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8.10KB ,
资源ID:184214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214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红罗山与元明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红罗山与元明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至红罗山,又降其将杨思祖等一万六千余人。”6实录记进程详细,却未提及进攻上都的路上有红罗山和相关战事,而说在回军的路上经过红罗山,还俘获了大量人众。则此红罗山一定不会位于已被明军占领的大都至上都道路上,可知鸿猷录和龙飞纪略的有关记载是错误的。但面对实录如此直截的记载,顾祖禹为什么坚持认为在上都西南有一个洪武三年发生过战斗的红罗山呢?颇疑其重视庚申外史一类关于上都与红罗山互为依托的说法,而认定红罗山位于居庸关外通往上都的大道上。但即使实录的史料地位超过龙飞纪略和鸿猷录之类,会不会实录所载和庚申外史等所记不是同一红罗山呢?即会不会在上都西南,不是洪武三年,而是上都第一次被攻克的洪武二年前后,的确存

2、在过一个屏蔽上都的红罗山据点呢?北元政权据守上都期间,确实倚重所谓红罗山。追随元顺帝北奔的刘佶记道:“(公元1368年笔者按,下同)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太子出屯红罗山”7。洪武元年八月顺帝北走上都之际,元军所剩实力最强者可分为两系。扩廓帖木儿刚刚吞并关保、貊高旧部,盘踞山西。也速占据大都以东永平路和燕山以北的大宁路、全宁路地区,东连辽阳行省势力8。在至正后期的纷乱政争中,两大系统曾合作反对孛罗帖木儿,彼此无直接冲突。但早在至正二十六年,顺帝父子宿怨已深,太子甚至因扩廓跋扈“致被棰楚” 9,本人却又无法控驭扩廓,其对外谋求合作者,非也速、辽阳行省势力不可。其实,早在至正二十四年秃坚帖木儿进攻大都时

3、,太子出奔的方向就是古北口外辽阳行省的势力范围“兴、松”一带10。太子与顺帝延续到上都的冲突,使两大系统逐步卷入政争。刘佶记录了北奔之初政争的爆发过程:“(1368年)七月三十日,雨,车驾次鸡鸣山。辽阳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奏至,请入觐,诏止之。”“八月初二日辽东参政赛因帖木儿率五千骑入觐,军容甚整,帝慰劳良久始已。“初七日,左丞相失烈门卒。以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不花为中书左丞相,以纳哈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十五日,车驾至上都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公献币二万匹、粮五千石至,始有自存之势矣。“十七日,加纳哈出太尉当时颇有议省行与枢臣龃龉者。时事至此,犹有朋党之见存。唏矣!“二十四日,上都行枢密院副使乃蛮台

4、入觐以上都焚毁,置行枢密院于察罕脑儿,乃蛮公以上都留守改行枢密院副使,率万众追红贼余党,次第略平。至是,自军中入觐,上留其军为宿卫焉。”11北奔之初,来自辽东的五千骑兵,无疑是造成也先不花和纳哈出升官的直接原因,而“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贡献钱粮,方使政权“自存”,显然,也速和辽阳行省的势力把持了政局。刘佶所谓“省行”当指代表“中书左丞相”的“辽东派”,“枢臣”应以刘佶跟从的知枢密院事哈剌章为代表。哈剌章曾参与诛杀孛罗帖木儿,跟随顺帝北奔,始终忠于北元皇室12。而顺帝对辽东势力的膨胀极为忌惮,早在北奔途中就拒绝了也先不花的入觐要求,对最早来投的“军容甚整”的辽阳骑兵仅仅“慰劳良久”,对来自草原的

5、红军手下败将却留为宿卫,态度迥异。显然,政争是在代表跟随顺帝北奔官僚的哈剌章一派与结交太子、实力强盛的辽东官员一派之间展开的。此后来自南方的压力使形势突变。刘佶记道:“八月二十六日,贼将薛显出古北口。古北口守将佥知枢密院事张益奔行在。“九月初六日,哈剌公过予,言从臣闻贼出居庸关,意颇惶惶,有劝上北幸和林者,上迟疑不决。既而闻贼兵不出,事乃已。“十一日,上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十月二十五日,封扩廓帖木儿为齐王,赐金印。“十一月初一日,封也速为梁王,加太保。“十二月初八日,始闻扩廓帖木儿败于保安之信。”13十一月底,太子“出屯红罗山”,在闻扩廓败报之前。八月底古北口失守,上都东南方向受到威胁。后

6、明军主力进攻山西,放弃出居庸关自大同攻太原的北路,沿太行山南下真定西入山西,扩廓帖木儿反而欲沿北路进袭大都。可见明军不出居庸关,使北元在有扩廓势力掩护的上都西南方向高枕无忧。皇太子出屯红罗山,既然在闻知扩廓败报之前,必然不是对付西南方向的威胁。观顺帝纳心腹宿卫以对抗辽东势力后,似羽翼逐渐丰满,居然要“询恢复之计”,并封扩廓、也速为王,拉拢扩廓以对抗太子辽东势力的目的十分明显。而太子之出屯,或以借屏藩上都为名而欲独立于顺帝之举,最可能去向关系密切的东南方向也速势力范围权衡说红罗山“也速驻兵在焉”即为明证而不可能接近扩廓势力范围。由北元政权内部的政局,以及当时上都东南、西南的军事形势判断,太子所出

7、屯的红罗山必然不在上都西南而在东南,并不存在一个上都西南的红罗山据点。顾祖禹重视红罗山与上都的依存关系,但忽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从而采用明显不可信的史料。和田清认为,权衡所传“也速驻兵”的红罗山,就是锦州一带的红螺山14,与“东南”之说合。红罗山之名常见于金末,如木华黎从大宁方向进攻锦州张致,“进逼红罗山,主将杜秀降,奏为锦州节度使”15,又如“石抹孛迭儿与北京都元帅吾也兒,分领锦州红罗山北京东路汉军二万”16,可证其为锦州地区的屯守要地。明代中期记载锦州以西的群山,如大明一统志:“弘螺山,在广宁中屯卫西六十里,一名虹螺。大小二山,绵亘东西百余里”17,又辽东志:“锦州虹螺山,城西六十里”

8、18,名称不同而实皆一地。而上引金末杜秀又称“红罗山寨主”19,同时利州、锦州一带有红螺寨20,明中期虹螺山之阳有虹螺县旧址21。凡此均证明:常见于金末的红罗山,就是明代中期的红螺山、虹螺山乃至弘螺山等等,名异实同,为锦州以西屯守要地。如此,元末北元屯兵的红罗山似乎非此莫属了。但权衡所传上都与红罗山的屏障、救援关系,结合刘佶“太子出屯红罗山”的记载看,定非虚言。锦州红罗山与上都相距千里,中间山河阻隔,无法互相救援,更远离上都与大都之间道路,对可能进攻上都的明军连威胁都谈不上,更不必说屏藩上都。难以想象太子或者也速会以此为基地对抗明军。洪武二年四月,朱元璋写信恐吓元顺帝,却又贻书辽东纳哈出,说“

9、兹因使通元君,道经营垒,望令人送达”22。当时海路未通,明使必由陆路赴辽东。既然信使或信件需从辽东转交北元,说明北元势力并未扼守赴辽东的陆路咽喉锦州地区,即太子、也速等未赴驻锦州红罗山。实录记载明军洪武二年进攻上都:“遇春、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自北平往取开平。道三河,经鹿儿岭,过惠州,败故元将江文清兵于锦川,得士马以千计。次全宁,故元丞相也速复以兵迎战,又败之,也速遁去。进攻大兴州大破之,擒其丞相脱火赤。遂率兵道新开岭,进攻开平”23。和田清对此有详尽考证:据明中期辽东志,锦川是小凌河支流,地点在锦州附近,即和红罗山为同一军事目标。据大清一统志,大兴州位于古北口外滦河上。因此,明军是沿着

10、古北口到上都的大道,越过新开岭进攻上都。至于此前的战斗,由于要解释为从东部的红罗山回军,北上长驱打败全宁也速军,又回头南下从古北口外转向上都,颇属费解。所以应该依照时人宋濂、董伦为常遇春、李文忠撰写的神道碑,改全宁作大宁。这样,明军路线为长驱东进,然后一路回师攻入上都24。实录错误虽多,但神道碑铭记载若非十分具体,也不见得更准确。两者来源或出官方战报,或出家传,而碑铭作者对塞外地理可能并不了然。所以,各地名位置需要结合政治、军事形势判断。关于锦川,明代志书或如和田清判断记为河名25,或记为地名如“锦州(又名)锦川,城西有锦水,故名”26,而均不出锦州以西河流范畴。但作为元史不载而明初方常见的地

11、名,其在明初原始史料中另有所指。朱元璋于洪武三年战役结束后写信给李文忠:“但是红罗山、锦川来的好人,敢并枪的,便与马骑了,支米两石”27。这正是指上引李文忠回军过程中俘获的江文清、杨思祖所部。文中提及杨思祖来自红罗山,江文清是主动到兴州投降的,而这里提到的锦川正与洪武二年明军在锦川击败江文清部吻合。则体其文意,锦川在此与红罗山并列为降军屯守地点,与洪武二年的战场名似皆指地名而非河流名。实录载洪武六年、七年间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燕山卫指挥朱杲奏:“近领兵以山后宜兴、锦川等处搜获故元溃散军民九百余户”28。 洪武七年(1374年)二月,“燕山卫指挥朱杲于大宁锦川县获故元达鲁花赤王歹都

12、等三十余人及其部民三千余口送至京师”29。洪武七年九月,“燕山都卫指挥使朱杲率师出古北口防秋,猝遇胡寇,皆力战以死”30。三千余口与九百余户吻合,显系同部人众。宜兴是元代由大宁路划归以西上都路的兴州辖县31,锦川与之并列,又称大宁锦川县,则此时锦川为地名无疑。时明军尚未控制燕山以北地区,其地名当非明朝定制。而元代或以州统县,或以路府直领,元末大宁路曾即领锦州等九州和大定等七县32。则大宁锦川县之谓,证此锦川非锦州,且不属锦州而直属以西的大宁。从后来朱杲败没于古北口外可以推测,其洪武六年从北平西北出古北口防秋,时当洪武五年(1372年)北元在漠北击败明军不久,明军防秋至多在燕山北麓近处巡逻,最可

13、能出古北口过宜兴而东,南入松亭关。综观锦川与宜兴、大宁的关系,可知明初的锦川当指宜兴以东、大宁以南的某处要地。洪武二年明军的战略目标是西北方的上都,而出战直接原因是:当年春天也速南攻通州威胁北平,并将再次南下,故朱元璋只好火速从西北战场抽调重兵“还北平,征迤北余寇” 33。明军出松亭关,就是为攻击据守大宁或全宁一带的也速军。实录所载明军路线首先至锦川,若锦川真在锦州一带,则明军纵为清除侧翼而东下,也断不可能东下海滨,而置近在咫尺的大宁方向主要威胁于不顾。再说,大宁之战发生在全宁之战后,当时明军是击败江文清后跳过大宁直取全宁的,连大宁都不惧怕的明军,当然不会去攻击远在数百里外的锦州之敌。所以,锦

14、川不可能离松亭关到大宁全宁之间的大道很远。综上所述,明军击败江文清的锦川,并非明代志书中提及的锦州或者小凌河支流,而是远在锦州以西、大宁以南的某个据点。明军出松亭关后首战即在锦川遭遇江文清,地点可能就在大凌河上游一带,而此地大体位于大宁通往东、南方向的岔口,元末若筑城寨屯守自属正常。锦川后被明军呼为大宁锦川县,殆以其地处大宁附近、并在流向锦州的河流上游有关,而与锦州红罗山无关。北巡私记不记锦川之战,也说明其无关大局,断不会是太子曾经出屯的红罗山被攻克。关于大兴州,元代亦不见记载,一般以明代大、小兴州即元兴州、宜兴。但顾祖禹认为,前身为辽北安州的兴州城在开平故卫东二百里,并引山水记:“大兴州,直

15、隶密云县曹家砦东北,距古北口可三日程”;而小兴州为兴安城,在(大兴)州西南;宜兴城在兴州西34。顾祖禹所谓“兴州城”即大兴州在开平(即上都)以东二百里,距古北口三日程,而历代志书所指元代滦河沿岸的兴州距古北口最多一日程而已,并在上都东南偏南五百里左右,则两者绝非一地。元史载兴州领兴安、宜兴二县35,后代多以兴安即兴州地,但兴安未注明倚郭,按元史体例,似兴州另在二县之外某地。金史载兴州领兴化县、宜兴县,并以兴化为倚郭,而在大定年间以前与庆州、泰州同属临潢府路36。按兴州乃后代志书所谓兴安、宜兴等地计,临潢府与庆州、泰州皆地处北疆,兴州反在临潢府路以南的北京路西南,殊不可解。意顾祖禹所记大兴州,当

16、本金朝兴州故地,在潢河上游地区,后或人众南迁侨置,遂以滦河沿岸兴化(兴安)、宜兴为地。至元朝或故城仍存,甚至名兴州而南领金朝兴化宜兴故地。明初大兴州之地,亦应即此,与称兴州或小兴州的兴安或宜兴相区别。总之,元末明初的兴州在偏南的滦河沿岸,而大兴州当在北方潢河、落马河上游一带,与后来明清时期著名的大小兴州分布格局不同37。元代通往上都的驿路有两条,除大都经居庸关者之外,就是从大宁和全宁方向汇聚到新店然后西至上都者38。而大兴州所在上都以东二百里潢河上游的位置,正当驿路。常遇春军在大宁或全宁击败也速军后,无论如何也不用南下兴州从山岭中迂回,只要沿着元代驿路西进可以了,正与实录等各种史料提到的进攻大

17、兴州吻合。刘佶记战役进程:“六月初五日,也速丞相与贼兵战于全宁,贼首为常遇春公战不利,退至大帽山。“十二日,贼陷大宁州。中书右丞脱火赤逆战,败绩。“十五日,晃火帖木儿王与贼兵战于新开岭,大败。王匹马陷阵,死之。“十七日,贼陷上都。”39关于晃火帖木儿王败于新开岭之役,从其“王”的身份看,当即明朝史籍中的宗王庆生。按刘佶记载,此战是明军进攻上都路上遭遇的唯一抵抗,于实录记全宁之战后仅大兴州一战吻合40。新开岭所在无原始史料可核对,但就此以现代新开岭山脉当之又失之泛泛。明初苏伯衡整理几位参加过洪武二年战役的低级军官履历,写道:“略定锦州,败江文清国公军,下惠州,进击大宁、全宁、辽河,又下,遂从攻上

18、都。“克景州、蓟州、惠州,战锦川,六月从攻上都。“克惠州、锦州、大宁、全宁,遂度辽河,败庆僧国王军,进攻上都。“追也速丞相军于大宁、全宁、锦州、辽河”41。诸军官履历多讹误,如锦州、锦川混杂,时序颠倒。但四人中有三人在全宁之战后提到进攻辽河,并有一例将辽河与“庆僧国王”联系起来,显然,辽河之战就是实录的大兴州之战和刘佶所记新开岭之战。诸军官所谓辽河,正如他们对“锦州”等等的夸张说法,很可能是进至全宁地区即辽河上游一带后,沿辽河上游支流落马河西进作战,而以辽河笼统称呼。明军在全宁之战后七天攻克大宁,三天后即击败晃火帖木儿王,两天后攻克上都。主要由步兵组成的明军,不可能由大宁三天南下滦河中游,更不

19、可能两天穿越五百里山区攻入上都。所以,明军是自全宁经十天左右西进,在离上都不远处击败元军最后抵抗,进入上都。由金史、元史的记载与顾祖禹的研究,以及对交通路线状况和当事人对战役进程的原始记载,可知明军攻克的大兴州,在上都以东驿路附近、新开岭北端山隘之中。总之,洪武二年明军行军路线可以简单归纳为:出松亭关后北上,破锦川,过大宁,进至全宁击败也速,回军攻克大宁42,再西向破大兴州入上都43。由锦川的位置可知,明军与也速决战前并未东下消灭红罗山之敌,而由大兴州的位置可知,决战后也未迂回南下兴州,所以并不存在行军路线迂远费解的问题。既然明军洪武二年并未进攻金朝末年和明朝中期以后的锦州红罗山,那权衡所记被

20、常遇春袭破、北元以也速驻兵或者皇太子出屯的红罗山,就要到这条路线上去寻找。刘佶记洪武二年战役前事迹:“(1369年)正月初一日贼兵久不出边,从官渐为室家之计。哈剌公尝太息谓予曰:“亡国之臣岂可与图恢复?吾当与西北诸藩共图此事耳。”佶问何不早为此计,哈剌公曰:“子独不见阿鲁辉王之事乎?”遂唏嘘而起。“初六日,平章政事李百家奴上疏陈恢复大计,以兵力太弱,请征西北诸藩兵入援。书入,寝不报。“二十一日,诏也速丞相屯全宁州。拜扩廓帖木儿中书右丞相,欲以内事委之也。扩廓公遣使至行在,始知西北消息。“二月十五日,也速丞相率精骑四万抵通州,贼固守不下。诏也速公勿深入。“三月二日皇太子请率精骑直搏大都,上不许。

21、”44太子出屯后,北元内部出现新的裂痕。顺帝一心要拉拢正在甘肃积蓄力量的扩廓帖木儿,哈剌章等把希望寄托在漠北部族即“西北诸藩”,却因有阿鲁辉王前车之鉴而不能与顺帝协力。此两派势力占据中央,太子与也速等在外建立基地,无法向西、北方面联系发展,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全宁路地区。全宁路为忠诚可信的弘吉剌部冬季牧地45,位于潢河上游故辽草原地带的核心,可经大宁进攻山南,又可向西北退往应昌府。其与上都东西并峙互为依托,最符合权衡所谓与上都互为藩篱的条件。权衡所传“也速驻兵”与刘佶记也速屯全宁州,定有内在联系。而刘佶载洪武二年战役中最关键的全宁之战,与权衡强调的红罗山之战,同样应为一事。即红罗山应在全宁附近。

22、刘佶载洪武二年战后事迹:“九月初七日,郡王阿怜歹入觐。诏郡王统五投下之众屯于会州。“二十五日,也速丞相退保红罗山。上都陷落后,虽然北元政权退至应昌,明军也返回燕山以南地区,将会州这样近在边外的据点也放弃了。也速的“退保”红罗山,当即从南方地区回到全宁一带基地过冬。洪武三年战役就是在此形势下爆发的。前引实录记载了洪武三年明军主力克应昌,北追庆州而还,归途俘获大量人众。同时进攻的还有两支偏师,分别在应昌西北的三不剌川和上都以西的落马河惨败46,东路落败之处正是明军上年击败也速的全宁地区。和田清解释说,从应昌凯旋的明军,在兴州降服了因开平、应昌的覆灭而吓坏了的江文清等,于是得到向导,更向东方进剿红罗

23、山的残余敌人47。但是明军既然在东线失败,两处军民怎会因恐惧不战而降呢?关于明军的回军过程,苏伯衡整理金华诸低级军官的履历记道:“五月克上都、应昌、庆州,六月取高州、瑞州,八月师还北平。“进攻应昌,分兵击花环寨,曹国公命护送江文清士马至北平。“五月,从击兴和、应昌、庆州、高州,分兵援虹螺山等屯堡,遂及大军,与蛮子太尉战于骆驼山,而以七月还金华。“从攻应昌,得院判一人,因逐鲁王军黑松林,至庆州古城。还次高州,从赵左丞往松、利,尽谕下诸屯堡。还至全宁,曹国公遣之送元之降臣及宦官之北平。已而复从曹国追沙不丁余丁至三不剌川、野马川而回北平”48。四位军官都参加了应昌之战,其中三还穷追至庆州。第二位将领

24、自应昌进攻花环寨,然后就送江文清至北平,似花环寨即江文清投降之所,而离应昌不远,所谓兴州、中兴,可能就是大兴州之地。南下过程中,第一位经高州、瑞州,第三位经高州、虹螺山,第四位经高州、松(州)、利(州),又回到全宁。松州在大宁西北的丘陵中,利州则在大宁东南大凌河上游49。总之,其所在部队系从庆州南下大宁一带,而其“往松、利,尽谕下诸屯堡”定系实录载俘获红罗山人众之事。结合东线落败而元众投降的事迹判断,明军主力穷追至庆州回军,此时已位于黑松林以北地区,为收拾东路败局,遂就近南下穿越黑松林,进攻全宁、大宁地区,逼降残余元众。“赵左丞”定为军中仅次于李文忠的副将军赵庸50,可见“往松、利,尽谕下诸屯

25、堡”,是大军威慑下的降服。王弼事状载“其察罕脑儿、红罗、断头等山,举不战自溃”51,当约得其实。明军回军是攻击刚击败明东线军的全宁、大宁敌众,而非顺便得获降众。至于而东进锦州一带,当非明军所敢恣意而为者。苏伯衡另有李文忠勋德碑,不见于本人文集,而收于皇明文衡。其说被龙飞纪略节用52,当为明初流传较广的著名文章,所记细节当有据:“追奔不及,还次中兴,禽江国公暨其士马松州、利州之间隘曰虹螺山,殊险绝,世家贵族率保其上。师过,争脱甲投仗出降。王抚以恩信,散归已降之郡。亲属流落行间者,访问还之”。53对照“往松、利,尽谕下诸屯堡”和“松州、利州之间隘曰虹螺山”,结合“分兵援虹螺山等屯堡”,可知松州、利

26、州之间的虹螺山,就是实录等记杨思祖据守的红罗山。由杨思祖为曾在锦川败于明军的江文清部将,以及朱元璋所谓“红罗山、锦川来的好人”,可知此红罗山当与锦川相去不远,地点大约在全宁以南的某险要之处。明军就是回军攻击的主要路线上,即在大兴州附近降服江文清,又在红罗山降服杨思祖部,而并无偏离大道的锦州、兴州之行。“松、利之间”当全宁以南的大宁要地,属也速长期盘踞的地区,其在诸将事状履历中的“虹螺山”和在实录中的红罗山之名,当即权衡所谓“也速驻兵”、屏藩上都的红罗山,也就是刘佶所记“太子出屯”和“也速丞相退保”的红罗山。权衡所传常遇春克红罗山的事迹,当即明军击败也速于全宁。而诸记载以李文忠攻克上都前曾破红罗

27、山,或因不谙塞北地理,不知两者前后进军路线不同,而以常遇春之传说附会李文忠了。洪武七年七月,明军进军大宁、全宁地区,最终摧毁了弘吉剌部。其间,“永平卫百户毕胜率兵至红罗山巡逻,获故元同知杨普贤奴。进至八角山,遇田院判引兵接战,胜击斩之”54。毕胜仅一百户,巡逻范围必非远离山海关的锦州地区,当为明军在大宁地区的小规模活动,则此时红罗山尚仍指大宁虹螺山。红罗山或者红螺山、虹螺山等,各名通用,本燕山南北常用地名,如明代中期怀柔以北有要地名红螺山55。而金元明时代既异,红罗山所指更不必一地。元明之际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红罗山,既不是金末和明中后期以来锦州以西的红螺山,更不是近于杜撰的上都西南某地,而是位

28、于元上都以东、全宁路以南的要隘大宁虹螺山。锦川、大兴州的位置与后代记载也有类似区别。只有按上述判断并结合军事形势分析,才能勾勒出合理可信的洪武二年明攻克上都行军路线:出松亭关北上破关越城,直趋全宁决战,西入上都,以及明洪武三年应昌回军路线:从庆州南过黑松林攻略全宁大宁地区。何况,考察元明之际的地理,历代志书虽然重要,更可信赖的应是当时人如综采时闻的权衡和身经事变的刘佶所记,尤其是亲历塞外战争的宿将老兵的原始履历。1权衡:庚申外史卷下,宝颜堂秘笈本。2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51152页。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八万全都指挥使司开平故卫骆驼山,中华书局,1955年,805页。4高岱:鸿猷录卷六北征沙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吴朴:龙飞纪略卷五,洪武三年五月,明嘉靖刻本。6明太祖实录卷五二,洪武三年五月甲辰,史语所影校本。7刘佶:北巡私记,云窗丛刻本。8元史卷一四一察罕帖木儿传,卷一四二也速传,中华书局,1976年。9权衡:前引书。10元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