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指一般河流阳:山之南,水之北太阳2、达于汉阴阴:山之北,水之南阴天3、指通豫南指:直,一直,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乃,并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负荷,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草木,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叹气,休息9、虽我之死虽;即使,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止,已经11、无陇断焉陇断:山川阻隔,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怎么会,哪怕不值得做,犯不着四、词类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
2、,险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6、聚室而谋曰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五、一词多义1、方:(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3)蝉则千转不穷(尽)(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5)穷凶极恶(极端)4、如:(1)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3)孰视
3、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通计一舟(全,整个)六、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6、杂然相许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损:削减丘:小山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1
4、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挑夫: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扣:敲,凿15、始龀龀: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节:季节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通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背七、特殊句式1、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2、帝感其诚被动句3、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八、朗读节奏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九、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
5、。“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通假字1、衡于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bi,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二、古今异义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是:这)2、饿其体肤饿: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三、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2、劳其筋骨,劳:劳累3、饿其体肤,受饥饿4、空乏其身,空乏:受到贫困之苦5、行拂乱其所为乱:颠倒错乱四、重点词语解释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逆,不顺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征:征验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8、国恒亡恒:常9、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五、朗读节奏1、故天将降
7、大任于/是人也 六、理解性默写1、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苦其心志,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七、重点语句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国恒亡。*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人记中的一篇。 :下见小潭见通现,出现二、一词多义1、蛇:永州之野产异蛇()斗折蛇行( )2、伐:伐竹取道)齐师伐我(3、明:明灭可见庭下如积水空明(三、重点词语解释1、清洌:清凉2、可百
9、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4、俶尔远逝:忽然。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7、邃:深8、寂寥:寂静寥落。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10、明灭可见明灭:或现或隐11、以其境过清清:凄清,冷清清四、理解性默写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2、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五、重点语句翻译1、皆若空游无所依:
10、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3、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5、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6、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
11、乐。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六、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抑郁忧伤之情。2、文中对潭中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动静结合,字面上写鱼,实则写潭水的清澈。 3、作者描写潭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
12、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七、开放性试题1、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小石潭凄寒幽静,上句:*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共2分,内容与篇章不符或有错别字各扣1分)例(1)琅琊山蔚然深秀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2、文章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选出其中你最喜
13、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2、窥欲忘反“反”同
14、“返”、返回二、一词多义. 蝉则千转不穷。(尽,完欲穷其林。(走完.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负势竞上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 (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三、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指烟雾。俱:都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3、一百许里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4、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经久不绝:停。5、
1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6、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7、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8、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9、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0、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12、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至13、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4、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 15、窥欲忘反忘反:流连忘返;16、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
16、7、在昼犹昏犹:好像,如同。18、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19、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20、嘤嘤成韵韵:和谐声音。四、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猿则百叫不绝。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
17、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一、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二、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
18、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六、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七、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5、写山高的句子是: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八、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绝巘多生怪柏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
21、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爱莲说一、重点词语解释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3、亭亭净植植:树立。4、陶后鲜有闻鲜:少。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7、宜乎众矣宜:应当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二、特殊句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三、朗读节奏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
22、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比喻君子美
23、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五、重点语句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六、课文内容理解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