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99KB ,
资源ID:18176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176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破斥承许不需闻思的邪见分四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破斥承许不需闻思的邪见分四Word下载.docx

1、就是因为他不能定解修有两分,除了止修之外还有一个极其广大的观修的范畴,这必定需要运用观慧来思择修。由于他不能定解这一点,还颠倒地认为根本不需要多闻,以这种过失当然就不会知道闻是必须的,反而认为闻是不必要的,这样就会出现这种颠倒观念,也就是以这样的观念导致的。所以自爱的人应该弃舍这种过失就像恶毒一样,因为有这种过失染在心中,那就会蔓延,会毒化自身。这个过失就是指前面的观念上的过失,是一种误会,什么误会呢?就是修的时候不必要观慧思择而修,而且说根本不需要多闻。由这个过失出来的。这种误会是一定要弃掉的,如果不弃掉,它在心中会不断地发生作用,导致一碰到需要听闻的时候他就不去了,或者需要多学多看多思惟的

2、时候就舍弃,因此这个是非常不好的。现在就知道邪见的根源就是一种错误观念,什么观念呢?就是认为实修的时候是不必要观察修的。对此要用很多的圣言、很多的道理加以破斥。二、引用教言教诫“希求成佛者必须多闻”大瑜伽师云:“觉沃瓦,欲成佛一切种智者,不于牛负量经函办其所作,而将掌许若讲若藏,皆无所成。”先是引大瑜伽师的看法,因为这些都是具量的大德,他们说的话不会是随便的,是非常可信任的。他说:你要想成佛成就一切种智,假使不对牛所驮的那么大量的经函如理通达而成办其所作,却将巴掌那么一点的教典好像讲一点,好像又藏一点,这样是悉无所成的。也就是根本成就不了什么,因为果上是要成就一个对一切万法的体性无碍了知的最极

3、圆满的智慧,因上仅这一点点是不足够的。因果要相符,果上是一个最极圆满的智慧,一切无不通达的,而因上学的就是一点点,那一点还是讲一点不讲一点的,这样可能吗?成佛就是成就一切种智,就是要最极圆满的智慧,那么要开发这个智慧,当然要闻思修一路过来,它的最前因就是听闻,听闻上面连世间法上得到一个智者的果位,尚且要学那么多,若干年若干教程一个一个的如理进行。你对于要达到最高智慧的果位,比世间的智慧大无量无数不可说不可说倍,却说只要学那么巴掌一点,大概学个一个月就算结束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位大德说,你要想成佛达到一切种智的话,那当然需要有广博的闻法,首先求得了解。或者说你想做一个大医王,要包治天下的一

4、切病症,只是对于三页书学一学,那怎么行呢?那一定是要深入很多的医典去学习,开启了认识之后才有思惟、抉择,出现掌握的智慧,然后还要修习,不断地积累临床的经验等等,这样子才能成大医王。朴穷瓦开启经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学者故,纵未能看,应于此等而发愿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朴穷瓦大德又是怎么一种做法呢?他会不会认为我已经很够了,你看我这么大的大成就,我是多大的善知识,还需要学这些?他不是这样的,他会把经卷打开,安置在枕前很恭敬地这么说:“我们是学人嘛!如果自己已经达到了无学果位,那就不需要学,现在尚在无明当中,当然是要学,不学不知啊!纵然我还不能看这些,我也应该对于这些发愿心。假使不知道法,怎么

5、能修呢?”首先就是要认识才能去修习,首先开了眼,知道道在什么地方才能走啊!所以知和行两者,知如眼,行如足,无眼不知法,不见道如何来修来行呢?因此他很明确,知法是修法的前提,要修成无上道,开启一切种智,当然知的上面要圆满,因此必须多闻广学。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时,三云“汝等快乐”,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识,不须于他更起口水,不劳多看红红本释,事业微少,不劳思业果内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业令心饱满。慬哦瓦的弟子在送别博朵瓦的时候,博朵瓦给他们教言,说了三次:“你们很快乐!你们很快乐呀!”然后又说:“能够依止我的这位如同天空普覆大地般的大善知识,那就不必在别人那儿更起口水(起羡慕心的意思),而

6、且也不劳辛苦多看那些红红的根本诵文以及对它的解释,事情也很少,也不必考虑业果心里很担忧,内心这么安稳舒泰,之后就以多咒法成就多种事业,使得心非常地饱满,很满足的。”这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批评。一般的人认为就这样可以了,我们已经是很幸福了,之后就对于广大的学习也好,辛劳的求法也好都完全不干了,不做了。本来作为一个学人,处在这么一个幼稚无知的状态,要成就无上的佛道,那当然是需要知道很多,对于很多的诸佛菩萨所传下来的教典需要很吃苦地去闻思,然后得定解,然后逐步地在心上修证,然后还要劳心去思惟因果,自身对生死恐惧,对目前的现状担忧等等。但这些一概舍弃了,等于是前行的基础不要了,那我们不害怕,我们也不必考虑

7、那么多,也不学那么多,你看这么多舒服!就像这样,很多人就落入这种庸俗的状况里,这往往都是在自欺。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学无完,至成佛时始得完毕。再看第三位大德对于求学的看法,是不是说我们是实修者,我们是有一定成就的,就不必学了呢?不是这样的,因此的确“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由于这种大誓愿力在智慧的求学上一如前面的精进所说的那种一样,他擐着誓愿的铠甲,而且有无上志。因此,这大德的看法是这样:一直到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求学是没有歇止的时候,没有毕业的时候,一直到成佛的时候才开始完毕了。意思就是没成佛之前天天都要学,因为一个要取无上佛果的人,他是时时都没有休息、没有懒惰的,是无止境的在这

8、道上来求。因此这是表示没成佛之前就没有毕业的时候,没有不学的时候,那些说“想成佛的人只须要学一点”,这就是个笑话。三、破斥“实修者不需要以闻思来寻求了知”的邪见实修指行,闻思就是求得知解,指知,行是以知为条件的,然后知行合一就叫做行。现在说行不需要知,这是一个大邪谬。因为所谓的实修就是实际去行,而行的那个地方就是知的那个地方。现在你说不必要知,一点知都不知道,连怎么走都不晓得的话,那不就是盲行、瞎行?这个就是颠倒。这里再次说明,知就是见,如目,修就是行,如足,行处即知处,知尚且没有,如何去行?只是颠倒而行而已啊!迦摩瓦云:“若谓修法何须求知,是自失坏。我寡闻者易生此失,易说修行不须求知,然修法

9、者,实定须知。迦摩瓦大德说:如果认为修法哪里需要求知?这是失坏你自己。我们寡闻的人容易生这个过失,容易说修行就不必要求那些知解。实际上,修法的人是一定需要首先得到知见。因为修法就是实际去走,走之前必须要知道怎么走,走的路在哪里,要开启见解的眼睛,因此一定要求知。你不修法就另当别论了,你不想走嘛,那你知或不知关系都不太大。但是你想修法,实际要攀登珠穆朗玛峰,那对于怎么攀登的事情、道路不了解就更加可怕,因为一攀登走到别的地方或者掉下去了。所以真正对于实行者来说,是更加一定须要首先发起知的,也就是要首先得到一个知见。“纵于此短寿未能圆满,须不失暇身,相续多闻。纵然在此世寿命很短不能圆满,也需要不失掉

10、暇身,在来世的时候继续多闻。我们生在地球上面,寿命极短,不过百年。再加上这个浊世非常多的混乱的因缘,除了前部分、后部分,中间又有各种的睡眠、饮食、疾病、应酬,各种内外缘的搅扰等等,实际上真实修法的时间不过几年。在这样的短寿里,也很难说能够圆满,因此就还有下一世。下一世那当然需要发愿,要好好地保住暇满人身,能这样相续地多闻。这样首先对于完整的佛道求得一个正确的了解,开了正知见,然后依见起行,就叫做修。这样的修是稳当的、正确的、无误的、圆满的,这样才可望得到佛果。因此,对于这样一个远程的圆满道的认识上面需要有这样的把握。“若谓修者不须,说者乃须,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如果说修的人不须由闻

11、思来求知解,讲说的人才须要求知。也就是说你是讲法的法师,你假使不了解很多,就容易犯讲错的罪过。这种观点一般人听了都认为讲得非常有道理,你是要当法师,将来要弘扬佛教,那是一定要知道的很多,不然的话不行的,我们是修的人所以不须要。那么迦摩瓦是什么看法呢?他说,比那个讲的人你修的人更加需要,因为讲的人不一定修,但修的人决定要走这一条路,你对于走这条路的各个方面都更须要认清楚,不然就会误入歧途或者掉入险崖等等的危险。或者说修的人就是实际去走的人,如果不去开发正确的知见就会走到错路、小路、偏路上去了。或者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束手无策就非常容易出现危险、出现偏差。因此要知道,知和行是分不开的,实

12、行就要有知见。要实行的人尤其需要首先开正知见,这就表明了实修者不但不是不需要,而且是更加需要。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像这样,对于实修时,不可缺少智慧和智慧的因多闻,要得到广大的定解。我们一直要抓住“慧就是眼睛”,要走一个完整的佛道,当然方方面面的见解的眼睛是要开启的。就是从下到世俗谛的无常一分,到胜义上的法无我,这样子方方面面的智慧是不容缺少的,否则道修不上去的,一步也走不上去的。既然慧需要有这么充足的量,那么它的因素多闻当然就不能少。因为因少了果就少了,多闻上缺少那么发生智慧上也就缺少,智慧上缺少了,你怎么能走完整的佛道?不要说完整的佛道,连走到增上生的善趣上面也是很

13、难获得啊,因为它需要因果的定解。以因果作为根本,前面要由暇满、无常两个方面开启认识,这都需要多闻。多闻以后你才能够发生见解,发生见解如理地修心之后才去掉耽著现世的心。再说来世整个轮回的状况以及轮回运行的规则业果、十二缘起等,对这些必须要开启智慧,然后心上的见、欲等才发生转变,这样修习才能出现出世间的心,以及道的主体无我智慧等等。就像这样,那是很多的听闻才会认识,由此思惟才得定解,在这个定解上修习才会转变心的,所以这上面根本不可缺少。如果连下面这些基础都不可缺少多闻,那到了上面真实的解脱道、成佛道上就更加不容缺少。因为你是实际要去做的人,你是实际要走到解脱和成佛果位上的人,那当然是一点也不能缺少

14、。假使你不想这么实行,那做一个佛教教师多一点少一点也关系不大,我就专教一门课,就像现在大学某一个专业的老师一样,一辈子就教那个就能过得去。但是你是要真实实行的人,一定要获得广大的定解。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遗憾!这样的定解对于那些不了解修的时候必须观察修的人而言是极其难以生起的。换过来说,假使你能够知道修时必须观察修,就较容易对此得到定解了。所谓的修就是修无上的佛道,就是把自己一个凡夫的心逐渐逐渐地最终修成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智慧和慈悲,要一直开发到这个地步,需要一道一道的修心进程,一道一道的去除颠倒心,生起无颠倒心,那它靠的是什么呢?在一个极大的范畴里做观察。假使知道需要靠

15、观察,那必须有观察的地方,它需要闻思。如果这个道的途径已经明白了,就比较容易对刚才所说的需要很多的智慧和智慧之因的多闻得到大的定解。具体来说,在这个修心的过程中,比如前面暇满、无常、轮回的苦、业果,对于三宝生信心,对于染净两重因果发生认识,苦谛、集谛、十二缘起等等,或者胜义上人无我、法无我以及菩萨的广大道的次第等等,还有道的根本的助缘依止善知识上怎么起信心、敬重心,所有道的体系里面都是要由观察才能发展的。如果你能认识整个广大道的道轨上那么多重要的道体和支分,这些全数都需要由观察发起的话,那你就对上面容易起定解了。比如说无常粗细的各个方面都要观察才能够知道,观察的话首先就要听闻,听闻讲解无常的道

16、理。譬如讲到现世的各种法的无常,粗的方面要由三根本九因相来发起,细的无常上面也要由正理来认识,这都是首先要积聚慧因的多闻,之后发展出思慧和修慧。或者我们要思惟苦谛的道理,那就是总别两分,对于三苦、对于六道别别各分的苦,从前面看到后面,从后面连系前面,整个缘起从因到果的方面都是需要广大的认识才会起来的。所以慧因的多闻不能缺少,要听闻那么多、认识那么多,才能够把轮回全分的状况都认识到。或者十二缘起也是要知道十二支是什么状况,由因生果的缘起法则是如何,怎么归摄为四支,以什么样的方式圆满一轮缘起,在我们身上这个状况又是如何,等等。这些都要透过广大的观察修才会产生确认,而它的前因就是要有一个充足量的多闻

17、,否则是没法生起的。或者集谛上面,怎么萨迦耶见就是根源?然后以此怎么出十根本烦恼,又怎么推动发起各种的有漏业?由此怎么样子受生在轮回的各处?这些缘起链上一道一道的都是要观察修才能够认识的。那样才能转变,才真实认识到自心上轮回的集在哪里,进而加以断除,不会颠倒地随着它转。或者要知道因果,那个是总别两分,总的什么叫四条因果的定律,别的上面如何认识业相、果相等,方方面面还要结合很多的佛经里讲到的因缘公案,这都要非常充足的多闻。不光是听还要看,那是上千个因果的例子,这样子出来,然后才对因果发生胜解。之后就出现三慧,才在世俗的道上一直都能如理地进止来把握的呀!这样才能出来因果的胜解,所以就是需要观察修,

18、不然的话连因也没有的。对三宝的信心,佛宝、法宝、僧宝各是什么体相,各个层面上的事情怎么样,它为什么具有真实的救度的堪能等等,这些上面都要如理地观察。越观察就越生信心,之后会确认,无上的归依处就是三宝,再也没有别的了。这个时候他的至诚猛利的信心就要出来的,归依的心要出来的,这样一出来才真是具相的归依。有了这个,你念三句也是对的、具相的,没有这个的话,念一千、一万、一亿句也不是具相的。就是这样。其它的方面,你要思惟大乘的道,怎么样发生菩提心?它的根本是大悲。大悲又怎么出来呢?要知母、念恩、报恩,对于整个世间界里的母亲们的状况发生真实的确认,这是观察来的。那是由苦谛的观察一路过来才发大悲,大悲以后才

19、考虑到怎么样给与究竟的利乐,那还是须要观察。以上只是世俗谛在广大道次上稍微略说一点,真实的胜义谛要抉择无我空性也须要各种的理门,一直到确认为止。为什么说没有人我、没有法我,这道理也不是口头说两句或者简单接受就起胜解的,都须要观察修才行。观察修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依靠广大的闻思智慧。佛道既是如此地圆满广大,那么它前面的因素道的主要的智慧一定是不能少的。而智慧很大的话,它的前因多闻也就不能少啊。假使知道了这个道轨,那应当比较容易对此发生定解。假使不知道这个,只一味地执著一点点的止住修,认为这就是修的全体那是极难生起的。四、破斥“欲利圣教方须多闻,自己实修则不需要”的邪见虽自许为受持三藏之法师,亦

20、多认为修之前导或仅为佐证,非实教授。由此因缘,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这里先举出所要破斥的邪见。即使那些自许为受持三藏的法师也多数认为,听闻这些法只是修的前导,或者说只是给修提供佐证,不是真正修时用得到的教授。以这个因缘就会这样说:你要想快成佛的话需要在修上精勤,你要想利益圣教的话,则需要多做听闻。这显然是认为想快快成佛需要勤修,想利益圣教需要多闻,换言之,想快速成佛就别做多闻那些了,关系不大,你想利益圣教也不用着重在勤修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邪见。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下面作破斥。内自修与利圣教别执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把自己内在实修和利益圣教执成是别别的两个,也就是一个东

21、一个西,完全脱开来的,这是矛盾的最大的胡言。怎么叫是最大的胡言、自相矛盾呢?下面说明道理。以圣教中除教证法别无圣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轨,后者是令知已予以实行。故修行能无错谬者,即是最胜住持圣教;又能无错住持修证之圣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故。因为圣教当中除了教法和证法两种之外没有别的内容,而两者是有关系的。教法是让学人知道修行的轨则,如同跑马先要知道跑马的道路,而证法是要让学人在知道以后对这些作实行,如同知道了马的跑道后就沿着那个跑道真实地前行。所以能够无错谬地修行就是最殊胜的住持圣教,修行和住持圣教不是两回事。再者,能够无错谬地住持修证的圣教,又一定依赖于无错谬地了解教法。住持圣教再具体一点说

22、就是住持一个修证的圣教,修证的圣教就是实际去那么行持,这必须要依赖于知,就是无错谬的行要依于无错谬的知,而要无错谬的知就要学习教法,也就是从听闻开始。由此可以看到,实际内自修和利益圣教不是别别的两个,真正无谬的内修是最胜的利益圣教或住持圣教,这是破掉了第一个方面。再来,由于无错谬的修行也就是行无误它依赖于知无误,知无误就依赖听闻。这样看起来,这个修要以闻为先导,怎么说欲快速成佛不需要多闻呢?更需要多闻。怎么说欲利益圣教不需要勤修呢?真正要利益圣教就在于自己的心能住持圣教,那当然要勤修啊!因此你说要快速成佛不必多闻,真是矛盾。你要快速成佛,就要走一条很好的成佛的路,要无误的、圆满的才行,你还说是不需要多闻,连知都不知道还能快速成佛?这就是自相矛盾。因为他要的是快速圆满的果而不要圆满的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者说想要利益圣教,这个最殊胜的层面就是在心中住持修证的法,而你却说不需要勤修,你要殊胜的果却不要殊胜的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此你说的这些话真是世上最大的胡说八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