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8.36KB ,
资源ID:180743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074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地利用规划学考试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试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土地整理:是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治理。*土地复垦: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整治: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影子价格:(PPT)指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可以通行的某种商品价格的估计数。它是项目分析人员根据某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按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可能择机牺牲的代价估计的。影子价格反映世界范围内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经济中

2、的真实价值。(书)是参加生产的资源在最优配置和利用时所应得到的价格。*净现值(NPV):指在贴现率已定的条件下,贴现后的资金流量的总和。净现值NPV=PB-PC(PB为效益贴现值,PC为费用贴现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作出部署和安排的中期和年度计划*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国家通过编制计划和下达控制指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宏观地指导和约束人们

3、有计划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行政调控措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检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概念: 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的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土地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源性资产 土地与土壤、国土、环境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处于地球表面的一定幅度三维空间之内,以土壤、砂砾、岩石、矿物、水、空气、生物等为基本要素,处于不同地质地貌水文状态,而且受到人类活动持续影响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经济学注重从

4、人与土地的关系理解土地;规划学注重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土地】二、土地功能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生产(养育)功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农畜产品 承载功能: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仓储功能:矿产资源的仓储功能 景观功能:土地本身的形态和类型具有舒适性和美学价值三、土地的特性P8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沃度的差异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土地属性的两重性第二节 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二、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作的

5、预先估算过程。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职责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三、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相关规划区别联系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与农业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总体部署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区划在土地上的具体落实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国土规划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性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内国民经济各组成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落实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

6、存在问题(结合近几年现象进行分析) 1、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我国人均土地(12.59亩)、耕地(1.28亩)、林地(8.17亩)、草地(3.01亩)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995年资料表明,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有666个,占23.7%。2、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平衡 土地垦殖系数13.68%,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垦殖系数在省际差异明显,最高62.9%(上海)、49.9%(山东)、最低0.8%(青海)、0.2%(西藏),极差77倍。3、林地面积极少,森林复盖率极低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公顷),在世界179

7、个国家中居119位。森林复盖率省际差异明显,最高57.8%(台湾)、48.5%(福建),最低0.9%(新疆)、0.3%(青海),极差193倍。4、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1)耕地质量下降;(2)水土流失严重;(3)土地沙漠化严重5、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最终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使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

8、,并结合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在土地之上。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有率。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看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潜力分析;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2、按规划时间分为: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土

9、地利用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规划 3、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在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按规划深度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 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了解):明确任务、组织班子、收集资料、明确问题、总体构想、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优化、系统评价、系统运行、系统更新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一、地租和地价理论(一)理论核心 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的。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 威廉.配弟:地租

10、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赋税论 亚当.斯密: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地租仅只是为了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金额。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杜能: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二)对规划

11、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即地价”,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二、土地区位理论(一)区位理论简介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规律。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圈。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工厂区位的选择取决于原料地、劳力和集聚三个因素。其最佳位

12、置总是趋向于最低成本效果。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论: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律。(二)理论指导意义1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确定各项用地的合理配置点。2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三、持续利用理论 人类可持续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但可持续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一)持续利用理论的核心思想1可持续性。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建立立体的土地观和土地利用观。

13、2要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四、生态经济理论(一)生态经济学及其思想1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替规律的一门学科。2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生态系统平衡是其相互作用和协调的一种状态标志。系统的运行目标就是实现其平衡状态。(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同时承受着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制约。2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人类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

14、、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不能只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而忽视土地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五、人地协调理论(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1、环境决定论 2、征服自然论 3、协调论1明确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1)人是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与环境之间有着不能任意改变的“奇妙相关”,人类活动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2)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必然影响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对人类行为产生制约 2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六、系统工程理论:对规

15、划指导意义:(1)土地是一个系统(2)土地利用实际上对系统的优化(3)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述 理解概念的要点 一定的规划区域: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行政区域; 实质: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既定量、保质、定位、规定用途; 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土地资源配置: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四要素。 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合。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1、整体性 主要表现在规划对象、任务、内容、

16、效果等方面都具有整体(总体)的特性。2、长期性(1530年) 主要表现在规划的时限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影响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实施具有长期性。3、战略性 主要在研究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对土地利用的战略调节控制,以及其宏观指导性。4、控制性 纵向讲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横向讲是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宏观控制作用。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2、土地 利用的合理组织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

17、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项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程序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摸清家底,规划基础 2、土地供给量预测:明确土地利用潜力3、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 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规划的方向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的核心内容 6、土地利用分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实施的保障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18、规划层次:全国省级地(市)级县(市)级 规划程序:1、准备阶段(1)组织准备:成立规划工作小组 (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3)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大纲等 (4)收集资料:相关的文字和图件资料2、方案编制阶段(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和土地供需预测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后备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依据。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分析各类用地的潜力,是确定用地数量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对未来各项用地量的测算,发现未来用地的要求和趋势阶段性成果:土地评价成果;土地现状评述;土地

19、供需预测专题研究成果。(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通过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计算,以达到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要作好“两个估计”和“两个协调”(4)编制供选方案 (5)方案择优 (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3、规划审批阶段 (1)由专家评审土地利用规划成果 (2)再由政府部门审批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二、人口预测的方法(一)人口自然增长法(适用于农村区域,人口变化不大且有规律) 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又称复利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 预测公式:(二)劳动平衡法(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以基本人口、服务

20、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P=A/1-(B+C) 式中:P规划年人口数;A基本人口数; 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三、城市化水平预测(记住方法,不用计算)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础投资规模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1、城市化的概念: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2、城市化的度量(1)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法土地利用指标(2)复合指标法:规划区域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建成区大小、城市间

21、的距离消费水平预测(知道方法)消费水平预测归结为人口对食品需求量的预测。有两种预测方法:食品数量和热量、蛋白质和脂肪预测。作物产量预测(知道方法)(一)年平均增长率法【掌握】P63【已知基期年末的单产水平】an-期末作物单产水平。a 0-预期基期作物单产水平。r年平均增长率。n预期年期。年平均增长率r根据历史资料求得,公式:(二)趋势外推法:主要有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线型等(三)回归预测法: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P65(书上)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人口繁衍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全部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强化地域的整体

22、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Ppt:资源家底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1、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 绝对量分析:包括已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 摸清家底,各类用地 相对量分析: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 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耕地减少的速度 各类用地2、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 分为土地资源单项分析和土地资源综合分析。 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来表述。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根据特

23、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估其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2、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几个指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几个要掌握的公式: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x100%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X100%耕地复种指数=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X100%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可分别计算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密度【城市农村为何分开计算】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X100%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

24、用地总面积X100%垦殖系数=已开垦种植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全是名词解释)第四节 土地利用潜力估算建设用地利用潜力(了解)1、现有城市人均占地尚有很大潜力2、调整城市用地布局3、提高城市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4、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5、生态建筑的推广使用6、村庄土地整理分析从什么角度城市利用率/容积率?P71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掌握计算】P91第四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会分析如何确认】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一、基本概念1、土地供给: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2、土地供给量:规划区域

25、供应给人类利用的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之和3、土地需求:人类从事生产与消费活动对土地的需要4、土地供需分析:是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量两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和供需平衡状况。二、土地供需平衡协调 土地现状态势土地开发潜力土地总供给量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土地总需求量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土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协调供需平衡规划方案优选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一)供选方案的拟定1、指导思想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

26、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二)方案编制方法1土宜法:根据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来确定各业用地的比例结构。土地质量评价成果是前提条件2P96综合法:【通过单项用地计算,采取逐项逼近达到土地面积的综合平衡。】原理:通过单项用地计算,采取逐项逼近,达到土地面积的综合平衡;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增加量之和等于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

27、之和。 公式如下: A=B 各类用地面积变动公式:Bt=Bo+C-D依据:土地利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做法:借助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 利用综合平衡表上作业,达到土地面积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平衡。形成4个表格。3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主要方法有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等。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二)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包括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分区。(分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个是大范围一个是小范围)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指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是指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以土地适宜性为基础根据规划原则、土地利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