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都是用原文的句子,符合原文意思。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简化,并无实质性改变。而B项说“沙尘逐渐集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符合文意。因为沙尘暴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理解错误。换个角度说,原句说的是“沙尘”的作用,B项暗转为“沙尘暴”了。第9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正确的是A。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

13、的加剧。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C、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只有A项说的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第10题考查推断能力,答案是C。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尘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上是说“沙尘暴虽给带来好处”,不能推断“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依据原文“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气吹向大陆”作推

14、断,但从中并不能推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的”,但不能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C项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是正确的。三、练习及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4题。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

15、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压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如,将于xx年并网的Norton电站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二个大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目

16、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

17、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1根据文意,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利用风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B以压缩并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C既利用

18、风力又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D用电处于低峰时的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的技术。2对文中画线处所说建造50兆瓦电站需要100台1兆瓦电机的必要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充分考虑风源状况,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也能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电能。 B为空气发电机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压缩储存的空气。 C综合使用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技术,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利用。 D开辟全新的能源提供新途径,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的风力和空气。3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空气发电机有两个基本功能,风力大量贮存空气,风力小时释放空气使发电得以正 常进行。 B空气发电使用的是洁净能源,二氧化碳接

19、近于零排放。 C空气发电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空气,较之于风力发电机,其能源较少受到自然条件 的限制 D空气发电技术在德国、美国已投入使用,成为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气发电需要巨大的储气站,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利用废井储存空气。 B空气发电需要压缩并储存大量的空气,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C用矿物能源价格太低,空气发电现在还少人问津,要引起重视就必须大力降低成本。 D随着矿物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空气发电将成为电力的重要来源。附:答案及简说1B(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一是空气发电技术以什么为动力,二是空气发电与风力

20、发电的关系。空气发电机以压缩并贮存的空气为动力,放A、C错。空气发电并非只为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而设计,第三段“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也是一种洁净源的获取办法”就表明了这一点,故D错) 2A3C(空气发电机在用电处于低峰时也贮存空气,故A错。末段未指出“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并非是”不等于“接近于”,故B错。空气发电技术在美国尚未投入使用,故D错)4D(利用废弃矿井建造储气站,这是用地制宜的措施,不等于非此不可,故A错。空气到处存在,不需依靠风力,故B错。文章并未点明或暗示空气发电成本偏高,也不能因为矿物能源价格低就要求空气发电降低成本,故C错)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44

21、、写作如何达到基础等极的要求精品教案 一、正确认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关系。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我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首先应重视发展等级。 首先,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只有10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分。 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

22、“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 因此,我认为对那些还没有达到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写作基本功好的,另当别论。 二、基础等级的要求 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 1符合题意 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解。一道作文题往

23、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主持者请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拓我所知,世界上会说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

24、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吗?有道理,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联系实际”、“议论文”,“800字”也要一一落实。 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根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

25、少人不去按照题意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xx年的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结果是

26、“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驴非马的东西。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

27、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

28、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人叙事或议论,否则就会散乱而不知所云。现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的文章没有明显的写作意图,

29、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自然不可能成为好文章。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评分的又一把重要尺子,在这一点上达不到基本要求,也就是文章内容不合要求,得分只能比较低。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手含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若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对这些同学来说,最应努力的是把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顺着一定的思路说需要说的话,不要“东一概头西一棒”。 “结构完整”,从历年高考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是不存在问题的,除非有的人不能完卷。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全文思路不清晰,段与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