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遵循客观规律。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与哲学派别的划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划分: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
2、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从实践出发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
3、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4.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
4、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5、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再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6、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
5、向、形式等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8、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
6、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辩证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
7、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问世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
8、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唯物主义路线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路线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第三, 实践使认识得以
9、产生和发展。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
10、分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凭借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11、、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概括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二、 从认识到实践(一)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5、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73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12、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可靠性。7、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第3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102 95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07 9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
13、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有其相对独立性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08 99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其表现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5、4、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辩证发展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
14、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动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形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5、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121 110-1126、历史选择性的主要内涵 122 11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
15、性;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
16、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6、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就人类历史总体发展纵向而言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将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依次演化。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由于矛
17、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些民族、国家并不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而是表现出了某种跳跃,即越过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向前发展。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中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其特点,也属于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道路之多样性的表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总体历史进程的统一性。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但它的跨越不可能是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逆向的,相反,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上存在着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的跨越的限度。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18、用作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二重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7、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革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2571、马克思主义经
19、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及其特质(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2、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与孔子的大同世界两种理想社会的本质不同:空想和科学儒家的大同理想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它既没有事实判断也没有理论根据,惟有道德上的根据,仅仅从价值判断本身的内源性、本身自足性出发,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囿于目的论的框架而不是因果论的框架。也就是说,对于儒家而言,人类社会要走向大同世界,是因为大同世界是和谐、有序、美好的
20、,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能安居乐业,所以就应该实现,不需要科学分析和逻辑的论证。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实,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去研究全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发现了人类社会运动的最一般规律,揭示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当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时,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避免。到那时,共产主义的公有制就会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必然结果。2.两种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不同:“仁爱”、“克己复礼”和发展生产力、进行革命儒家是从仁爱的观点出发来建立一个和谐的人与人之间互爱的大同世界,因
21、而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希望通过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来克制自身的各种欲望,消灭邪恶,抵囧制外界的各种诱惑,从而结束礼崩乐坏的混乱之世,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论语雍也)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可见,儒家的“大同”世界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是想通过人们的道德实践来实现。而马克思主义者则通过对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的总结以及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实践的研究,得出了尽早实现共产主义,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及改变生产关系等途径来消灭、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理想社会。3.两种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不同:有道之君和人民群众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世界是寄
22、希望于贤明君主的身上,即有道之君。例如,孔子说“: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季氏) 而马克思主义者则客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指出无产阶级是同机器大工业相联系的、丧失了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阶级。因而,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也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历史基础:资本主义 奴隶社会(2)方法:科学 空想(3)内容:(4)实现途径:无产阶级革命(群众史观) 圣人(英雄史观)(5)命运(归宿):可实现性 纯粹空想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2015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