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69.30KB ,
资源ID:184569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569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古研究运用讲解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古研究运用讲解Word下载.docx

1、7、遗迹:是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8、遗物:古代人类生活遗留下来的物品总称,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品等。9、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除了人工制品之外,还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如古代人们居住的洞穴、农作物的种子和家畜的骨骼、遗址中出土的栗子、胡桃等野生植物以及野猪、鹿等野生动物等。10、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当今以及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二、 考古技术(一) 考古调查和勘探1、考古调查与勘探:在中国大地上,到处都可能找到古人留下的痕迹,但考古工作绝不是漫天撒网去开展挖掘工作。2、很多历史遗存被深深埋藏在尘埃之下或深水之中。今天,我们在使用传

2、统工具的同时,还把很多新技术应用到考古调查和勘探中,例如物理探测、航空遥感等,就好像赋予了考古调查人员某些特异功能,他们能透过十几米的湖面看到残破的古沉船、散落的古陶瓷。3、考古调查和勘探即在基本不破坏遗址或遗迹的情况下,发现和获取遗存资料,为考古发掘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也为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4、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是应用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研究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堆积(文化层),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中诸文化层形成的先后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它主要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堆积,根据文化层的叠压关系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5、确定和记录考古遗址和遗迹的

3、位置是考古的一项主要任务。6、考古调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地面调查和航空勘察。7、地面调查分辨遗址一般有四个方法:明显的土墩、石砌的废墟或其他地表遗迹;覆盖的植被:植被可以直视下伏地层的状况,比如存在遗址的土壤富含腐殖质,所以地表的植被或庄稼往往长得比周围的植被茂盛;土壤:古代遗址的文化层往往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地表发现的石器、陶片、碎骨以及其他材料也可以指示附近遗址的存在。8、航拍:用航空摄影来进行考古调查是在20世纪初开始实践的。航拍有两种类型:垂直和倾斜。垂直照片表现的是近乎平面的景象,有助于测绘和制图;倾斜的照片可以提供地表遗迹的立体轮廓和形象,也可以显示几乎消失的河岸和壕沟。9、中国

4、传统的地下探测工具是洛阳铲,它原来是盗墓的工具。它是一种半圆形的铲子,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并将地下的泥土带出,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洛阳铲的原理是通过对地下不同深度的取土,观察土层、土质和其中的包含物,以了解遗址的堆积厚度和范围。10、为尽可能保证遗址和遗存不受破坏,科学家们改进勘探技术,运用无损伤的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探测,包括地震和声学方法。11、地震方法:在遗址表面用沉重的气锤敲打,地下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回声,从而可以判断底下的情况。比如未经人为动扰的地下回声比较沉闷,而挖掘的墙基、壕沟及坑穴则会产生共鸣。12、电阻探测:用电阻探测仪来测量土地对电流阻抗的一种方

5、法。由于沉积物中含有易溶的含水矿物盐类,因此岩石和土壤是导电的,不同沉积物所产生的电阻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来指示考古遗址的情况。这种方法在透水性好的土壤区最为有效,在欧洲使用广泛。13、电磁探测:利用电磁脉冲,向地下发送短波,回波能够反映地下土壤和沉积物的各种变化,比如壕沟、墓葬、墙基等。14、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15、水下考古勘探的三种方式:用调查船摇曳的质子磁力仪探测海底的钢铁船体;用测

6、向扫描声纳以扇形传递声波探测海底表面的遗迹;用海底剖面成型仪以声波脉冲的反射信号探测水底的遗迹和遗物。16、准确的地图和遗址分布图是遗址记录最基本的要求。17、遗址调查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收集和记录地下的遗迹;收集和记录地表的器物和其他遗迹;根据上述材料来对遗址的年代、文化内涵和功能作出初步判断。18、地表采样主要是指根据暴露在表面的遗物来了解遗址的关键信息。19、地表采样的目的:收集地表器物以判断遗址的时代和被使用的不同阶段;确定该遗址中人类从事的活动性质;收集遗址所在区域居住最为密集的位置信息,以便做整体或局部的采样发掘。(二)考古发掘1、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获取科学资料的重要手段,必须客

7、观地、完整地、系统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貌,确保它的科学性。考古学家是如何探测深藏在地下的文物?一般过程是:布探方。将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便于挖掘和整理;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对文物标本进行清理收集;文字记录。考古发掘中常用的工具有:镢头、铁锹、手铲、毛刷、标本盒、标签、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罗盘、皮尺等。2、考古地层:考古学家们发掘遗址时,常常会发现多个文化层(也称地层)相叠压。对地层反复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后,考古学家就能初步判断该地层及所含遗存的相对早晚关系。一般来说,地层越深,代表时间越久远。3、地层学的观察目的包括四个方面: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遗址中的活动,并注意后期活动对前

8、期活动和居住遗迹的影响;了解遗址被废弃后的改造和人类活动;了解史前人类居住阶段自然沉积和侵蚀的动力过程;了解遗址被废弃后自然动力对遗址的改造。4、中国历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文物非常丰富。地下文物的发掘既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又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手段。5、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6、考古学的目的:揭示器物、生态物和遗迹在沉积中的三维结构和形态;评估这种形态在功能与年代上的意义。7、探方: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做探方。考古学家为了更好地测量和记录

9、,一般采用探方和隔梁来划分垂直剖面的框架,以便对大部分的发掘面积做层位上的控制。8、所有的考古发掘都始于详细的地面勘探,并制定精确的遗址分布图,然后将采集的文物作为参考依据来决定发掘位置。9、考古发掘运用地层学来分析遗址的埋藏规律和特点。10、观察遗址地层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遗址的形成过程,并分辨人类的活动。11、发掘记录包括绘制平面图、绘制剖面图、三维记录、摄影。12、平面图可以显示一个遗址分布状况的整体特点,并为考古报告提供准确的图版说明。13、剖面图可以区分自然层与文化层,记录地层变化和扰动,以及各种埋葬遗迹,如建筑遗迹、墓葬等。14、文化层:由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

10、成的地层堆积,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和年代,凡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堆积叫做“自然层”。15、摄影:用相机来记录遗物和遗迹的各种特征、迹象和出土情况。16、考古学是“时间”与“空间”的科学。时间年代的表示可以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17、相对年代: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来推定。18、绝对年代:依靠考古遗存中有纪年的文字资料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测年技术。19、考古类型学: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20、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

11、过判定遗址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堆积,根据叠压、拓破及平行关系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地层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层次,确定层位关系。21、堆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可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22、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考古发掘时,挖到生土才算结束;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层叫熟土。三、 考古发掘与文物修复1、考古发掘的基本知识考古学文化:是指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发现之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域内,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的古代文化遗存。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反映在物质文化

12、上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遗址:是指人类遗物、遗迹或自然遗物在空间上的集合体。遗迹: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类物品的总称,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等。文化层: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质形成的地层堆积。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凡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堆积称为“自然层”。生土:未经人类活动扰乱过的原生土壤,也称原生土。其特点是结构比较紧密,稍有光泽,颜色均匀,质地纯净,不含人类活动遗存。探方: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这种发掘方法就是探方发掘法。我国目前

13、普遍使用的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的方向一般为正方向,即磁针指向,代号为“T”。探沟:对于试探或以解剖为目的的小规模发掘,可用探沟法。探沟为长方形。代号为“T”或“TG”。2、 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按正方向统一布置探方,用探方法或探沟法进行发掘。按土质、土色的不同和包含物的时代特征及时划分地层和确定遗迹现象的范围。按照文化层的叠压和遗迹打破关系。先清理年代晚的,后清理年代早的。直到出土为止。尽量保证遗迹的完整。按最小发掘单位收取出土物。及时作好各种记录,如文字、绘图、表格、拍照、录像等。妥善保管出土物和档案资料。3、考古发掘的一般步骤确定遗址发掘范围,测绘遗址总基点,然后布置探方

14、铲除探方内的表土,按土质、土色划分地层,铲齐探访四壁按文化层的叠压和遗迹的打破关系逐层清理照相、登记、绘图清理并收集遗物科学采集样品核对底层剖面(统一顶层)4、室内整理:室内整理,是相对野外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而言的,主要包括发掘资料整理、分析研究和报告编写三大部分。它不仅是野外工作的继续和延续,同时也是整个田野考古工作的最终总结和理论升华。5、资料整理主要包括记录的整理、遗迹或遗物的整理。6、资料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分析各类遗存的年代、演化规律;对遗物进行分型定式、分期和归纳特征,确定文化性质和时代;对遗址的形成、发展作出历史的科学解释。7、报告的编写作为田野考古的最后阶段的工作,是将考古调查、

15、发掘出来的资料编辑出来,以书刊或其他形式予以全面的、科学的发布。8、文物修复: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长河中积累下无数瑰丽珍宝,流传至今的文物已经不多且难免会残损甚至消陨。欲使它们恢复到最初的光彩就要对其进行文物修复。现代文物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减少干预”与“可再处理性原则”,在尊重文物原貌的基础上,将保护、修复、考古、艺术四类学科归结为一体。9、文物修复旨在延长文物寿命,充分发挥文物在展陈与科研方面的效益。把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保留下来,一代代地传递给后人。10、发掘资料整理记录整理:在探方回填之前,以探方为单位,对所有资料核实检查,确保记录准确无误。A.文字记录整理:a.核查探方日记

16、,撰写探方记录。b.核查考古地总日记,撰写发掘工作汇报。B.图表记录整理:a.各种登记表的核查、撰写。b.出土器物登记表的核查、撰写。c.各探方平、剖面图及遗迹图的核查、整理。d.考古工地发掘点平、剖面图的核查、整理。C.影像记录整理:以遗迹为单位,留底备查。D各类记录的归类整理:统一装订一份;每一单位各保留的一份。遗物整理:A.清洗:长期埋藏于地下的文物,其表面常沾有泥土、水垢、锈蚀等。为便于观察器物的形态、花纹、制法,有必要进行清洗和清除。金属器的除锈,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一般应请有关专家来做。B.分类统计:陶片按陶系统计,包括陶质、陶色、纹饰等内容。出土器物按类别、形、式进行统计。C.修复

17、:对破损的器物进行修复。D.出土器物的绘图、摄影、拓印。遗迹整理A.分类:房屋按形状、结构、建筑方式进行分类,灰坑按底部形状、结构进行分类。墓葬按墓室、墓道、结构、推土形式进行分类等。B.统计:各种登记表。四、 考古研究运用1、出土遗物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金属、木器、骨器、玉器、贝壳。2、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石器技术发展缓慢,而且水平很不平衡。最初,人们用打制方法来生产石器,后来开始采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3、适合制作工具的石头一般都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如火石、燧石、黑曜石、细颗粒的石英石等,这些石料硬而脆,打击后能产生锋利的切缘。4、早期人类最简单的工具是具有自然刃缘的石片

18、或木棒。5、陶器是人类制作和使用最为广泛的物品之一,它造型和装饰的灵活度敏感地反映了考古文化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的变化。所以在传统考古学的文化谱系研究中,陶器一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6、陶器具有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前者如陶器的形状、质地和性能等;后者包括陶器的作用、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观念体系等。7、唐代最著名的瓷窑是烧白瓷的邢窑和烧青瓷的越窑。8、铜是最早被利用的金属,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是由我国商代的工匠们制作的,最早的青铜器是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酒器“爵”,在唐代铜被广泛用于铜镜的制作。9、青铜器研究包括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类型的研究、青铜器铭文和造型艺术的研究、青铜乐器及

19、其声学研究和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研究等。10、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又称青铜镜。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葡萄镜是唐镜中引人注目的镜类,它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11、玉器在考古中往往是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12、贝壳在考古中也时有发现,大的蚌壳有时被用作切割工具和镰刀,但更多的是将其用作装饰品和奢侈品使用。1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商朝时用贝壳作为货币,它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唐代时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北宋时,随着货币流通额增加,便出现了“交子”,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

20、的纸币。14、鸱吻是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它位于建筑屋脊的正脊两端。鸱是一种凶猛的大鸟,亦传说鸱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为其中之一。鸱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因此被安放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寓意镇宅保平安。五、 古代墓葬1、汉代皇陵的地下宫殿在结构、名称上多有变化。西汉中晚期,凿山为陵的墓室多为横穴式,并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南、北耳室分别为车马房和仓库,前室为接待宾客的厅堂,后室为墓主的寝卧内室。这种墓室结构俨然为一座大型住宅的再现。2、唐代时,皇陵墓室结构也大致保持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特点。唐代“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虽然是高宗李治

21、与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但其墓室结构和平面布局是模仿帝王宫殿或皇陵地宫结构设计的。他的墓道共有个过洞、个天井、个小龛,最后才是前后两座墓室。在第一个过洞前的墓道两壁绘有城墙、阙楼、宫城、门楼及车骑仪仗,象征帝王都城、宫殿景象。第一天井与第二天井两壁绘有廊屋楹柱及列戟,列戟数目为两侧各杆,与史书中所载宫门、殿门制度相同,过洞顶部绘有天花彩画,墓室及后甬道壁上绘有侍女图,从其手中所持器物判断,与唐代宫廷随侍制度相一致。从整座墓室及其墓道来看,它正是唐代宫廷建筑的缩影,其规模自然也相当有气势。3、宋代皇陵墓室缺乏相应的考古材料,据某些不完全的史料记载,墓室结构和用材、壁画艺术等多承唐制。当时,以砖刻表

22、现建筑形象者很多,其中心墓室的四壁刻镌为四合院落,四周的正房、厢房、倒座房的式样,柱、额、椽、瓦俱在。更有趣的是山西一带金元墓葬中尚有墓室内雕出戏台一座,上置戏剧偶人,供墓主在阴间享用。4、清代的陵墓地宫充分利用石材特点,在石壁表面、石门上都雕满佛像、经文、神将等。从地下墓室的发展过程来看,越到后来,皇陵地宫中的象征性成分越少,而仿真的程度越显著,故到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5、陪葬制度:陪葬又称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中国的殉葬制度,就考古发现,最早始于殷商时期。 商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

23、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汉、唐两朝皇陵的重要特点不是以人殉葬而是陪葬制度,即在皇陵附近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唐代相当重视陪葬,如今发掘出来的陪葬明器很多,明器包括了人、马、禽、兽及日常生活用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制作精美。同时,唐代王公贵族的坟墓颇为广大,在坟墓中不但可以放置明器,还可以有壁画。唐玄宗时,曾下诏禁止厚葬,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坟墓内的明器不得超过七十件;九品官员不得超过二十件,明器只可用陶瓦制作,不得用金器;一品官员的坟墓高不得超过一丈四尺,广不得超过七十步,六品以下的坟墓高不得超过七尺,广不得超过十五尺。然而,玄宗这个禁

24、止厚葬的诏令似乎未被落实,中唐以后,厚葬之风仍盛。六、 考古学家简介1、著名考古学家简介海因里希谢里曼发现特洛伊古城;霍华德卡特发现图坦卡蒙王黄金面具;路易斯利基夫妇找到“津吉人”、“灵敏人”遗存;安特生是“仰韶文化”之父。他们开创并推进世界考古的发展。为近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李济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殷墟发掘;夏鼐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序列、商周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董作宾是早期从事甲骨文字的考释与解读的学者;梁思永引进传播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又使之符合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他们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先驱,开创了中国考古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证经补

25、史”的范畴。他们无疑为中国考古学赢得了巨大成就。 2、安特生(1874.7.31960.10.29) 瑞典地质学家,古哺乳动物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在河南仰韶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古人类遗址“仰韶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同年,其在周口店龙骨山首次发现“北京人”牙齿。安特生拉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其卓越的贡献使中国的传统史学家意识到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对于了解中国古史的重大意义。3、李济(1896.6.21979.8.1) 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第一个自行主持考古发掘的中国人。1922从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后,主持了仰韶文化遗址考察,其创造的“三点记载”、“层叠”

26、、“探沟探坑”等田野科学考古工作方法沿用至今,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先后主持了14次殷墟考古发掘,使失落3000年的殷商王朝得以重现。建立殷商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为此后研究古代陶器、青铜器和石玉器等方法奠定基础。4、董作宾(1895.2.241963.11.23) 考古学家、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曾八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对考古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为我国的科学考古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以大连坑发掘出的四版大龟甲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贞人说”,为甲骨卜辞分期断代研究打下基础。1933年,提出了断代的五期分期法和十项断代标准, 极大推动了甲骨文断代和礼制等的研究。5

27、、夏鼐(1910.2.71985.6.17) 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45年,在甘肃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的发掘过程中,首次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早于齐家文化。1950年,主持河南辉县战国时代车马坑的发掘工作,从地域上和年代上扩大了对商文化的认识。一生从事考古研究。发表论文224篇,出版古学论文集等专著多部。6、梁思永(1904.7.241954.4.2)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先后负责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等的发掘工作;首次考证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使之成为中国近代

28、考古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资料。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7、谢里曼.H(1822.1.61890.12.26)德国考古学家,希腊古典时代以前远古文化发掘与研究的开拓者。年轻时代酷爱荷马史诗,让长期被认为是“文艺虚构国度”的特洛伊、迈锡尼和梯林斯重现天日,引发学术界对希腊古典时代以前灿烂文化的关注,开启了欧洲古代史研究的新篇章。其考古实践,不仅为以后的探索者提供更准确的研究方向,也为考古学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8、路易斯利基和玛丽利基夫妇 利基(19031972),玛丽利基(19131996)夫妇,古人类学家。路易斯不断地用实物来证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1931年,在坦桑尼亚北部发现的早期骨骼使他断定这是非洲最早的近代人类。1959年,玛丽在欧杜威发现了原始人“津吉人”头盖骨,推进了古人类学和人类起源研究的发展;1964年,路易斯找到了近代人种“灵敏人”的石器遗存。1978年,玛丽在坦桑尼亚发现距今350380万年的原始人脚印。利基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子理查德利基夫妇,均在考古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被称为“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