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13KB ,
资源ID:180120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0120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转变发展思路,依托城镇化、新村建设和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以采摘园、生态园、观光园等园区建设为主,大力实施低产果园改造,发展樱桃、香桃、苹果、蓝莓等小杂水果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标准化水果基地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培育新兴产业,依托“两江一河”流域干热河谷气候资源,以丹巴、得荣两县为主,加快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着力打造“香格里拉酒庄产业带”。到2015年,力争建成酿酒葡萄基地5万亩。粮经作物。立足青稞、马铃薯、油菜等州内主导粮经作物,结合发展观光旅游需要,在做优基地、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形成特色上下功夫。围绕市场需求,坚持差异化、错季节发展原则,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方

2、向,在旅游沿线、城镇周边、旅游村寨等重要旅游集散地,规划布局特色蔬菜基地,大力发展时令蔬菜、错季节蔬菜、大棚蔬菜。到2015年,建成蔬菜基地5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康定、泸定、雅江等县,依托雅安中基实业公司,深化“院州”农业科技合作,根据需求和布局,有序发展中低温生态食用菌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生态食用菌种植达到500万袋。特色中药材。按照“两园区、五基地、五体系”的发展布局,依托恩威药业、科创药业、州县藏医院和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院州”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加强冬虫夏草、川贝母、天麻、秦艽、大黄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基地、野生药材抚育基地和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建设,结合全域

3、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旅游景区道地药材观光点和观光园。到2015年,力争建成药材资源保护基地5000平方公里、药材野生抚育基地20万亩、标准化药材人工种植基地1万亩。2. 加快建设特色养殖基地。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按照“增草减牧、肥畜增收”的发展理念,强化牲畜出栏出售,突出特色畜禽养殖,优化畜禽结构,加强以“牦牛、藏猪、藏鸡、藏羊”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基地建设。州畜牧局,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局、州宗教局、州扶贫移民局、州质监局)牦牛。东路以九龙为中心、北路以炉霍为中心、南路以理塘为中心,开展草食牲畜出售奖励补助试点,提高牦牛出栏出售率,并加

4、快九龙牦牛、昌台牦牛原种保护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县发展牦牛产业。到2015年,力争新建规模在2000头以上的牦牛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个,全州年出栏牦牛达到40万头。藏猪、藏鸡。以东部大渡河流域及南部稻城、乡城为重点,加快原种保护区和扩繁养殖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到2015年,建设1000头以上的藏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个、10000羽以上的藏鸡养殖小区3个;力争年供优良种猪2000头、优质种蛋10000枚以上;年存栏藏猪10万头以上、藏鸡10万羽以上、提供商品藏鸡蛋50万枚以上。藏羊、黄羊。围绕贡嘎山旅游环线,夯实养殖基础,强化市

5、场对接。在道孚乾宁场、丹巴等地建设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逐步满足州内旅游市场需求。到2015年,建设规模在3000只以上的藏羊扩繁场1个,丹巴黄羊养殖小区4个,力争实现年出栏藏羊10万只以上,年供优质二代黄羊种羊2000只以上。优质牧草。结合打造观光旅游景观带,在争取建设石渠、白玉、德格三县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色达、理塘、道孚、甘孜等县以康巴垂穗披碱草为主要品种的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并在石渠、色达、理塘、德格、白玉五县开展户营小围栏割草地试点建设,不断提高牧区抗灾保畜能力,逐步缓解草地载畜压力,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发展。到2015年,建成优质牧草及人工割草基地10万亩。3

6、. 积极建设生态林果基地。坚持生态保护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原则,大力发展核桃、花椒、俄色茶等生态林产业,努力实现由维护生态安全向提升生态效益转变。州林业局;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国土资源局、州水务局、州扶贫移民局) 核桃。以巴塘、乡城、泸定、九龙、丹巴等县为重点,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东部和南部相关县大力发展耐贮藏、便运输的优质核桃等干果产业。到2015年,建成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35万亩,产量达到5900吨。花椒。以九龙县为重点,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引进市场需求多的青花椒品种,努力提升花椒规范化种植水平,扩大种植面积。到2015年,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

7、到1600吨。俄色茶。依托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加大道孚、甘孜等相关县俄色茶种植基地建设力度,扩大产品规模,提升科技含量,形成区域性带动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到2015年,建成俄色茶原料基地17万亩、科技研发中心1个。(二)立足旅游市场抓加工。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特色农产品,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满足旅游市场需要。重点培育、引进、支持实力强、资信好、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15年,力争全州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40%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以上。1. 强化园区引领。按

8、照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要求,围绕园区建设,利用对口帮扶平台,狠抓招商引资,着力招大引强,争取更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园区发展有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园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水务局、州农业局、州畜牧局、州林业局、州国土资源局、州科技局、州商务合作局、州国税局、州地税局)支持鼓励。对入驻园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证照办理、土地使用等方面简化程序,加强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除按现有企业标准享受用电、用水、税费等优惠政策外,还按加工量、销售额和带动农户的情况给予适当奖励。统筹布局。东部依托康东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

9、蔬菜、水果等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辐射带动东部各县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南部依托康南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和进出口基地,加强南部特色农业走廊干果、野生食用菌、藏猪、藏鸡等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充分发挥园区对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北部依托康北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牦牛肉、奶酪、俄色茶等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强协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推动州内外企业相互联合与合作,实现发达地区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与我州资源、劳动力优势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实现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带动农牧民就业,促进增收。2. 突出主体带动。按照

10、特色农牧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区域布局,依托生产基地和加工园区建设,着力扶优做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市场主体。州委农办、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国土资源局、州水务局、州农业局、州畜牧局、州林业局、州商务合作局、州国税局、州地税局)鼓励做大做强。对现有企业、专合组织在加强技改升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和用地、用水、用电、税费优惠;对新认定的省、州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做大做强,促进提档升级,增强加工开发能力,更好地发挥“两个带动”作用。突出支持重点。围绕“二轴、三域、四重点”,加强青稞、牦牛、酿酒葡萄、野生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开发,重点支持康定县德喜青稞酒业

11、有限责任公司、甘孜州贡嘎雪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孜州华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甘孜州康定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康定金色高原农产品加工经销专业合作社等现有企业和专合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市场”等新机制、新模式,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主体增效、农牧民增收多方共赢。促进规范发展。加强对市场主体运行情况的研究分析,对规模小、潜力大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对运行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好的,要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指导服务,促进规范发展。对旅游沿线、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和牦牛、蔬菜、藏猪、特色水(干)果等重点产业没有市场主体带动的,要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加强支持、扶持,加快配

12、套发展,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3.深化产品研发。加快特色农产品市场研究分析,紧紧抓住游客消费心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州科技局、州商务合作局、州农业局、州畜牧局、州林业局、州卫生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研发。加强对青稞、牦牛、藏猪、藏鸡、藏羊、野生食用菌、冬虫夏草等本地特色鲜食产品研发,优化特色食品配套组合,注重推出有特色、有标准的菜肴、菜谱或菜系,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促进消费。产品开发。围绕旅游市场需要,抓好冬虫夏草、川贝母、雪莲花、灵芝等名贵药材药用价值及保健食品的开发,规范各类野生食用菌采集,生产满足不同需要的盐渍、干片及其它产品,加强对特色畜禽

13、产品、优质水果及中藏药材的精深加工开发力度,做精、做优各类产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品,促进产品变商品。依托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加强对牦牛、藏猪、藏羊等肉、骨、皮、毛、绒等的综合开发研究,提高产品转化利用率。产品设计。以打造观赏性强、易携带、耐贮藏、附加值高的旅游纪念品、绿色食品和保健品等为目标,注重与传统木雕、土陶、竹编、藤编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结合,形成既可单独使用,又能组合包装的特色产品,优化形象设计,带动民族民间手工艺发展,促进特色农牧产业与印刷、包装和民族民间手工业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延伸产业链。(三)面向旅游消费促开发。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打破传统营销方式,树立营销统筹理念

14、,以全州旅游宣传营销网络平台为载体,将特色农产品与特色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有机结合,实现统一策划、整体宣传、联合促销的开发模式,注重品牌打造、功能配套和业态延伸,满足不同旅游人群的多种需要。1. 做多做大特色品牌。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围绕“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目标,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加快产品培育开发、特色品牌创建步伐,确保我州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促进州外市场拓展。到2015年,力争完成18个县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00万亩以上,“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00个以上,使我州特色农产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州委农办;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州农业局

15、、州畜牧局、州林业局、州旅游局、州质监局、州工商局)鼓励争创品牌。做好产品加工、品牌宣传、科技支撑等服务保障性工作,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积极开展商标登记注册,争创驰名商标、知名品牌。落实品牌打造奖励扶持政策,增强品牌打造自觉性和吸引力。整合打造品牌。针对松茸、牦牛、藏猪、名贵道地药材等品牌多、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着力打破区域界线,集中整合打造,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树立品牌形象,增强竞争能力。对核桃、大宗蔬菜等无地理标志认证、无品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登记。加强品牌保护。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16、、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既注重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更注重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我州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游客放心消费。 2. 打造特色旅游村寨。结合城镇建设、牧民定居、新村建设、扶贫移民等项目的实施,在“二轴、三域、四重点”布局内打造特色旅游村寨。到2015年,建设特色旅游村寨16个。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旅游局、州扶贫移民局、州国土资源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商务合作局、州卫生局)提升民居风貌。围绕提升特色旅游村寨的整体风貌和服务功能,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民族村寨的独有特色,加强规划设计,抓好“五改三建”(即:改

17、厨、改厕、改圈、改梯、改外观风貌,建池、建家、建园),逐步将农牧户打造成为民居接待户。完善服务功能。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基础配套的要求,规划建设不同标准的乡村酒店、“农(藏)家乐”等,同步统筹规划建设游客休憩点和停车、商贸、娱乐等商业性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停车、购物、食宿等多种需要,推动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农牧民就地转移务工,增加收入。突出重点村寨。重点建设康定县江巴村、泸定县杵坭村、丹巴县党岭村、九龙县五须村、雅江县康巴汉子村、稻城县亚丁村和仲堆村等具有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充分发挥旅游村寨在产业聚集、交通聚散、旅游支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注重开发自然景

18、观、城镇村落和历史宗教文化、民族风俗等有形与无形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游客视线,促进农旅结合,一、三产业互动,使我州特色农产品借助旅游渠道自发地得到发散、宣传,为拓展州外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州旅游局、州农业局、州畜牧局、州林业局)吸引游客参与体验。依托“农(藏)家乐”、民居接待户和游客休憩点,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唐卡绘画等,吸引游客参观消费。结合农作物种植、特色水果采摘等农时劳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体验活动,既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又促进休闲体验农业发展。发展传统节庆旅游。依托我州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地方民族传统节庆旅游,重点办好康定国际情歌节、跑马山国际转山节、丹巴

19、嘉绒风情节、巴塘央勒节、炉霍望果节等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增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打造立体旅游景观。立足提升旅游形象,增强视觉效果,增加停留时间,在旅游沿线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农牧业生产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常规的小而全种植模式和品种束缚,有意识、有层级、错季节地规划、建设观光农业立体景观,形成不同植物品种合理搭配、颜色风格迥异、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农作物、优质牧草、景观树、花卉等种植带,打造田园牧歌式的独特景观。探索休闲观光牧业旅游。以牧民定居点为依托,充分利用我州拥有的广袤草原与牦牛、羊群、骏马以及游牧文化一同形成的独特亮丽的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牧民开展牧民生活一日、一周

20、游等游客体验活动,挖掘休闲观光牧业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四、保障措施(一)体制机制保障。创新土地、草场、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支持农牧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草场、林地经营权,按照旅游不同的功能区划,允许打破农牧产业传统经济业态,甚至行政区划,引导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特色产品集成。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旅结合相适应的多种利益分配模式,兼顾公平、自愿原则,实现利益共享,增加收入。鼓励以房屋等固定资产和经营权、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方式入股分红,或转租承包,获取租金收入;鼓励发展民居接待、休闲体验观光农业和订单农业,提供多种特色农牧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要,实现旅游门票

21、、餐饮娱乐、民族工艺品销售、文艺服务等多种收入。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结合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和谐乡村。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主动为农牧民寻市场、找出路,提供咨询建议,引导农牧民多种经营,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政策资金保障。修订完善“两规”。围绕旅游业布局产业,调整结构,按照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三个跨越”要求,确定发展目标,修订完善全州总体发展规划,统筹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各县、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全州总体规划修订完善子规划,确保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三个高于”要求,州县逐步完善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建

22、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资金投入格局。落实农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综合金融信贷、农业保险担保、税费优惠政策,制定符合我州实际的农牧产业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的支持扶持政策措施,既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又兼顾全面性和系统性,推动农牧产业加快发展。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注重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捆绑对口帮扶、基础设施、新村建设、技能培训、信息网络等项目资金,实行重点领域重点投入、关键环节集中投入,引导项目资金向同一区域(片区)、同一项目集中,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科技人才保障。加快科技推广应用。深化“院州”、“校州”合作,加强宜农宜旅的主推品种、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3、应用,形成我州自主科技产品,开发味美、保健又营养,精致、环保又实用的特色农产品,推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标准化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加快经营性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与锻炼,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素质和科技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根据社会分工、就业意向和旅游发展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民族手工艺、民族服饰、雕刻绘画、歌舞演艺、传统膳食、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机动车维修等专业培训,发挥科技助推作用。(四)基础设施保障。水、电建设。抓好大中型骨干水

24、利和小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新增有效灌面40余万亩、耕地有效灌面20余万亩。借助“新甘石”电网建设,完善电力布局和电网建设规划,加快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到2015年,基本消除无电户,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生活用电和产业发展缺电的问题。公路建设。抓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方便出行和运输。到2015年,建成通乡油路1429公里、通村公路3000公里。地力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土地平整、坡改梯、田间渠系配套、土壤改良等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万

25、亩。(五)宣传推介保障。构建四大体系。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四大应用体系,支持引导信息技术在高原生态特色农牧产业领域的应用。开展“新农通”建设试点,打造新型“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宣传促销。借助西博会、农交会等平台,从展品包装设计、展位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展;通过减免宣传费等方式,鼓励我州加工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提高州内外群众知晓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采取“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军地对接”等多种方式,促进特色农产品进超市、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提高市场占有率

26、。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市场专题调研,对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特色农产品进入差的地区,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特殊政策措施,建立特色农产品专供、特供营销渠道,确保我州特色农产品销售顺畅。 (六)组织领导保障。健全机构。州上专门成立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领导小组,领导全州特色农牧产业加快发展,办公室设在州委农办,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各县是具体的实施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对接。发改、科技、经信、财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务、农业、畜牧、林业、商务、文体广、卫生、旅游、扶贫移民、税务、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围绕本实施方案,主动加强规划衔接和项目对接,发挥行业职能作用。完善制度。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通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健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适时督促检查,严格逗硬奖惩,形成多方联动、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高原生态特色农牧产业加快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