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镇”相联的有“镇域”和“镇区”两个概念。“镇区”是“镇域”的一部分,是地理概念、聚落概念,是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较低层次的城镇居民点,地域范围相对较小,没有确定的行政界线,多是自然形成的,历史相对于镇域来讲较为悠久,相对而言只是“点”,主要功能设置定位于二、三产业的活动场所,多为政府驻地,具备一定的市政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以非农业人口居住和活动为重点,仅是城镇的实体。“镇域”是行政建制概念,是一级行政建制地域、行政区划的称谓,是相对于行政建制镇所管辖区域范围而言的,是人为设置、圈定的,地域范围相对较大,主要表现为“域”、“面”的形态,有着明确且相对稳定的行政界线,主要是作为农业生产活动
2、的场所出现的,其范围内是以大部分村庄和农业人口居住为主。2. 区域综合实力的概念开发区域的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综合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不是靠单一要素的作用,也不是靠各个要素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靠各构成要素科学地组合以求得系统“整体效应”的最优化。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对镇域综合实力的概念作如下定义:所谓镇域综合实力是指由该街镇范围内的资源、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科技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改造本街镇内的客观世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能、影响和作用能力。它
3、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含社会(人为)因素;既包含物质因素(硬实力),又包含精神因素(软实力);既包含现实的全部实力及其在大环境中的影响力,又包含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对一个区县的综合实力进行测评,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测评指标体系,对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即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描述和评估,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进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孤立地强调或压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和描述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本文从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区位优势三个层次来衡量XX县各街镇的综合实力。
4、镇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经济也是镇域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镇域经济是在镇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所以其基础理论仍然是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涵盖了古典经济学的级差地租理论、分工贸易和全球化理论,以及现代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经济地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平衡发展理论和经济开发理论等。(二) 镇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 镇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镇域综合实力各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理论和学术中探讨的问题,也是实践和应用中面对的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
5、来判断它是否符合区域综合实力评价的需要,对综合实力的提高是否有积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严格按照区域综合实力的概念和理论,科学规范每一个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经济意义、指标性质等。(2) 全面整体性原则全面性是尽可能选择能从多样的角度反映对象整体情况的指标。整体性则要求所选择的各个测评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覆盖和描述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的基本特征。(3) 简洁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虽然要求全面,但并不是指标数量越多越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实际可操作性,进行对指标的筛选和删除,形成简洁有效的平均指标体系。(4) 可行性原则由于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指标数据是否容易收集,也
6、会影响到评价的结果。指标的设置要兼顾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利用能收集到的统计数据,选择有代表性经济意义、数据全面而且准确的综合指标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5)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各个指标的口径、范围等必须一致,具有可比性。同时,各指标必须相对独立,不应存在包含、交叉关系及大同小异的现象。(6)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对事物的评价和分析,可以利用经验和观察来定性评价,但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比较模糊;还可以使用量化的方法定量分析,但其评价结果往往抽象,不便于从现实角度解释经济意义。个别指标采取量化的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利用经验和观察来定性评价,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弥补两者的不
7、足,从而建立科学的镇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2. 原始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根据研究的目的意义,结合XX县镇域基本情况,应用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和技术,结合相关理论、方法,经过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证性分析研究和专家咨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通过大量数据研究,从综合实力的各个构成要素中对各个测评指标进行预选。在预选过程中,遵循了镇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构建原则。其次,对预选产生的各个指标,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各个指标的可行性从量的角度进行判断,并作了进一步的筛选,剔除掉了一些鉴别力不强、重复及作用比较次要的指标,最终构建出描述XX县镇域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本指
8、标体系包括3个方面,共计16个具体指标的内容。经济实力(6个指标):该类经济指标揭示的是各街镇的整体经济实力,它是评价街镇的综合实力的基础。包括:GDP、人均GDP、农村居民纯收入、大型企业个数、经济密度、投资密度、市场密度;文化实力(4个指标):该类指标反映的是各街镇的整体文化建设情况,是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设施个数、旅游景点个数(3A以上)、学校个数、民意评价值;区位优势(6个指标):该类指标反映的是各街镇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主要是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人口密度、距县城距离、园区个数、城区面积、政策导向程度。3. 基于
9、偏相关系数分析的指标筛选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偏相关系数是指在消除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所计算的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本文中,偏相关系数的意义是在不考虑其他指标的影响下,任何两个指标的内含信息量重合的程度。在反映分析对象信息的时候,同类指标的重复应用,会扩大此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剔除信息重复度很高的指标来精简指标体系。超过0.8的临界值,意味着两个指标所表达的信息重复度在 80%以上,可以删除其中一个。偏相关系数法克服了简单相关系数的弊端,剔除其他指标的变动,可以明确考察两个指标之间的净相关关系,从而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和准确地反映指标信息的重复程度。 因此本文采用偏相关系数法来删选指标体系
10、。固定不同数目的变量,进行偏相关系数计算,可产生 0 阶到 k ? 1阶各级偏相关系数,本文采用 0.8 为临界条件,使用偏相关系数方法剔除内含信息量超过 80%的指标。经济实力中,选用GDP作为参考序列,因为它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文化实力中,选用文化设施个数作为参考序列,因为它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整体文化发展情况;区位优势中,选用距县城距离作为参考序列,因为它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整体优势情况;代入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人均GDP与经济密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832,应该删除其中一个。因为经济密度表达的经济意义与GDP有所重复,因此保留了人均GDP指标。综上所述,在初步筛选指标集的过程
11、中,使用偏相关系数法,删除了1 个指标,余下的指标构成更简洁的镇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几乎与原来指标体系相同的经济意义。(三) 镇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分析方法1. 指标赋权指标的重要性赋权就是指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汇总综合时,各个指标对于研究目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为重要性,将这种重要性以数量值反映出来称为赋权,本文采用的是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结合,来反映指标的重要性,主要方法是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的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首先建立有序的递阶指标系统,然后主观地将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进行数字处理及一致性检验,就可获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数。
12、变异系数法则是根据各个评价指标数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值的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如下表1所示。表1 XX县镇域经济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指标序号三级指标单位指标性质最终综合实力经济实力1 GDP万元正指标2 人均GDP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 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个5 投资密度万元/平方公里6 市场密度文化实力7 文化设施个数8 旅游景点个数(3A以上)9 学校个数10 民意评价值分区位优势11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12 距县城距离公里逆指标13 工业园区个数14 城区面积平方公里15 政策导向程度2.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就是将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的
13、统计指标信息加以综合而对被评价事物做出的整体性评价。综合评价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根据经过综合之后得到的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对被评价事物进行排序比较分析。为了探索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权数,我们对于XX县2013年各个街镇的指标数据进行了各种方法的实际测算,比如:综合指数法、标准化方法、功效系数法。比较各种综合评价方法,我们认为使用加权功效系数方法比较科学。功效系数评价法是指使用功效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消除量纲后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功效系数评价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功效函数将要度量的各个指标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的功效系数,然后采用线性或几何综合法
14、将这些同度量的功效系数综合起来,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为此,本研究中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功效系数方法中的加权算术平均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功效函数将要度量的各个指标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的功效系数,然后采用线性或几何综合法将这些同度量的功效系数综合起来,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在使用这一方法时,使用的不允许值采用标志值的最小值(逆指标采用最大值),满意值采用最大值(逆指标采用最小值)。各个三级指标的阈值如下表2所示。表2 XX县镇域经济综合评价各三级指标阈值满意值不允许值2、XX县镇域综合实力实证分析(一)XX县行政划分基本情况1. 行政区划的演变2. 街镇构成的
15、基本情况(二)XX县镇域经济实力分析1. 镇域经济实力综合分析2. 镇域经济实力指标分析3. 镇域经济实力区域分析4. 镇域经济实力聚类分析5. 镇域经济实力的动态分析(三)XX县镇域文化实力分析1. 镇域文化实力综合分析2. 镇域文化实力指标分析3. 镇域文化实力区域分析 4. 镇域文化实力聚类分析(四)XX县镇域区位实力分析1. 镇域区位实力综合分析2. 镇域区位实力指标分析3. 镇域区位实力区域分析 4. 镇域区位实力聚类分析(五)XX县镇域综合实力分析1. 镇域综合实力排序分析2. 镇域综合实力因素分析(六)XX县镇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差异分析1. 指标数据差异2. 指标贡献差异3、XX
16、县镇域聚类分析(分析略)(一) 综合实力聚类分析1. 综合实力型镇域发展2. 经济区位型镇域发展3. 文化推动型镇域发展4. 区位影响型镇域发展5. 综合落后型镇域发展(二) 整体聚类分析4、XX县镇域综合实力空间差异分析(分析略)(一) 三大区域的综合实力差异分析(二) XX县镇域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1. 区位条件差异2. 社会发展条件5、XX县镇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略)(一) XX县镇域综合实力评价的启示1. 镇域经济差异影响分析2. 镇域文化差异影响分析3. 镇域区位差异影响分析4. 街镇错位发展的启示5. 街镇同构性发展启示(二) XX县镇域综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17、. 经济制约问题2. 基础设施制约问题3. 文化观念制约问题4. 政策导向制约问题6、XX县镇域发展的模式选择(分析略)(一) XX县镇域之间的错位发展思路(二) XX县镇域发展特色定位思考7、XX县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分析略)(一) 建设创新型、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二) 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治理;(三)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四) 通过市场开发,实施品牌战略;(五) 通过产业融合,资本融合,推进产业升级;(六) 加快中心镇建设,坚持重点先行,增强带动力;(七) 提高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拓展现代服务业;(八) 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8、数据附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