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 飞天梦想第五课 飞天梦想第一课时 神舟五号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载人航天发射成功是与相关行业的进步分不开的教学方法:讲述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今天飞天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二)讲授新课 “5、4、3、2、1,点火”一、神舟五号发射过程 13:39 神舟飞船进入绕地飞行第四圈。航天员杨利伟呈仰卧姿态,正在记录飞行日志 13:02 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第三圈飞行 11:08 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10:31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喀什测控站
2、监测区域,杨利伟的轻松摘手套、解束缚带 09:4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09:34 航天员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 09:33 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首次捕获飞船信息 09:09:5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09:0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08:50 胡锦涛等领导同志来到试验指挥楼平台,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06:15 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飞船船舱 05:30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05:20 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亲切会见首飞梯队
3、3名航天员。二、10月15日电 对于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舟,印尼两家最大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和世界日报近两天均给予重点报道,国际日报15日在头版头条以横栏大标题大红字“载人飞船具有多重意义”进行了报道。 国际日报报道说,中国首次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具有政治、科技、军事等多重意义。报道还援引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的话说,神舟五号的升空,打破了美俄多年来对太空的事实垄断,将有利于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说话”的分量,可能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际日报15日还发表“太空人特辑”专版,介绍中国太空发展史,刊载了带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位科
4、学家)功不可没等相关文章。 印尼最有影响的罗盘报15日在头版中心位置刊登了一幅美联社的照片,显示出神舟五号的展览模型。印尼唯一的一家英文日报雅加达邮报15日也在国际版显著位置刊登外电有关神舟五号蓄势待发的报道,并配有神舟三号成功降落在内蒙古的照片。三、小结:学生小结四、作业:见练习册五、板书设计:第六课 飞天梦想“神舟五号”一、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二、“神舟”五号成功的意义三、拟定新中国重大发明创新一览表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他们无愧于祖国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心。2、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立项和奉献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教学难点:了解他们不寻
5、常的奋斗历程。教学过程:了解相关的科学家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
6、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
7、士学位。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当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加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时,心潮起伏,兴奋难眠,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巨,担子十分沉重。 从此,邓稼先怀着以最快速度把事业搞上去的决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 首先,他带着一批
8、刚跨出校们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
9、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 不久,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不幸逝世,终年62岁。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被称做“两弹”元勋的这位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讲述其他类似的科学家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
10、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11、、“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四中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
12、”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
13、,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
14、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
15、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
16、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四、“人民的数学家”
17、华罗庚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 华罗庚,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
18、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
19、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
20、、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五、小结: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家们思维缜密、大胆创新、持之以恒、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等品质,让学生尊重并向往学习这种品质。六、作业:见练习册七、板书设计:他们无愧于祖国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二、两弹元勋“邓稼先”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四、“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八、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我们的路还很远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与国外的差距教学重点: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教学难点: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由外国人掌握教学方法:举例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有的同学认为,新中国取得了那么多的科技成就
21、,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肯定是领先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二)讲授新课 在五十多年的历程中,新中国在科学工作者技术的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们赶超发达国家的路还很漫长。一、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不强 1、我国公民的爱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总体较低。美国的大学教育比较接近普及水平,而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比例只相当于美国的7.1%,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60%。2、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研发经费、技术管理、科学工作者环境,科技
22、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的排名不高。3、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中国很多科研项目都是政府指令性的。有些科技工作者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专注于短时间内最热门的科研项目。很多能够出大成果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科技工作者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在兴趣的指引下,才能冷静地从事深入研究。4、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能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2004年度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看,第一完成人为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90%。聚集了众多科研人员、科研设备和政策资源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能够带来一批科技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但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5、中国缺乏团结合作的科技研发大团队。一个好的团队,除
23、了能胜任科技研发任务,还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同能力。科技工作者往往更喜欢单打独斗,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国际大趋势下,难以作出大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就在情理之中。6、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尖端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很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由外国人掌握。二、九国科技总体水平排名1、谈谈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2、你认为我们国家科技落后的原因有哪些?三、小结:引导学生既看到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又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四、作业:见练习册五、板书设计:我们的路还很远一、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不强的表现 二、九国科技总体水平排名三、我们国家科技落后的原因有哪些?六、教学反思:第四
24、课时 加大科技的步伐科教兴国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教兴国教学重点: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学难点: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二)讲授新课“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
25、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一、教育是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因此,科教兴国必须兴教,这是历史和现实摆在我国亿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科技是关键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
26、设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从“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明确提出,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再到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中国科技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当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也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的时候,教育必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母机”,直接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光荣而又崇高的责任。尤其是高等学校,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且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日益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三、小结: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态。四、作业:见练习册五、板书设计:加快追赶的步伐科教兴国一、科教兴国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二、教育是基础1、为什么教育是科技兴国的基础?2、“三步跨越”三、科技是关键六、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