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8.54KB ,
资源ID:181197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1197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石化油库建设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石化油库建设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8.2 消防给水9. 自控系统229.1 概述9.2 罐群自动计量系统9.3 公路微机发油系统9.4 安全监控系统10. 环保 2710.1 含油污水处理10.2给排水11. 标识 2811.1 建(构)筑物11.2 管道表面色和标识11.3 油罐表面色和标识11.4 机泵、阀门及管道附件表面色11.5 其他11.6 油罐编号规定附录1 油罐计量系统简介附图附图1 发油台鹤管布置图 2 发油亭建筑效果 3 泵棚及发油台实景效果 4 油罐标识效果 5 试点油库分区示意图 1、 总则1.1 为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突出行业特点,特制定本

2、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成品油库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1.3 在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应严格执行本标准。1.4建设原则1.4.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1.4.2总平面布置应遵循分区合理、布局紧凑、预留发展的原则。1.4.3合理确定油库配套设施的规模,以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1.4.4采用先进技术、可靠设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行。1.4.5重视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5 技术路线1.5.1在满足输油工艺、防火、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紧凑地布置相关设施

3、。现有油库总平面改造重点为调整功能分区,对原有布局不符合规范之处加以改造。改扩建项目以不征地和少征地为原则,充分挖潜利用,减少工程费用。通过改造使油库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流程顺畅、节省占地、方便管理。拆除油库原有废旧设施并进行合理绿化。1.5.2收发油系统应采用成熟的工艺流程、可靠的运行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油库吞吐能力。取消真空卸油工艺和高架罐自流发油工艺,消除不安全因素。1.5.3采用先进的油罐计量技术,提高油品数、质量检测水平。1.5.4要重点改造消防设施不符合现行规范和消防设备严重老化问题。1.5.5改扩建过程应同时解决油库油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问题,没有油污水处理、排放系统的油

4、库,应增加该系统设施。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应分流排放。1.5.6采用实用、可靠的安全检测和监测技术,确保油库安全生产。2、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2.1、国家标准(1)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2)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

5、2)(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1)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2)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J89781996)(1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 (2000年版)(15)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93)(1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及(1997年局部修改条文)2.2、行业标准(17)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18) 石油化工厂区

6、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19) 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SH/T30132000)(20) 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SH/T30192003)(21)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22)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2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4)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25)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26)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27) 石油

7、库电气安全规程(Q/SH03901690)(99年修订本)(28) 石油库静电安全规程(Q/SH03902392)(2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30) 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SH/T3014-2002)3、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3.1.1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油库内的设施应采取按功能分区布置的方式,做到分区明确、规模合理。油库改造应考虑原有设施使用状况,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调整布局。新建油库应结合地形、地貌、地质及库外交通设施等条件,优化总平面布置。3.1.2在保证安全间距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分区的间距,减少油品输送距离。除受交通运

8、输条件限制,铁路和水运装卸区与油库异地建设外,各功能分区宜建在同一区域。辅助生产设施应靠近生产设施布置。三、四级油库,辅助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宜合并为综合管理区。3.1.3储油罐区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宜集中布置。以减少管道及配套设施的投资。3.1.4分区内的建(构)筑物力求布置紧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合并建造,以减少占地。油库内办公、值班宿舍、计量、化验、总控制室及食堂、浴室等功能用房,宜合并建设为多层综合建筑。消防泵房、变配电间、发电机间、器材及备件仓库等辅助生产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并建设方式。3.1.5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拆除无使用价值的低矮、破旧的建、构筑物。3.1.6

9、新建油库选址宜靠近交通设施、城市管网接入较方便、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段。尽量避免在陡坡及不良地质区域选址,以节省配套设施投资,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3.1.7消防道路与库区道路要形成网络,道路宽度、转弯半径、与防火堤之间的距离等都要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一级以下油库消防道路转弯半径为912m。3.1.8采取平坡排水的库区场地,应有不小于3的设计坡度,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3.2.1各分区内建筑物规模的确定,经营性设施按油品经营量和周转量确定其规模。辅助生产和管理用途的设施规模,可参照表31确定。表31 各功能设施建筑面积参考表 单位:m2用途建 筑 物名 称油库等级备注一、二级三、四级

10、辅助设施变配电间12015090120含发电机间消防泵房230360180200包括值班室、器材库,一二级含车库化验室150280100150B级计量室3020维修间40器材库45管理办公用房400600200400包括楼梯、走道、卫生间、会议室面积值班宿舍5/人净面积警消宿舍12/人15/人包括厕所、盥洗室、活动室面积食堂801504060包括厨房、餐厅,三、四级可不设餐厅浴室3050包括淋浴室、更衣室总控制室60805060付油区管理室180220120170含业务室、控制室、配电间、厕所3.2.2与办公、宿舍合建的化验室应设在一层。化验室的油样间应单设,门窗应向室外开启,并考虑防爆、排风

11、措施。存放危险品的房间应安装防盗门窗。3.2.3油库内建筑物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走道、楼梯、安全出口的要求。4、 铁路收发油系统4.1一般规定4.1.1铁路装卸区宜布置在油库的边缘地带,以避免铁路油罐车的进出影响其它分区的操作和管理,减少铁路与库内道路的交叉,有利于安全和消防。4.1.2铁路卸油泵站应采用地上泵棚形式,极端最低气温低于-30的地区,和极端气温在-20-30且风沙较大地区,可设泵房。泵棚(房)应附设值班室、配电间、厕所等房间。配电间门窗应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若窗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内时,应为密闭固定窗。4.1.3泵棚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采用钢柱时,应在柱表面涂刷

12、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2小时。4.1.4栈桥应设在铁路装卸线的平直段上,铁路装卸线应为尽头式。同类油品鹤管间距宜为12m。单侧操作的栈桥宽度宜为1.5m,双侧操作的栈桥宽度宜为1.82m。4.2工艺流程卸油工艺应采用潜油泵配合离心泵卸车,用容积泵扫舱。典型流程如下:(1) 卸车流程铁路槽车 潜油泵 集油管 输转泵 油罐(2) 扫舱流程铁路槽车底油 扫舱泵 扫舱缓冲罐 扫舱泵 油罐 4.3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4.3.1应选用带立柱和平衡装置的卸油鹤管,末端垂管应为铝制。鹤管内油品的流速,不应大于4.5m/s。4.3.2扫舱罐应采用卧式罐,容量应根据栈桥车位的多少合理配置,一般为1020m3。4

13、.3.3油泵选型(1) 装卸轻质油品应采用离心式管道泵,装卸润滑油等粘度较高的油品宜采用螺杆泵,泵的流量应满足铁路部门对卸油作业时间的要求。(2) 扫舱泵应选用自吸能力强、运行平稳、低噪音、寿命长、可用于油气混输的容积式泵,如摆动转子泵、双螺杆泵等。(3) 轻质油品应采用潜油泵辅助正压卸油工艺,以避免气阻现象发生,加快卸油速度。(4) 汽油、柴油泵和管道应分别设置,管道不应互相连接。(5) 同类油品中,对品质要求较高的牌号应设专用泵和管道。4.3.4卸车泵可集中布置在泵棚(房)内或分散布置在栈桥下。布置在铁路栈桥下的设备与铁路的间距应满足“标准轨距铁路接近限界”的要求。4.3.5 泵的吸入管和

14、排出管的直径应计算确定,但吸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泵进口的直径。4.3.6离心泵水平进口管需要变径时,应选用偏心大小头,下吸式应取顶平,上吸式应取底平。4.3.7泵进口管应设过滤器,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应满足泵的运行要求。4.3.8离心泵的安装应保证介质在低液位时,仍能自流进泵。在泵进口阀与泵之间的管线最高点应设排气阀。4.3.9栈桥集油管和扫舱管宜地上敷设,且应以不小于3的坡度坡向输转泵和扫舱泵,集油管最低处管底标高宜高出周围地坪标高0.3m。4.4电气4.4.1铁路栈桥及泵棚(房)处的局部空间为爆炸危险区域,该区域的用电设备应选用防爆型,其分类、分级、分组应不低于BT4。油泵配用电机的容量大于等于

15、变压器容量的25%时,应降压启动,降压启动设备可选用自耦降压启动器、软启动器或变频启动设备。4.4.2泵棚(房)及栈桥的配电,应采用放射式。一区的单相回路应设专用的PE线并应采用双极开关保护,同时切断相线和零线。配线钢管穿过不同爆炸危险区域时,应加装防爆隔离密封装置。有触点的防爆电器元件采用钢管配线时,其进出口处应加装防爆隔离密封装置。在爆炸危险区域内钢管配线的螺纹连接有效扣数不应少于6扣,且连接螺纹处应涂导电膏而不应缠麻或其它绝缘材料,防爆线路的配管管件和接线盒等均应满足防爆要求。4.4.3泵棚(房)的接地装置有条件时应和铁路栈桥的接地装置在不同的位置有两点相连,且电气及防雷防静电应共用接地

16、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进出油泵棚(房)的油管线在其户外侧应接地。铁路油品装卸栈桥的首末端及中间处,应与钢轨、集油管、鹤管等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当铁路专用线与电气化铁路接轨时,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集油管、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m。5、 水路收发油系统5.1工艺流程5.1.1装船流程储罐 库区装船泵 计量仪表 输油臂 油轮油舱 5.1.2卸船流程:油轮 油轮(趸船)输油泵 输油臂 储罐5. 2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 5.2.1输油臂和装卸软管应设置排空系统。当采用顶水方式扫线时,库内接收油罐应设脱水装置。5.2.2用码头或趸船的卸油泵接卸轻质油品,

17、应采用离心泵或双螺杆泵;接卸粘度较高的油品,宜采用容积式泵;灌泵、清底收舱等作业应采用容积式泵。5.2.3应根据航运部门对装卸油时间的要求、油轮(驳)载货量、输油距离、液位差等数据,合理选择装卸泵的流量、扬程以及输油管道的管径,正常作业状态时,管道安全流速不应大于4.5m/s。5.2.4在通向水域引桥、引堤的根部和装卸油平台靠近装卸设备的工艺管道上,应设置便于操作的切断阀。5.3配套设施5.3.1水运装卸区除装卸油品码头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的多少可视装卸油码头与库区的相对距离而定。若装卸油品码头与库区距离较近,供配电、消防等可依托库内设施。若码头与库区距离较远,则水

18、运装卸区应设置独立的变配电、消防、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5.3.2油品装卸码头处的局部空间为爆炸危险区域,该区域内的用电设备必须选用防爆型,且分类、分级、分组应不低于BT4。5.3.3趸船上用电设备配电应采用IT系统保护型式。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配线要求同铁路卸油系统电气部分。5.3.4油品装卸码头应设置与油船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与码头上的油品装卸设备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共用。跨接油船用的接地线应通过防爆开关与接地装置相连。6、 公路发油系统6.1一般规定6.1.1公路发油区位置应靠近油库边缘和库外交通线,用围墙与其它分区分隔,并设独立的出入口,避免车辆对油库的干扰。发油区设综合管理室,可包

19、括警卫室、控制室、业务室、休息室、卫生间等。6.1.2汽车发油亭应采用通过式,罩棚可采用网架结构或钢结构。罩棚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采用钢柱时,应在柱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2小时。两个发油台之间净距不应小于8m,罩棚檐口净高为6.5m8m,罩棚厚度为1.4m。6.1.3发油亭灌装平台距地面净高不宜小于2.1m。6.1.4发油区车道转弯半径应大于15m。6.1.5发油作业场地和道路应采用混凝土路面。公路装车和灌桶应采用泵送方式,工艺流程如下:油罐 发油泵组 计量仪表 装油罐车(灌桶)6.3.1发油管道泵应采用立式离心泵,根据装车流量和管路的摩阻损失选型。发油泵宜采用单泵单鹤位方式

20、,当装油鹤位较多时可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实现一泵多鹤位发油。6.3.2油品装车流速不应大于4.5m/s。新建或改造的发油设施,应采用DN100的鹤管,设计流量为80110 m3/h。6.3.3在同一车位上可设置多个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上装或下装鹤管,以适应多舱式油罐车装车要求。6.3.4油桶灌装1. 油桶灌装应采用带灌桶枪的鹤管,灌桶鹤管不宜单独占用车位,可与装车鹤管或多个灌桶鹤管共用一个装车位。2. 灌装汽油、柴油、煤油等油品应采用离心式管道泵,灌装润滑油应采用容积式泵。3. 灌装汽油、柴油、煤油的灌装流速不应大于4.5m/s。200L油桶灌装汽油、柴油、煤油宜为1min/桶(流速约为1.82.

21、0m/s),润滑油宜为3min/桶(流速约为0.70.8m/s)。6.4.1发油亭及泵组处的局部空间为爆炸危险区域,该区域内的用电设备应选用防爆型,且分类、分级、分组应不低于BT4,发油管理室及发油泵组配电间应置于非爆炸危险区域内。6.4.2当采用多鹤位单泵时,其配用电机应采用变频恒压控制或按投用的鹤管数量控制。6.4.3发油亭和泵组的电气及防雷防静电应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发油管理室的电气、仪表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时,其接地电阻宜不大于1。7、 储油罐区7.1轻油罐区布置原则7.1.1在同一油罐组内宜双排布置油品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的油罐,相同规格油罐应靠近布置,油罐规格不应超过

22、三种。7.1.2罐组内油罐数量、隔堤及防火堤踏步等的设置,应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7.1.3油罐组防火堤内不应有与罐区无关的管道和电缆穿越。7.1.4防火堤、隔堤宜采用双面240mm厚砖砌体,中间夹120mm厚粘性土构造。严禁在防火堤及隔堤上开洞。7.1.5 容量为1000m3及以上的油罐,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环墙式基础。1000m3以下的油罐基础,可采用护坡式基础。7.1.6罐底标高应符合下列要求:(1) 满足泵的吸入要求;(2) 满足罐前支管道与主管道连接所需安装尺寸的要求;(3) 地上立式油罐的基础面标高,宜高出油罐周围设计地坪标高0.5m。7.1.7油罐区应设置油污水排放系统,排污管线

23、应接至油污水处理装置。7.1.8油罐组防火堤内雨水排放采用明沟或平坡方式,收集至罐组内的雨水井,平坡排水坡度不小于3。雨水井内可设置隔油水封器或采取其它排水阻油措施。7.2库容的确定:7.2.1采用周转系数法确定库容量,中转储备库周转系数为812次/年;配送分销库周转系数为1320次/年。周转系数应根据市场供应及增长情况、运输条件、辐射范围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7.2.2各种油品的设计容量可由下式求得:式中 Vs某种油品的设计容量(m3); G该种油品的年经营量(t); K该种油品的周转系数;该种油品的平均密度(t/m3);油罐的装量系数;油罐装量系数:立式油罐:罐容1000 m3时,=0.85

24、;罐容1000 m3时,=0.90。卧式卧罐:=0.90。7.3油罐选型:7.3.1储存甲类和乙A类油品的地上立式油罐,应选用内浮顶油罐。储存乙B类和丙类油品的地上立式油罐,宜选用拱顶油罐。油罐选型举例:储存介质储罐型式汽油、溶剂油、煤油、航空煤油等内浮顶油罐轻柴油、重油、大宗润滑油品种等拱顶油罐经营量较小的润滑油品种拱顶或卧式油罐7.3.2相同容量油罐的尺寸有多种系列,在进行油库改造、增容时宜采用和原有油罐相同的尺寸系列。7.3.3油罐进出口应设2道阀门,靠近罐壁的第一道为常开阀门,第二道为日常操作阀门。7.4工艺管道7.4.1工艺管道应集中布置,连接管道数量较多或管径较大的储罐,宜布置在靠

25、近罐区管道进出口处。7.4.2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有特殊需要的部位可采用法兰连接。管道敷设应避免出现低点(液袋)、高点(气袋)和盲管。7.4.3采用地上管道敷设方式,主管带应以3的坡度坡向泵组,管墩顶高出设计地面0.3m,应在适当位置设人行过桥跨越管带。7.4.4油罐进出口管道与主管道之间应采用挠性或柔性连接,在地震烈度大于7度、管径大于DN150时,可采用抗震用金属软管进行连接。金属软管应设在油罐进出口2个阀门之间,在油罐试水沉降稳定后安装。金属软管的横向补偿量除考虑地震的影响外,还应同时考虑油罐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量。7.4.5不保温、不放空的地上油品管道,在其封闭管段上应设有效的卸压装

26、置。7.5电气及防雷防静电7.5.1地上油罐及管线应做防雷防静电接地,在油罐组防火堤踏步外侧设静电导除装置。7.5.2油罐组内的电气及仪表线路,宜采用钢管配线或铠装电缆直埋敷设,且仪表电缆应有屏蔽层。采用金属电缆桥架配线,且电气与仪表线路共用时,其间应加金属隔板。梯级式金属桥架内配线应采用铠装电缆。7.5.3每节金属桥架应做可靠的电气连接,且每隔25米做一次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接地装置应与油罐区的接地装置共用。桥架与油管线平行时,其净距应不小于0.2米。7.5.4油罐计量仪表电缆采用穿钢管敷设,其钢管上下两处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仪表接线口与钢管应采用防爆金属软管进行连接。7.5.5电气及仪表线路配管的防爆要求,同铁路收发油系统。7.6油罐及管道防腐7.6.1 油罐罐体除锈等级为Sa2.5级,地上管道外表面除锈等级不低于St2或Sa2级。埋地管道除锈等级为St3或Sa2.5级。7.6.2油罐内壁涂料除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外,还应具有耐油、耐水、导静电性能,并且不影响油品质量,耐冲击、表面光洁、易清洗。7.6.3 油罐底板除采用涂料防腐外,必要时可增加阴极保护措施。7.6.4埋地管道防腐等级应根据土壤腐蚀性等级确定,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沟渠,以及改变埋设深度时的弯管处,防腐等级应为特加强级。8、 消防系统8.1泡沫灭火系统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