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39.35KB ,
资源ID:183525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3525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五六年级科学必做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五六年级科学必做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1、液体:用烧杯来回倒水时有声音,水面在振动;往水中投东西或搅动,水也发出声音,同时水面在振动。气体:用吹满气的小球,松手是有声音,这时看到气球口振动;嘴吹小瓶,会听到声音,也能看瓶内小塑料泡沫在振动。探究金属的特点 17.金属探究金属的特点(必做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特点。铜铁铝等金属、锤子、放大镜、小刀、镊子、火柴、酒精灯、电池盒、电池、导线、灯座、小灯泡、小开关、杯子、热水、木条、粗铁丝、粗铜丝、陶瓷。2. 用镊子夹住金属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看金属是否易燃烧。3. 用锤子敲金属,用小刀刻划金属,用金属断面切割纸片,研究它们的软硬锋利程度以及是否变形。4. 用砂纸打磨、用放大镜观察,观察金

2、属的花纹、光泽。5.把陶瓷、粗铁丝、粗铜丝、木条等放入热水中,比较金属是否易传热。6.把不同金属连入电路,看金属是否导电。7.让各种金属从高处落下,看金属是否易碎。8.得出实验结论。9.整理实验器材。1.用镊子夹住金属,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发现金属不易燃烧。2.用锤子敲金属,用小刀刻划金属,用金属断面切割纸片,发现多数金属硬度大,但有的也容易变形。3.用砂纸打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金属光泽。4. .把陶瓷、粗铁丝、粗铜丝、木条等放入热水中,发现金属容易传热。5. 把不同金属连入电路,发现金属容易导电。6.让各种金属从高处落下,发现金属不易碎。金属不易燃烧;多数硬度大,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

3、易碎。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必做实验)20.蒸发通过实验验证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温度计、水、烧杯、棉纱、线绳、方座支架、秒表等。2. 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读数是多少。3. 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的变化,边观察便做好记录。4. 得出实验结论。5. 整理实验器材。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温度计液泡。2.本实验中的水可用酒精代替,酒精比水更容易挥发,效果更明显。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为什么要一会儿后才读数?温度计放入水中,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测得

4、水的温度,这个温度实际上也就是蒸发开始前0分钟时的温度,即初始温度。沸腾实验(必做实验)21.沸腾沸腾(必做实验) 通过实验认识沸腾现象。 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线绳、方座支架(带铁圈)、水、秒表等。2. 组装好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在支架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温水,铁圈下放置一个酒精灯。在支架的上一铁圈挂一支温度计,使温度计的液泡刚好浸入烧杯的水中。3. 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4. 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边观察边做好记录。5. 水冒泡翻腾后,继续加热约两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水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

5、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在一定条件下,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沸腾后,不管怎样加热,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1. 实验中用小号烧杯效果更明显。2. 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浸入水中,并且不要触及烧杯壁和底部。3. 本实验中可以把“烧杯”换成“锥形瓶”或“圆底烧瓶”进行实验。1. 有时,用酒精灯对水加热很长时间后,始终不沸腾,这是为什么?当气温较低时,酒精灯的热量有限,热量散失严重,会出现始终不沸腾的现象。这时可以在烧杯上盖一个盖子,过一会儿就会沸腾了。2. 水沸腾了,但温度却不是100,这是怎么回事?因

6、为水的沸点是受大气压影响的。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反之,则越低。凝结(必做实验)22.凝结通过实验认识凝结现象实验分析:设法保持小碟子(玻璃片)的低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酒精灯、火柴、烧杯、试管夹、石棉网、小碟子、三脚架、冰块等。2. 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半杯水的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3. 加热一段时间后,在烧杯上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小水珠。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块玻璃片? 实验中使用两杯子热水,用冷、热玻璃片形成对比,很容易发现用冷玻璃片有凝结现象,反之没有。 这样更为直观。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

7、现象叫做凝结。本实验可与沸腾实验结合操作。五年级下册2.我们的呼吸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必做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火柴、水。1. 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2. 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上贴上标签1号、2号。3. 用1号集气瓶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移开玻璃片。把玻璃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后,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 把装有呼出气体的1号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观察想象(一)。5. 把燃

8、着的火柴伸入装有空气的2号集气瓶内,观察想象(二)。6. 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一)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二) 火柴燃烧没有明显变化,过一会熄灭。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凸透镜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必做实验)初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实验桌(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小学凸透镜实验与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衔接问题: 在小学阶段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本实验只需探究利用凸透镜能成像即可(蜡烛、凸透镜、纸屏在一条直线上,调整位置后在纸屏上能看到所成的像(放大或缩小);但作为科学教师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非常熟悉。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

9、齐全完好。2.将燃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或是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3.适当调节凸透镜与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并观察像的样子。4.重新改变凸透镜和光凭的位置,观察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5.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实验器材。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凸透镜能成放大或缩小的倒立的实像。1 室内光线不能过亮,否则可能看不到像或是不清晰。2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 蜡烛与光屏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

10、距。1. 为什么反复移动凸透镜,可就是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2. 蜡烛与光屏的距离小于四倍焦距,不能在光屏成像。把蜡烛与光屏的距离调大即可。3. 做本实验对实验器材有什么要求吗?4. 凸透镜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做实验,不能焦距过大或过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与凸透镜大小相等的光斑,不成像。 5.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透过

11、凸透镜观察蜡烛可以看到放大的蜡烛的像,这时成放大的虚像。探究斜面是否省力18.斜面探究斜面是否省力(必做实验)探究斜面是否省力。测力计、长木板、短木板及小木块若干块、小车。实验分析:实验前指导学生正确搭建斜面、正确使用测力计是保证试验成功的关键。1. 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整完好。2. 用测力计竖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并做好记录。3. 在长木板一端垫一块木板搭一个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4. 在长木板一端垫同样的二、三、四块木板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分别记录下来。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6. 整理实验器材。

12、 1.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有省力作用,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越长,用力越小;斜面越短,用力越大。) 说明:1. 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调零,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2. 测力计在斜面上拉动方向要与斜面平行,并且边拉边读数。1. 用测力计在斜面上拉动物体时为什么要匀速运动?测力计的主要构件是弹簧,若拉动中不匀速可能会使读数偏大或偏小。2. 实验中为什么测力计在斜面上拉动方向要与斜面平行?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求: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因此,在斜面上拉动时尽量与斜面平行。探究杠杆的作用(必做实验)1

13、9.杠杆探究杠杆是否省力。在实验前教师要和学生复习什么是杠杆的平衡,这是该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另外重点、支点、力点的意义一定要让学生事先弄清楚。杠杆尺、支架(铁架台) 、钩码。(简单机械实验盒)2. 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让杠杆尺在水平位置平衡。3. 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2个钩码。观察杠杆尺是否平衡。4. 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2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5. 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2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6. 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7. 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支点)

14、的距离,并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8. 整理实验器材。实验记录: 杠杆尺保持平衡1.力点到杠杆尺中心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力点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就越大。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 实验前一定要复习杠杆尺平衡的条件(三年级已学),并找出杠杆尺上的重点、支点、力点。2. 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代替了拉力。3. 实验中可先把左边挂钩码处作为重点,右边挂钩码处作为力点。4. 实验时杠杆尺的一边只能挂一串钩码。1. 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尺的平衡?把杠杆尺

15、挂好后,若发现不平衡,有两种方法可以调节其平衡:若杠杆尺右边低,左边高,可以把右边的螺母往左调或者把左边的螺母往右调;若杠杆尺右边高,左边低,可以把右边的螺母往右调或者把左边的螺母往左调;2. 实验时如何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只要在自由组合时满足下列条件:两边钩码的数量与力的作用点到杠杆尺的距离的乘积相等,杠杆尺就可平衡。探究滑轮的作用(必做实验)20.滑轮探究滑轮的作用。让学生固定和组装好滑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铁架台或支架、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2. 用测力计测出数值提起两个钩码用的力,并做好记录。3. 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或支架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绳的一端挂上

16、两个钩码,绳的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向下匀速缓慢拉动钩码,记录力的大小。4 动滑轮下方挂两个钩码,把绳子一端固定在铁架台或支架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缓慢拉动,把钩码提起,并记录力的大小。5 改变钩码个数,再做两次,并记下力的大小。6 记录实验结果,比较力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7 整理实验器材。实验记录次数垂直提(牛顿)通过定滑轮(牛顿)通过动滑轮(牛顿)1231.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2.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能改变用力的方向。1. 选用量程合适的测力计,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调零,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2. 为保证实验结论具有

17、普遍性,实验测量三次。3. 若用滑轮支架固定滑轮,必须两个同学合作,防止把支架拉倒。4. 若有小组的学生组装滑轮组,老师要给予肯定,并和他们一起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实验时动滑轮的重量能否忽略? 本实验只是验证是否省力,滑轮的重量可以忽略;若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说明,并指出我们用的动滑轮重量与两个钩码重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探究齿轮的作用(必做实验)21.齿轮探究齿轮的作用。指导学生观察相互啮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三个齿轮之间的运动,主要研究齿轮之间的速度、方向等,知道齿轮传递的一些基本规律。齿轮(大、中、小)、支架。2. 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组装好齿轮。3. 用手拨

18、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与速度。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当转动其中一个齿轮时,可带动其它相互啮合在一起的齿轮转动。 2.相啮合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3.大小齿轮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转动的速度,改变运动的方向。1. 用手转动齿轮时用力要轻一点。2. 用手转动的速度要慢用一点,便于观察。1. 在这三个齿轮中,若用手转动中间一个齿轮,另外两个转动的方向相同吗?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是相同的,但和中间齿轮转动方向不相同。2. 若两个完全一样的齿轮啮合在一起转动有什么特点?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但转动的速度是相同的。六年级上册 蜡烛燃烧的

19、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变化。方案一:【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酒精灯、小铁盒、小刀。【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一)。3.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放在小铁盒中,然后用试管夹夹住小铁盒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停止加热,冷却一会儿,再观察现象(二)。4.得出实验结论。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记录】(略)实验活动二 蜡烛燃烧的变化 【实验现象】(一)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物理变化(形态的变化),蜡烛越烧越短,玻璃片变黑。(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二)在酒精灯上加

20、热,发现蜡烛熔化了,变成了蜡油,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停止加热,过一会冷却后,蜡烛油又变成固态的,形状和原来不同了。【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的物质。蜡烛加热,只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说 明】1.玻璃片必须用试管夹夹住加热。2.实验步骤的第二步也可以把干玻璃片换成烧杯,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然后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1. 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为什么要不停的转动?玻璃受热均匀,不至于炸裂。2. 为什么用干玻璃片?因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

21、,如果玻璃有水,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食盐的变化探究食盐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食盐、烧杯两个、药匙、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蒸发皿、三角架、坩埚钳、石棉网。2.把其中一个烧杯里倒入少量清水,然后用药匙慢慢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食盐晶体在水中有剩余,再加入少许清水,使食盐全部溶解。观察现象(一)。3.将食盐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到三脚架上面的石棉网上。4.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发皿里的食盐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食盐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熄灭酒精灯。观察现象(二)。5.得出实验结论。6.整理实验器材。(一)可以看到食盐固体完全溶解在水里,不见

22、了。(二)发现食盐固体又从溶液中析出来。食盐能溶于水。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又可以析出食盐。食盐的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1. 配置的食盐溶液应为饱和溶液或接近于饱和,实验现象才会更明显,实验所用时间也相对减少。(参考数值:常温下10ml水溶解3.6q食盐为饱和溶液。2. 导入蒸发皿中溶液的量最多不要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蒸发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飞溅。 水泥的变化探究水泥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酒精灯、火柴、坩埚、三角架、坩埚钳、石棉网、水泥、锤头、铁皮盘、橡胶手套。2.把水泥放在铁皮盘中,加水适量,带上橡胶手套,用手捏成水泥块,静置,观察现象(

23、一)。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二)。4.用锤头敲碎水泥块成粉末状,再加入水,观察现象(三)。(一)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二)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三)水泥不能再次凝固。水泥块不能恢复原状,水泥的变化是不可逆变化。1. 敲水泥块时注意安全。2. 铁皮盘可用铁皮自制。3. 先把水泥加水静置,因为水泥凝固需要一些时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变化也是不可逆变化?生鸡蛋煮熟之后,里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有液态变成固态,并且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就是不可逆的。六年级下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认识细胞结构,

24、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稀释的碘液、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学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安放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2.对光:升转看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

25、(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用_左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粗准焦螺旋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4收镜实验完毕,将载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 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移动到垂直方向。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 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镜筒下降。按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放回 原处。1、放: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调节反光镜,直到在目镜里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3、放: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4、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