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25.61KB ,
资源ID:184761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761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1、二、 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A的课程设计,是课堂的深化。设置自动控制理论A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MATLAB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会应用这一强大的工具,并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以达到加深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理解的目的。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工具把学生从繁琐枯燥的计算负担中解脱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思考本质问题和研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去。通过此次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

2、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能用MATLAB软件分析复杂和实际的控制系统。2.能用MATLAB软件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3.能灵活应用MATLAB的CONTROL SYSTEM 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三、 主要内容1前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MATLAB系统要素,MATLAB语言的变量与语句,MATLAB的矩阵和矩阵元素,数值输入与输出格式,MATLAB系统工作空间信息,以及MATLAB的在线帮助功能等。2控制系统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型简化,Laplace变换等等。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各种响应、性能指标的获取、零极点对系统性

3、能的影响、高阶系统的近似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取。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主要包括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零度根轨迹、纯迟延系统根轨迹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5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Bode图、Nyquist图、稳定性判据和系统的频域响应。6控制系统的校正,主要包括根轨迹法超前校正、频域法超前校正、频域法滞后校正以及校正前后的性能分析。四、 进度计划序号设计内容完成时间备注1基础知识、数学模型2011年12月26日2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2011年12月27日3根轨迹分析2011年12月28日4系统校正2011年12月29日5整理打印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2011

4、年12月30日五、 设计成果要求上机用MATLAB编程解题,从教材或参考书中选题,控制系统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每章选择两道题。第六章校正选四道,其中根轨迹超前校正一道、根轨迹滞后校正一道、频域法超前校正一道、频域法滞后校正一道。并针对上机情况打印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题目、解题过程及程序清单和最后的运行结果(曲线),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六、 考核方式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方法如下:根据1打印的课程设计报告。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3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成绩评分为优、良、中、及格以及不及格5等。 学生姓名:

5、陈莉丽 指导教师:姚秀明 2011年12 月30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二、设计正文1.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1传递函数的多项式形式转换零极点形式 G(s)= 在MATLAB环境下获得传递函数。程序:num=1 2 3num = 1 2 3 den=1 4 6 9den = 1 4 6 9 G=tf(num,den)Transfer function: s2 + 2 s + 3-s3 + 4 s2 + 6 s + 9 1.2传递函数的多项式形式转换零极点形式在MATLAB环境下获得采样时间为4s的传递函数。 num=1 2 3 G1=tf(num,den) Ts=4Ts = 4 G2=tf(

6、num,den,Ts) z2 + 2 z + 3z3 + 4 z2 + 6 z + 92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统函数为:G(s)= 试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程序: num=4; den=1 2 0; y=step(num,den); step(num,den) y,t,x=step(num,den,t)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图像:2.2用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及根的分布情况:s4+2s3+8s2+4s+3=0 程序:d=1 2 8 4 3d = 1 2 8 4 3 r=roots(d)r = -0.7555 + 2.5001i -0.7555 - 2.5001i -0.2

7、445 + 0.6165i -0.2445 - 0.6165i可看出根都在左半平面,系统稳定。3.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3.1已知一个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num=conv(1 2); den1=conv(1 0,1 3); den2=1 2 2; den=conv(den1,den2) rlocus(num,den)运行结果:3.2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如下,绘制闭环根轨迹。 s3+(K-1.8)s2+4Ks+3K=0 等效根轨迹方程为:程序清单: num=conv(1 3,1 1); den=conv(1 0 0,1 -1.8);根轨迹图:4.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8、4.1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的Nyquist曲线 num=100 200; den1=conv(1 0,1 1); den=conv(den1,1 20); nyquist(num den)图像: 4.1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 求系统的Nyquist曲线和Bode图。 num=20 1; den=conv(1 0,1 0); den2=conv(5 1,2 1); den1=conv(den,den1);nyquist(num,den1); figure(1) bode(num,den) 程序执行后,得到所示的曲线:Nyquist曲线:Bode图;5控制系统的校正5.

9、1根轨迹法超前校正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用根轨迹法确定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得超调量不大于30%,调节时间不大于8s. (1)校正前: num=8; den1=conv(1 0,3 1); den=conv(den1,0.2 1); Transfer function: 80.6 s3 + 3.2 s2 + s rltool(G)打开Anilysis中的Response to commad step得到如下图形:可见系统发散不稳定,需要校正,可串联一单零点模型。用rltool工具调整,得到校正装置G(s)=0.396(1+0.89s)由此可以看出,已经符合题目的要求5.2根轨迹法滞后校正

10、已知系统G(s)=用根轨迹法确定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得超调量不大于15%,调节时间不大于25秒。 校正前: num=0.8;den=conv(1 0,3 1); den1=conv(den,1 2); G=tf(num,den1) 0.8-3 s3 + 7 s2 + 2 s明显不符合要求,用rltool工具进行校正,增加零极点模型,得到得到校正装置(s)=校验后的根轨迹图: 打开Anilysis中的Response to commad step得到如下图形: 由此图可看出已经符合题目要求。5.3频域法超前校正 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c(s)= 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特性,使系统满足相角裕度

11、45串联超前校正: num=1000; den1=conv(1 0,0.1 1); den=conv(den1,0.001 1); margin(num,den)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相角裕量0.0584度,不满足指标要求,系统的Bode图也可以看出,应该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以增加系统的相位裕度。选择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为52,则有a=(1+sin)/(1-sin)=8.43,为使超前装置的相角补偿作用最大,选择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在最大超前相角发生的频率上,由上图,-10lga=-10lg4.6=-8.43dB时,相应的频率为170.4rad/s,选择此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m=

12、wc,=170.4rad/s,T=0.00202,初选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G0(s)Gc(s)=校正后: num=17.03 1000; den1=conv(0.001 1,0.00202 1); den2=conv(1 0,0.1 1); den=conv(den1,den2); figure(1)(1);校正后的伯德图: 由以上可知,校正后的系统相位裕量为45.8,满足性能要求,以上所选超前装置正确5.4频域法滞后校正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相位裕度校正前: 程序: num=30;伯德图:由上图可以看出,相角裕量

13、为-17.2,不满足相角裕量大于40。=-180+40+7=-133(wc)要大于-133由图可得20lg=30/2.7,=11.1解得wc=2.7,T=3.7, T=11.1*3.7=41.15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 num=conv(30,3.7 1); den2=conv(0.2 1,41.15 1);由图可以看出相角裕量为45.2deg,满足题目要求。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1.通过本次设计,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了控制系统稳定性、稳态性能、动态性能的各种分析方法,加深了对控制原理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学习了MATLAB软件,基本掌握了它的有关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了解了MATLAB几个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并能应用来解决一些问题。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了有关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锻炼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本次课程设计认识了MATLAB软件,但是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只了解到了一小部分关于该软件的用途,并没有形成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继续深入的学习MATLAB软件。四、参考文献1 于希宁,刘红军.自动控制原理.中国电力出出版社.2007年8月. 3师宇杰.自动控制原理基于MATLAB仿真的多媒体授课教材.国防工业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