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日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日精夫,相呼为殃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因为盘瓠“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其后代便“好入山壑,不乐平旷”。那么其中的瑶族虽然好山,但“安土重旧”,应该还是有自己的稳定的定居点的。可能在盘王时代,瑶族的祖先是一支游牧部落或是狩猎民族,在盘王之后逐渐过渡到农耕时代。盘王大歌一书中盘王歌第五部分“翁爷去酒泉”这样唱道:太宁王主九八龄,深山大龄打猎行,来到天台石壁堑,野羊逃命穿山林。王主来到堑壁前,张弓瞄准射利
2、箭,脚踏崖前石壁垮,人落悬崖树杈间。翁爷王主盘太宁,失足落崖树上悬,九八高龄崖下断,王主命终去九泉。噩耗传来天地惊,传告天下十二姓,天下子孙披麻孝,翁爷深恩刻在心。瑶男瑶女万万千,年年岁岁勤耕耘,处处山头立村寨,分麻搓线绣花裙。男扎头帕女花巾,架起风炉打白银,斑花绣带腰上扎,欢歌起舞代代传。“翁爷”即是盘瓠、盘王。盘王在九十八岁高龄时仍然坚持外出打猎,有一次打猎不小心跌落悬崖,噩耗传来,天下瑶人披麻带孝,画出盘王的画像,雕刻盘王的面容以作永久的供奉,使世世代代瑶人能铭记盘王的恩德。智慧勤劳的瑶族人则继续在生养自己的大地上劳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民族特性。盘王歌又唱道:瑶男瑶女万万千,千千岁岁勤耕耘
3、,”这里说的正是瑶民安居乐业的定居生活,他们建瑶寨于山头,勤耕耘于田亩。男耕女织,有自己的独特服饰。这些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可谓基本相同从一个民族的内在心理来看与汉民族的求定居、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本民族的发展壮大并无不同。那么造成后世瑶人迁徙不定,大分散小聚落的动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来自于瑶族历史上多次着名的统一大迁徙。这些多次大迁徙及其原因于载籍并不明显,或许是统治者修史时讳言的缘故。我们现将载籍中一些明显记载瑶族情况的相关材料罗列梁书张缵传:“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隋书地理志下:“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日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李吉甫
4、元和郡县图志:潭州“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为黔州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猎,自言其先祖有功免徭役也。宋史兵志七:“徽宗崇宁元年,湖北都钤辖舒宣奉旨相度召募施、黔州土丁,致讨辰、沅山徭,每州无过七百人。缘徭贼深在溪洞,险阻不通正军故也。宋史-西南溪峒诸蛮列传上:大中祥符六年,“辰州溪峒都指挥使魏进武率山徭数百人数寇城砦,朝廷不欲发兵穷讨,乃降诏招谕。西南溪峒诸蛮列传下:“嘉定元年,郴州黑风峒徭人罗世传寇边,飞虎统制边宁战没。江西、湖南惊扰,知隆兴赵希怿、知潭州史弥坚共招降之。”嘉定七年,“比年防禁
5、日弛,山徭、峒丁得私售田。田之归于民者,常赋外复输税,公家因资之以为利,故谩不加省。而山徭、峒丁之常租仍虚挂版籍,责其偿益急,往往不能聊生,反寄命徭人,或导其入寇,为害滋甚。元史余阙列传:元统元年“会莫徭蛮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平徭记:“元统二年冬,摇寇贺州、富州,至元元年,广西宣尉使章伯颜讨平之。集为记其始末。后有旧跋云:此纪章伯颜平粤西猩洞事迹,备国史之采也。续资治通鉴元纪二十五元统元年:“十二月,乙丑,广西摇寇湖南,陷道州,千户郭震战死,猎焚掠而去。”又道州志兵防:“元统元年冬十月,广西瑶寇道州,千户郭震战死。而明代,朱元璋在位31年,史载可考的征剿瑶人的年份多达20余年。从上所列史料看,
6、史籍自唐以后瑶人“造反”频仍,朝廷镇压频仍。而明清两朝瑶民的反抗活动更是此起彼伏。实际上瑶人造反,其真实的情况并非瑶人生性嗜乱,而是逼上梁山,忍无可忍,不得已而为之。正如景泰时两广总督王翱在边情疏中所说:“既害其生,又拂其性,虽良善懦弱之人,犹不免于动也。”瑶人反抗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被迫迁徙到那些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这与古代黄河流域的周民族的迁徙刚好相反,周族每一次迁徙都使自己走向强大,走向文明,走向先进的中原。而瑶人每一次迁徙都是走入更遥远的山林,走入莽荒,走出文明,离中原文明愈来愈远。二瑶人大迁徙的路线和方式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中的盘王歌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以及盘王券
7、牒对于瑶族的迁徙有较详细的记载。盘王大歌里的十二姓瑶人游天下是对瑶族古往今来迁徙史的全面记述。作为第一次大迁徙的“渡海神话”这样唱道:盘古开天又立地,又造江河有造田,刘三歌曲慢些唱,先唱瑶人出世源。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到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请问妹,细问瑶人古根源,龙头山上住几年,请妹传唱告我知。寅卯八月开山种,耕种五谷好收成,龙头山上住七载,世不太平心暗忧。请问妹,问妹为何心暗忧?龙头山上阳春好,日子好过怎忧愁?龙头山上本是好,马鹿骚扰透心忧,阳春受灾无法保,姊妹商量出山游。请问妹,丢了青山哪里走?哪年哪月出山外?请妹详细唱缘由。景定元年四月八,姊妹一齐到海边,众人商量渡
8、海去,人齐心齐找山源。请问妹,天宽海阔到哪边?几时上船过大海?海上行船多少天?辰时开船过大海,四十九天海中间,困在船中无可奈,海阔天宽哪是边?船困海中难靠岸,日起日落四九天,众人船头许大愿,请保众人船拢边。船头许下盘王愿,许下良愿保人丁,盘王圣帝开恩典,定下辰时船拢边。盘王圣帝遂人愿,准保辰时船靠边,老幼上岸何方去?哪山哪岭立家园?离船上岸到广东,乐昌宝地且安身,天林山上立村寨,青山开好种阳春。在盘王大歌的盘王歌最后一部分“受驱逼走”里,瑶人也记载了他们第一次大迁徙。“翁爷盘王去九泉,瑶人退下圣王殿,落到世上吃人国,人间混乱变了天。”他们遭遇乱世,又受旱灾,结果是“无种无收肚难哄,尝尽深山百样
9、青。”在“王瑶子孙无依靠”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飘洋过海天外行。”在飘洋过海的日子里,经常遇到大风大浪。他们在十月十六盘王生日这天祈求盘王护佑,终于风平浪静,最终“落脚广东潮州府,乐昌安住开塘田。立起连州福江庙,又建黄竹圣王堂,建村搭棚落下户,儿孙代代供烟香。”这一次是瑶族人民受驱逼走被迫迁徙。按瑶族传说,及其盘王券牒多次提到的材料,他们的祖先曾住“会稽山七贤洞,他们应是从祖居地开始迁徙。其“飘洋过海”应是沿长江过洞庭,然后南迁。古代洞庭也可言“海”。依盘王歌中的地名,其主要迁徙路线是过洞庭“舍船登岸再向前”,走的是自湖南郴州入广东至韶州乐昌,再至广东连州。次要的迁徙路线还有自江西南安经大庾入
10、广东南县,自湖南道县入广西贺县,自全州入静江等。这几条路线,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日:“自江西南安(今大余)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州之广西入贺,四也;自全州入静江。五也。”其所述入岭南之途,正是这几条主要通道。其间自然有部分瑶人居留于永州南部境内。又据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志载,自称“梧州人”的瑶人是于宋皇佑五年(1053年)驱赶寨山人(即梧州人),部分从广西梧州进入江华,而自称“爷贺尼”的瑶族则是因宋末元初世乱,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湘南宁远、祁阳、道县等地。由此推测,瑶族第一次从祖居地南迁大约应是在隋唐之际。三渡海神话昭示的文化意义这一次大迁徙逐渐在瑶族心灵深处演变成“渡海神话”。
11、日本瑶族研究学者竹村卓二曾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比较了瑶族第一次大迁徙的渡海神话不同传本之后认为:“渡海神话在瑶族的内心世界,是超时代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它反映了瑶族特定的过山系集团对在实际中经受的民族灾难的回忆。这个灾难的真实情况,就是对汉族政治权力的抵抗,遭受挫折,并继续受过残酷的压迫。有时用旱灾这种借喻方法,来暗示他们的灾难。因此渡海神话演变的成功在瑶族仪式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了质的飞跃,这种仪式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立法”的功能。因为瑶族第一次大迁徙演变为渡海神话之后,不仅重申了盘瓠作为始祖神的地位,同时还具有了救世主的地位,因而在瑶族群体中自然建立了一种感恩仪式“还盘王愿”制度
12、。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要过盘王节,行祭祀,跳盘王长鼓舞,唱盘王大歌。这种祭祀本质上是瑶族统一的“酬恩”仪式。这与古代周民族史诗祭祀神性英雄生民、公刘、古公宜父等均有相融通之处。四瑶族其他迁徙活动的文化特色在十二姓瑶人游天下里还记载了几次迁徙活动,史诗如此唱道:老少落住天林山,祖王管下好多年?哪年哪月开山地,又逢何事跑家园?恭德王祖丙寅年,正月十二离家园,二十四年为下种,又逢乱世丢山源。天林山上日子欢,天逢反乱度El难,天林山上遭何祸?老幼惊慌躲过山。二十四年长毛反,长毛反乱不平安,十二姓瑶人心忧急,拖儿带女又过山。瑶人老少遭大殃,丢了天林去外山,青山万重何处去?何处青山把身安?老少忧愁心无
13、计,手拍胸前无路走,过山落户千家峒,砍山种地再开头。青山脚下千家峒,山宽地肥好安身,落在峒中多少年?哪样大祸落峒村?落住峒中六十年,开山种地好年成,官府公差把峒进,逼交皇粮送京城。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峒来,蒋大官人发兵到,甘七营马围上来。层层官兵人马众,峒中老少难阻挡,众人商量离峒走,千家大峒又抛荒。瑶人退出千家峒,爬山涉水开路行,瑶人世上无出路,何处安身才太平?跨山越岭到桃源,桃源峒里好过年,落住桃源多少岁?郎请娇娥唱金言。小姝少知古根源,桃源峒里住七年,山猪马鹿坏阳春。有种落土无收成。聪明小妹唱根源,离了桃源到哪边?哪王坐朝哪一岁?何年何lE出桃源?郎哥莫笑妹歌言,明朝洪武丙寅年,正
14、月初四齐移步,黄塘龙炸又落根。娇妹唱传古根源,黄塘龙炸落下根,黄塘龙炸住多久?开山种地几多春?黄塘龙炸立寨村,开山耕种百余春,十二姓瑶人各立寨,安居乐业敬祖人。后人要记当初事,供奉盘王代代传,始祖根源莫抛落,添香换水万万年。从天林山到千家峒,从千家峒到桃源峒,又从桃园峒到黄塘龙炸。其实这些地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一一考证坐实。除了大致的方位,实际上也无法考证。从一地又到一地成了瑶人的家常便饭。而天林山、千家峒、桃园峒实际上是留存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美好家园的符号象征。而最后黄塘、龙炸两个地名可能是搜集者搜集到传唱这首瑶歌的某一支瑶人的当时居住地。而迁徙的时间,我们也只能大致确定为由宋到元到明这几个
15、时间段,如上所引载籍材料所知,这些个时间段正是统治者反复进剿瑶人的时期。特别是千家峒的大迁徙更是在瑶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近年来,陆陆续续发现了几十本千家峒和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它们记载着瑶族的历史和千家峒的兴衰过程,而且大同小异。据传,千家峒是一处只有一个石洞通向外界的山间盆地。自古有十二姓瑶民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发展到一千人家,故取名千家峒。传说中的千家峒内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石洞一座入内,内有数十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峒。传说千家峒后来被官府发现了,派粮官进峒收租,热情好客的瑶人个个把他当贵客,一家屋里吃一天,眨眼就是三年,他和干家
16、峒的瑶人关系搞得蛮熟特别融洽,舍不得回去。官府以为粮官已被千家峒人杀死,便派兵攻打报复,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官兵攻打干家峒,从下峒一直打到上峒,瑶民首领白知不敌,于是吩咐瑶民从一个通往道县的山洞里逃走。瑶民在离开千家峒前,将一只牛角锯为十二截,每姓瑶族保存一截,又将祖先偶像埋在平石岩下的山洞里,洞有一座“石童子”为标记,并立下盟约,嘱咐500年后,瑶族子孙要返回千家峒,将十二截牛角拼合吹响,洞门自开,将祖先偶像取出祭祀。出逃的瑶民大多散居在大山中。岁月变迁、不断迁徙,千家峒的确切位最后迷失了。但瑶人向往失落的家园,回到千家峒去,便成了一代又一代瑶民顽强生存并寻找皈依的精神寄托。五瑶
17、族迁徙的文化意识特征在瑶族的迁徙史诗中,突出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迁徙的被迫性。这与古代周民族在被迫中有主动不同,或者说周族迁徙,在一定意义上是形势发展、自我壮大的自由迁徙,虽然其直接起因可能是由于戎狄入侵,但在根本上还是带有很大的主动意味。瑶人则自始至终处于被动迁徙的位置,迁徙的根本原因在于动乱无法生存。因为官府的进逼,美好、和谐的生活总是过不了多久。每迁一地虽然燃起了新的希望,然而不久就被浇灭,新的一次迁徙的到来又是新一次民族灾难的来临。其次,每一次迁徙他们都极关注山水与人的和谐,如诗中反复出现的“山源”,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山水自然与人的和谐的重视。瑶族称自己居住之地为“峒”,这虽然形象地
18、反映了瑶人居住环境的自然特点,但“峒”同时也是瑶族早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又是村社土地的所有形态。此“峒”本身便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意味。瑶人特别强调寻找到的山源的土地的肥美。“青山脚下千家峒,山宽地肥好安身。”“天林山上立村寨,青山开好种阳春。”“过山落户千家峒,砍山种地再开头。”便是这一具体写照。盘王大歌处处出现的“青山”符号,便是特别赋予了“青山”对于瑶人生存攸关的重要文化内涵。其三,迁徙时始终伴随着辛酸和伤感。不像诗经-公刘一诗中周族的迁徙那样充满了和谐、融乐的氛围。在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一诗中,我们可以了悟到它仍然还是一种极富于民问风格的演唱形式,用的是山歌似的对唱体,一方辛酸的盘问,一方辛酸的回答。歌词的情感显得十分的压抑和沉重。这比起诗经公刘一诗中周族“既顺乃宣,而无永叹”和“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来说似有天壤之别。第四,瑶族史诗同样体现了一个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的精神,与周族史诗一样展现了一个民族智慧而坚忍的心路历程。瑶人虽然在迁徙中变得分散,是一种大分散,小聚落的结构形式,但他们凭借盘瓠神话、渡海神话、千家峒传说而在内心中凝聚起一种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内心深处具有很强的民族自我认同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却坚持着很强的社会、文化统一观念。与现实世界中的离心的分散相反,这个向心的意志的支柱,就是不断被强调的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