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3.91KB ,
资源ID:184056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05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寅阳风情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寅阳风情Word文档格式.docx

1、行宫庙房屋6间道士1人罗汉庙罗汉庙村房屋4间:1、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何时传入汶上?2、你能说说我镇寺庙的分布情况吗?第二课寅寺镇的建置沿革寅寺镇溯至春秋为鲁中都邑属地,战国时,齐置平陆邑,汉改为东平陆县,南朝宋初改称平陆县,后改为东平县,724年(唐天宝元年)改为中都,1153年(金贞元元年)改称汶阳县,1208年(金泰和八年)改称汶上县,我镇历代皆属之。清宣统年间(1908年-1910年)划全县为东、南、西、北、坡南、河西六个乡,我镇属西乡。民国初年,全县设十三个区,我镇属其中的“五福区”,1927年(民国十六年)全县改为十个区,我镇属“第四区”。1935年废区,设“寅阳寺乡农学校”,我

2、镇属之。1938年,我地沦陷,我镇仍属伪“四区”。1947年,国民党撤区并乡,将原四区划为平原,寅阳两大乡,我镇南部属平原乡,北部属寅阳乡。1948年,我地解放,人民政权建立,我镇仍属“四区”,后因区政府驻林堂村,改称“林堂区”。1957年,废区建制,合并为石楼、信庄、马店、阳城坝四个乡,我镇归属石楼、信庄两乡,后又将两乡合并为“寅寺乡”。1958年,公社化高潮到来后,寅寺、郭楼两乡合并成立“运东”人民公社,后改称“寅寺人民公社”。1960年,建置改革时,我镇兖梁公路以南,划归次邱公社,公路北、东部划入城关公社,西部划归梁山县,仍名“寅寺公社”,1961年恢复原状。1962年,将北半部划出成立

3、“郭楼”公社。1984年4月,废公社改为“寅寺”区。1985年12月,废区改称“寅寺”乡。1996年8月,撤寅寺乡改称“寅寺镇”至今。全镇下设寅寺、林楼、石楼、李村、胡楼、草桥六个管区,45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1、请简述寅寺镇建置沿革的历史。2、你能说出寅寺镇的几个管区和行政村吗?第三课四河环绕的美丽寅寺寅寺镇东有小汶河,西邻老运河,中有唐河横贯东西,东南有王家河子,四河环绕,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一、小汶河:开掘于明永乐年间,自戴村坝分大汶河水,逶迤西南,经杨店乡西边、郭仓、郭楼两乡之间到草桥流入我镇境内,缘我东境到尚庄流入次邱镇,在我镇境内流长6公里,过去对它利用不多,可是每

4、逢两季汛期,决口多次,造成严重水灾,到五十年代,政府于戴村坝南修筑拦河坝,使我镇内河道近于干涸。虽然水灾没了,但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致使每年水位下降。二、老运河:从次邱镇北流到侯口,进入我镇与梁山县之间,北流到西王庄,流入郭楼乡。在我镇境内流长约5公里,在过去它担负着我国南北物质、文化交流的巨大任务,自新京杭大运河竣工使用以来,也已成了干河。三、王家河子:是小汶河的支流,从我镇的东南角的尚庄,分小汶河水西流注入老运河。全长约7公里,在出汶处建有“河家坝”一座。每当汛期,洪水漫坝,浪花飞溅,声闻五里之远。同时也盛产鱼虾,捕捞者人山人海,颇为壮观热闹。据考查此河和坝与小汶河,同时兴修,其目的一是分汶

5、河之洪,二是接济老运河。汶河干涸后此地已废,坝和堤岸也都破坏了。四、唐河:从我镇东北角草桥村后,出小汶河,经我镇北部西流,注入老运河,全长10公里,此河修建年代无从查考,据传说和分析,这是古代的排、灌两用的水利工程。1、你能说出环绕寅寺的四条河流吗?2、横贯寅寺的河流是哪条?第四课古老的寅寺风俗(1)节日一、传统节日元旦:古人称岁首,即“一元复始”之日,据传自夏代其定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殷、商、周、秦各有变更。自汉武帝时复定元旦为正月初一,以后相沿成习。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改为阳历纪年,并宣布元月1日为元旦。此后,元旦渐成为阳历元月1日的代名词。汶上人俗称元旦为:“阳历年”。

6、是日,机关、学校等皆挂旗放假示庆。但民间对此迄今未成俗。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推行阳历,元旦渐为人重视。70年代后,居民于是日吃水饺以示庆祝。春节:俗称“年日”、“新年”,或与阳历年相对称为“阴历年”,为民间最为古老隆重的传统节日。始于夏历腊月之最末一日(除夕)。届时,户户门上张贴对联,全家聚食水饺,园中供奉天地,室内祭祀祖先牌位或“家堂”(名曰“请主”)。入夜,全家向神灵祖先烧香叩拜,然后围火盆而坐,家长向儿女分“压岁钱”(寓年终有钱,故又称“压腰钱”)。小康之家多于此时剥食花生瓜子(名曰“剥岁”)或欢饮辞岁酒。酒毕,留少壮“守岁”。至午夜零时,燃蜡烛、烧长香、上供品、焚“元宝”,向神灵祖先磕头

7、。一炷香尽,燃鞭炮“送神”,同时烧掉画有72全神的“年神码子”(俗称“发码子”),阖家老幼依次向神灵祖先叩拜新年。然后,晚辈向尊长行拜年礼。继赴同族及邻里家祝福拜贺。自正月初二至十四日,为亲友互致拜贺时间。其中,又有“初三园锅”和“捏四”、“破五”等小节,均以食水饺示庆。1948年汶上解放后,人民生活逐年提高,欢度春节之俗更盛于旧时,但跪拜祭神者渐少。1958年后,拜神祭祖之俗绝迹。80年代后,复有极少数来人奉行祭祀活动。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小年”。是日晨起后家家放鞭炮、吃水饺(县北部和南部多在中午吃水饺)。入夜,向天地祖先烧香、燃烛。同时向外鸣放鞭炮。致村村烟火通明、爆竹灌耳,往往

8、持续数小时之久。富有者多于此时燃放大挂鞭炮和诸多“花筒”、“二踢脚”、“气火”“水老鼠”等,并悬起各式彩灯,借以炫耀取乐、俗称“赛灯节”。元宵节前后,大村镇多有群众自发组织游艺表演,如“玩花船”、“狮子滚绣球”、“甩花灯”、“踩高跷”以及类似活报剧式的“拉刘甲”、“抬赃官”、“大钜缸”等化装杂耍。此俗至日军侵华而中断。放鞭炮、散花灯等俗仍盛行。1983、1984年元宵节,县政府两次于汶城组织赛花灯、比烟火活动,观赏者各达十万余人。二月二:夏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之日,居民多于是日破晓前以草木灰在室内和院门内外、打谷场等处撒成若干圆圈,曰“围仓”。院内外“仓”中压硬币,意祈“钱龙引进”。同时

9、,各户把腌咸、晒干的黄豆入锅炒脆,而后全家分食并赠邻人品尝,名曰“吃蝎子爪”。传谓可避蝎蛰。本世纪60年代后,“吃蝎子爪”之俗仍行,围仓之俗渐废。清明节:为24节气之一。由于夏历交节时间不能固定,节日约定为三月初或二月底,约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日家家门上插柳,妇女戴柳,赴祖坟焚化纸钱。50年代后,烧纸钱者渐少,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多于是日祭扫烈士陵墓,缅怀革命先烈。端午节:俗称“端午节”,在夏历五月初五日。为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纪念日。民间妇女旧有于是日佩戴艾草或香草包以及阖家吃粽子饭的习俗。50年代后,此俗渐废。六月一:夏历六月初一日。时麦收刚过,鲜果上市,居民多于是日购买鲜果一祭祖先,

10、并阖家吃水饺示庆。40年代后渐废。六月六:有“六月六看谷秀”之农谚,意即看作物长势,预知年岁丰谦。阖家吃水饺示庆。居民多于是日晒衣服,有“六月六日晒龙衣”之说。清代、民国时,读书人家多于此日晒书。七月七:夏历七月初七日。深话传说为牛郎织女渡过鹊桥在天河上相会之期。会时悲喜交集至于啼泣。故又是日为雨日。天气久旱,人们多盼此日落雨,名曰“可怜雨”。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汶上居民颇为重视的节日。节前亲友间持中秋月饼等互相拜望。即日,祭祖供神。入夜,阖家饮酒赏月或邀知己畅饮。50年代后,祭祖拜神渐废,探亲赏月和食水饺之风仍盛行。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俗传为阴司鬼魂“放风”之日,须于是日向祖先焚化纸

11、钱,以供享用。60年代烧纸者渐少。1975年平坟节地后,此俗不为人注意。腊八节:即农历腊月初八日。时值寒冬,旧时多于此日为女孩穿耳。早饭用粘米加大枣煮粥,谓之“腊八粥”。60年代后,穿耳俗废,“腊八粥”渐鲜为人知。辞灶日: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一家之主”的“灶王爷”于是日赴天堂向玉皇大帝汇报所在人家的善恶。旧俗多于此日打扫厨房,日落后,户主向灶神焚香礼祭,供奉粘糖、纸马等,祈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50年代后,供奉灶神者渐至绝迹。近年。部分村复有供奉者。制做粘糖者已极少见。二、新兴节日新的庆贺节日皆为公历,多有革命纪念意义。“三八”国际妇女节:时在公历3月8日。是日,各级妇联多主持妇

12、女集会或举行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工厂企业和机关团体单位,放假一天,多于是日挂彩旗、结彩灯、隆重集会,或举行文体活动。“五四”青年节:各级共青团组织于是日组织青年活动。“六一”儿童节:小学、幼儿园多于是日举行文娱活动或运动会等。“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日:各级党组织多于是日举行纪念活动或召开党的生活会等。“八一”建军节:多于是日举行军民联欢、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九十”教师节:起于1985年9月10日。县乡两级政府多于是日举行教师集会,开展奖模或慰问活动。群众则张贴标语等,表达尊师重教情意。“十一”国庆节:庆祝活动较隆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均于是日悬挂国旗或举行

13、集会联欢等。近年居民也多于是日团聚、吃水饺。1、 你认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 你认为最值得纪念的新兴节日有哪些?第五课古老的寅寺风俗(2)方言 一、礼貌用语借光用作向别人请问的开头或请人让路等。劳驾请别人代劳的敬语。 承情表感激。没啥、没啥对别人致歉时的答语。发福敬称人发胖。“不在了”或“老了”称人死了。吃饭了吗?饭后问候语。有空来送客话别用语。上哪里去?路遇招呼用语。二、时间用语老大一会表时间较长。大前儿里前三天。前儿里前天。 夜儿里昨天。今每儿今天。 明儿里明天。过明儿后天。 大过明儿后三天。拢明破晓。 晌午指正午或中午。后晌或过晌午下午。 清起来早晨。三、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用语老爷

14、帝儿、日头太阳。 月老娘月亮。四、人体及用物眉头额。 胳肢窝上肢的腋部。耳刀耳。 脊梁后背。皮锤拳头。 胳拉拜子膝盖。大氅棉大衣。围脖围巾。盖体被子。五、禽畜用语大牲口指骡马。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牤牛公牛。 饲牛母牛。 牙猪公猪。羯子公羊。 母子母羊。 老鸹乌鸦。长虫蛇。 拜儿拜儿唤狗。花花唤猫。六、生活用语撒泼抛撒的意思。 败坏浪费或故意损坏。拉巴(对幼儿)抚育的意思。黑心吝啬而心术不正。提留手提或高挂。 痒痒用手指挠发痒处。迂沫办事、说话不利落。宜歪无理反缠。恶影讨厌。 抬杠争吵强辩。不滑头感情不合。 作假虚伪。啦闲呱闲谈。 黢黑很黑。溜酸很酸。 胶粘很粘。窄巴地方小或经济不宽裕。谝能显

15、示自己。 孛土尘土、浮土。当街泛指大门外。 将才刚才。咋着怎么了。 哉对。皮不听话、顽皮。 搁磨细致拼对使合适。摊事指发生丧亡等不幸事件。白磨牙指说的话无效。不得腔生小病。哕呕吐。打嗝雷饭后打嗝逆。七、饮食用语扁食水饺。 糊涂稠粥。馍馍圆馒头。 卷子方馒头。香油果子油条。腥油猪油或泛称动物油。瓜打面粉和菜搅在一起用油煎制的食物。喝汤吃晚饭。你还能说出哪些寅寺方言?第六课古老的寅寺风俗(3)俗语俗语在民间多为固定词组式的常用语,达意简捷。深含哲理。人们在口头或书面使用语时,往往冠以“俗话说”、“老俗话”、“俗话不俗”等赞赏语句。其意义明确,结构完整,形式多为一两句话。一、规劝告诫类少年不努力,老

16、大徒伤悲。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不冷带衣裳,不饿带干粮(指出远门)。不听老人言,必定受颠险(或吃亏在眼前)。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受教调武艺高。师傅领进门,修练在个人。酒过伤身,气过伤人。不能因为虱子烧了皮袄。听人劝,吃饱饭。人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没法治。钢梁磨绣针,功到自来成。船不翻不能先往河里跳。刮风不如下雨,求人不如求己。二、理家处事类省囤尖不省囤底。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全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好儿不如好媳妇。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龙多死靠,儿多乱攀。要和好,大让小。没有不下雨的青天,没有不悖晦的爹娘。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一个仇人不算

17、少,十个朋友不为多。三、慰勉鼓励类冻死闲人,饿死懒人。一勤天下无难事。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人横了损才,马横了损力。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与人方便己方便。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行下春风望秋雨。将己心,比人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众人是圣人。亲戚别共财,共财两不来。丑媳妇不能怕见婆婆。请同学们自己用心收集家乡的俗语。第七课古老的寅寺风俗(4)谚语谚语在俗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含意较俗语深刻,多由两个分句组成。它除含经验、哲理外,更带一定文学色彩。一、气象类麦收八、十、三场雨(及小麦播种后的农历八月、十月及次年三月最需雨水) 六月的收成如翻饼。六月的北风当时雨。乌龙大坝,不出三天就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

18、十五雪打灯。重阳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早上烧霞,晚上沤麻。(即早霞晚间必有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十雾九晴。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夜晴无好天。 冬雾阴,夏雾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人受灾星。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西北不晴天。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夏天看云是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二、节令类春打“六九”头,“九”尽杨花开。夏至三更入头伏。 淋伏头,旱伏尾。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立秋三场雨,麻布(薄衫)高搁起。大二、小三儿,月亮上来一竿。干冬湿年下(年下,指春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

19、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七十二,遍地黄牛市儿;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地里吃。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旱路两旁看早麦。入冬不倒股,不如土里捂。(指麦苗)。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三、种植类人勤地不懒,调茬如上粪。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一亩园,十亩田。有钱买种,无钱买苗。春争日,夏争时。四、其它能走十步远,不走一步喘。年年防歉,夜夜防贼。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除树刨根,听话听音。你还知道哪些当地的谚语?第八课古老的寅寺风俗(5)歇后语歇后语县内群众俗称“坎子”,时常加以运用、发挥和创造。现选录如下: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打绳的摆手到劲了。洋鬼子看戏傻眼

20、了。六个手指头挠痒多一道子。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失火挨板子双倒运。说书的掉泪为人担忧。一口吃了五十个小虫(麻雀)百抓挠心。夜猫子(猫头鹰)报喜坏名了。牤牛耳朵离家(角)近。掉了毛的刷子有板有眼。打着灯笼拾粪找死(屎)。西北风刮蒺藜连风带刺。口袋里装梭头内里有弯。灶君爷伸手拿搪(糖)。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子里栽花根不深。鸭子掉井里光饿不渴。掌鞋的不用锥子真(针)好。沙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台上的胡子假的。跟着汽车拾粪假积极。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哄自。还能举出一些歇后语吗?第九课美 丽 的 传 说(1)“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话说康熙年间,在寅寺草桥一带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至今

21、传诵不衰.一、老李缘何没尾巴老李本是一个孤儿,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受太上老君点化,化作一条黄龙,潜身于草桥河底。因河面宽广,波涛汹涌吞没了许多过往的船只,人们望河生畏,可又迫于生计,不得不坐船进城谋生。老李多次向天庭请求,为老百姓解除忧患,可天庭总是漠然置之。于是老李便苦心焦虑,设法搭桥。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河面波涛涌起,金光耀眼。随着一声霹雳,龙吟啸啸,一条黄龙腾空而起,跃出水面,化作一座长桥横跨在河面上。老李不待天命,私自化桥,令天帝震怒不已,决定让八仙之一汉钟离施法以示惩诫。一天傍晚。这一整天的车水马龙,已让老李疲惫不堪,真的好想歇一歇。但抬眼望去,只见一位中年汉

22、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急匆匆地赶过来,便想再坚持一会儿,让他过去。可是当车轮刚轧在他头上时,他就感到犹如一座大山压在身上,睁开法眼一望,那汉子原来是汉钟离所化,那车中之物,竟是邹城峄山。老李竭尽全力,设法摆脱,可汉钟离仍不紧不慢,稳步向前,桥被轧出深深的一道沟。当他走到桥尾时,老李奋力一甩,汉钟离“哎呀”一声,连人带车,坐入河里。可是也随着一声哀鸣,老李的尾巴断了一截。鲜血染红了河水。那滚滚的红色波浪啊,呜咽地倾诉着天理不公!直到今天,草桥一带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黄龙老李修,钟离推车一溜沟”。二、老李为何迁居东北老李断尾后,天帝为之感动,令汉钟离建木桥一座,方便交通。老李仍潜居在桥的第三孔之

23、下。有一次,他上天赴王母蟠桃会,听到太白金星酒后泄露天机:因草桥西小邓庄不敬天帝。天庭欲于八月初八洪水淹没小邓庄。老李闻言,不动声色,可心中已有几分不满。八月初七晚上,果然河水高涨,几与岸平。老李便站在木桥上,烧咒符,发令箭,拘来土地山神,说声“长!”,那河堤便暴长一丈。可洪水似乎并没有停歇,继续高涨,眼看就要冲毁河堤,淹没良田。老李探手一望,原来有许多鱼鳖虾蟹,逆水而上,阻逆流水。他便长啸一声,冲上高空,现出原形,又一个翻身冲入河道,顺流而下,引导河水浩浩荡荡向下游流去.老李两次触犯天规,自知难于保全,便自上天庭请罪。玉帝便摘下他的龙珠,发配流放到黑龙江。三、血战黑龙在老李来黑龙江之前,早有

24、一条凶悍的黑龙,雄霸一方,作威作福。老百姓年年烧香上供,可仍是黑水泛滥,为害一方。老李来到之后,要为民除害,可又苦于龙珠被摘,法力大减。便托梦给逃荒到当地的山东老乡,让他们在交战时助自己一臂之力。农历七月十五,一大早,就有几百壮丁汇聚江边,按老李托梦嘱托,当黑龙江泛起黑气,乌云蒸腾时,黑龙就要冲出水面了,此时,就望江中投石灰粉,一是煞住这乌黑的瘴气,二是烧灼黑龙,让他失去威力。果不其然,一会儿江面波涛翻滚,如同热水暴沸一般,水面溢出阵阵黑云,笼罩着江面。岸边的壮丁便用铁楸,簸萁奋力向江中抛洒石灰粉,就连一些妇女、儿童也加入战斗,他们抓起生石灰块狠狠地向江中砸去。两个时辰过去了,黑气消散,但江面

25、仍是波涛澎湃,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又一会,江面水色变黄,金光闪闪,人们便向江中抛馒头,顿时江面如同下了冰雹一般,又像下了一阵馒头雨。这样,老李才能饱饱喂足,有力作战。直至傍晚,那黑龙才如一条软蛇一般,恢溜溜地向东逃去。沿江百姓,敲锣打鼓,欢声庆祝!结语直到今天,草桥一带老百姓在过年时都要烧上一柱香,表达对“老李”的怀念,而每当与草桥人谈起“秃尾巴老李”,他们的话音里仍充满了崇敬与自豪!请向你远方的朋友或同学讲一讲“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第十课美 丽 的 传 说(2)乾隆皇帝微服私访 侯之门一鸣千古流芳-记寅寺镇侯之门村村名的由来就在山东汶上县城西10公里处,有一个仅有一千多人的小村庄名叫侯之门。侯

26、之门者,侯家之门也。别看这村子小,这名字却由来头。原来,这里还有一段惊天动地的故事呢!据说,侯家是这里的老户人家。在清朝年间,这侯家出了一位闻名遐迩的大孝子。传说当时他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他只好外出要饭,以养双亲。无论远近,当日必回,以免父母之忧。那时,天下的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有时要到的东西很少,自己舍不得吃,便全都带回家送给父母。有一次遇上了大雨,自己怕回家晚了父母挨饿,便心生一计:先找来纸叠成一个小船,然后装上要来的饭食,放在雨水流成的小溪里;没有想到,小船竟奇迹班地漂到了家。后来,父母双双去逝,他痛不欲生,一连数月没黑没白地哭个不停。一日三餐,送到坟上,一如生前。天黑了,他怕墓中的父

27、母害怕,便睡在坟边;天冷了,他怕墓中的父母冻着,便拿了棉被盖在了坟头;下雨了,他怕墓中的父母淋着,便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坟土。终于,上帝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便命令雨神,不管什么时候下雨,都不许淋着他父母的坟。从此,即使周围下着瓢泼大雨,但他父母的坟上却连一个雨点也没有。每逢下雨,便引得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看,无不叹为奇观。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侯家出了个大孝子的消息便传开了.且说有一回,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一踏上齐鲁大地,就听说了此事。当时龙心大悦,回到京城,立即派一位专员快马加鞭下了一道圣旨。只见上面写道:“皇帝诏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欣闻善人,感动上苍!赐立牌坊,孝悌以彰。赐名尔村,甚为榜样!钦此。”并附有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侯之门”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从此,侯之门一名沿用至今,远近闻名,千古流芳。读完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教育?请以孝心感恩教育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第十一课名 人 传 记(1)一场劫难一段情革命老人刘贯山的故事刘贯山,祖籍寅寺镇西场村,十几岁参加革命,曾任水电部山峡库区管委会主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