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54KB ,
资源ID:184234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234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Word格式.docx

1、本次课程改革充分吸取了当今国际上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诸多课程专家努力想让我们的课改少走一些弯路,于是设计出了一套尽可能先进和完善的课程方案。但是正如课程专家布鲁尔(Brewer)指出:“对课程最有力的规定和监督都无法消除教师对其进行理解、解释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总是真正的课程制作者,无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教师往往会对中央编制的课程进行修改,以便实际运作的课程适应特定的课程。研究表明,学校中大多数课程决策是由教师个人作出的。”因此,当前学校出现的整合活动是课程建设初期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其二,从学校发展现状来看,整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项全国范围的关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

2、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或是未按规定开足。其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情况也不如人意,这不是学校在刻意抵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首先目前高中升学压力丝毫没有降低,所谓的“主课”、“副课”的划分,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有着现实的意义;其次,国际学界公认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太依赖教师的素质,而当前能胜任的该课程教师少之又少,上级部门近期也不可能大量培养;再加上教师的意愿及时间也限制了各种课程的精细化开发。因此从操作层面上看,剔除复杂的课程分工,实现整合是学校现阶段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其三,从学生生存状态来看,整合是一种人本化的倾向。对旧课程的“繁难偏旧”和“学生的过重负担”的批

3、判是新课程立论的基础,也是每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的最大期待。实施课改时间已经不短了,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吗?笔者曾统计了我校高一上学期发放的国家统一教材,竟然有35种之多,还不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材料。如果再加上地方课程中开发的可爱的鬃省、可爱的鬃市、可爱的鬃县、可爱的鬃镇。如果每项都要落实到位,又有高考压力,可以想象学生的生存状态是如何的恶劣。所以有教师戏称我们现在正从原来的“繁难偏旧”走向了“新杂多怪”,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上面又加上了过重的思想负担(到底是哪种思想说了算,新的还是旧的?)。为此,从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角度出发,不能再机械主义的推进课改,整合也许更能体现新课程

4、人本化的倾向,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规范和精细化。二、怎样进行整合 在当前的学校课程实践中,许多学校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或是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从而降低了新课程的整体效能。为此笔者我校校本课程我们义乌人的设计,谈谈整合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围绕特定学生群体的需求开设课程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其目标总是指向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整合课程时,应围绕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需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操作时我们发现,学生群体的需求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生当前的需求,如调节心

5、理压力,改善父母关系、同学关系、安排闲暇时光等需求;二是学生对未来的需求,如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婚姻家庭观的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需求;三是社会观念影响下的需求,如父母对子女升学成才的需求、出国留学的需求等。通过对本校学生三类需求的分析和调查,我们设计了十个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安排学生在假期间开展相应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在布置任务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克服过去组织的社区服务往往局限于搞卫生、送慰问等单调方式,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体验到社会对人基本的要求。具体设计如下表:专题 内容分支 培养目标 涉及学科 一 我们义乌人的渊源 学生家族来历,家族杰出人物研究

6、 包容意识 多元文化 历史 生物 新义乌人的诞生过程 外国人在义乌情况调查 二 我们义乌人生活的环境 义乌水资源状况调查 环保意识 地理 化学 义乌土地资源状况调查 义乌某一项污染情况专项调查(如塑料袋等) 三 我们义乌人 生活状态 义乌人衣着变化 消费观念 语文 义乌人的饮食习惯调查 义乌人的住房调查 义乌人的汽车消费观念调查 四 的工作 义乌当前最热门的职业调查 就业观 人才观 政治 义乌老板眼里的大学生 未来义乌社会人才需求标准 五 的财富 物质财富:700多亿民间资本(银行利率的研究) 金钱观 数学 精神财富:(义乌精神调查) (亿万富翁谈财富) 六 的休闲方式 义乌人主要休闲方式调查

7、 健康观 体育 心理 健康 义乌民间体育健身热潮研究 高中生闲暇方式调查 七 我们义乌的 名人 义乌各行各业精英研究 成功观 义乌名人来校报告 我们身边的无名英雄 八 我们义乌人的家庭后代 义乌离婚家庭调查 婚姻观 学习观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调查(家长会) 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调查 跨国婚姻调查 九 关于义乌未来的思考 当前义乌发展的隐忧 农民工问题、市民素质、交通问题 社会责任感 物理 对未来义乌的畅想:外国人看义乌 十 义乌职业 生活体验 (社区服务) 医院:(医生、护士、癌症患者) 生命观 生活观 道德观 所有 学科 法院:(律师、法官、检察官) 市场:(老板、顾客、外商) 服务行业:(

8、卫生保洁、礼仪人员) (二)植根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之中 从上表所列的专题可以充分体现出我们进行课程整合进的一个重要原则:植根于当地(义乌)社会经济文化之中开发课程。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主题的来源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的世界,增强生活责任感;第二,主题富有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主动地参与实践,克服活动中的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第三,主题具有开放性特征,选题在结论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充分体现了作为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特征。更难得是过去的地方课程,往往以呕歌地方为主旋律,并且明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其功能只是增加了一些地方常识。现在我们把

9、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提升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者是学生自己,主题也是他们自己关心的身边的话题(把地方课程的主体从浙江或金华调整为义乌),必然能激起同学们的足够兴趣,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三)加强学校内各学科、各部门资源的整合。为了克服课程设计时教师单枪匹马的行为,我们在设计时充分挖掘了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实现了学科间的交叉指导,互相借鉴。“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这不仅可以拓展课程的视野,也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新课程推进时来自教师的抵制心态,让他们融入了三大课程之中,顺便缓解该课程专业教师奇缺的矛盾。此外,整合学校内政教处、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党校、社团等各部门的活动,把

10、它们纳入统一的校本课程的规划之中,大大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减少对学生正常学习的干扰,确保学校教学的稳定。整个设计操作流程充分发挥了“整合完善”的功能,体现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四)循环开发,注意积累,与社会共享资源。我们义乌人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是:学生高一入学,重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成果总结完善成为他们在高二时的地方课程(义乌地方史)和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开发要深,面不宜太广,减少难度。如以环保为例,第一年我们只在某一、二项中推进,如洗车行业的节水问题调查、商城白色污染调查、让学生易于掌控,防止出现畏难情绪,保护了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可能有的

11、专题不够完善,或有的内容学生不曾涉及,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第二批学生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动态的课程建设体制,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同时学校不仅要积累一些成功的案例,而且要积累一些失败的或是不精彩的案例,供学生第二轮的借鉴之用。只有不断地积累改造,这一课程才能成为精品课程。在课程成果使用上,我们积极倡导“资源共享”的理论,加强与市方志办、档案馆、报社、电视台的联系,承接他们的一些社会调查任务,利用学校庞大的人力资源为公益事业服务。赢得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充分重视家长在学校与社会沟通中的桥梁作用,发掘家长的社会资源,有利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例如,我们在设计的寒假职业体验的活动中,许多家长明确表示支

12、持,承接了活动中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及途中接送任务,减轻了学校的压力,也让家长体验到了课程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三、整合会带来什么?(一)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而且受制于地域环境,也就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课程的制定者一般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握这种影响。于是学生个性品质的缺失就显而易见了。以义乌人为例,他们的冒险精神、开拓精神及全球化观念是富足的,根本不需要国家课程的重复培养。然而他们的人文精神、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等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因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标制定时,就应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缺失的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而一些义乌社会负面现象的出

13、现(如离婚率激增、房东食利阶层的出现)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们的感官。我们认为只有正视它,深刻理解它,才能更好的预防它。于是我们设计学生对离婚家庭的调查,旁听法庭的离婚案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成都,避免一些普遍性悲剧的产生。(二)锻炼一批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型教师。新课程的师资培训是一大瓶颈问题,传统的培训就象旧课程一样,把一整套课程理论(知识)灌输给教师,期待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教师可以很快地记住理论,但却不知如何实践,其危害有时甚至比未培训前更大。因为他越学得多,越认为新课程是不能操作,所以连任何的改动都不愿意。有鉴于此,当前倡导课程整合,适

14、当降低新课程标准,不失为明智之举。只要教师认为这种改革与过去没有很大变化,有勇气去接受挑战,慢慢地他们就会受到新课程的改造。正如我校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我们义乌人研究时,他们将不自觉地接受义乌社会先进文化的影响,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成为一批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型教师。(三)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传统的“说教式”、“榜样式”德育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而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体验式”德育新途径又因其个性特征而很难体现广泛性。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赖于“说教式”与“体验式”的有机结合。而三大课程的整合恰恰完善了这方面功能。以学生饮食

15、卫生教育为例,我校学生由于大多出生商人家庭,饮食习惯不好,尤其喜欢吃路边的油炸食品,政教处多次强调也无济于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社会调查,跟踪采访了那些等头小贩的居住环境,进货渠道,并配上用一幅幅照片说明。在学生中引起了震动。但一些同学仍不以为然,认为它是个案行为,不必大惊小怪。于是我们又把这一争论搬入课堂讨论,课后再组织反对者参与,下一轮的调查,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不良习惯,再次用事实教育了他们。因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个性材料)上升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理论(共性材料),然后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检验。几经反复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有保证了。而大量的社会实践、职业体验活动的存在使学校德

16、育工作的舞台更加广阔了。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它应该怎么样和能够怎么样,必须兼顾现实与未来两个难题。在现阶段,新课程推进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完善所谓的课程理论,而应是尽快地让新课程发挥效益,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也许是现实的要求,提升是未来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4、李昌官:学习、探究、实践校本课程探索载教育探索2001年第10期 5、黄淑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载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6、余进刊:关于校本课开发的新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期 (张宜伟推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