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90.97KB ,
资源ID:182274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2274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测量结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测量结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5.2.1 井下导线测量 135.2.2 井下高程测量 135.3 贯通测量方法 145.3.1 水平角观测 145.3.2 导线边长测量 145.3.3 水准测量 145.3.4 中线腰线标定 155.3.5 控制导线的延长 155.4 贯通误差预计 155.5 贯通测量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7第6章 结 论 19结 束 语 20参 考 文 献 21附 件 21附件1 矿区煤层综合柱状图 21附件2 贯通工程设计图 21附件3 贯通误差预计图 21第1章 矿井基本情况1.1 概况白皎煤矿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隶属于川煤集团芙蓉公司,为国有企业。白皎井田为缓倾斜近距离煤层开采。该矿始建于1

2、965年,由重庆煤矿设计院进行矿井设计,1970年简易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现年实际生产能力为7580万吨。矿井采用平硐加暗斜井开拓,盘区前进式布置,工作面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中央对角式通风,900毫米轨距、12吨蓄电池电机车运输,矿车容量为3吨。白皎煤矿现有四个生产盘区,一个开拓准备区。矿内实行矿、队二级管理,下辖四个采煤队,11个掘进队,生产、安全业务科室四个,全矿有职工2000人,其中采煤工360人,掘进工500人。1.2 位置和交通矿区位于四川省珙县巡场镇东南方向,属珙县附城乡及周村乡管辖, 与县城仅隔着洛普河(长宁河上游),直距约5公里。井田东西长约7.

3、74公里,南北宽约4.82公里,面积26.35平方公里。矿区中心点坐标:东经 1044138;北纬 282332。区内交通便利,井田北东南三面均有公路相通。北侧有宜(宾)珙(县)公路,距矿区约6公里。由珙县城经巡场可至宜宾或古宋和沪州;东、南侧有珙(县)洛(表)公路经底硐可至兴文周家,古宋和云南省威信县;宜(宾)珙(县)铁路通过井田北侧,经自贡、内江可达成都、重庆,交通十分方便。(图1-1矿井交通位置图)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1.3 自然地理矿区地形西高东低,西面麻团顶为井田最高点,标高1135.50m,东北面洛普河边,为井田最低点,标高340.00m。地形相对高差达700余米,属深切割高中

4、山地区。主要地形多呈单面山,并组成近东西向与构造线一致的长垣式岭脊,北坡陡、南坡缓。井田西段北坡一侧多悬岩绝壁,常见滑坡及崩塌堆积物。山前(北坡)阳新灰岩(P1y)广泛出露,岩溶发育,并形成较开阔的顺向沟谷。山后(南坡)飞仙关组(T1f)地层沟谷纵横,有的切割很深,不易通行。除梅乌沟为顺向谷外,其余多为沿单面斜坡分布的横向谷。嘉陵江组(T1j)石灰岩与山前阳新灰岩一样也形成较开阔的顺向沟谷。大气降水多通过沟谷排泻出区外,注入洛普河。珙县境内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据珙县气象站1956年至1985年资料,年降雨量平均1143.6mm,最大1515.9mm,最小799.5mm,雨量多集中在58月,

5、常以大雨或暴雨降落,912月份为霪雨季节,多雨雾很少晴天。空气相对湿度高。年最高气温可达40,最低0以下,气温变化较大。由于地形相差悬殊,山地与谷地的气温差异显著。1.4 矿井及小窑井田周围分布有众多有小煤矿,以开采浅部煤层为主(+600米标高以上),主要分布情况见表1.2。因历史问题,矿区浅部煤层存在较多老窑,部份老窑占用了白皎井田的资源储量,并遗留有一定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老窑已关闭,本次仅能根据以往资料进行标明。表1.1 白皎煤矿周边小煤矿分布情况表序号名称靠近矿井位置备注1巡场镇大水沟煤矿白皎生产区1712工作面东北侧2巡场镇四、八煤矿白皎生产区1592、1712工作面北侧3巡场镇梅子

6、田煤矿白皎生产区1362、1342工作面北侧4巡场镇兴太煤矿白皎生产区11盘区三条上山煤柱5巡场镇绿豆塝煤矿白皎生产区1412、1422工作面北侧6巡场镇大河沟煤矿白皎生产区1482工作面北侧7巡场镇德窝村七社煤矿白皎生产区1622、1812工作面北侧8巡场镇龙潭沟煤矿白皎生产区1812工作面北侧9巡场镇中坝村煤矿白皎生产区1812工作面北西侧10巡场镇天星桥煤矿白皎生产区1812工作面西北侧1.5 以往地质工作原四川省地质局二0二地质队于1957年1963年对白皎井田300米标高(上井田)进行数次地质勘探工作。按一类二型布置勘探工程,相继施工探煤钻孔26个,以750米线距圈定A级储量;150

7、0米线距圈定B级储量;3000米线距圈定C级储量。1963年12月提交了四川省珙县白皎上井田地质勘探最终储量报告。四川省矿产储量委员会1964年12月29日以第83号决议书审批,批准储量为:表内AB级4684.7万吨,C级3359.3万吨,ABC级8044.0万吨,D级482.0万吨。表外C级29.0万吨。该队又于1965年对白皎井田+30050米标高(下井田)的储量进行控制勘探,施工钻孔3个,进尺2068米,并于1966年3月提交了四川省芙蓉山矿区白皎井田深部补充勘探资料,省储委1967年4月27日以第118号决议书审批,批准下井田储量为:表内C级5665.7万吨,D级1749.5万吨。综合

8、上述,全井田批准原始能利用储量(A+B+C+D级)15941.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A+B+C级)13709.7万吨,远景储量(D级)2231.5万吨。后因井界变动(芙蓉井田和珙县一号井田划入部分范围,原白皎井田为号勘探线,现白皎井田为0号勘探线),原始地质储量增加至18835.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5963.8万吨,远景储量2871.7万吨。地质储量增加2894.3万吨,远景储量增加640.2万吨。为了提高井田深部地质研究程度,增加高级储量比例,满足矿井延深及生产需要,芙蓉矿务局地勘队于1986年至1994年10月在井田范围300-50米内共完成补充勘探钻孔20个, 对+30050米标高的储

9、量情况进行了重新计算,求获得资源储量7414.9万吨,其中B3煤层资源储量为2727.11万吨,C1煤层资源储量为4121.53万吨,B4煤层获得地质储量为566.26万吨。此次300-50米补勘计算结果与原报告相比较,储量减少了2659.4万吨。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在号勘探线至号勘探线间出现一薄化区域,ZKB3-4、ZKB6-4出现一断失点,从而造成B3煤层储量减少较多。矿山近四十年生产实践证明,原勘探程度较低,主要是对地质构造和煤层的控制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井田内构造情况未查明,与生产探明的断层数量相差极大。(2)对煤层厚度变化控制程度不够,特别是对B4煤层的厚度变化、与B3煤层的

10、分合界线,可采范围控制程度的不确。(3)对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程度低,特别是对瓦斯含量投入的工作太少。(4)部份施工钻孔质量较低,导致不能利用和报废(主要是在断层分布密集区内),影响对矿体的圈定。(5)虽1986起进行了补充地质勘查工作,按二类二型网度完成补充勘探钻孔20个,但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勘探线之间,范围较小。第2章 煤层2.1 含煤地层特征井田内含煤地层(P2x)厚度148.37117.07m,平均128.36m。煤层赋存于含煤层的中上部,含煤612层,一般79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四层即C1、B4、B3和B2。含煤总厚8.493.73m,平均5.95m,含煤系数6.612.9%,平均

11、4.64%;可采煤总厚6.302.12m,平均4.39m,可采含煤系数4.901.65%,平均4.39%。2.2 可采煤层(1)C1煤层:位于P2x2的顶部,俗称“臭炭”,(又名K3,二层煤,三型炭),矿山主采煤层。在井田内西部的ZK601及深部边缘的CK6号钻孔、珙县井田的10-2号孔煤厚小于最低可采厚度0.70m之外,其余煤厚皆可采,故C1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C1煤层厚度4.200.25m之间,煤厚变化总的趋势是中部较厚,向两翼逐渐变薄,其中白皎井田内平均煤厚1.40m,珙泉井田平均煤厚1.29。从煤层标高看是浅部厚、向深部延深有变薄趋势。经见矿工程点统计,煤厚变化系数为42%,稳定指数5

12、8,可采点比93%,属稳定型煤层。因煤厚变化及不可采分布的状况不同,按水平标高计算,+200m标高以上两个水平为稳定型,其以下的两个水平为较稳定型。C1煤层基本不含夹层,煤层直接顶为炭质泥岩,部分为灰色薄至中厚砂质泥岩或泥岩,老顶为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或细粒砂岩;底板为粘土岩、炭质或砂质泥岩、粉砂岩或细粒砂岩。(2)B4煤层:位于C1煤层之下,俗称“高炭”(又名3层煤、K2、二型炭),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450m,平均0.77m,煤层在井田中部缺失。煤厚02.20米之间,平均厚0.92米。B4煤层灰份22.6537.00%,平均28.52%;硫份:1.687.30%,平均3.8

13、2%。矿物杂质含量比C1煤层低,为24%,在顶部含量高可达29%,中部低1823%。黄铁矿含量可达2.2%,主要集中分布在煤层顶部,可达5.88.8%,是B4煤层的自身特征之一,中下部比顶部低得多0.21.5%、黄铁矿呈星散、线理状或结核状产出。据见煤工程点统计,B4煤厚变化系数32%,稳定指数68,可采点比77、属较稳定煤层。由于该煤层出现的不可采点较多,并且分布的水平标高不同,按水平标高计算,煤层稳定性有变化,在+420m标高以上,平均煤厚0.79m,稳定指数78,可采比点88%,为稳定型;在+420m标高以下三个水平,煤厚稳定性较差,尤其是+2000m标高,平均煤厚0.68m,稳定指数5

14、4,可采点比65%,为不稳定型,其它二个水平为较稳定型,该煤层结构简单。B4煤层顶板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3)B3煤层:矿山主采煤层,位于B4煤层之下,平均间距2.05m,俗称“矮炭”(又名四煤层、K1、一型炭),为大部份可采煤层。白皎井田煤层厚度变化4.360.64m,平均2.04m;珙泉井田煤层厚度1.780.34之间。平均0.80。煤层自西向东变薄。煤层深部延深总体趋势是浅部厚,中深部薄,深部又变厚。B3煤层灰份24.0643.23%,平均33.30%;0.210.96%,平均0.85%。矿物杂质含量2428%,顶底含量高达3043%,中部较低2224%。黄铁矿含量比

15、C1和B4煤均低,在1%以下;顶部含量稍高可达1.9%、中部含量微。B3煤层结构较简单,多数工程点为单一结构,有少数钻孔在下部含12层矸石,厚度为0.020.15m,向两侧易尖灭,岩性为炭质泥岩或深灰色粘土岩。B3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细粒砂岩,底板为浅灰色、灰白色团块状粘土岩。(4)B2煤层:位于B3煤层之下,(又名5煤层、反背煤)。煤层较薄,井田内大部不可采,仅在珙泉生产区西翼浅部与B3煤层合层时才予开采。表2.1 主要煤层层位、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代号厚度/m倾角度间距/m煤层特征顶板岩性底板岩性二号C1(K3)0.644.21.37白皎717珙泉1723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夹石多为粘土岩、

16、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灰岩及细砂岩粘土岩011.83.5三号B4(K2)01.500.82煤层结构简单,井田中部不可采,为区内不稳定煤层。砂质泥岩或粉砂岩09.22.5四号B3(K1)0.644.362.04煤层结构复杂,具23层夹矸,夹矸厚0.051.10m,多为粘土岩、炭质泥岩。往深部厚度变大,属稳定煤层。细砂岩及砂质泥岩综上所述,井田内C1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B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B4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稳定性较差。第3章 井田地质3.1 地层井田内地层从老至新,依次出露的有:下二迭统茅口组、上二迭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宣威组(P2x)、下三迭飞仙关组(T1f)、嘉陵江组(

17、T1j),总厚约1197米。煤系地层为宣威组,平均厚度131.3米。其中宣威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作了段的划分。地层接触关系,除茅口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峨眉山玄武岩组与宣威组呈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地层均呈整合接触关系。(附件1矿区煤层综合柱状图)(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位于井田北部两合岩塘坝一带,为井田内出露的最老地层。以浅海相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夹深灰色薄层状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泥质灰岩。顶部为灰、黄绿色泥岩夹粘土岩与上覆峨嵋山玄武岩组分界,呈假整合接触。(2)二叠系上统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主要为深灰色、灰绿色块状玄武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杏仁成份为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等。岩

18、石质怪性脆、贝壳状断口、柱;底部为浅灰色粘土岩与泥岩,状节理发育。顶部为灰色粘土岩,k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4377米,由西向东逐渐娈薄。(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为整套含煤沉积,属于过渡相沉积。P2x1(包括P2x2下部)主要为近海湖泊相沉积,局部夹河床相和沼泽相;P2x2中、上部(B1煤层以上至B4煤层顶板,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的含煤部位)为滨岸泥坪沉积;P2x3为滨岸泥坪滨海相沉积,局部出现可采煤层,但煤层稳定性较差。宣威组地层岩性段,划分为三段:第一、二段(P2x1-2):该段的主要特点是上部含有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三层,即B4、B3和B2,中下部不含可采煤层。下部:峨眉山玄武岩

19、顶界至K6砂岩底界,相当于原划分的第一段(P2x1)。厚65.4833.82m,平均50.78m。岩性以灰色粘土岩为主,次为泥岩、砂质泥岩和细砂岩,含薄层碳质泥岩15层,靠近底部有一层菱铁矿。粘土岩含有星点状或团块状菱铁矿,含有植物化石;细砂岩有23层,厚度不稳定,向两侧易尖灭,不易对比。中部:K6砂岩底界至B1煤层底界,厚度33.2120.09m,平均24.79m。岩性主要是浅灰色、灰色粘土岩,次为灰色泥岩,有13层细砂岩和粉砂岩,夹13层炭质泥岩,K6砂岩位于底部。K6砂岩:厚7.020.74m,岩性为灰绿、暗绿色薄中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砂岩,含绿泥石矿物,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具水平层理,

20、下部具波状或楔形斜层理,底部见少量冲刷砾石。此层砂岩,虽其厚度、层位不稳定,常以其颜色、层理及底冲刷砾石为特征,来确定层位。上部:B1煤层底界至B4煤层顶界,厚度为20.8710.59m,平均13.68m。岩性以灰色、深灰色粘土岩和煤层为主,次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少数钻孔见细砂岩和粉砂岩。为含煤的主要部位,含煤46层,其中可采煤层一层即B4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二层即B3和B2,含煤平均总厚3.93m,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09m。第三段(P2x3)该段厚度4232m,平均37m,岩性以深灰色、暗绿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次为深灰色、黑灰色泥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一般夹36层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

21、泥灰岩,呈薄层状产出,其中最下的一层为K7标志层。该段一般含煤35层,其中位于最下的C1煤层是可采煤层。该段含煤平均厚2m,可采煤厚平均1.34m。由于C1煤层基本全区可采,故也为勘探对象。(4)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第一段(T1f1)底部为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泥质灰岩(B4),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与下伏煤层(C2)呈假整合接触;下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及粉砂岩;中部为中厚层粉砂岩;上部为厚层状灰绿色细砂岩、砂质泥岩;顶部为鲕状石灰岩。厚度7090m,一般80m。第二段(T1f2)下部为暗紫、灰绿色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条带;上部为紫色厚层状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顶部为灰绿色中厚层

22、状粉砂岩。厚度3090m,一般45m。第三段(T1f3)底部为紫色厚度层状细砂岩;下部是紫色薄层状粉砂岩夹数层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灰紫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顶部为灰绿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厚度130200m,一般170m。第四段(T1f4)底部为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下部为暗紫色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中部为紫色、灰绿色薄层状砂岩;上部了灰紫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夹泥质灰岩;顶部为紫红色厚层状粉砂岩及泥岩。厚度67100m,一般85m。第五段(T1f5)底部为灰紫色厚层状细砂岩,具冲刷面;下部为紫色薄层状粉砂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紫色薄层状细砂岩、砂质泥岩;上部为灰紫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

23、岩;顶部为紫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厚度130190m,一般150m。(5)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第一段(T1j1)为一套灰色厚层状泥岩与泥质灰岩互层,夹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鲕状灰岩。顶部为黄绿色泥岩、砂岩与嘉陵江组第二段为界。见水平及斜交虫管,富含海相动物化石,与下伏飞仙关组呈假整合接触。厚度一般为150m。第二段(T1j2)为一套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白云岩组成,间夹薄层状褐黄色泥岩,井田内出露不全,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其次为泥岩及白云质灰岩。该层厚大于50m。第三段(T1j3)顶部为黄绿色泥岩、砂岩。第四段(T1j4)以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次为泥岩、白云质灰岩为主。3.2 地质构造

24、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部位为四川台向斜南缘,川湘台向斜之北,川滇台向斜之东南。区内主体构造是珙长复式背斜,其周围分布众多次一级的褶皱和断层,基本上是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一般200230,倾角726,由西向东逐渐增大。从勘探至生产期间,在储量计算范围内,共揭露大小断层780条,总长度89073m。按其展步特征和组合规律可分为东西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图3-1 矿区构造纲要图(1:20万)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总厚度近6000米。第4章 矿井水文地质4.1 矿井水文地质矿井由于地表水系的切割,致南部成狭谷区,相对高

25、差500m以上,属中等切割;中部和北部为轻度切割,整个地区属中低山区。区域内山岳多层地貌景观表现明显,主要河谷为侵蚀溶蚀谷地,可见三级阶面显著倾斜的阶地,并具有洪积阶地特征。矿井地表水系可划分为两个小流域,即东部长宁河流域与中西部南广河流域,此二水系由南向北横切全区。长宁河在区内流经珙县一、二号井田外缘及巡场井田东缘,系统区内较大常年河。南广河主河道不在矿井范围内,在区内仅有三条支流,均属山间小溪,呈树枝状分布,系季节性溪沟。4.2 主要含、隔水层特征茅口组(P1m)为深灰、灰色灰岩,岩溶发育,为强含水层。但当无大的导水断裂时,对矿井充水无影响。峨眉山玄武岩组(P2)为深灰、灰绿色玄武岩,具气

26、孔、杏仁状构造,在浅部裂隙、节理发育;在深度大于20m以后水容度小,持水性差,深部致密坚硬,为良好的隔水层。宣威组(P2x)下部由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组成,属隔水层;中上部以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夹数层泥质灰岩组成,属极弱含水层,且受降雨补给。飞仙关组(T1f)以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其中厚层砂岩、砂质泥岩及薄层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厚度127m,且由于风化带透水造成下部含水,致使该层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井田深部由于裂隙减少,含水层厚度变薄,为61m左右,其含水性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嘉陵江组(Tlj)在井田内出露面积较大,以厚层灰岩为主,夹泥质灰岩及泥岩,岩溶发育,井田范围内系补给区。但由

27、于距开采煤层较远,从目前开采资料看,嘉陵江组岩溶水对矿井充水无影响。从上可知,除主要含水层-飞仙关组在大气降水时对矿井充水有影响外,其余地层对矿井充水无影响。4.3 其它水文地质因素小窑水:井田内老窑及生产小窑较多,开采极为混乱,其积水可对临近的采掘工作面构成突水威胁,另外还可通过导水裂隙充入矿井。地表水:井田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河流,仅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沟及农用的小型水库。各溪沟平时流量极微,洪水时流量较大但延续时间短。经多年开采证明,位于采空区上方的水库、溪沟等多已疏干至半疏干。陷落柱:在矿井基建及生产过程中,白皎生产区的东二盘区下车场及137区段发现有4个岩溶陷落柱,珙泉生产区发现有7个岩溶陷

28、落柱。从总体来看,陷落柱受区域构造控制,呈条带状发育,条带方向为南东北西向,其发育部位在断层、构造比较发育的复合、交叉部位,且垮落高度比较大,一般在200m左右,最低发育标高为+160m,对矿井采掘部署有一定影响。暗河:从珙泉生产区东北角长宁河边的鱼孔泉流量变化情况分析,在暴雨过后58小时,流量逐渐增大,以后又慢慢恢复到暴雨前流量,具有明显的 “气象性” 特征。同时可推测此泉补给范围大,通道比较畅通,径流条件较好,无疑存在一条地下暗河。第5章 N21102上山贯通设计5.1 井巷贯通工程概况该贯通工程,属一井小型重要贯通工程。设计全长118.5m,倾角。贯通导线全长934m,机巷和风巷总长69

29、7.2m,N21102上山和探煤上山长度均为118.5m。为了加快掘进速度,采用上下两头相向贯通方式,预计贯通点在距机巷开切眼50m处。根据施工安排,由掘进一、二、三、四队采用综掘施工。贯通允许偏差中线偏差0.3米,腰线偏差0.2米。(附件2贯通工程设计图)5.2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该贯通工程,属一井贯通工程,所以只需进下井下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5.2.1 井下导线测量贯通导线全长934余米,设计采用30级采区控制导线,从导线点“上6、“上7” 起分两条线路测至N21102上山与N21102风巷和N21102机巷交点。并进行往返观测,在掘进过程中,然后每隔3050m向前延测一次,进行检查测量并根据施测结果及时调整巷道方向,使其与设计方位一致。整个贯通导线独立两次施测到预计贯通相遇点K。起算坐标:以N2162探煤上山导线点“上7”的坐标为起算坐标。起算方位角:以“上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