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83KB ,
资源ID:183089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3089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套土建工程技术技术交底doc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套土建工程技术技术交底docWord文档格式.docx

1、 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 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

2、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 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

3、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3.6 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 抗渗试块500m3以下留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养护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两组。 4.1.3 施工

4、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5 成品保护 5.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5.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5.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表3-1 允许偏差 mm 高层框架 高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楼层标高 5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5 -2 每

5、 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 高 H/10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 8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铜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7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8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 用吊线和尺量检查 6.1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6.2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6.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 施工完毕,及时整理

6、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 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 6.4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6.5 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mm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浆保护。 6.6 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7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水泥、砂、石、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 7.3 隐检记录。 7.4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6 其它技术文件。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灰土地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

8、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

9、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

10、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 灰土拌合 槽底清理 分层铺灰土 夯打密实 找平验收 3.2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

11、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表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 kg 虚铺厚度 mm 备 注 1 木 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 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

12、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 表2-2 项次

13、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 g/cm3 1 2 3 轻亚粘土 亚 粘 土 粘 土 1.55 1.50 1.45 3.10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 雨、冬期施工 3.11.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

14、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 留槎和接槎。 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 表2-3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

15、整度 15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 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 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

16、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 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 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 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 应认真做

17、好计量工作。 6.5 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 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 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 地基钎探记录。 7.3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 灰土的试验报告。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砂石地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

18、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 2.1.2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1.3 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

19、、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2.2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2.2.3 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2.2.4 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 分层铺筑砂石 洒水

20、夯实或碾压 找平验收 3.2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3 分层铺筑砂石 3.3.l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 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3.3.2 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3.3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21、 3.3.4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3.4 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3.5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3.6 找平和验收 3.6.l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

22、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3.6.2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4.2.2 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4。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 表2-

23、4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15 20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 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5.3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5.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5.5 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

24、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6.2 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6.3 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6.4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6.5 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 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6.6 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二质量记录 7.1 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5、7.2 地基钎探记录 7.3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 砂石的试验报告。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牌号。 2.1.3 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2.1.4 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 索具、钢丝绳

26、、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 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2.2 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 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2.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2.2.4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2.2.5 打试验桩。 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木少于2根。 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2.2.6 要

27、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就桩桩机 起吊预制桩 稳桩 打桩 接桩 送桩 中间检查验收 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3.2 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3 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4 稳桩。 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入上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

28、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 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3.5 打桩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0m。 ;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3.5.1 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3.5.2 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心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3.6 接桩 3.6.l 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3.6.2 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时进行。 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桩长。 3.6.3 接桩处入土前,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