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4.23KB ,
资源ID:184691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691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Word文档格式.docx

1、吕勤等(2003)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虽然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众说风云,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每种定义下的问题行为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行为表现,在频率和强度上或高或低地偏离同龄儿童的表现;(2)行为效果,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或对他人产生不利影响;(3)行为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教育的期望,不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对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应该认识到(1)问题行为多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因此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其年龄发

2、展阶段的特性;(2)尽管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日趋上升,但是问题行为不能等同于神经、生理方面的病态行为,也不能等同于犯罪行为,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从心理、教育角度的干预来解决;(3)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不意味着就是问题学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4)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目前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是学校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学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因此,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行为矫正学基本原理和新课程理念

3、,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学生问题行为产生根源,并运用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术来矫正问题学生的行为、挖掘他们的潜能,以期能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素质,发展其适应性行为,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青春期,这是个体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的青春期;是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的时期;是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

4、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科技发达,大量信息和新观念不断出现,其中的社会不良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行为出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与行动脱节。对许多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的要求,学生普遍都知道,但在实际行动中道德要求与约束往往变得无力,因为“公道”与“私利”的选择中,一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得失,容易见利忘“义”;就算不“忘义”也往往不愿意舍利求义。据一个班学生的调查99%的中学生都认为应该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让座,但在现实中能主动让座的只有30%左右。二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劳动态度

5、与意识差。据一个班学生的调查60%不做家务,20%的同学偶尔做一点。平时在学校里也不愿意打扫卫生,偷工减料、拈轻怕重。学习中怕吃苦怕动脑,作业抄袭,甚至出现花钱请别人做作业。出现不平等的等级观念,看不起基层的劳动者、农民,崇拜老板、高官、明星,不少人希望不劳而获。贪食、偏食、好吃懒做、攀比风严重。三是心理素质日渐下降。平时存在自信和自满,遇到一点困难与挫折就退缩、逃避、不负责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反面的意见,要么脆弱十足,要么报复心强,甚至使用暴力等。一部分人喜欢沉迷网吧、游戏机房,不愿意与老师、家长交流,形成较封闭的人际交流空间,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四是法制意识淡薄,道德失范。

6、部分学生逃课、逃学,整日到处游荡,沉迷于录象厅、游戏机房等娱乐场所,甚至参与各种赌博活动。不讲礼貌,言行粗俗,男女交往失度,喜欢拉帮结派,恃强欺弱。根据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特点,主要以偷窃、敲诈、打架斗殴最严重。入学新生不良行为发现率调查统计() 现象学年度新生人数玩游戏机抽烟观看不良影视逃学、旷课打架200517813.4811.2412.366.181.12200616716.7712.5717.378.381.78200734221.3517.8420.186.431.46以上这些品德不良现象虽不是中学生的主流,但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代表性,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使

7、学生越滑越远,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行为养成教育和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在初中学校中尤显重要。只有在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初中生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方面。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提倡了十几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分数)仍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的生命线,这一评价制度不变,学校走的仍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品德的老路”,也使部分老师产生了“教育学生还不如代几节课来的实惠”的思想;不太完善的教育体制的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现在还不太完善,小学不经选拔,直接升入初中学习,那些在原学校本来就调皮

8、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升入初中后仍恶习不改,我行我素。在知识层次上,有的新生根本不具备该年级的基础知识水平,赶不上课,成为“后进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初中阶段学校不可以开除学生,又要严格控制流生率,因而对一些思想品德不良、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只能教育、批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犯一些错误无所谓,学校不能把我怎么样。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城乡教育在近几年虽然在硬件上有所缩小,但在软件上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一些家长千方百计把自己子女转入城关学校就读,导致乡镇学校的生源素质降低,“后进生”增多,这也使农村学校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的原因之一。二是家长方面。家长自身行

9、为的影响。许多家长有护短行为。根据一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80%的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向孩子灌输:在外在校,不准吃亏。其中65%的家长认为打了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说些好话,拿点钱就行了,这无疑助长了部分孩子的恶习。而且许多家长不能做出榜样作用,他们中的一些人吃、喝、玩、乐、拉帮结伙,在家连日聚赌,看黄带,信鬼神,占小便宜,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何况现代家庭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关爱,导致学生心里障碍的出现,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家长教育方法的影响。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平时忙于工作,觉得对不起小孩因而小孩要什么给什么,认为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对他们的补偿,对孩子的学习

10、状况、思想状况从不过问或过问甚少,以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有些家长是专制型的。信奉“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人”等观念,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考试不理想或犯了错误就是粗暴的拳打脚踢,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叛逆情绪;隔代教育的影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个调整,使农村的大部分家长转入工厂或外出打工,在校上学的孩子一般都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是独生子女,加之隔代带养,因而对这些孩子言听计从,一味满足,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也无能力束缚他们的行为。从而形成他们自傲、任性,缺乏独立性。三是社会方面。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受法制不完善、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不规范管理等

11、因素的影响,“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择手段为赚钱”的不良思想逐步取代了过去的“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成了傻瓜行经,“讲钱、讲穿、讲玩、讲享受”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所有这一切,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大众媒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充满了暴力、凶杀、色情、赌博、恐怖的描述,口袋书、粗话贺卡、恐怖玩具等层出不穷,严重的影响了青年一代思想品德。而且农村学校周围缺少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场所,有的只是简陋的露天桌球、隐蔽的游戏机房和网吧,这些地方是一些学生课余生活的集聚地,这是导致学生学业、品德下降的主根源;政策导向的影响。

12、目前学校教育基本上还属于行政行为,地区的政策措施对教育工作的实施往往起决定作用。如: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学校因为怕出问题,限制或取消了所有需要学生走出校门的活动,这给德育教育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重重困难,或者是根本无法开展。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要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鉴于以上对中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问题行为的产生受到个体、家庭和学校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和预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结合中学生主体的特点,从家庭、学校双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一)家庭干预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成员的行为对中学生行为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

13、从家庭方面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极为关键在进行家庭干预时,可以借鉴美国犹他大学的Karol L.Kumpfer和Rose Alvarado 博士提出的干预原则:对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进行干预时要注重干预的整体性和动态性,把握不同中学生的特殊性和发展性,对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要尽早进行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即要尊重被干预者家庭文化传统对其行为的影响,又要不偏不倚客观地看待不同家庭的优缺点。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干预者的人格影响力,发动干预和被干预者双方深入的沟通和协作,都有助于家庭干预的内容切实有效。我国的张晓明等8对37位具有问题行为的初一男生进行为期数周的心理干预,学生与家长均接受咨询,内容涉及孩子的

14、管教方式、夫妻之间的关系及协作、孩子问题行为出现的特点等,结果显示干预对人际关系不适应、学习不适应和情绪不稳定等三个方面有积极作用。此外,在家庭方面进行干预可以采用以下三条较为有效的途径:父母行为训练9 、家庭治疗和家庭技能训练。其中,父母行为训练主要是针对父母的高度组织化的培训方法,通常由训练有素的人员以小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父母开展指导性课程培训。家庭治疗是针对单个家庭以及家庭中的高危群体的选择性预防方案,较适用于早期的预防。 家庭技能训练对中学生效果最佳,是父母行为训练、儿童社会生活训练以及家庭实践相结合的多层面参与式训练方法。(二)学校干预同伴、教师以及学校学业负担对中学行为的影响深远,

15、也都是导致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依托学校进行干预非常必要。在学校进行干预时,可以依据行为科学,采用正向行为支持的干预方法。即面向普通学校的全体学生,创设有效的学校环境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建立实践策略,促使有意义的行为出现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生活质量。PBS程序强调在制定干预策略之前对学生进行评估(FBA) ,通过对环境的改变来排除产生问题行为的诱因,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社会交往技能,鼓励更多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此外,国内还有研究者10运用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相结合的自然实验对初中生进行教育干预,结果发现初中生在人际交往、性格、学习和品德等方面问题行为的改善较为显著。总之,

16、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可以防治的,尤其对中学生的早期预防极为重要。不仅要注重于减少和消除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更要从预防出发,着眼于研究与培养中学生积极的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因此要积极探讨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目前,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系统研究和综合干预仍很缺乏,有待于更多的学者、社会团体和政府决策机构的重视。切实关心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并结合中国中学生的实际个体、家庭和学校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广泛地开展问题行为的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1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87.2周详

17、,曾晖.海南中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4翟静,李宪伟,刘金同.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5高瞻,刘珍妮,林建龙,李慧,李新天.梅文华珠海城区初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6任传波,李晓非,姜季妍,黄劲松.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7张朝.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8张晓明,杨红梅.37例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9任桂英,顾伯美,王玉凤.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10王丽敏,魏秋莹,王达,陈晓慧.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