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5.09KB ,
资源ID:184189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189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全国卷四类试题解法大全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全国卷四类试题解法大全Word格式.docx

1、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有: 1.选择题12个(48分) 2.41题问答题25分 3.42题开放式试题12分 4.45-47题,15分,选修部分三选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技巧1.试题组成 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实战】请同学找一选择题,找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如何审题(1)审题干:要做到

2、“四审”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题型示例1、图表型选择题 例2:(2019浙江卷)右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A.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 B.凯恩斯主义左右了

3、产业变革 C.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 例3.下图是英国不同时期主要出口商品贸易额(单位:10万镑),这反映出当时 A.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B.英国逐渐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原料产地 C.工业革命使英国国内市场走向萎缩 D.英国外贸的稳定性受单一原料影响例4: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例5.(2019全国卷35) 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

4、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例6:观察漫画快到网里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A.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恢复 B.美国运用经济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C.西欧极力摆脱美国控制 D.美苏冷战已由欧洲扩大到亚洲 2、文字型选择题(1)说明类:“反映了”“说明了”“据此可知”“旨在”等.“反映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例1】西周分封制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予诸侯,“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天下共主地位得以确立,这反映了分封制: A.加强天下大一统的文化认同 B.实现西周王权的高度集中 C.加强天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维护了贵族之间的宗

5、法血缘关系 【例2】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例3】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表明了”正确阐释或指出本质【例4】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

6、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例5】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说明了”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例6】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

7、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例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第二部分高考全国卷41题解法探究(一)试题特点1、试题组成:一般有两则材料,问题设问有2-3问。2、作答内容:一、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做答的;二、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己总

8、结的内容或认识。此题既考察学生基本的学科素养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学生分析和归纳、辩证思维的能力(两个层次)。3. 问法特点:一般会问某事或某人的特点、趋势或内容;接着问影响、意义、作用;第三方面是评价或谈下你的启示或经验教训。较难的是“特点”和“启示”。4、常见考法:中外对比、古代和近代或者现代相比,得出结论或经验教训。(二)特点类问答题示例解题思路 一是审准问题主体,即明确问题涉及对象(设问主体、中心词),紧紧围绕这个对象作答。 二是根据问题分值多少,来决定答题层次的多少。 三是阅读材料,分析、比较、概括,寻找不同答题角度,归纳提炼出特点。答题公式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

9、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家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

10、展史文集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

11、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三)启示、认识类试题解题技巧题41题最后一问会出现启示类提问。此类题【命题特征】概念: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提示语:通常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等。 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解题思路】1、“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回答“启示”,就答“经验与教训”。答题语常用:“我们应该”、“不能”、“坚持防止”2、谈“认识”,有如下几情况:(1

12、)对问题的总体掌握,实际就是对教材知识、所给材料的高度概括。(2)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5)经验教训、启示。【答题技巧】(1)对前面几问答案进行总结,分为“好”“坏”两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2)提炼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3)结论指向现实,优先考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不就事论事,要有理论指导意义。(4)表达时应

13、用正面语言,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5)思维开放 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造就,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注意事项(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只需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

14、。(4)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

15、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6分)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2分)(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6)第三部分开放式试题解法1.开放性:试题材料开放、观点开放、答案开放。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一

16、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2.创新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的创新见解。3.史论结合:学生要有观点、会论证、还能总结提升,考察基本的学科素养。(二)试题类型1.评价型:历史评价的多重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说明观点,也可以修改观点并论证。2.角色体验型: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之类把握准确。3.论文型:假若学生是历史学家,你应该如何评价。考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力。4.图表类:要求学生读图表,经过研究、比较达成认识并论证。(三)解题思路1.先找“中心词”,知道是围绕什么事说的(是什么),然后看说怎么了(怎么样)。2.审设问:看是让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还是自

17、己归纳观点;是围绕一个事件展开还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联点提炼观点。3.看清是说明观点还是修改观点。4.确定你对观点是批判还是肯定。5.观点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组或半句话。6.自己整理的观点不能是明显错误的。(典型例题:(2017年全国一卷)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考生既可从时空观念入手,也可从中西方关系的角度作答,从这一角度又可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比较中西方的不同点; 第二种情况,比较中西方的相同点; 第三种情况,从中西方互动即相互交流的角度作答第四部

18、分 -选修部分答题要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侧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3)从问题设计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4)从设问视角看,多采用比较类、原因类、内容类、作用类,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5)与教材的关联度,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试题特点近年全国卷战争与和平类选做题来看,考查少量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科能力;命题范围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所考内容

19、大多不是教材直接呈现的;题型以材料分析式的材料解析题为主,需要在新情境下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试题的答案多以材料观点为主,材料观点比教材观点更重要,尤其是重视比较异同、分析原因和影响等。【战争与和平】考试内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2)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3)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20、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4)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人物评价】明确要求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从哪些方面评价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

21、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第五,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 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参考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

22、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解析】第(1)问: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内容)收纳周边各家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商业活动与

23、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范围)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辐射范围广(范围)第(2)问: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主要集中中东部地区(地域)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性质)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近代工商业的推动(因素)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新发展)参考答案:(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商业活动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2)特点:主要集中中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首先在

24、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3)认识:西方人当时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示例 1. 观点:1417世纪,中西方世界都有社会转型时期的共性 阐述:1417世纪,中国与西方都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时期,并反映出一定的共性。经济上,都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白银货币化,出现了

25、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都面临严重危机。中囯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西欧一些囯家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并逐步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思想上,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中国出现了反专制民主启蒙思想,西方有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和近代科技的出现。 总之2.论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两种航海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阐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均发生在15世纪,前者比后者早近100年,郑和的船队船只多,船体大,比较先进;哥伦布船队船只少,船体小,相对落后。 郑和下西洋与所到各囯和平交往,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屠杀和掠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欧;明朝着力

26、以和平方式处理对外关系,西欧国家则更多采用暴力和战争,同一时期的两种航海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传统的贡赐贸易,而新航路开辟反映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开脱海外市场。3.(比较不同点:科技角度史实+原因) 论题:1417世纪,东西方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论证:16世纪,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同一时期,西方近代科技产生。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反映了传统科技的总结。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东西方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是不同的社会狀况决定的。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专制统治达到顶峰;西欧则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发展,总之4.观点: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出现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此外,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明朝思想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