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78KB ,
资源ID:183053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305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

1、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元代福建泉州在澎湖设巡检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经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后,形成了台湾人口以闽南人为主的状况,也因此闽南方言成为台湾省内的主要方言。根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占台湾人口总数83.1的福建籍移民中,来自漳、泉两地的约为80,如果加上属闽南语系的永春州、龙岩州以及潮州府,闽南方言就成为台湾岛内的主要方言,当时讲闽南方言的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83.87%。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多讲客家话、原住民语以及其他汉语方言的台湾同胞,一般也都懂得闽南话,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也习惯将台湾的闽南话称为“台湾话”

2、,或简称“台语”。从物质文化形态上来看,台湾始终和闽南地区保持高度的一致。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和住房习俗。根据清代乾隆年间范咸主编的重修台湾府志来看,从清代至今,台湾的饮食结构并无质的巨变,很多方面仍与大陆闽南地区高度相似。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台湾依旧处处可见。从精神文化形态上看,台湾乡土文化的实质仍然是闽南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宗教信仰、节庆、歌舞等方面。在宗教信仰方面,台湾和闽南地区都崇尚佛教,释迦牟尼佛,台湾和闽南均俗称为如来佛,农历四月初八是其诞辰日,俗称浴佛节。观音佛也是闽台地区最为普遍的崇拜对象,台湾各地的观音宫、观音寺极为普遍,台湾和闽南地区都有“家

3、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在节庆上,台湾也继承了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清朝时期的台湾,元旦至元宵,会有“好事少年装束仙鹤、狮马之类,踵门呼舞,以博赏赉,金鼓喧天;谓之闹厅”。而在清代漳州民俗中,也有春节时“少年装束类狮猊,踵门呼舞,金鼓喧斗”的风俗;立春前一日,台湾地区“有司迎春东郊,仪仗彩棚前导;市中市春花、春饼之属”。而在清代闽南,也有“有司迎春东郊市中,多市春饼春花春燕之属。民间结彩为棚,童男女靓妆,立棚上十数人,”的记载;戏剧、歌舞、音乐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地方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所以闽南居民迁移到台湾后,把这种爱看戏、喜热闹的民风带到台湾。台湾和闽

4、南地区的文化体系彼此交融。在文化学中,文化体系包括行为模式、婚姻制度、风俗习俗等等。台湾很多民俗和闽南地区是完全相同的。闽南和台湾婚姻礼俗的基本内容相同。结婚基本上要有四礼,以“议婚”、“订婚”、“完聘”、“完婚”四礼为主,闽南和台湾都长期保留了这个习惯。台湾承继了闽南地区婚嫁奢侈习俗。在丧葬礼俗上,闽南和台湾都有始丧、入殓、出殡和做旬四个部分。至于其他民间礼俗,如祭祀祖先、待客、生产、行业等,台湾基本上保持了闽南祖籍地的风俗习惯。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两岸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心愿,大迫切希望交往能进一步深入,充分利用各自在艺术创作和市场运作的优势,将文化产业

5、不断做大做强。共同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了解完台湾本土文化,再来看看台湾那些与大陆同宗同祖的文化。1、热闹繁多的岁时节俗台湾各种节庆祭祀活动,现代的加上传统的非常繁多。传统的岁时节俗与祖国大陆非常相近,只是有的更具地方特色,保留了更多的传统习俗。春节以农历年为春节。除夕守夜,辞旧年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守岁等。初一燃放爆竹,烧香上茶点祭家神拜祖先,以求得一年良好开始。初一至初五,称为新春,举办各种庆贺活动。初一早餐吃面条,以求绵延生长,吃糕祈望步步高升;初二新媳妇回娘家;初三俗称老鼠娶亲,宜早熄灯入睡;初四接神,果品供奉,烧金马、放爆竹迎神;初五开张日,商人可开市做生意,家家户户撤去祭祀供品,清

6、理屋内积秽。拜天公正月初九日为最高神天公诞辰,是台湾春节后第一个大的岁时节俗。是日家家制红龟果,即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求人生长寿。此一节俗是以玉皇大帝为天公,是超人类祖先的天上皇帝。认为他有生成保育万物之德,特地敬奉红龟果以求赐福。元宵节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也非常讲究“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著名寺庙举办的花灯比赛是“闹元宵”中非常热闹的节目。台北市龙山区的龙山寺、青山宫、祖师庙和北港妈祖庙等著名寺庙每年举办花灯比赛。有取材于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的花灯,如“唐僧取经”、“哪吒闹海”、“宝莲灯”等,也有花、果、鸟、兽、鱼、虫花灯。此外,还有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如盐水蜂炮,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7、以燃放鞭炮来纪念“关帝爷出巡”。土地公生日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福德正神的诞辰。是最受敬奉的主神之一,乡村、田野、都市、商家都要敬奉土地公,乡里村社要逐户敛钱、宰牲、演戏以慰当地土地公,名曰“春祈福”。妈祖过生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称之为保母。清康熙33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洲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一座小祠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佑,而且台湾居民许多以捕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的

8、生日。这一天,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热闹非凡。这一古老的祭拜活动,成为台湾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回乡谒祖祭每年农历三月廿一日,位于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上白礁,即是福建省白礁乡的意思。一方面追怀祖国大陆的祖先,另一方面遥拜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乡的慈济宫祖庙。这个祭典从郑成功来台到现在,连续三百多年,从未间断。清明节清明是24个节气中第5个节气,是天清气明、草长莺飞的季节,是台湾民俗中明定的扫墓节。到清明前后,各地南山北岭扫墓人随处可见。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台湾一年中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吃粽子,是基于传统上的说法祭奠屈原。龙舟竞赛则是台湾端午节保留下来的

9、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城隍爷出巡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台北霞海城隍爷是清代淡水厅的县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请来台,其信徒众多,祭典特别盛大。七夕农历七月七日是古代传说牛郎与织女相会之日,也有人将此一天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子在这一天要准备胭脂花粉供织女星,祈求良缘美貌。有孩子的人家则也隆重祭祀七星娘娘。中秋节这是台湾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大家互送月饼是显著特点,中秋夜晚,不少家庭也会在院中摆上月饼、瓜果、甜点祭拜月娘。祭祀大典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每年9月28日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日。其中最特殊、最具魅力的是奏圣乐以乐佾舞。所谓圣乐,称为“

10、孔子遗乐”,使用的乐器、乐调及乐谱相当特殊和古老。2、遍布全岛的元明清历史古迹台湾有关部门对古迹曾进行过全面调查,选定元明清的历史古迹就有344处之多,其中重点景观已成为台湾著名的游览胜地。澎湖天后宫位于澎湖马公镇,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始建于明朝万历20年。宫内有台湾最早的石碑,刻有沈有容退红毛蕃韦麻郎史实,记载明水师将领沈有容率战船赶走入侵的荷兰提督韦麻郎之事。赤嵌楼位于台南市,始建于1653年(明永历7年),为荷兰侵占台湾南部时所建,故又名“红毛楼”,周围长151米,楼高12米。1662年,郑成功率兵攻下赤嵌楼,曾以此为收复台湾的指挥部,改为承天府。陈列有郑成功像等文物。台南孔庙始建

11、于1666年,又称文庙。现为台湾一级古迹。孔庙四周有“万仞宫墙”,庙内以大成殿为主,节孝祠、名宦祠、乡贤祠依序而建,每年均在此举办祭孔大典。亿载金城位于台南市安平的南端。1874年清政府为防侵犯台湾,派船政大臣沈保祯至台。为加强台湾海防,沈保祯决定在安平建炮台。炮台有18吨前膛大炮5尊,40吨的前膛大炮4尊,20磅后膛小炮4尊。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日本时,台湾同胞奋起抗日,驻台将领刘永福曾在此台指挥轰击日舰。鹿港龙山寺位于化县鹿港镇,1786年依照福建泉州府晋江县龙山寺而建。该寺有“台湾紫金城”之称。寺内有一大钟,高2米,重逾千斤,为清咸丰9年浙江宁波铸造。3、保留在台湾的中华文物台湾“

12、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区士林外双溪,所保存的文物,是1948年冬国民党逃台时从北京故宫和南京“中央博物馆”等处抢运去的文物精华。总计有3824箱,约25万件各种文物。文物中有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铜镜和历代玉器、瓷器精品及晋唐以来的名画书法、善本图书等珍贵文物。台北“中央图书馆”馆藏图书80余万册,其中善本图书14万册,主要是1948年国民党运到台湾的。其中宋版281部,金、元版本360部,明本3338部,历代手抄本3500部,敦煌写经及日本、高丽、安南旧刻本等。台北“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建于1956年,藏有文物8万余件,主要来自原河南省立博物馆的商周时代的出土文物和日本归还的

13、三批古物,其中有周王室的礼器、乐器,战国时代兵器,殷商时代的骨甲等。4、台湾文艺台湾地区的文化形成过程与其自身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紧密相连。纵观台湾历史,在时间的纵轴上,可以分为史前时期、角逐时期、明郑时期、清时期、日据时期和当代台湾。在台湾的史前时期,从大陆的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和东南亚诸岛进入台湾的早期住民,带去了各自的文化。闽南音乐闽南音乐是随着闽南地区的移民一起进入台湾的,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闽南音乐包括歌仔、南音、北管三大系统。明末清初,闽南地区的先民们来到台湾。最初他们以嘉南平原为开发台湾的根基地,然后一再不断地向南向北延伸。在这块西部大平原上,先民们含辛茹苦、流血流汗,从事农

14、耕拓荒。在艰苦的劳作中,他们希望民谣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这些民谣的流传越来越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大致可分7种类型:家庭伦理歌谣、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祭祀歌谣、娱乐歌谣、叙事歌谣、童谣。客家山歌山歌是客家人最喜欢的音乐。同云南少数民族的山歌相似,可分为情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劝善歌、生活歌,长篇叙事歌,以及时序歌、地名歌、开场歌等。在这些山歌里,最主要、最生动的部分是情歌。最早的山歌是没有伴奏的,在青山绿水之间,兴之所至,开口便唱,或随手摘来一片树叶,和着歌声吹奏。后来客家山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慢慢地成熟起来,就有了民族乐器,如二胡、三弦、竹板等来伴奏了。客家山歌语言清新质朴,善于巧妙使用

15、谐音和双关语,万事万物都可入歌,是我国民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流行歌曲从70年代起,台湾社会结构发生转型,艺术的商业性越来越浓。由于流行歌曲的内容和青年人生活贴得较近,通俗易唱,易于流行,很快就在青年人中形成新音乐浪潮,并成为台湾乐坛的主流。一批表现对祖国热爱,对故乡思念的歌曲如乡愁、少年中国、龙的传人等,寄托了对祖国大陆的浓烈情感。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歌曲”最为兴盛,如风,告诉我,外婆的澎湖湾、三百六十五里路等。传统的民间舞蹈高山族在丰收、狩猎、祝捷的场合里举行祭典,引首咏歌,足蹈大地,热烈奔放、原始粗犷的舞蹈场面,表现了大山孕育出来的豪情。在闽南民间舞蹈中,比较著名的有舞龙、舞狮、大鼓凉

16、伞舞、牛犁阵等。中国传统民族舞在台湾光复后成为剧场演出的主流舞蹈,如东北太平鼓、新疆舞、霓裳羽衣舞等。梨园戏曲京剧是清代中叶崛起的一个剧种,是在徽班进京的影响下,又吸取汉剧、昆曲、梆子腔的精华而逐步形成的,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京剧在台湾被称为平剧或国剧,自清末开始传入台湾,清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京剧团到台湾演出,因演员口音为京腔,而被台湾民众称之为京班。从清朝末年至台湾光复,在台湾演出的京剧团达30多个,19241945年是京剧在台湾演出的黄金时代,演员演出后大都返回祖国大陆,也有些演员留在台湾,教习京剧或另组戏班。演出的传统节目有凤还巢、霸王别姬、击鼓骂曹、挑滑车、吊金龟等。台湾的京剧团体

17、还演出了三国演义、哪叱闹东海、刘备招亲等传统节目。此后,京剧热在台湾兴起,各地纷纷组团演出京剧。当前,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积极弘扬京剧艺术,把京剧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结合起来,使这一国粹在世界艺术之林继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其它地方戏曲如高甲戏、四平戏、布袋戏、歌仔戏等,也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戏剧艺术,是一种融说、表、音、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5、共同使用汉字台湾和祖国大陆,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和书面语。汉字相同,只是有简体繁体之区分。秦汉之际,中原文化已经流衍台湾,汉字亦随之传入台湾,尤其是伴随着祖国大陆大批汉民族移居台湾,已经定型化的汉字作为中原文化的载体亦大规模输入,成为台湾通行的文字。国民党退

18、台后,台湾通行的汉字规范化,海峡两岸使用共同的汉字。台湾除了原土住山民外,绝大部分是祖国大陆汉民族的移民。所以,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既通行普通话,又流行方言。在台湾流行的方言中,以闽方言覆盖面最广。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海南岛、台湾的大多数汉族人居住区,其中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在台湾的闽南籍同胞自称是“河洛人”,即中原黄河洛水一带人,在台湾各家族谱上和故人的墓碑上,可以看到泗水、垅西、颖川,而不是漳洲和泉州一带的地名。台湾的闽南方言和祖国大陆的闽南方言如出一辙,如今在许多语言词汇上还是相同的。另外,台湾境内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群体中的一个,古代称夷、

19、番,现称高山族。他们的语言为南岛语系。因其祖先系祖国南方的古越族,所以他们的南岛语系与古越族的语言同为复音的粘着语,文化渊源在祖国大陆。没有中国的三大发明,没有指南针,哪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印刷术的发明,哪有世界文化的普及;没有火药,就没有现代文明。中国人讲究忠、孝、仁、爱、信、义。热爱和平,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的贡献是,它为多民族的国家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创建了一种政治架构。中华文化是两岸认同的基础,中国人就要认同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就像纽带一样,将两岸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祖国大陆人到台湾,还是台湾人来祖国大陆,都不会感到陌生,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字,相同的习俗,相同的文化,把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台湾文化是我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具体表现。这种文化上的渊源就如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驳斥了台湾岛内某些台独势力和国际上部分反华势力关于所谓台湾应该独立的谬论。这样的关系让两岸民众心连心,有助于从文化上推动祖国统一大业。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