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独”立“寒秋”,诗人的情感本应该是( )的,但是,诗人却“看”到了这样一幅湘江秋景:-(注1:读诗方法之一 展开想象,把诗句化为散文句子,展现出诗中景象。)(2)置身于这样的湘江秋景中,我感到这境界充满了( )。(注2:读诗方法之二 体会景象,感悟其氛围与特点。(3)再次诵读,用声音表现出景象的特点。(4)置身这样的景象之中,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请详解“怅寥廓”一句:2、诵读下阕(1)上阕结尾诗人发出惊天动地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回答了吗?怎样回答的?把诗人的回答明确写出来,应该是:(2)细读“同学少年”一节,我感到,这真是一群( )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诗人( )
2、的情怀。(注3:读诗方法之三 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并且从中领悟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3)结尾句中,蕴涵着诗人的呼喊,把它写出来,应该是:3、再诵全词(1)从情与景的关系看,这首词和许多词一样,上阕( ),下阕( ),这种情况叫做( );上阕的景象中蕴涵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种情况叫做( );下阕结尾一句是一幅画面,其中蕴涵诗人深深感情,这种情况叫做( )。(注4:读诗方法之四 体会情景关系,判定抒情方式。(2)上阕的湘江秋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果把它理解为当时大革命形势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祖国壮丽河山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波澜壮阔人
3、生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其实,还可以把它理解为( )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注5:读诗方法之五 对诗中的意象意境作不同的合理解读,可以读出诗的多重意义。四当堂检测:准确填写空格中的字词:( )子( )头 层林尽( )百( )争流 万类霜天( )自由 怅( )( )岁月 风华正( ) 挥斥方( ) 万户( ) 浪( )飞舟五课后作业:中国古代,写秋的诗很多。1、请诵读下面三首诗,并简要分析:?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衰。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
4、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总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分析:这三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这些:2、再诵读下面两首诗,并简要分析: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3、最后诵读课文后毛泽东三首诗,用下面的格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表达一下你读了这些诗以后的感悟:或许,我的人生也会遭逢“独”立“寒秋”的境况;但是,我不会 ;我要 雨巷 学案1、认真揣摩诗中意象,把
5、握诗歌意境。2、领会“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体味诗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学习用美的 眼光看待人生的忧苦哀愁。4、背诵这 首诗歌。学法指导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对诗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加深理解,把握情感。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通过意象把握情感,探究诗歌的象征意义。3、联想比较法,通过与其他现代诗歌的比较学习,初步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体会阅读现代诗歌的乐趣。自主学习,快乐预习一、熟读课文(两遍)。注意诗作的节奏,词句的重音,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二、结合新课标学案P13“课文读解”读懂诗作大意。三、梳理文中 的字词并积累。四、摘抄一首你喜欢的现代诗歌,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注意字迹
6、工整,文面整洁。喜欢的理由: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一、走 进雨巷,熟读顿悟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注意作者情感的把握。二、感悟雨巷,文本探究1、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有什么意义?3、雨巷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写一段你想象中那个雨巷邂逅的场面。用自己的笔描绘出雨巷那种独特的意境。阅读积累,开心拓展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
7、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 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
8、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 “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与前
9、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2、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及意境美的分析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学法指 导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把握作者在本诗中情感的转换。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认
10、真预习课文。1、第一遍,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第二遍,深情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3、阅读新课标学案“背景寻踪”有关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背景。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靑荇( ) 浮藻( )长篙( ) 漫溯( )斑斓( ) 沉淀( )笙箫( ) 河畔( )5、填空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_代诗人,_家。_派代表人物,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内心纯净,诗歌富有激情。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留下四部诗集:_、_、_ _、_。6、新月派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指_、_、_。一、诗人离别时,描写了康桥的哪些
11、风光?这些风光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二、试从“三美”的角度鉴赏再别康桥这首诗。三、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揣摩其中的意味。现代诗选读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 海子从明天 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堰河 我的保姆1、理解“大堰河”的勤劳、善良、仁厚、慈爱的母亲形象形象特征。了解以起伏的思绪、奔
12、涌的感情为线索的结构。2、激情诵读,揣摩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不公社会的鞭挞与诅咒之情,体悟真爱的含义。学法指导1、课前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自测。2、反复诵读,理解作者激烈又复杂的情感。3、深入思考,合作探究,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1、预习课文。第一遍,大声诵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第二遍,熟读课文,读准诗句节奏,读出诗歌情感。2、阅读新课标学案P20“背景寻踪”,了解诗歌写作背景。3、自主梳理文中字词并做好积累。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荆棘( ) 团箕( ) 火钵 ( ) 叱骂( ) 凌侮( )忸怩( ) 檐头( )瓦菲( ) 青苔( ) 酱
13、碗( )冰屑( ) 糯米( ) 麦糟 ( ) 牌匾 ( ) 窸索( )碾过( ) 咒语( ) 虱子( )2、多音字(1)泊 停泊( ) 血泊( ) (2)壳 贝壳( ) 躯壳( )(3)炮 炮火( ) 炮制( ) (4)菲 瓦菲( ) 菲薄( )3、词语释义。荆棘:忸怩:窸索:叱骂:4、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_ _,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在狱中。该诗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代表作有_等。我的疑问和收获:合 作探究,研读文本1、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请你标出起始节并慨括大意。(要求用
14、最简洁的语言,如四字句,对偶句等)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诗歌中有许多感人的典型细节,请同学们找出来,选一两个并细细品赏。3、从全诗可 以看出“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以“母爱”为话题,自创一首现代诗。自主积累,开心拓展当你老了叶芝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 在头顶上的山上
15、它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这首诗选自叶芝1893年的诗集玫瑰,是叶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给他心中的女神,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茉德冈。1889年,23岁的叶芝在伦敦初次见到茉德. 冈,茉德冈当时已是初露头角的明星,醉心于政治。短短的九天时间里,茉德冈每天都邀请叶芝到她的房间一起进餐,在餐桌上他们讨论戏剧和政治。短暂的会面永久的改变了叶芝的生活和创作,多年以后叶芝回忆起当年的会面,仍难掩心中的激情。1891年叶芝第一次向茉德求婚,但遭到拒绝。她要的只是叶芝的友情,替她写诗和剧本,而与叶芝结婚则非她所愿。1903年茉德嫁给了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军首领约翰麦克布莱德,并育有一个男孩,两年之后婚姻破裂。叶芝继续向茉德求婚,但还是被拒绝了。1898年12月,茉德冈曾含蓄的暗示她有意下嫁叶芝,她向他袒露了与吕西安的关系,并承认伊索尔德是她和吕西安的女儿。她向叶芝坦白孩子的身份本来是想获取他的信任,但结果适得其反,叶芝感到极度的耻辱,退缩了。尽管如此,茉德始终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并且一直是他诗歌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