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0.84KB ,
资源ID:18105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10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

1、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遂宁市高中2018级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卷(选择题,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

2、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著名的史墙盘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尹亿疆。”与铭文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政府开始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儒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兴办私学开始出现,教育学术开始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

3、短、长、广亦必等。”该措施A阻碍了经济发展 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C动摇了农本观念 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4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5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A盐业商运商销 B. 减轻盐商税负 C官商共利 D. 盐铁官营6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

4、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 A B C D7下表是反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发展态势。时期隋开国的581年12世纪宋朝晚期政治发展态势第一种: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第二种: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第一种态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重大变化 B三省六部的设立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宋明理学的发展8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这说明A政府重视保障土地私有权 B土地国有成为大势所趋 C限制地权有一定社会基础 D均平理念已成社会共

5、识9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10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A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 B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C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 D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11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

6、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12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农业经营方式落后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土地贵族掌握政权13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

7、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B清政府威信的降低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革命派的大力宣传14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15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

8、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16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B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C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

9、的立场17罗马法嫁资制度规定:“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强调对男女平等的追求C优先保护妇女的权益 D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18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这体现了A公平原则 B自由精神 C妥协精神 D民主原则19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国家政治权利 A. 颁布解负令 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 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元老会议制

10、度20下列对社会变法或改革的评价与图一、二、三、四相关的是 A B C D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C.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 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1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A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B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C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D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2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

11、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A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C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D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2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24右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A“四民平等”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殖产兴业”25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

12、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 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B. 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 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分)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13、”,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腐败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材料二 中国几千年的监察制度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出巡官员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汉代刺史的秩位只有六百石,却

14、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汉武帝时的刺史,每年8月下去巡察,年底结束,有4个月的工作时间。唐代监察御史出巡时间可达半年之久。明代巡按御史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各自的巡视区工作。从发展的趋势看,愈到后来,出巡的时间愈长。长期流动,不长驻一地。无论是汉代,还是唐、明,巡视官员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不是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出巡官员职责明确,有较完备的监察法规。例如,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隋代的刺史巡察六条,两个六条成为自汉以来历代刺史和中央派到地方进行巡察的监察官员必须遵循的原则。唐代巡察六条比汉六条、隋六条的范围还要广泛。明代则进一步完善了出巡法规,先后

15、制定有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和御史回道考察法规,划定了监察范围。这些做法既是对出巡官员职责的明确,也是对出巡官员的约束。另外,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 摘编自兰州学刊20144材料三 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 行政官员进行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