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共55页全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共55页)目 录第六章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第二节 自然环境(2课时)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东南亚第三节 印度第四节 俄罗斯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 东(2课时)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美国(2课时)第二节 巴西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六章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
2、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过程与方法】1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通过烟台、威海容易形成“雪窝子”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区域位置特点分析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烟台威海为什么是“雪窝”的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
3、置和范围特点。【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知识链接的思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你有没有觉得亚洲跨经纬度范围都很广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亚洲的范围知识吧!讲授新课用学生活动和实践链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
4、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二、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情景四:创造学生活动,教给学生思考大洲范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亚洲的范围广大学生活动:作比较认识世界第一大洲。活动要求: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2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的发现准确而全面。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补充、纠正,教师归纳总结: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2东西距离最大。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
5、现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落到实处。拓展延伸用上节课学习亚洲位置和这节课学习亚洲范围过程中发现的学习方法,由此及彼发现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体验学习方法的拓展运用教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分析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那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好吗?学生活动:拓展运用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教材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同样可以看出其他大洲在世界的位置;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2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完成表格。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东、西半球中的位置南、北半球中的位置濒临的大洋面积所跨纬度范围所跨经度范围
6、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教师明确答案。设计意图:评价学生是否学会的依据不是对教材承载的知识量掌握了多少,而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北美洲与亚洲的对比这一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还存在问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策略实现反思。承转:与北美洲相比,亚洲的面积几乎是北美洲的两倍。由于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如下的思考问题: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学生回答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7、,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探究领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亚洲各区的居民生活各具差异,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亚洲哪个地区?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学生回答,教师做简单分析。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不是让学生异想天开,而是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基础之上,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念,并通过分析环境差异,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探究用学习大洲获得的分析一个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解决实
8、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为所用的教学新思想教师用准备的视频资料多媒体展示:新闻链接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 烟威容易形成“雪窝子”视频资料简单呈现,体现了家乡和身边的地理知识:2013年11月28日,烟台威海两地下起了鹅毛大雪。问题探究:烟台威海又下雪了,为什么这里每年冬天总是大雪频频光顾,被人们称为“雪窝子”呢?参考答案:原来,烟台威海所在胶东半岛的降雪属于地方性降水,学名叫做冷流降雪。什么叫冷流降雪呢?从地理位置看,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由于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升
9、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这种降雪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半岛内陆如胶东地区的莱阳等市,由于地表附近没有温暖而湿润的空气,所以即便遭遇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这么大的降雪。设计意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增加探究“烟台威海是雪窝子”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习和探究过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体现了用知识链接生活、用知识深化学生探究成果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
10、亚6个地区,各地区由于自然特征的差异,而导致居民的生活也存在着差异,这充分体现出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后作业:结合时政热点,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大洲、地区或者国家,比如说欧洲、中东或叙利亚,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的范围,下节课一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记住要结合地图进行描述呀!第6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1、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2、
11、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
12、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其相互关系。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学过程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让学生描
13、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如: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2、结合“活动”第一题第(1)、(2)问,引导学生就阅读“亚洲地形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3、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已经分析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活动:让学生沿东经80画出一条线,通过小组讨论,说出沿东经80的地形变化特点。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
14、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4、根据前面掌握的分析亚洲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结合“活动”第一题第(3)问,引导学生分析“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分析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一般能够判断出东西高、中间低即可。5、引导学生在“亚洲地形图”上,按教材提示,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流入太平洋的有:_。 (2)流入印度洋的有:_ 。 (3)流入北冰洋的有:_。 (4)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_。活动:读图小组讨论亚洲河流的流向问题,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大致以什么样的方向流入海洋?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结合亚洲的地势特点思考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最终归纳得出:亚洲的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6、结合“活动”第2题,引导学生通过读图6.11和图6.12,解释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北美洲地势中间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庞大的支流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