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461.26KB ,
资源ID:180472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0472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D 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A 正确错误B 正确错误C 正确

2、错误D 都正确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B 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 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白色B 难溶于水C 可燃性D 易撕碎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3.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人的呼吸作用B 燃放烟花C 蜡烛燃烧D 电灯通电发光14.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

3、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 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把湿的衣服晒干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 把石蜡加热熔化D 把棉线织成布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火焰温度最高的是_,最亮的是_,温度最低的是_。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_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

4、,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_色的_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有大量_产生,说明了_。17.“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18.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

5、9.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20.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

6、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即可)。21.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上述现象发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7、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也是物理变化。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应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答案】B【解析】在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故A、C、D的操作方法均正确;所以答案应选B。3.【答案】B【解析】对待实验过程出现的现象应抱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的探究,而不应该不予理睬。故选B。4.【答案】D【解析】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工具,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当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不符时,说明猜想是错的,应改变自己的猜

8、想,重新实验进行验证。5.【答案】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钢铁生锈中有铁锈产生,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的,没有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牛奶放置时间长,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其变质,所以是化学变化。6.【答案】D【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是利

9、用了氢气的可燃性;烧木材取暖也是利用了木材的可燃性, 所以A、B、 C均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7.【答案】A【解析】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防止试剂腐蚀胶管,所以答案应选A。8.【答案】CA、B、D中均涉及到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C。9.【答案】D【解析】分析题中实验可知,该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及现象,由日常生活经验知,蜡烛燃烧产生气体,故应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收集生成的气体;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应用干燥的冷烧杯,以利于水蒸气的凝结,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蜡烛燃烧有二氧化

10、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向反应后的气体中加入石灰水,并采用振荡的方法使二者充分接触,为了避免气体散逸,应将烧杯迅速倒置,故这四点描述都正确。10.【答案】B【解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瓷碗破碎,故A错误;B.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故B正确;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水加热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11.【答案】C【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纸的颜色、溶解性、易撕碎均属

11、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是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12.【答案】D【解析】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应乳胶头朝上,以免药液腐蚀;取用完液体时,瓶口应用瓶塞盖紧;托盘天平使用完毕,砝码应放回原瓶;试管用完洗净后应倒放,既可以沥干水分,又可以避免沾上灰尘。所以答案应选D。13.【答案】D【解析】人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燃放烟花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电灯通电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14.【答案】B

12、【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A错误;B.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会减少,故C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错误;15.【答案】B【解析】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3、有无新物质生成。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石蜡加热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把棉线织成布,这三者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食醋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6.【答案】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水雾;水;浑浊;二氧化碳;黑;炭黑;黑色物质;蜡烛燃烧不充分,可产生黑色炭黑。【解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性质可知,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亮的是内焰,温度最低的是焰心。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

14、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二氧化碳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黑色的炭黑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有大量黑色物质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不充分,可产生黑色炭黑。17.【答案】(1)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2)有蓝色沉淀产生;(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记忆。颗粒状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8.【答案】(1)少;(

15、2)多 (3)少【解析】(1)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少(2)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故答案为:多(3)人体要通过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少19.【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B二氧化碳可使澄

16、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20.【答案】(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

17、量低。21.【答案】(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1.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

18、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 COB H2OC N2D C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带负电荷;不显电性;不能再分;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 B C

19、D 5.铱的某种原子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铱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符号为Ir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77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D 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7.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

20、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 氮气的化学式为N29.小红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小红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隙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0.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11.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符合要求的是( )A 氧离子:O-2B 2个氢原子:H2C 氢氧化镁的化学式:Mg(OH)2D 铁离子:Fe

21、2+12.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钚是非金属元素B 钚是稀有气体元素C 钚是金属元素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13.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元素符号不同B 原子质量不同C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14.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 )A 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B 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 微粒的

22、质量发生了改变D 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15.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 化学性质较稳定B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C 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D 其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属于阳离子的是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填序号)17.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

23、l021个水分子_。(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18.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上图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3个氟原子_。(3)钠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9.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

24、管。根据现象回答问题:(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_;(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_比。(填正或反)20.实验探究(1)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从B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2)实验现象: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现象_,AB烧杯中的现象_。(3)你的猜想:_。(4)讨论交流: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_

25、。1.【答案】B【解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A错误;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B正确;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错误;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错误。2.【答案】D【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其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错误;并不是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B错误;不同分子跟原子质量无法比较,C错误。故答案应选D。3.【答案】D【解析】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C既能表示碳元素,又能

26、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故选D。4.【答案】B【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在原子的体积中占的非常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所以选B。【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元素符号为Ir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属于非金属元素是错误的叙述;从名称书写上可知属于金属元素;C选项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77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是正确的叙述;6.【答案】C【解析】化学上规定,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无质量单位。所以答案选C。7.【答案】C【解析】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