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62.92KB ,
资源ID:180529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052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移动学习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移动学习Word下载.docx

1、最后,从它的实现方式来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实现的工具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或者如Quinn所说的IA设备。Sariola等人在对移动学习的概念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对移动学习实现的设备从特征上作了这样的一个分析:可携带性(portability),即设备形状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无线性(wireless),即设备无需连线;移动性(mobility),指使用者在移动中也可以很好的使用。根据Sariola等人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IA设备主要是指WAP蜂窝电话、PDA和混合设备(指混合了移动电话的语音功能和PDA的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

2、。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类型的设备。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是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移动学习的实践必须有新型学习理论做指导。另外,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思考移动学习,分析移动学习出现的必然性,也有助于我们深人地认识这一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与非正式学习(InformalLeaming)、情境学习(Situated玩arning)、境脉学习(Con,extua!Leaming)、活动学习(Aetion玩arning)、经验学习(E冲erientialLeami飞)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这些新型的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

3、础;另一方面,移动学习又为这些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方法。1.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隐含式的学习,源于直接的交互活动及来自伙伴和教师的丰富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远远超出了明确教授的内容(Ewell,1997)。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约翰斯通出席“2002年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学生在大学期间50%以上的知识与技能是从伙伴或同学那里学到的,而不是从课堂或教授那里学到的。从伙伴那里学习就是一种非正式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大学制度的成功在于将年龄相仿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其相互充分学习与交流提供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讲授。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认

4、为人际通信交流的本质就是学习。非正式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学习既具有个体性特点(思考、阅读等),也具有社会性特点(听讲座、讨论等)。基于阅读和思考等个体性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深刻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个人感兴趣的),但花费时间较多,需要一定的毅力;而基于听讲座、讨论和社会交往等社会性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广泛且不深人,且花费时间较少,不需要太大的毅力。现代社会中,除学术研究人员外,大多数人倾向于主要通过听讲座、讨论和社会交往等社会性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2.情境认知与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依赖其深刻广泛的理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基于心理学的情境观,并从人类学

5、、批判理论、生态学与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反思自身的发展,进而成为90年代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王文静,2加2)。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情境学习理论的关键思想(Lave,1990)。教育心理学的情境认知理论与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虽然采用不同的术语进行表述,但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意义、身份的活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将学习者隐喻为“认知学徒”(CognitiveApprentiee),重视隐性知识(TacitKnowled邵)的学习,强调通过“活动感知”(ActivePercePtion)为学生建构学习模式、搭建抛锚式学习的支架、发展学

6、生的自信心。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学习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他们主张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野外考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他们主张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与访谈。但是,野外考察、调查研究与访谈等学习活动难以组织、成本较高,在一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开展得较少;另一方面,在学生走进大自然或社会进行考察、调查研究等学习活动时,知识的获取变得困难,这大大影响了学习质量。现在,移动通信技术使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成为可能,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移动学习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则为移动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3.境脉学习境脉学

7、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学习者在处理新的信息或知识时,与其内部世界发生意义,这便是学习。境脉学习理论假定,大脑本能地在境脉(Context)中搜寻意义,即在学习者所处环境中搜寻所处理的新信息或新知识与其内部世界之间发生意义或看似有用的关系(Hull,1993)。境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世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对学习者现有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分析。如果说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者社会文化情境是一种外部学习环境的话,那么境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则是一种内部学习环境。在传统学校教育中,学习者和教

8、师能显著认识到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但对于学习者在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则重视不够。而在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数字化学习中,能很方便地记录学生所访问过的学习网站、阅读过的学习内容,从而分析和总结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与学习习惯。因此,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为境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境脉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4.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是指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即以问题为中心组成学习团队,在外部专家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下,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质疑、分享经验,使问题得到解决。活动理论是活动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活动理论认为,自觉的学习和活动是完全相互

9、作用和彼此依赖的(我们不可能不假思索地行动,也不可能有缺乏行动的思索)。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需要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Jonassen,2xx)。活动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问题的界定、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及学习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但是,在学习活动进行之中,学习者能否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是活动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以移动学习技术为支撑开展活动学习往往能充分发挥活动学习的优势,优化活动学习的效果。5.经验学习考博(Kolb,1984)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中的自主性就是独立和相互依赖,并提出学习的四步骤循

10、环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是由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ualisation)、活动实验(AetiveExperimentation)、具体经验(ConereteExperienee)、反思观察(Reneetiveobseoation)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莱思(Race,1994)进一步把考博的四步骤简化为:“思考、活动、反馈、理解”。经验学习理论强调抽象思考、实践活动、形成经验与反思观察的重要性并指出四个部分互动并螺旋式上升是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在抽象思考与实践活动中,都需要大量的知识与信息做基础,否则,思考将变成胡思乱想,实践也会成为一种脱离了知识与科学的蛮干。利用移

11、动学习技术,在抽象思考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将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上述理论有一些共性,即强调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概念建构、活动、经验及通信与交流。这表明,学习理论明显地从传输及行为主义范式转向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范式,将主动的学习者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JosieTaylor,20()2)。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境脉中,概念的建构与重构并不仅仅发生在个人层次上,协作式小组工作及与伙伴的交互活动将更有助于学习者概念形成及认知图式的建构(Rogers,2002)。因此,学习不仅是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本质上,学习更是一种通信交

12、流的过程。移动学习的现状和发展 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移动学习研究已经进行了2-3年的时间。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目前的e-learning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e-learning的经验,把m-learning推向市场,更多的用于企业培训;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虽然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时间不长,但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它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广,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研究所体现出的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以下通过结合大量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事实,

13、介绍国外移动学习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移动学习研究已经进行了2-3年的时间。虽然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时间不长,但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它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1、移动设备应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m-learning这一新名词刚一出现,很多针对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就随之展开了,这些研究从认知和教学角度出发,考查移动设备应用于实际教学和学习的可行性。一些研究者以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来检验移动设备在辅助学习者进行阅读时的有效性,另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在何种学习情境下使用移动设备最为有效。在实

14、验过程中,学习者对新技术的使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他们非常愿意和渴望在学习中使用这种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发现,在新技术的辅助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为移动学习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研究者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学习者表现出的兴奋和激动只是暂时性的。同时实验发现一些学习者在学习中并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移动设备,有些甚至把这些设备用作考试作弊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工具,这一现象同样让他们感到担忧。大多数研究者表示,PDA和WAP手机等移动设备只是目前在学习手段上的一种扩展,它们不能够替代现有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并非

15、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适合使用移动设备。2、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数字化学习,一系列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由此展开。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UniWap移动学习项目中,研究者试图将WAP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中,他们希望为学习者和教师创建一个可操作的移动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和教师能够通过WAP手机或smartphone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研究项目的其中一个阶段就是要进行课程模块的开发、测试和评价。M-learning是一个由欧盟资助的移动学习项目。目前欧洲有相当数量的16-24岁的

16、青年人缺乏基本的读写和数理能力,这些人中很多还未完成学业就离开了学校,并且大多数人在这之后就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英国政府最早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创造性的提出使用移动技术来为他们提供教育服务的设想,M-learning计划由此产生。M-learning研究计划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五个组织共同承担,历时三年,项目的目标通过使用各种移动通信手段,为这一群体创建一个移动学习环境,同时开发出适合他们的移动学习资源,包括各种课程、服务和产品。2003年5月在英国举行的第二次M-learning项目年会上,参与项目的研究组织共同汇报了他们目前的

17、研究进展,同时展示了部分研究成果。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从语言学习入手,开发出了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模块包括了生词训练、测验、单词和词组翻译等功能。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移动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在设计学习模块时从时间上加以把握,每个学习模块持续的时间被控制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研究者们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开发出适用于PDA和WAP手机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其他应用程序。3、短信息服务作为一种通信交流的手段,短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深得广大使用者的青睐。由于它在

18、使用上的广泛性,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英国Kingston大学进行了评价短信息服务应用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实验。根据实验需求他们开发了一套短信息服务系统,可用于向学习者发送课程安排、考试安排和考试成绩等信息。实验设计如下:参于实验的学习者被随机分成五个小组,其中一组通过e-mail获取信息,另一组通过Web查阅信息,剩余的三组通过短信息服务接收信息。通过对三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后发现,相对e-mail和Web,学习者在某些情境下更倾向于获得以SMS作为载体的信息。学习者普遍认为通过SMS接收到的信息更具个性化,同时更方便快捷。另一项评价短信息服务有效性的实验在英国的Shef

19、field Hallam大学进行。实验选取了67名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实验所建立的短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应用于学习,而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提供指导、激励和支持等。实验结果同样非常令人满意,参与实验的学生对短信息服务的评价是:“快捷、方便和个性化”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短信息服务被应用于教师培训,初步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同时他们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把彩信(MMS)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数字图像的生成和传送。以上针对短信息服务的实验和应用表明,短信息服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者日常的通信交流,而且可以被用于课业信息、日程安排和重要

20、通知等信息的发布。短信息服务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性,使得它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具有比e-mail和Web更为优秀的表现。4、 WAP教育站点的建设WAP教育站点的建设是目前移动学习研究领域中的又一重要方面。WAP教育站点与普通WAP站点相比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应用的目的和面向的对象。英国Ultralab根据M-learning计划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了16-24岁的欧洲青年人的学习特征,开发和建立了支持移动学习的WAP教育站点。为了能够迎合这些青年人的口味,使他们能够对移动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研究人员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下功夫,着重选取能够贴近学习者生活和工作同时又较为时尚和流行的主题作

21、为学习内容。由于WAP教育站点对移动学习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大学陆续建立了自己的WAP教育站点,这其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如:美国的Griffith大学和Minnesota州立大学,加拿大的NAIT等。5、与终身学习、PBL和协作学习等的结合英国伯明翰大学立足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未来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尝试把移动技术和设备结应用于终身学习。他们认为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人们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未来的学习应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进行

22、了被称为HandLeR的移动学习研究项目,计划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实际需求的移动学习资源。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了针对9-11岁儿童使用的移动学习工具,试验效果令人满意。挪威奥斯陆大学进行了KNOWMOBILE研究项目,该项目以支持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PBL学习为目的。医学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离开校园到医院进行专业实习,在他们实习的过程中,移动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例如,当他们遇到了某一疑难病症,可以通过PDA或WAP手机查询远程服务器上的相关资料,然后对病症做出正确的诊断。KNOWMOBILE项目针对这一应用开发出了相应的服务系统,初步的实验结果非常积极。但是实验中也反

23、映出了一些问题,一些学习者并没有完全按预想的那样有效的使用设备进行PBL学习,设备往往更多的成为学习者进行通信交流的工具。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认为有必要在使用之前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培训。芬兰的Tampere大学针对协作学习开发出了被称为XTask的移动学习系统,它能够支持台式电脑和PDA设备的访问,包含了多项支持协作学习的功能,如电子邮件、聊天、讨论区和概念地图等。这一系统使用Apache Web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并通过Perl和XML编程技术来实现,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瑞典Vaxjo大学数学与系统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Java和XML技术创建了一个适用于PDA设

24、备的应用程序,他们称之为C-Notes。C-Notes能够有效的支持无线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尤其是协作的知识建构(Collaborative Knowledge Building)。实际应用中,教师针对某一主题为每个学习者指定相应的阅读材料,学习者在阅读时使用一种被称为C-Pen的设备(是一种包括了数字摄像头、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小型设备,它能够通过数字摄像头抓取文字并把它们以文档格式存储起来)来抓取和存储重要的概念和观点。材料阅读完后,学习者把C-Pen上的信息通过红外线端口传送并保存到PDA上。在接下来的小组协作学习中,学习者把各自提取出的重要概念和观点通过无线局域网上传到运行了C-Note

25、s的服务器上,这些信息被汇总到一起并最终通过电子白板显示出来,从而实现了一种协作的知识建构。移动学习资源 一、学习资源的内涵 学习资源作为教育技术的两大研究对象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学习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是教育技术研究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本章研究的起点。AECT94定义对学习资源的阐述:学习资源是指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21。AECT94定义同时也指出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与环境等,如图所示。 1.学习材料。学习材料是学习者在学习时使用到的客体,与学生直接发生联系。学习材料具体指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经筛选的,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

26、组织。本章涉及的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指这类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学习材料。2.支持系统。支持系统主要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包括学习能量的支持、设备的支持、信息的支持、人员的支持等。 3.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学习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效果。 学习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 1.传统课堂学习是一种很典型的校园学习环境,学校的校风与班级的班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构成了有丰富底蕴的学习环境; 2.参观、见习

27、是另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人与物、人与人),也是一种学习环境;3.网络协作学习和虚拟现实以及移动学习则是一种非物理存在、但能被人所感知和控制的电子现实空间,它将会成为众多知识领域的面对面学习的载体。 4.科学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学习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从而导致对学习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变迁。 对学习资源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进步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资源,准确把握学习资源的内涵和变迁,这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移动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的比较网络学习资源一般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移动学习

28、资源是指支持开展移动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目前有两种常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一种是短信形式的学习资源,这种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有限的文字传递学习的内容或者有关学习的讨论等,一般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简洁;另外一种就是以浏览内容页面的方式访问的移动学习资源,这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类似于网络学习资源。随着移动学习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形式的学习资源将涌现出来。移动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可以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移动学习本身的特点,因而移动学习资源相对于网络学习资源也有不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呈现形式。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学习者通过移动电话、PDA等移动设

29、备浏览访问的,它的呈现形式一般比较简洁,概括性较强。同时,由于移动设备显示屏一般较小,因此学习内容页面要求比较页面小,导航和菜单简单,内容的表现形式以文本、图片为主,一般没有网络学习资源那么多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元素,不过随着移动网络的改进和带宽的提高,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资源也很快走向多媒体元素融合。2.信息内容承载量。信息内容承载量是移动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的明显区别。网络学习资源往往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或者学习主题作为资源开发的基础,一般内容比较完整,比较多,系统性强,因此信息内容的承载量比较大。而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很强,对学习内容的获取也比较随机,而对信息反馈的速度要求能快速反馈,内容尽量简单明了,这就要充分体现移动学习资源信息内容的承载量小而精的特点。要达到这种效果,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可以运用“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