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50.98KB ,
资源ID:184704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70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宁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精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宁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精Word下载.docx

1、可是,明明是人的书房,怎么就成了“鸡窗”呢。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传说。故事见南北朝时期刘庆义编著的幽明录和唐代欧阳询奉旨主持编纂的艺文类聚等。故事大意是:两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宋处宗的兖州刺史,偶然买到一只时常打鸣的公鸡。他非常喜欢这只鸡,于是就把鸡笼放在书斋靠近窗户的地方。没想到这只鸡居然通人性、懂人话,所以经常和宋处宗谈天说地,使得宋氏言谈技能大为长进。因此,后来人们就用“鸡窗”表示书房了。和“鸡窗”苦读同样具有励志作用的,按照晋书记载,东晋时青年武将祖狄每天都坚持“闻鸡起舞”。为了习练武艺、磨炼意志,这位戎马生涯的武将确实做到了朱子家训篇首所言:黎明即起。(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

2、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鸡”有写成甲骨文里象形字的,而“雞”不是象形字,它左边的“奚”表示它的读音,右边的“隹”表明它与鸟禽有关。B.鸡是阳气积聚的生物,但母鸡并不像公鸡那样能够感觉到太阳即将升起,也不具有公鸡那 种在黎明时打鸣的生物特性。C.公鸡能报晓,是因为公鸡脑子里有种一到天黑就分泌激素“黑色紧张素”的腺体,而这种激素使公鸡对明暗变化比较敏感。D.成语“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这一贬义色彩与孟尝君门下的两名门客装鸡扮狗做偷盗之事有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杜甫新婚别所言“生女有所归,鸡狗亦

3、得将”符合民间流传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之说,反映了唐朝随遇而安的婚嫁意识。B.文中引用罗隐的诗句,既证明了唐朝随遇而安的婚嫁意识并没有抵消青年才俊发愤图强的精神,也便于揭示“鸡窗”的含义与来历。C.东晋时期祖逖的“闻鸡起舞”和两晋时期宋处宗的“鸡窗”苦读同样具有励志作用,因为他们都做到了朱子家训所言“黎明即起”。D.本文从“鸡”的字形以及与“鸡”有关的词语、传说、典故等角度,论证了鸡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而且它的历史也较久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鸡在十二生肖中对应的地支是“酉”,而“酉”按照阴阳五行说又属于“金”,所以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

4、B.因为先天具有报晓本能的几乎都是公鸡,所以“牝鸡无晨”这一说法中的“牝鸡”指的就是母鸡,“无晨”指的是不能打鸣报晓。C.“鸡窗”一词来自传说,后人用“鸡窗”指代书斋,如唐代罗隐的“鸡窗夜静开书卷”就是赞美张逸人能够在书斋深夜苦读。D.“牝鸡无晨”“鸡零狗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词语不同于“鸡窗”,是因为它们都带有“鸡鸣狗盗”这个典故的影子而不受人欢迎。(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莫高窟的挣扎蒋方舟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西域的入口

5、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

6、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到了11世纪,

7、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

8、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

9、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3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B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的不同进行了对比。C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前景的隐隐担忧。D “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

10、到自豪。5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5分)6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

11、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而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

12、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附图: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

13、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

14、”,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来自光明

15、网,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B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C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D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5分)A我国出国留

16、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9请综

17、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鲁丕字叔陵,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遂杜绝交游,不答候问之礼。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遂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世名儒。后归郡,为督邮、功曹,所事之将,无不师友待之。建初元年,肃宗诏举贤良方正,大司农刘宽举丕。时对策者百有余人,唯丕在高第,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元和元年征,再迁,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余人,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赵王商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官,丕

18、止不听。王乃上疏自言,诏书下丕。丕奏曰:“臣闻礼,诸侯薨于路寝,大夫卒于嫡室。死生有命,未有逃避之典也。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宴,事不可听。”诏丛丕言,王以此惮之。其后帝巡狩之赵,特被引见,难问经传,厚加赏赐。在职六年,嘉瑞屡降,吏人重之。永元二年,迁东郡太守。丕在二郡,为人修通溉灌,百姓殷富。数荐达幽隐名士。明年,拜陈留太守。视事三期,后坐禀贫人不实,征司寇论。十一年复征,再迁中散大夫。时侍中贾逵荐丕道艺深明,宜见任用。和帝因朝会,召见诸儒,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相难数事,帝善丕说,罢朝,特赐冠帻履袜衣一袭。十三年,迁为侍中,免。永初二年,诏公卿举儒术笃学者,

19、大将军邓骘举丕,再迁,复为侍中、左中郎将,再为三老。五年,年七十五,卒于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B.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C.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D.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肃宗、太宗、钦宗。B.“举”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C.“迁”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官职升迁,类似的有“进”“升”“转”“改”等。D.“死”在古汉语里的表达是有区别的,不同职级有不同称谓,如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称“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丕沉稳好学,孜孜不倦。为了求学,他不惜和朋友断绝交往,对别人的问候也不答礼,由此引发了儒士朋友们的不满。B.鲁丕学有所成,终成名儒。他兼通五经,用鲁诗尚书教授学生,成为当时著名儒者。后经科考为官。C.鲁丕知书达理,坚持原则。面对赵王躲

21、疾,鲁丕制止并给皇上上书,严正指出学校是修习先王礼乐教化的地方。D.鲁丕才能突出,多次得到皇上的厚爱。朝廷会见,他的辩论得到皇上的认可,退朝后,他得到皇上的衣物赏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夫卒于嫡室。 (2)其后帝巡狩之赵,特被引见,难问经传,厚加赏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

22、,游幕终生。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B. 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C. 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D. 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

23、怀乡的苦闷。E. “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15.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观沧海中,曹操以“”和“洪波涌起”两句,直接描写海水的动态,显示出大海的辽阔与雄壮。(2)琵琶行中白居易以“?”自问自答,写出重闻琵琶曲后,自己超出其他听众的悲伤情怀。(3)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月下美景,心情舒畅,于是与友人“,”并因此有了如同乘风飞行、羽化升仙的感受。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

24、是( )(3分)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人甚至因雨水过大而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面对家乡父老的大力吹捧,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是微微一笑,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身无长物了。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导,其实这种人

25、十个有十个要失败。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考古学家对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为了避免碰撞,我们要注意观察货车的行驶轨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从左侧超越,切忌不要与货车并排行驶。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D.由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丽。19.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

26、体的一句是( )(3分)他是我的本家侄子,是你的研究课题方面的专家,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他,他将不吝赐教。B.女子吃惊地看了看眼前这位汉子,转而又款款笑道:“先生能否告知家父是何人?贵乡在何处?孔明的岳父黄承彦对刘备说:“我见小婿所作梁甫吟,记得几句,故此吟诵,不料想为尊容所闻。这本唐诗三百首是我语文启蒙老师惠赠给我的,虽然时过多年而且破损不堪,但我一直珍藏着它。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许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_,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

27、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_,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_。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某市口腔医院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65至74岁的老年人,10人中就有一个全口无牙。调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全口无牙的比例越低。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懂得牙齿保护常识。而只要牙齿保护常识懂得多,年老后就不会患牙病。没有牙病困扰,老年人就会很幸福。并不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懂得牙齿保护常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