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143.24KB ,
资源ID:183292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3292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详细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详细Word下载.docx

1、1 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4.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1 内地到沿海2 山区到平原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6.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有利

2、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1 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1 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变化;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资源【最重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3. 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4、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 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 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4.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5. 功能区比较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40%60%)地价较低,污染较少出现中高住宅和低级住宅的分化;两者呈背向发展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占用土地较少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经济活动频繁;建筑物高大稠密工业区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聚集性强,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聚集,形成成片的工业区6.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8.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

6、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9.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10.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5)行政因素、通过制度政策和城市规划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

7、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也会有一些顾客来自服务范围之外。3.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

8、范围比较大。6.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8. 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2.3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1)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3)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2、城市化的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 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

9、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4、城市化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水平30、中等水平3070% 、高水平70)体现了社会济济发展水平6、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7、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10、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8、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此为英国特有)9、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起步起步早工业革命开始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量的乡村人口转 为城市人口速度发展趋缓,甚至停滞人口增长趋缓,城市中心区衰落问题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展中起步晚二战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才得到发展城市

11、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人口比重低发展快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变大,纷纷涌入城市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力过剩10、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城

12、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11、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 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缓解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大三产业。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2、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

1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区位因素农业发展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产量。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农业技术包括良种技术、化肥、大型机械以及冷藏保鲜技术。土地价格在城市郊区及工矿

14、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以城市为中心,地价(租)呈递减分布。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工业基础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资料。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高温多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毛竹:亚热带典型植被。平原适合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

15、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府鼓励支持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

16、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

17、000年历史)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小麦、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地租低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18、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土地: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地租低 草原:草类生长茂盛,质量好; 水源:水源充足 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科技:科技水平高 发展措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开辟水源 培育良种牛二、乳畜业1、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2、乳

19、畜业的区位条件 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主要类型分布典型地区区位优势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作物:水稻)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等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20、主的气候区;我国东北和西北。(我国为国营,其他国家为私营)美国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产品商品率高。小麦、玉米为主)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洲的国家牧牛为主,其他国家牧羊为主)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利于牧草的生长;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专业化程度高;乳畜业北美五大湖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西欧、新西兰(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澳大利亚等;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北美五大湖区、西欧市场(大多紧消费市场)、

21、饲料供应。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混合农业美国、澳大利亚、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东水西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便利(靠近主要铁路、公路,距海港近);市场广阔;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支持。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有效的安排农事活动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区位的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

22、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应考虑近河湖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社会经济因素(数量、质量、价格)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科技科技进步能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的提高;能使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还能使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3、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2、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3、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类型名称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接

24、近消费市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几种特殊条件下工业区位的选择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应接近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

25、工业;而伊春的家具制造厂则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大兴安岭)。内蒙古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该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区位变化变化的原因对原料地的依赖减弱工业原料的范围扩大;原料替代品增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动力基地的依赖减弱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增强原料、产品的运入、运出都离不开运输,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提高环境标准成为重要区位因素人类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典例 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煤炭区位 铁矿区位 港口区位 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2、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区位选择要求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厂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